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明灯 《新作文》2013,(6):6-10
话说在《三国演义》中,孙策临终前嘱咐孙权:"倘内事不决,可问张昭;外事不决,可问周瑜。"现代人将这句话做了合理加工:"内事不决问百度,外事不决问谷歌。"搜索引擎是否无所不能?阿基米德说:"给我一个杠杆,我就可以撬动地球。"今天的搜索引擎控或许会说:"给我‘度娘’,我将无所不能!"这并不是狂言乱语,在这个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的年代,我们——只须轻轻一点就能和世界沟通,知道N万个为什么。  相似文献   

2.
张昭是孙吴德高望重的元老,他两次被众臣推举为丞相,但孙权都没有接受。其中缘由,古今学者多有论述,但众说纷纭,主要有孙权狭隘猜忌的性格说,张昭主降、孙策托孤之言等具体事件说,孙权政治方针说,孙权担心相权太重说等四类观点。实际上,孙权心胸狭隘、猜忌和独断专行的性格才是张昭未能拜相的原因,张昭主降等事件仅是外因,张昭刚强耿直的性格则是次要原因。张昭崇高的声望、杰出的才干和对孙吴卓著的功勋,都证明他是丞相的最佳人选。  相似文献   

3.
张昭是东吴资格最老、影响最大的人物。他在孙策创业时就深受器重,“文武之事,一以委昭”。孙权继任后,张昭对孙权可说是忠心耿耿.“率群僚立而辅之”.为东吴的巩固发展贡献不小。  相似文献   

4.
张昭作为孙吴之重臣辅助孙策、孙权兄弟平定江东,确立孙权的统治地位。但随着北方局势稳定,张昭主张顺应曹操的招降,而与孙权的割据战略发生冲突,从而被排挤出军政决策中心。孙权称帝后,张昭位终不至丞相,且不断下降。作为儒学士大夫的代表,张昭有良好的文化修养,他与孙权及其亲信的冲突,有深刻的思想文化根源。张昭对孙吴学术文化也有一定的贡献。  相似文献   

5.
汉末,群雄逐鹿,英豪四起。曹操北据中原,虎视江南,修书一封与孙权,曰:“今治水军八十万众,方与将军会猎于吴。”吴国朝野顿时人心惶惶,有人主战,有人主降,莫衷一是。吴主孙权主战,然张昭等一干人竭力劝他降曹。到底是何去何从,关键时刻孙权拔下佩剑,砍下案头一角,斩钉截铁地说:“孤意已决,再有言降者,如斯!”于是便有了赤壁一战的辉煌,于是曹军“樯橹灰飞烟灭”,败走华容。为何吴国能在群雄中得三足鼎立之一席,成就霸业?孙权对自己信念的坚持自是不言而喻!关键时刻要相信自己,给自己一个“我意已决”的回答。当断即断,相信自己,不盲从,不轻…  相似文献   

6.
汉末,群雄逐鹿,英豪四起。曹操北据中原,虎视江南,修书一封与孙权,曰:“今治水军八十万众,方与将军会猎于吴。”吴国朝野顿时人心惶惶,有人主战有人主降,莫衷一是。吴主孙权主战,然张昭等一干人竭力劝他降曹。到底是何去何从,关键时刻  相似文献   

7.
《赤壁之战》三条(外两条) 一、非刘豫州莫可以当曹操者 甘肃人民出版社《中学文言文评析注译》(高中部分)注释:“除了刘豫州以外,没有可以抵挡曹操的人了。”不确切。从上下文看,当孙权反问刘备如何不投降曹操时,诸葛亮明扬刘备,暗抑孙权,说了一番刺激性很强烈的话,孙权出于他的根本利益和自尊心理,不甘示弱,于是“勃然变色”,“吾计决矣”,被迫下了联刘抗曹的决心。所以这句话应译为:除了刘豫州以外,没有人可以与我一起抵挡曹操了。这样前后贯通,而且符合孙权自尊、自负的性格特征。这里“可以”是“可以之”的省略,“可”,可以。“以”通“与”。“之”  相似文献   

8.
吴国鼎足江南奠基于孙策时代,其谋划者就是与张昭齐名的张纮.他献谋孙策,鼎足江南;他献策孙权,定都金陵;他文采出众,笔挺孙吴.张纮辅佐孙策、孙权兄弟开创并巩固了东吴政权,是吴国鼎足江南最早的设计师和开国勋臣,是三国文化史上不应该被埋没的一代英才.  相似文献   

