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百团大战”曾被党史界否定。评价历史事件,不能离开历史环境,评价“百团大战”也只能将它置于当时国际和国内反法西斯战争的历史背景下,从中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的大局,从国家前途命运、人类利益出发进行考察,才能作出正确的评价,得出公允的结论。  相似文献   

2.
对拿破仑的评价,中外史学界长期争论不休。法国史学家索布尔认为:“拿破仑的历史将不会结束,也永远不会全部写成。”评价拿破仑产生分歧的重要因素之一,是对拿破仑战争的不同看法。拿破仑的政治生涯同法国的对外战争紧密相连,他被称为“马背上的罗伯斯比尔”。因此,正确地分析拿破仑战争,就成为评价拿破仑的一个关键性问题。大多数学者认为,十八世纪末至十九世纪初法国对外战争的性质有个转化问题,至于什么事件是战争性质转化的标志,看法颇为分歧。本文就这个问题谈些粗浅看法,以求教于史学界。  相似文献   

3.
战争的起源问题即是战争“何时发生”这个“时间问题”,战争的根源问题则是战争“为什么发生”这个“原因问题”。普遍意义上的战争起源于原始社会而不是阶级社会,这既符合马恩的经典论述,也与史实相吻;不同利益集团间的利益冲突是超越社会形态、超越时空的战争的共同根源;依据社会形态演进的纵向层次分析和战争根源内容的横向层次分析,参照经济发展史,人类历史上的战争在“穷人对富人”和富人对穷人”之间经历了四次大的转换。然而,战争并不是经济利益冲突的必然趋势,因为随着人类明的进步,和平解决利益冲突的可能性会越来越大,因此,人类战争的演变不会出现第五次大转换。  相似文献   

4.
<正> 就总体而言,邓小平关于“学马列要精、要管用”的指示精神,理论联系实际的指导方针,实事求是的优良传统,应该成为党校教学改革的基本原则。 1.围绕“党”字,突出党校的教育特色党校姓“党”,这是党校的性质所规定的,离开了这一条,党校就会名存实亡。同其他教育形式不同,党校必须紧紧地围绕着党的中心工作,为党的路线服务。无论是在战争年代,还是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党校教育都不能离开这个根本宗旨。就培养对象而言,党校培训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问题并不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而是人与物即人本身与其物质生活条件的关系问题。思维是人所特有的。离开人,“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只能是一个假问题。但是有了人,人首先必须解决的基本问题不是思维和存在或精神和物质的关系问题,而是人的生存问题,即人本身与其特生活条件的关系问题。离开特定的物质生活条件,人本身就不能活,就根本不会有任何思维,因而也不会发生“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相似文献   

6.
关于南诏和唐朝之间爆发的天宝战争的原因,学术界或认为南诏在唐朝的逼压下不得不反,或认为唐朝不会坐视南诏的崛起,一定会进行军事干预从而引发战争。其实,前者“压反”观把战争的爆发完全归因于唐朝,看问题流于片面;后者“必反”观把战争的爆发完全归因于历史发展的必然,看问题过于简单。从南诏政权的建立过程及特点来探讨天宝战争爆发的原因,一是南诏政权是在唐朝揠苗助长式扶植的前提条件下建立的,野蛮因素存留较多,极容易走上扩张之路;二是南诏统一洱海地区较为顺利,容易迷信武力而走上掠夺之路;三是南诏统一洱海地区后,不能正确估计形势,错误地迅速走上与唐朝对抗之路;四是从天宝战争发生前的唐朝形势来看,南诏与唐朝发生冲突也并不偶然,是当时诸多类似事件当中的一件。  相似文献   

7.
孔子仁学思想不是天上掉下来的,也不是孔子随心所欲凭空臆造的。孔子的仁学思想,是前人思想和智慧的结晶,是社会存在在一定历史条件下的反映和经验的总结,也是他参与社会实践和社会变革的结果。只有把握这一基本思想,才能正确地看待孔子,探讨其仁学思想的形成及其历史意义。离开他以前的某些进步思想谈“仁”,便是无源之水;离开当时和以前的社会存在谈“仁”,便是无本之木;离开他所面对的社会现实谈“仁”也就不能理解它的意义和它的时代价值。作为“仁”的本意是“爱人”,离开其本来的面目就不是“爱人”,而是“吃人”了。  相似文献   

