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14年将是辽宁省实施学业水平考试的第三年,教师如何指导学生在学业水平考试中知彼知己,科学备考,取得优异成绩,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和备考经验,谈一谈复习的方法和策略。  相似文献   

2.
[教学缘起] 阅读积累与考试效果不一致有多种原因:文本读不懂,作答无从下手;文本基本读懂,考试缺少作答技巧……阅读复习与应考技巧形成"两张皮",造成复习反复无效.提高阅读复习效率一定要掌握阅读规律,在读懂文本的前提下我们还可以探究一些具体作答技巧.本节课我们就从答案切入,试着利用答案资源,突破影响阅读复习效果的障碍,提升阅读作答能力,从而提升阅读理解、欣赏和语言运用水平.  相似文献   

3.
宿万周 《甘肃教育》2023,(3):123-127
初中物理学业水平考试对于学生的升学是很重要的环节,笔者长期以来从事初中物理教学,发现近年来在学业水平考试物理备考过程中存在较多的问题,并且复习效果不佳。在“双减”政策和2022年版新课标下,结合长期教学中积累的经验,文章提出优化初中物理备考复习策略及建议,旨在促使教师在复习备考中发挥主观能动性,引导教师依据新标准,围绕教材,制定科学高效的备考复习方案,从而培育学生的物理课程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4.
2023年陕西省学业水平考试生物学试题具有以下特点:聚焦生物学重要概念;重点考查学生的迁移应用能力;重视对学生阅读能力的考查;突出考查探究实践以及跨学科实践的能力。基于试题分析,对生物学教学和复习备考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5.
2013年全国初中学业水平考试中,浙江省六市在阅读中考查了“非连续性文本阅读”.非连续性文本阅读具有五个特点:一是紧扣生活,二是主题统一,三是碎片组合,四是材料丰富,五是篇幅适量.这对今后的命题和备考将产生积极的指导作用.但是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考查刚刚起步,今后还需不断探索创新.  相似文献   

6.
魏欣  高杰 《考试研究》2021,(2):37-45
以2020年天津市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性考试物理试卷实测数据和抽样作答为依据,结合往年相关试题的作答情况,对天津市高中学生科学思维中科学推理关键要素的发展状况进行分析,找出学生的优势和不足,并据此提出在教学中落实核心素养培养的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7.
时政即时事政治,在现在的政治教学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尤其是在中考、学业水平考试、高考等考试中,时政材料都是必不可少的内容。文章从时政在高中政治教学中的地位、作用以及学生的答题现状等情况说起,重点探究如何提高高三备考学生的时政分析能力和水平。  相似文献   

8.
天津市基础教育学业水平评估中心高考评价项目组——生物学科组通过研制《考生水平表现标准》,并以之为依据,对参加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天津卷)生物试卷的普通高中应届考生的作答表现分别从总体水平、不同区域水平在知识范畴和能力属别的作答表现进行评价,通过深入分析考生所达到的学业水平和存在的共性问题,提出树立正确的考试观、通过转变学习方式提高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着力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重视语言表达的规范训练等教学建议。  相似文献   

9.
高中物理学业水平考试是基础教育考试评价体系的核心内容,做好相关考试的复习备考工作,提高学生的考试成绩,是任课教师的职责。文章从三个方面简要介绍了高中物理学业水平考试的复习备考。  相似文献   

10.
本文依据《考生水平表现标准(化学)》,对参考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天津卷)化学试卷的普通高中应届考生分别从总体水平、不同区域水平在知识范畴和能力属别等方面的作答表现进行了客观、科学的分析与评价,通过深入分析考生所达到的学业水平并结合考试反映出的共性问题,提出准确把握教学要求,培养及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规范教学,培养学生学科素养,重视实验方法培养,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设计多样学习活动的教学建议。  相似文献   

11.
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简称"中考",它是检测初中在校生是否达到初中学业水平的水平性考试,同时也是建立在九年义务教育基础上的高中选拔性考试。中考英语备考教学中,复习课占了很大比重。然而,复习课的教学是英语所有课型中最难组织的。常规的复习课堂教学中,教师针对的是大多数学生,针对性不强,一部分学生"吃不饱",一部分学生"吃不了",复习效率不高,导致分数提高较慢。在此,以分层教学的方式如何在英语中考备考阶段让学生高效复习的角度进行研究实践探讨。  相似文献   

12.
2009年广东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考试大纲(生物),强调能从课内外材料中获取相关的生物学信息,并能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生物学问题,从近3年的生物学业水平考试真题获知,灵活利用课本素材来命题的方向尤为突出,因此,教师与学生在备考的过程中,要充分活用课本素材来有效备考进而促进有效教学.  相似文献   