9.
几十年前,鲁迅先生提出“信与顺”的翻译标准。他说:“凡是翻译必须兼顾两面:一当然力求易解,二则保存着原作的风姿。”成语翻译是文学等翻译中的一个重要部分。有的汉语成语可以找到基本相对的英语成语,如“得寸进尺”,(Give him an inch and he will take a mile),“昙花一现”(a flash in the pan)“易如反掌(as easy(simple) as turning over one’s hand)等,例如: 孔明自思张昭乃孙权手下第一谋士,若不先难到他,如何说得孙权?遂曰:“吾观取汉  相似文献   

10.
汉末,群雄逐鹿,英豪四起。曹操北踞中原,虎视江南,修书一封与孙权曰“与将军会猎于吴。”吴国朝野顿时人心惶惶,有人主战,有人主降,莫衷一是。吴主孙权主战,然张昭等一干人竭力劝孙权降曹。到底是何去何从,关键时刻孙仲谋拔下佩剑,砍下案头一角,斩钉截铁地说:“孤意已决,再有言降者,如斯!”于是便有了赤壁一战的辉煌,于是曹军“樯橹灰飞烟灭”败走华容。为何吴国能在群雄中占得三足鼎立之一席,成就霸业?孙权对自己的信念的坚持自是不言而喻!关键时刻要相信自己,给自己一个“我意已决”的回答。当断即断,相信自己,不盲从,不轻信,这是一种存在…  相似文献   

11.
确保安全     
一次,有人问一个农夫他是不是种了麦子。农夫回答:“没有,我担心天不下雨。”那个人又问:“那你种了棉花了吗?”农夫说:“没有,我担心虫子吃了棉花。”于是那个人又问:“那你种了什么?”农夫说:“什么也没种。我要确保安全。”一个不愿冒任何风险的人,只有什么也不做,就像那个农夫一样,到头来,什么也没有,什么也不是。他们回避受苦和悲伤,但他们不能学习、改变、感受、成长、爱或生活。他们被自己的态度所捆肖剑绑,是丧失了自由的奴隶。不愿意冒风险的人,不敢笑,因为他们怕冒显得愚蠢的风险;他们不敢哭,因为害怕冒显得多愁善感的风险;他们不…  相似文献   

12.
礼物归谁     
宋莎莎 《良师》2011,(10):33-33
一个佛陀在旅途中,碰到一个不喜欢他的人。连续好几天,好长一段路,那个人都用尽各种方法来侮辱他。最后,佛陀转身问那个人:“若有人送你一份礼物,但你拒绝接受,那么这份礼物最后会属于谁呢?”那个人回答:“属于原本送礼的那个人。”佛陀笑着说:“没错。若我不接受你的谩骂,那你就是在骂自己啦?”  相似文献   

13.
每月一题     
《教师博览》2006,(8):28-28
预防甲:“哎,我昨天碰到一个人,同你长得一模一样,高矮也和你差不多。如果你俩站在一起,真有可能分不清谁是谁。”乙:“你等一下,我借给你的钱,你该不会说已经还给那个人了吧?”女人打不得同事问眼睛四周发青的王小二:“你怎么啦?”王小二回答说:“昨天我成功地阻止了一个粗暴的男人殴打一个女人。”同事问他到底是怎么回事。王小二解释道:“当那个男人殴打那个女人时,我朝他叫道:‘女人打不得!你打一个女人算什么本事?有本事你就和男人打打看!’”同事问:“那后来呢?”王小二回答说:“后来我就什么都不知道了!”(安长军荐)谁无聊甲:“世界…  相似文献   

14.
“土”字是个生长在农村的孩子,城里的小孩都不太喜欢他,总是将他撂在一边,甚至还有人取笑他“土得掉渣”。不过,他并不在乎,心里说:没有我在一旁,成什么“城”呀!“土”字有一天进城,由于太阳很猛,他就找了一顶平直的帽子戴上。他戴着帽子往前走,发现所有碰到他的人都停下来跪着给他让路。他觉得十分奇怪,于是就逮住一个人来问。他还没有出声,那个人就一个劲地磕头,一边说:“大王,饶命,大王饶命!”“大王?”他更是莫名其妙,于是就问那个人:“干吗叫我大王呢?”“大王,您看看自己不就知道了。”那人回答。他听了,上下打量自己,才猛然醒悟过…  相似文献   