8.
<正> “战略”一词,最早是军事学术语。《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9—367)把战略注释为,“在战争中利用军事手段达到战争目的科学和艺术”;上海辞书出版社出版的1979年版《辞海》中注释为“研究带全局性的战争指导规律的学科。”可见,战略具有全局性和总体性。经济发展战略指的是长期的,总体的、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以推动经济进步的策略群。对经济发展战略的研究是一切经济学派别都不能忽视,也不可忽视的问题,从不同经济学流派对经济学这门科学的定义,可见一斑。  相似文献   

9.
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草案)告诉我们:“默读的目的在培养儿童独立阅读的能力。整个阅读教学的最后目标所要养成的阅读能力,指的就是默读能力。有的人很会“看书”,不但看得快,而且看完了就能掌握书的内容;有的人不会“看书”,不但看得慢,而且看了好几遍还不能掌握书的内容。会不会看书的问题,实际上就是默读能力强不强的问题,“看书”就是“默读”。就语文课本身而言,光凭教师讲解,学生是学不好的。学习任何一门学科,都不能离开学生本身的积极思维,默读是积极思稚的一种方式,而且是一种很好的方式。“默读的时候,不要发出任何声音,连嘴唇也不要  相似文献   

10.
美国著名的马克思主义学者伯特尔·奥尔曼认为,正确认识当今资本主义尤其离不开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其原因有三:一是当今资本主义是一个“比以前要复杂得多,其变化和相互作用比以前要迅速得多”且“从来没有如此充满着辩证法”的“巨大的引力场”,离开辩证法,它就不能被看到,更谈不上被正确认识;二是苏东剧变使社会主义遭到了“沉重打击”,许多人由此丧失了对社会主义的信心,将一切形式的社会主义都看成了乌托邦,离开辩证法,既不能揭示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的必然性,又不能展现“隐藏”在当今资本主义之中的社会主义潜在,因此,也就不能使遭到“沉重打击”的社会主义重新赢得人们的信服并完善它自己的潜在;三是当今资本主义的统治阶级“阻止我们理解正在发生的事情的努力也从来没有如此切实可行或有效”,离开辩证法,就不能“切实可行或有效”地应对这种努力的挑战,以正确认识当今资本主义,揭示“我们的民主资本主义社会正在变成什么样子”。  相似文献   

11.
胡乔木同志在《关于人道主义和异化问题》文章中指出:“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不能离开社会发展的具体情况,离开人在社会中的劳动,离开个人同他人、同集体、同阶级、同社会的关系,来抽象地、孤立地谈论‘人的价值’。”“历史上从来也不存在什么抽象的‘人的价值’;不同的时代、不同的阶级,不同的人们有不同的价值观。”文章中还提出了资产阶级的抽象的人的价值观和无产阶级的社会主义的人的价值观两个概念,并且把二者做了原  相似文献   

12.
我们有“有家不能回”的苦恼,也有“家外有家”的喜悦;我们有离开家人的寂寞,也有同室而居的热闹;我们有千奇百怪的“臭脾气”,也有和谐宿舍的大团圆。  相似文献   

13.
人们对非智力因素在智力活动中作用的认识由来已久。如中国古代就有一句名言,“非不能也,是不为也”。意思是说,不是不会做,而是不肯做。其中“能”是指“会不会”,即智力因素;而“为”则是指“肯不肯”,即非智力因素。  相似文献   

14.
付继中 《考试周刊》2010,(5):156-157
创造性思维是指在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经过独立分析,综合形成新联系,从而解决问题的一种思维过程。传统体育教学效果往往是“学生围着老师转,离开老师啥也不会干”,他们思维表现更多的是记忆显现性思维。培养出来的学生思想僵化,缺乏创造力,已不能符合时代对人才的要求。  相似文献   

