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 毫秒
1.
法律援助是政府的法定义务,已成为现代法治国家的共识.税收法律援助制度的调查与思考对于进一步优化纳税服务,强化税收执法监督,妥善的解决行政争议,构建和谐税收征纳关系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法律援助事业的发展,关系到弱势群体权益的保护和我国法治建设进程,而我国法律援助正面临突出的供需矛盾.大学生有能力也有义务担当这一社会责任,但大学生参与法律援助的现状不容乐观.高校法律援助是我国司法救济的一种重要补充形式.大学生参与法律援助工作,既可以缓解法律援助的供需矛盾,也可以促进法学教育的革新和学生法律实践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3.
律师的法律援助义务在我国法规中有明确规定,但目前国内各界人士对其认识仍存在较大分歧。本文从法律援助的概念和性质、律师社会角色的定位等角度论述了律师的法律援助义务,同时,对实现律师的法律援助义务的途径作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4.
香港政府是法律援助实施的最主要主体,是法律援助主要义务承担者、组织者、实施者和监督者,律师是香港法律援助另外一个重要的实施主体,负责承办法律援助案件。文章在对香港法律援助实施主体规定进行评析的基础上,认为香港法律援助实施主体的规定有很多值得内地借鉴的内容。  相似文献   

5.
我国现有的法律援助机构是按照行政区划来设立的,这种设立在实践中存在一些问题,不能很好地履行法律援助义务。而新的《法律援助条例》仅仅对法律援助机构的设置作了原则性的规定,在此通过对现有的法律援助机构的设置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分析,并依据《法律援助条例》的原则规定对法律援助机构的设置提出一些设想。  相似文献   

6.
高校大学生法律援助与基于义务与责任为基础建立的政府法律援助机构相比,是依托于高等学校自愿无偿提供法律援助的学生自治组织,其社会角色定位有其鲜明的特点,在近几年已成为一项新型的法律援助类型,是我国法律援助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力改革及发展以高等学校大学生为基础的法律援助,在从人力资源上解决政府法律援助供需矛盾,增强高校实践教学效绩,培养法学专门人才等各方面都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7.
《法律援助法》第63条列举了法律援助人员损害受援人利益的主要情形并规定相应的行政处罚,但是,行政处罚不能直接弥补受援人的损失。对于已经造成的受援人损失问题,可以通过法律援助人员及其所在机构承担民事责任得到解决。不同情形下民事责任的请求权基础存在差异,具体表现为:法律援助人员怠于履行法律援助义务的请求权基础是《民法典》第929条第1款规定;法律援助人员擅自终止提供法律援助的请求权基础是《民法典》第933条规定;法律援助人员收取受援人财物的请求权基础是《民法典》第985条规定;法律援助人员泄露个人隐私的请求权基础是《民法典》1165条第1款和第1167条之规定。  相似文献   

8.
负法定转移义务的私人是法律直接规定义务人代为国家履行行政任务,这是常见的一种法律现象。在已经颁布和即将颁布的惠州市法规规章中,负法定转移义务的私人也常常出现。结合惠州市法规规章的具体条文,认识义务人的特点和分类,以及义务的合法性标准,对设区的市的地方立法可以提供些许参考。  相似文献   

9.
法律援助是国家保障司法人权和司法公正的不可缺少的重要手段,是现代国家对公民承诺的一项基本义务。我省的法律援助制度自建立以来,为经济困难群体、特殊案件当事人提供了平等法律帮助,为保障司法人权做出了积极贡献。但实践中还存在不少缺陷亟待完善,包括制度建设以及法律援助队伍建设等。本文主要分析我省法律援助的现状、特点及存在的弊病,并从三个方面提出构建符合本地实际状况的法律援助机制,以期进一步发挥该制度的司法人权保障功能。  相似文献   

10.
行政法上义务的承受是指在义务尚未履行的情形之下,义务人死亡或者被注销,此时是消灭行政法上的义务,还是使义务发生转移,若发生义务转移即为行政法上义务的承受。行政法上的义务具有非自愿性、公共性和人身专属性的特征,不可能完全采取私法上的义务承受模式,而应当在遵循原则上不承受,例外的予以承受路径的前提下,从时效、义务承受类型法定、义务承受主体法定、程序法定入手规制行政法上的义务承受。  相似文献   