13.
张秋琴 《政治课教学》2015,(Z1):101-103
阅读通常是语文或英语学科的重要学习手段,但学生在科学学习中,阅读也很重要。"不良阅读习惯"是部分学生科学学业水平低下的重要原因之一。对这部分学生而言,要提高科学解题能力可从学会"阅读"开始。一、"不良阅读习惯"是制约部分学生科学学业水平的重要因素学生在科学学习中的"不良阅读习惯"主要表现为:(1)思想上不愿意读课本,情感上不喜欢读题目,通过读题做题的意识不强,不是随意应付交差,  相似文献   

14.
计算机化自适应多阶段测试是精准减负的一种有效手段,因为它会自动引导学生尽可能作答与其能力水平相适应的题目,从而节省出作答太难或太易题目所浪费的大量时间和精力.不过,我国目前的一些计算机测试系统缺乏现代测评技术的有力支撑,部分题库在知识内容和能力维度的标识与编码、题目参数的估计与等值,以及分数的算法与使用方面存在着较大缺陷.本文简要分析了自适应测试的基本模式、操作流程、使用条件和主要优点,具体讨论了计算机化自适应多阶段测试系统的设计,以及基于测验总分的单参数logistic模型和基于作答反应模式的双参数logistic模型的算分方法,为提升计算机化自适应测试的水平,进而促进教师因材施教、减轻学生作业负担和考试负担提供了考试科学视角下的新办法.  相似文献   

15.
《考试周刊》2019,(45):36-37
福建省中职学生学业水平考试的成绩是学生毕业和升学的重要依据。语文科的考纲要求:考查学生语基知识、基本技能掌握程度,重在测试理解和应用语文的能力。为达到福建省学业水平考纲要求,针对中职生的语文基础薄弱,语文素养较低的情况,教师应吃透考纲,梳理教学内容,因材施教;摸透学情,灵活运用教学方法。在记好课堂笔记,提高学习效率;重视文本阅读,夯实基础知识;关注学习过程,深化理解领悟;结合专业特点,训练运用能力;多管齐下发力,求取良好效果等五个方面下功夫,让学生提升语文素养,能够从容应对考试,在学业水平考试中取得良好成绩。  相似文献   

16.
目前,文学作品在课堂学习和考试作答上存在严重的脱钩现象,教者的教注重了作品的鉴赏,却忽略了鉴赏经验的积累。导致的结果是学生不能把课堂所学转化为能力,把考试仅仅看做是考试,往往被动应试,缺乏"于无声处显其能"的意识,从而不能学以致用,切实鉴赏。具体来说,文学作品的阅读与题目解答须"于无声处显其能"。也即了然鉴赏经验于胸,学以致用愉悦鉴赏。一.了然鉴赏经验于胸一般而言,阅读时,我们首先要对文本进行总体浏览,主要阅读文章的题目、开头、结尾及每一段的开头  相似文献   

17.
谢国琴 《贵州教育》2010,(22):28-30,42
初中英语学业评价试题的命制左右着初中英语的教学方向,命制的题目应充分体现英语基础教育阶段的总目标,那就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特别是用英语做事情完成任务的能力。而在初中英语学业评价试题中单项选择题的分值很大,几乎占试卷的60%,而且这部分题最能体现命题教师的水平和育人理念。英语学业考试中单项选择题会出现在听力、语言知识运用、完型填空、阅读理解等试题里。  相似文献   

18.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初中阶段(第四学段)文言文教学的目标是培养学生“能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因此,很多地区初中语文学业考试中文言文阅读的试题在考查学生文言知识积累和理解的同时,都有意识引导学生联系文本进行拓展和探究,目的是从古今联系的角度进一步考查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和鉴赏能力,  相似文献   

19.
鲁婷 《考试周刊》2014,(52):2-3
<正>语言能反映一个国家的社会文化。中西方有着不同的文化、历史背景,因此,在英语教学中了解这些差异,丰富文化背景知识,是学习语言所必需的。近两年的辽宁省学业水平测试的英语试题表现出文化信息量不断增加,不仅考查学生的语言知识,更主要的是考查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其中阅读是考查学生运用目标语言获取信息能力的主要途径,学生对目标语言国家文化背景的掌握,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其正确理解语言的能力。《英语课程标准》提出:"正确认识世界,增强对英语国家文化的了解。"教师在学业水平考试的备考中注重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提高学生阅读能力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20.
广东省普通高中历史学科学业水平考试是普通高校招生考试的组成部分,其难度远比高考文综历史低,但考查知识点的覆盖面比较广,涉及三个必修模块的各个专题,故在备考复习中不容大意。另据本人调查,学生方面,不少理科生对水平考缺乏重视,课前很少预习。对于识记类题目.或不屑或畏惧,失分率较高。加上水平考试的题型都是选择题,学生做题时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