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你认为自己比起父亲更像母亲吗?这想法并不一定来自你的头脑,而有可能源自你的肚子!母亲对孩子的微生物群有着重要影响。与基因不同的是,寄居在肠道中的细菌并不是父母双方的平等混合,它们绝大部分来自母亲。没错,母亲在分娩和哺乳时会把自身的微生物群传给孩子。饮食、抗生素、感染……影响女性微生物群的一切因素都有可能影响她未来的子  相似文献   

2.
胰腺外分泌功能不全(PEI)可由多种疾病引起,包括慢性胰腺炎、急性胰腺炎、胰腺切除术后等。PEI其主要发病机制与胰蛋白酶合成下降、胰液流动紊乱、分泌反馈失衡有关。动物研究表明:PEI可诱导肠道细菌过度生长和生态失调,其中乳杆菌和双歧杆菌的丰度增加最为多见;肠道细菌过度生长和生态失调可通过胰酶替代治疗得到部分逆转。临床研究也证实PEI与肠道菌群失调之间存在关联。胰脏外分泌水平的下降,伴随PEI产生的十二指肠p H值的改变,以及PEI引起的胆盐吸收不良,这可能是PEI导致肠道菌群丰度和组成发生改变的潜在作用机制。反之,肠道微生物群也可能通过潜在的双向调节影响胰腺外分泌腺泡的功能。展望未来,仍需要更多的高质量研究来揭示胰腺外分泌不足对肠道微生物群影响的机制。  相似文献   

3.
通过现有恒河猴(Macaca mulatta,Mm)和藏酋猴(Macaca thibetana,Mt)肠道微生物的16SrRNA高通量测序鉴定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恒河猴和藏酋猴肠道微生物门分类水平中的核心菌群包括Firmicutes、Bacteriodetes、Proteobacteria、Actinobacteria和Spirochaetia,占藏酋猴肠道微生物总量的95.81%;占恒河猴肠道微生物总量的90.87%。在属分类水平中核心菌群包括Catenibacterium、Dialister、Faecalibacterium、Blautia、Dorea、Roseburia和Helicobacter,占藏酋猴肠道微生物总量的27.43%;占恒河猴肠道微生物总量的9.31%。从门分类水平和属分类水平中,猴属动物肠道微生物共有核心菌群所占比例显著大于种群特有菌群,但在不同物种中丰富度存在显著差异;目前研究表明上述共有菌群大多与动物生活环境和食物资源存在一定联系;或许这也表明动物适应性进化过程中,环境和食性等其他因素对动物肠道微生物组成结构的影响更大。  相似文献   

4.
癌症的发生,特别是肠道癌症与饮食中的致癌因素关系十分密切,因此,弄清饮食致癌的机理,合理安排平日饮食结构,对预防肠道癌症的发生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和新教师谈“水土不服”“水土不服”在医学上叫“易地综合症”,是因为变动地方和改变生活环境而发生的一系列不适应现象,并非是一种真正的疾病。我省地域广大,幅员辽阔,从张家口的坝上高原到邯郸的冀南平原,从西部的太行山麓到东部的渤海之滨,各地的水土情况、气候...  相似文献   

6.
<正>①如果你曾经与肥胖斗争过,你应该很清楚这场战争的胜利取决于:节食、锻炼、遗传基因。道理很简单,你吃得越多,动得越少,你就会越胖。在这个方程式上,个人的基因起着关键的作用。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现在第四个重要的因素日益引起研究人员的关注,尽管发现它们一直处于被忽略的状态:你的肠内细菌。②它们的学名是:肠道微生物群落。这群微小细菌以上千亿兆的数量居住在人类的肠道中,它们大部分的成员是厌氧菌——可以在缺氧的情况下存活。③这群微生物的作用之一就是调节人体从食物中吸收的卡路里和存储脂肪,换言之,它们能够调节人的体重。研究人员发现:这些肠道微生物的  相似文献   

7.
河南蒙古族自治县位于青海省黄南藏族自治州,由于社会环境的变化,地理环境的制约,藏传佛教的信仰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河南县蒙古族在语言、服饰、饮食、习俗等方面已经发生很大改变,与当地藏族基本相似。本文对影响河南蒙古族文化变迁原因作了分析。  相似文献   

8.
《嘉应学院学报》2017,(9):10-15
通过实地考察与实证应用分析研究表明:梅州客家菜作为广东客家菜的代表,其饮食食材选配、菜肴特色的形成有其独特的人地环境孕育背景;面对"冷湿"、"湿热"、"燥热"以及水土不服环境,梅州客家人从人地环境出发,充分利用本土地道中药药材,运用中医药知识,总结出了大量日常饮食食材选配的品种与方法,以达到清热祛湿、润肺排毒等功效,摆脱"冷湿"、"湿热"、"燥热"的侵袭与困扰;梅州客家饮食食材选配根植自然地理环境因子,就地取材,彰显"树头草根"乡土气息,传承中原饮食遗风和寓医于食中医文化,突出"药食同源",讲究"四季五补"。  相似文献   

9.
<正>肠道微生物组与肠肝疾病关系及作用机制研究肠肝胆疾病是影响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人体微生物组的核心——肠道微生物与肠肝疾病的关系研究意义重大,但未形成体系。项目从肠道微生物多样性出发,以率先创建的肠道微生物与肠肝疾病研究平台为技术支撑,围绕微生物、肠肝轴、肠肝胆重大疾病,系统揭示了肠道微生物参与肠肝疾病的发生发展关系。项目分析了健康人肠道7个不同部位黏膜组织微生物群落和物种分布规律,首次阐明正常人  相似文献   

