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施立 《生物学教学》2010,35(12):27-28
本节课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在探究性学习中理解预防遗传病主要措施,树立热爱生命和尊重生命的情怀。  相似文献   

2.
《植物的呼级作用及其利用》是冀少版七年级上册内容。本节课注重探究实验的开展,抓住呼吸作用的探究活动,进一步提升学生的探究能力。本课力求有效、常态、真实这样一种教学理念,让学生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达到理解基  相似文献   

3.
<正>1设计理念本节课的要点就是教师引导学生从前人的实验中获取有效信息,帮助学生建立起实验设计的基本思路;通过学生观察、分析资料并自行归纳,得出结论;教师创设情境,让学生进行实验设计或补全试验,以达到培养实验探究能力的目的。通过对科学史的学习,在激发学生对科学探究的兴趣的同时,培养学生继承、创新、质疑、实事求是和  相似文献   

4.
《中学生物教学》2017,(8):58-60
<正>本节课的教学设计紧扣新课标要求——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通过学生自主探究,完成对知识点的理解和落实。教师在本课中起引领作用,通过提出相关问题,一步一步地引领学生完成对知识的认识和理解,学生最后对所学知识进行整理和总结,使其对本节课产生系统的认识,并对相关内容进行应用提升,从而达到提高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目的。1学情分析高二学生已具备一定的科学探究能力。笔者在课堂教学中一直坚持学生自主性学习为主,充分发挥  相似文献   

5.
李继荣 《考试周刊》2014,(6):122-122
<正>创设情境,点燃激情(导课)。这一环节是四步探究教学的序曲,其目的在于把学生的注意力由课外吸引到课堂内,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学习本节课的兴趣,为学习新知做好铺垫和准备。一、设置本环节的目的1.营造一种浓郁的学习氛围,使学生的积极性得到充分调动,并迅速进入良好的学习状态,进而为师生学习新课奠定良好基础。2.使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产生兴趣,激发学生学习本节课的欲望。本环节需要注意的是:在选取材料时,不能只  相似文献   

6.
一、教学设计说明 本节课是人教版<物理>必修2第七章的第六节,是一节典型的科学探究课,通过实验探究的方法,让学生探究功与速度变化的关系. 本节课总体设计思想是:通过学生熟知的生活中的例子,引人问题,科学猜想,选择科学的研究方法,设计实验,分析、归纳、总结出结论.  相似文献   

7.
“群落”一节一轮复习课以情境为主线:以生活案例为情境设疑导入;以经典例题及阅读材料为情境引发学生自主分析及合作探究;以情境呈现问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探究动机。复习课中的情境主线可有力促进学生科学思维等生物学核心素养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设计思路 本节课先通过创设"摘果子"游戏情境,调动起学生学习兴趣,接着谈话引出"我爱读书"活动情境,从中列出一系列实际问题.学生通过自主学习、讨论、探究、交流,进发出思维的火花,探讨两位数乘两位数的多种方法,结合情境图重点讲解笔算算理,从而使学生在现实的情境中感悟算法.  相似文献   

9.
本节课通过创设情境、初、高中知识衔接引入新课和采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教学方法,让学生积极地参与到数学中来,在体验中掌握科学探究的方法和技能。  相似文献   

10.
课堂教学是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重要途径。以“生物工程的应用”一节为例,结合“如何治疗血友病”的项目式教学情境,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学习,通过方案设计、方案展示、方案评价、技术设计撰写等教学环节,培养学生的生命观念,提高其科学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11.
“地球上生命的起源”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学》八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第三章第一节内容。有关地球上生命起源的问题,常见于各种科学杂志、报纸、网络等媒体,是学生愿意学习和了解、乐于参与探究的话题。因此,本节课的教学策略应贯彻“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教学理念,积极引导学生参与教学过程,主动获取知识,乐于探究。基于此,教师在教学中一方面应注意问题情境的创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主动探究,使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另一方面应注意科学方法的渗透,培养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交流合作的能力。  相似文献   