15.
1.作文题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沉默意味着什么﹖”在最后审判的那一天,一群人被上帝问到了这个必答题。“顺从。”农民说;“怜悯。”年长者说;“同意。”幕僚说;“等待。”预言家说;“旁观。”男人说;“蔑视。”学者说;“隐瞒。”诗人说;“大智。”哲学家说;“承担。”女人说。“你为什么不回答﹖”上帝问最后一个没开口的人。“看来你的沉默才是真正的沉默。确实,在我面前,惟真沉默才接近我。”先前作过回答的人又沉默了,他们都知道那个始终不回答的人是个哑巴。上帝不晓得这些人用沉默再次评价了他。有人说:“沉默是金。”有人说…  相似文献   

16.
今天,我在值岗时发现有一个大哥哥踩草坪了,我跑上去好声好气地对他说:“你踩草坪,要扣分了。”可大哥哥不以为然,把我的话当耳边风。我跟着他来到操场上,想把他的名字记下来,他还是不理不睬。我终于按捺不住了,说:“你是几班的?叫什么名字?”他还是不搭话。忽然,一个同学和他打招呼。我想,他们一定认识,问他也可以呀。我走过去问:“大哥哥,那个人是几班的?”“怎么啦?怎么啦?”不知什么时候一大堆人围过来看热闹。“那个人踩草坪了!”我说。他们却都为他打抱不平起来,凶巴巴地对我说:“他踩草坪关你什么事?”“你也太爱管闲事了吧!”……我…  相似文献   

17.
汉末,群雄逐鹿,英豪四起。曹操北踞中原,虎视江南,修书一封与孙权,曰:"今治水军八十万众,方与将军会猎于吴。"吴国朝野顿时人心惶惶,有入主战,有人主降,莫衷一是。吴主孙权主战,然张昭等一千人竭力劝他降曹。到底是何去何从,关键时刻孙权拔下佩剑,砍下案头一角,斩钉截铁地说:"孤意已决,再有言降者,如斯!"于是便有了赤壁一战的辉煌,于是曹军"樯橹灰飞烟灭",败走华容。  相似文献   

18.
曹中原 《教书育人》2008,(11):23-23
有一位年轻人,路过一个烈日炎炎下的工地,看见所有的人都在汗流浃背地搬砖。他去问第一个人:“你在干什么呢?”那个人没好气地回答:“你看不见啊,我这不是在服苦役——搬砖吗?”年轻人又去问第二个人。这个人的态度比第一个人要平和得多,他先把手里的砖码齐,看了看说:“我在砌墙啊。”接着他又去问第三个人。那个人脸上有一种祥和的光彩,他把手里的砖放下来,抬头擦了一把汗,很骄傲地说:“你是在问我吗?我在盖一座教堂啊。”  相似文献   

19.
画鸟的猎人     
人想学打猎技术,便找到一个猎人,并拜他为师。他说:“我想打到我想要打的鸟。”猎人检查了他的枪,又告诉他如何瞄准和射击,就让他去找鸟练习。那个人自以为已经学会打猎了,便持枪走进树林。可是不等他举起枪,鸟就飞走了。他又去找猎人。猎人说:“你是想打不会飞的鸟吗?那就在硬纸板上画只鸟,挂在树上打。””可是那个人仍然没有打中画上的鸟,他又去问猎人。猎人说:“可能鸟画得太小,也可能距离太远。”succeed certainly.”猎人取来一张大纸说:“干脆,你把这张纸挂在树上,在最近的地方打,一定会成功的。”ata piece ofpaper?”那人问:“纸上…  相似文献   

20.
抓影子     
有一个人,他在路上跑着,后面还有一个和他一模一样的人在追他。一个人觉得很奇怪,就抓住后面那个人,问他为什么追那个和他一模一样的人。那人叹了口气说:“唉,我的影子因为我身上有臭气而跑了!前边那个就是我的影子,我不抓住他怎么行呢?如果我没有影子,别人见了我会怕我的。”问的人把这件事传开了,人们都帮他抓影子。一个帮助他的人说:“我们要抓影子,就必须想办法。”可是用什么办法好呢?有一天,他们想了个办法。他们叫一个人躲在树上,等影子来了就扑下去,抓住他。可是,他们没想到,影子是抓不住的。当影子走过来时,那个人就扑了下去,但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