10.
大多数以植物为生的脊椎动物,其肠道系统已发生了较大的适应性改变,这样,食物可在肠道停留较长时间,从而保证在肠道里的微生物能分解那些不能消化的纤维素,给动物提供宝贵的能源。最近,美国科学家蒂伦菲德(Direnfeld)等在华盛顿动物园饲养大熊猫的实验中发现,它的肠道系统比较简单,缺乏其他草食动物如反刍动物所具有的发酵室(分室的胃或发达的  相似文献   

11.
进入老年期后,老年人由于生理状况、精神心理的变化,人体各方面的生理机能都可发生比较明显的衰老退化,精神心理较孤独抑郁,饮食行为不科学而导致糖尿病、高血压、肥胖等各种慢性疾病。而老年营养不良是威胁老年人身体健康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通过健康饮食,保持良好的营养状况,可以延缓衰老和预防各种慢性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中学生物教学》2017,(18):71-72
就益生菌的概念、肠道益生菌的种类、作用机制、影响因素与肠道疾病5个方面的研究进展做·介绍,说明益生菌是对宿主健康起有益作用的活微生物。  相似文献   

13.
血管重建(Vascularremodeling)是指机体在生长、发育、衰老和疾病等过程中,血管为适应体内外环境的变化而发生的形态结构和功能的改变。它与血管的生理、病理和运动锻炼等因素密切相关。而血管发生重建时,血管的生物力学特性和血管的微观组成成分都会发生相应的变化。本文扼要综述血管重建的相关的理论、变化和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4.
小儿厌食的原因非常多,可分为疾病性和非疾病性两大因素。但最常见的是由于非疾病因素引起的,她不良的饮食习惯(偏食、挑食常吃零食、喜食冷饮、不吃早餐、进食不定时等),不合理的饮食制度,不好的进食环境(吃饭时看电视,成人吸烟,边吃边聊等)均可造成小儿厌食。少部分是由于疾病所致,如肠道寄生虫病,慢性胃炎及消化性溃疡,缺锌缺铁等微量元素的缺乏,严重的牙齿疾病等。故孩子出现厌食后家长不要着  相似文献   

15.
植物在生长的过程中 ,必须不断地从外界环境中取得日光能、水分、氧气、二氧化碳、无机盐等。同时 ,植物又不断地在身体内进行改变 ,破坏和分解 ,把不需要的物质和能量排到外界环境 ,不可避免地影响环境 ,改变环境。对植物有直接影响的环境要素叫做生态因素。生态因素分为 :非生物因素 ,包括光、热、水、空气和土壤 ;生物因素 ,包括动物、植物、微生物、人类影响。下面就药用植物与生态因素的关系作简要阐述。一、光与药用植物光包括光质、光强和光照时间。光强和光质与药用植物的生长和光合作用有关 ,通过不同色膜对人参遮阴 ,发现人参的生…  相似文献   

16.
汪永泰 《教学月刊》2005,(4):51-53,56
微生物广泛地存在于自然界中,其中营腐生生活的微生物是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它对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有着重要的作用。由于微生物的代谢速率高,次级代谢产物丰富,并可通过改变微生物的遗传特性和控制环境条件来控制微生物的代谢,所以微生物被广泛应用于生产和生活实际中。微生物也给人类带来不利的影响,如食品腐烂、使人致病等。正确认识微生物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正>营养对大脑的影响有多重要?它比环境等因素对大脑的影响大,它甚至可以通过改变遗传表达而影响大脑的生长发育!所以,吃出聪明的大脑是有可能的!家长都希望孩子聪明伶俐、头脑灵活,而大脑的发育和运转都需要营养的支持,营养又要从食物中获取。这次,我们就来说说大脑的发育、运转与营养的关系,说说如何在孩子的饮食上花些精力,给大脑以充足的营养支持,让孩子有个聪明的大脑。  相似文献   

18.
学前儿童饮食行为问题是学前儿童生长发育过程中的常见问题,一般表现为强烈偏爱或厌恶某些食物、吃得慢、吃得少、食欲差、吃饭时注意力不集中、对食物缺乏兴趣等,涉及到饮食行为主体心理、饮食环境、饮食习惯等多个维度。学前儿童饮食行为问题对学前儿童的生长发育造成了诸多负面影响,因此探讨学前儿童饮食行为问题的影响因素有利于认清学前儿童饮食行为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而为通过健康教育帮助学前儿童形成良好的饮食行为习惯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
癌症位居我国城市居民死亡原因的首位、农村居民死亡原因的第二位.癌症的发生、发展、预后与诸多因素密切相关,其中肥胖、吸烟、不合理的饮食、饮酒等不良的生活行为习惯是其主要和常见的危险因素,直接影响着癌症患者的生存质量及其预后.而早期有效的行为干预不仅能够改变癌症患者不健康的生活行为习惯,降低癌症的发病率,而且能够提高癌症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降低致死率.  相似文献   

20.
依附理论认为,在国际高等教育交流过程中,第三世界与工业化国家不仅是依附与被依附的关系,而且这种关系不可能发生改变.从概念使用失当导致"依附"一词难以揭示国际高等教育交流之实质、从经济发展理论迁移到国际教育领域导致理论适用"水土不服"以及立足于西方中心主义的立场而导致依附论观点的客观性和公正性必然受损等三个方面,对"依附论"思想予以商榷和澄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