15.
谁也不会怀疑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所说的“教师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生学习”这句话的正确性,谁都明白这两句话中的“教”具有不同的内涵,前者是指教书,教知识,后者是指教方法。细想起来,无论是“教书”还是“教方法”,总存在能教不能教,会教不会教的问题。只知知识灌输,不讲学习方法,不算会教;没有教学技巧,只有机械“运动”,不算会教;不讲课堂教学效益,只是  相似文献   

16.
“我既不会做饭,又不会洗衣服.你会替我做吗?,“我不会离开这个城市,你会过来吗?”“咱俩都是学会计的,将来谁管钱?”  相似文献   

17.
程昌远 《历史学习》2003,(10):23-23
《神灭论》是南朝杰出的无神论者范缜的名作,堪称我国思想史上的宝贵遗产。全文以自设宾主的问答形式,论述了人死后,灵魂将随之消灭,不会单独存在,不会变鬼,也不会转世投胎的观点,从而有力地批驳了佛教所宣扬的人死后,灵魂将继续存在,并转生来世的因果报应谬论。具体说来,《神灭论》的贡献主要有以下几点:首先,它正确地指出了精神与物质的关系。范缜实际上提出了三层意思:一是物质与精神结合在一起,不能割裂,即“神者形也,形者神也”,“形者神之质,神者形之用”,二者“名殊而体一也”。二是物质为第一性,精神为第二性,物质决定精神,精神离开…  相似文献   

18.
谈离开     
我们一生有千百次“小离开”和一次“大离开”。小离开使我们不能跟所爱的人同尝生活的美趣;大离开使我们不能跟所爱的人共享幸福的人生。 每次小离开总在别人的“心中教室”留下一个空座位。我们怎忍心缺席那么多?为了事业或学业,许多有才华的人在爱妻的“点名簿”上留下许多迟到早退的记号。为了生活的负担,许多父母对爱儿爱女“旷课”太多。 每天早晨,我们这些都市蚁窝里的小蚂蚁、大蚂蚁、老蚂蚁,上学,上班,上工。但是到了我们这一片球面背向太阳的时候,我们又回到所爱的心中教室,规规矩矩地坐好。我“不缺别人的席”,别人也“不缺我…  相似文献   

19.
××同学问:《曹刿论战》第一段中三组对话表明决定战争胜负的主要因素是什么?作者为什么要详写这段对话? 《曹刿论战》第一段围绕“论”字,精当剪裁,详写了曹刿与鲁庄公的对话,表明双方对进行这场战争的政治准备的看法。曹刿认为庄公自诩的平日以衣食分人或诚实地祭神等举动,至多只是一种“小惠”、“小信”,这些都与人民无关,他们当然不会拼死去为国君作战,因而统治者就不会得到人民的全力支持。当庄公提出“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这一条件后,曹刿认为这是统治者对人民负责、忠实地为百姓办事的表现,因而肯定可以依靠这一点应付齐国的挑战。这些对话表明决定战争胜负的关键,不在于统治者身边少数人的感恩报德,也不在于天地神灵的保佑,而在于广大劳动人民的支持。  相似文献   

20.
摇摇晃晃、漫不经心地,他站在教室门口。教室里琅琅的书声和老师发怒的目光似乎对他构不成任何威胁。因为他知道,身后有他强有力的靠山。果然,一个满脸歉疚的面孔出现了“:老师,对不起,都怪我,又迟到了!下次咱们强强不会再迟到了!”母亲的着急与他的无所谓形成的巨大反差让我诧异无比。这是他第几次迟到了?记不清了。他与其他孩子看起来没什么不同。但,早上最后一个到的是他;散学时最后一个离开的也是他,因为他的作业最拖拉;课桌上和座位下最脏的也少不了他,因为他从不知道收拾。他的衣服扣子常不能对齐,鞋带总是散着,在地上拖动,因为他不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