11.
在监狱开展法律援助是落实宪法原则,履行国际法义务,保障公民基本权利的需要,也是扶助弱势群体的需要;是法律特殊属性使然,也是实现司法公正和效率的具体要求,更是提高教育改造质量,维护监狱安全稳定,落实"首要标准"的迫切需要。目前,对服刑罪犯提供法律援助还存在认识不到位,主体资源配置不合理,受援面较窄,缺乏法律制度保障等困境。因此,在监狱开展法律援助,应转变观念,树立尊重人权的宪法精神;建立完备、高效、强有力的法律援助制度;扩大援助的覆盖面;建立以监狱公职律师为主,其他类别律师为补充的法律援助队伍;落实法律援助的物质保障。  相似文献   

12.
监狱之中法律援助的有效开展,不仅是对国际法义务地履行和宪法原则地落实,更是对弱势群体的扶助,公民基本权利需要的保障。同时,还是实现司法效率与公正的具体要求,是法律特殊属性使然,既有助于教育改造质量地提高,还使监狱的稳定、安全得以维护。但是,就目前我国监狱总体情况而言,对于服刑人员所提供的法律援助仍不容乐观,面临着一些困境。本文,首先对我国法律援助制度的发展历程进行了回顾,然后就当前监狱法律援助工作遇到的一些困境,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以期推动监狱法律援助事业取得进一步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学校应对学生负有安全保护义务,学校与学生之间特殊的法定安全保护关系是这一义务的基础。该义务的内容包括适当管理之义务、正确引导义务、设施及场地的维护义务和警告义务。法院根据"理性人"标准认定学校是否违背了安全保护义务,学校的注意程度取决于学生的年龄、经验、心智成熟水平和事故发生的环境以及学生参与的活动种类。  相似文献   

14.
批评是教师的义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批评学生是教师的法定义务而不是权利,权利可以放弃而义务必须履行。现行社会将批评学生作为教师的权利,但许多教师宁愿放弃批评的权利,这将导致教育者可以合法放弃自己育人的义务。教师有义务掌握批评的艺术,弄明白为什么要批评、如何批评、批评的效果如何。  相似文献   

15.
法律援助制度是现代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 ,是国家以制度化、法律化的形式对经济上困难、生理上残缺、智能上低下而又需要法律帮助的当事人或特殊案件的当事人减免费用提供法律服务的一种司法救助制度。中国法律援助制度具有突出的特点即物质保障的现实性 ,法律援助主体的能变性 ,法律援助范围、对象和主体的宽泛性 ,并蕴含极为丰富的传统道德价值 ,展现极为重要的现代社会价值。一方面它体现仁爱积善 ,强调义务 ,淡泊利益 ,注重尊老爱幼 ;另外一方面 ,它实现和保障人权 ,凸显司法公正  相似文献   

16.
网络环境下,数字图书馆是传统图书馆发展的必然结果。但在数字图书馆建设中,遇到了版权问题的障碍,法定许可制度成为解决这一障碍的有益途径。在对数字图书馆适用法定许可使用制度的可行性、现阶段法定许可使用制度在数字图书馆建设中的应用及存在问题进行了一定程度的分析和研究之后,提出了建立附带义务的法定许可制度的设想。  相似文献   

17.
第一,我国是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我国宪法规定公民有自由结社的自由,但这种自由并不是说公民想如何结社就如何结社。任何公民在享有法定权利的同时,必须履行相应的法定义务,这是社会主义法制的一项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18.
论经营者安全消费环境义务的归责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消费环境的安全保障为经营法定安全义务之附随义务.经营是否违反这一义务应以诚信原则作为衡量和判断的基本标准。以过错责任作为归责原则,要防止对经营的过度归责倾向。  相似文献   

19.
四、公司法人机关民事责任的类型 将法律责任与义务区分,是法学理论的一大进步。其意义在于使行为人法定的义务与违反义务的后果,在理论上得到科学区分,使“义务为因,责任为果”的关系更加明确。设定法律责任,是为了保证法律规定的义务的实现,所以法律责任是以法定义务为基础的。法律规范,无论是命令性规范还是禁止性规范,都是对法律关系主体的行为进行规定。法律关系的主体只有按  相似文献   

20.
刑事法律援助是国家的义务和责任。我国的刑事法律援助在立法和司法实践中都存在诸多的不足和制约因素,影响了其功能的有效发挥。如何保证对被追诉人法律援助的服务质量,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提高我国对被告人法律援助质量的途径包括:明确刑事法律援助服务质量标准,建立质量监控体系,规定相应的救济渠道币口奖惩措施,确保办案质量;完善刑事法律援助的经费保障制度;将对被追诉人法律援助时间扩展至侦查阶段,建立权利告知制度,加强援助质量保障。强化对法律援助律师诉讼权利的保障。构建程序性制裁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