12.
卢传福 《科学课》2014,(5):70-71
《探寻光的路线》是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中的第二课。学生在3—5年级已经经历了相对完整而系统的科学学习训练,了解并多次经历了科学探究的体验活动。本节课的教学,再次为学生提供了探究性学习的机会,使学生基于已有的前概念,进一步熟悉探究性学习的基本方法,领悟科学本质,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3.
本文是苏科物理九年级第十四章第三节《欧姆定律》的说课设计.一、本课的地位和作用欧姆定律是电学中的基本定律,它是进一步学习电学知识和分析电路的基础,是本章的重点.欧姆定律是实验定律,教材通过具体的任务,引导学生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进一步体验科学探究的全过程.本节内容综合性强,教学时应十分重视科学方法教育,重视科学研究的过程,让学生在认知过程中体验方法、学习方法,了  相似文献   

14.
本节课为了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我设计了“情境-起疑-探究-展示-拓展”的基本程序,目的是为学生构建开放自主的学习环境.为其提供探究学习和学以致用的空间.促进学生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策略。  相似文献   

15.
<正>一、分析《小兔请客》选自北师大数学教材一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加与减》的第一个教学内容。这节课是在学生已经学习20以内加减法和100以内数的认识的基础上安排的一节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计算课。本节课从学生感兴趣的"小兔请客"具体情境中,抽象出加减法算式,体会加减法的意义。由于这节课是加与减的第一课时,通过对本节课的学习,为学生今后进一步学习加减法的计算起到重要的铺垫作用。根据对教材的理解,计  相似文献   

16.
《考试周刊》2016,(90):137-138
本节课设计紧扣新课标对本节课的要求"注重从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联系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各种电池,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分析,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本节知识"。通过"水果电池"创设情境,实验设计颇有新意,既有助于揭示原电池形成条件,又使学生体会到化学与生活很近,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思想。设计中提出的三个"思考问题"具有很强的指向性,有利于学生开展讨论探究,通过问题引导学生开展探究,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相互合作的团队精神,有助于引导学生改变学习方式。  相似文献   

17.
高洁 《教师》2013,(28):122-123
一、设计理念依据"面向全体学生,提高科学素养,倡导探究性学习"的新课程理念,本节课我创设探究情境,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图片和模拟探究游戏自主获取新知。二、教材分析就知识而言,了解人的染色体组成、理解生男生女机会均等的原理都是本节的重点。另外,这一节的内容也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既是对之前学习的与遗传相关的基因、DNA、染色体等概念的  相似文献   

18.
<我们居住的地球>一课是浙教版的科学教材第一册第三章第一节,本章教材属于地球和空间科学领域,本节课主要讲述人类地球形状的历程,并会用科学探究的方法来证明地球是圆形的,以及会举事例说明地球是球体形状这一空间概念,引导学生学习探究过程,以探究的过程和结果作为学生的习得性知识,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相似文献   

19.
爱因斯坦曾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重要.课堂教学中,教师通过设疑、激疑、质疑,巧设问题情境,引发学生思维,并通过巧妙的释疑,教给学生思维的方法,可以使学生变"被动"为"主动",变"苦学"为"乐学",变"学会"为"会学".而如何巧设情境,引入新课就显得十分重要.本文从巧设问题情境,巧设生活情境,巧设认知矛盾情境这几个方面做一个初步的研究.一、巧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学习《勾股定理的逆定理》这一节时,一开始我就提出了与本节课关系密切、学生用现有的知识可初步探索却又解决不好的问题,去揭示本节课的探究宗旨.  相似文献   

20.
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结合新课改的理念,采用创设教学情境的方法,可激发起学生的兴趣,让学生爱学,从而提高学习效率,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然而在实际教学中,关于信息技术情境创设存在一些问题和误区,致使情境创设使用不当,没有产生相应的效果,甚至影响和干扰正常的教学。文章以一节《数据图表分析》为例,旨在通过本节课的情境创设的具体实例,剖析情境创设在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和现状,从而理性有效地创设情境,让置身情境中的学生产生探究的愿望,从而打造高效的教学课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