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话说孙悟空师徒一行去西天取经,途经女儿国.师徒四人被女儿国国王关进一间石屋子里,硬逼唐僧和她成亲.石屋子只有1个出口.铁制大门紧锁着,智能锁旁边写道:“若想出此门,必须正确输入锁的密码.锁的密码由0~9中6个不同的数组成,其中第2个数与第4个数的积是第2个数,它们的和等于第3个数,第3个数的平方为第1个数.第4个数与第1个数的积再加上第6个数恰好等于第4、5两数的和.不过.开锁的机会只有1次,如果输入密码有误,你将永远打不开此门!”  相似文献   

2.
话说孙悟空师徒一行去西天取经,途经女儿国,师徒四人被女儿国国王关进一间石屋子里,硬逼唐僧和她成亲.石屋子只有1个出口,铁制大门紧锁着,智能锁旁边写道:“若想出此门,必须正确输入锁的密码.锁的密码由0~9中6个不同的数组成.其中第2个数与第4个数的积是第2个数,它们的和等于第3个数,第3个数的平方为第1个数,第4个数与第1个数的积再加上第6个数恰好等于第4、5两数的和.不过,开锁的机会只有1次,如果输入密码有误,你将永远打不开此门!”  相似文献   

3.
动脑筋(13)     
1.有4根长针和8根短针,其中长针是短针的3倍,请你用这些针拼成五个同样大小的正方形。 (汤光宋供稿) 2.两个相同的数的积等于这两个数的和,这是哪两个数? 3.两个相同的数的和等于这两个数的商,这是哪两个数? 4.三个不相同的数的积等于这三个数的和,这是三个什么数? (苗世杰供稿)动脑筋(13)参考答案乓2 .2 XZ=2十2。3 .0。5十0。5=0。5十0。5.4 .1 x 2 x3=1十2十3。,‘动脑筋(13)~~  相似文献   

4.
参加竞赛辅导班时,老师出了这样一道题:一串数1,1,1,2,2,3,4,5,7,9,12,16,21,…称为帕多瓦数列,请陈述这个数列的一个规律,并且写出其中的第14个数和第18个数(选自第七届“华罗庚金杯”少年数学邀请赛).经我们研究,这道题有3种解法. 解法1 第1个1与第2个1的和等于第4个数2,第2个1与第3个1的和等于第5个数2,第3个数1与第4个数2的和等  相似文献   

5.
[教学案例] 在○里填上>、<、=. 3/5×1/2○3/5 3/4×3/2○3/4 5/7×1○5/7 下面是两个教学片段. 王老师: 先让学生计算,填好>、<、=后,立即进行提问. 师:在○的左边和右边,各有一个数怎样? 生:相同. 师:另一个数与1比怎么样? 生:另一个数有的大于1,有的小于1,有的等于1. 师:一个数与大于1的数相乘,积与它比怎样?一个数与小于1的数相乘,积与它比怎样?一个数与等于1的数相乘,积与它比怎样? 生:一个数与大于1的数相乘,积大于这个数;一个数与小于1的数相乘,积小于这个数;一个数与等于1的数相乘,积等于这个数. 师:如果不计算,你能很快比较它们的大小吗? 生:会. 李老师: 先让学生计算填好>、<、=后,引导学生观察. 师:仔细观察这一组式子,你发现了什么? 生1:圆圈左右各有一个数相同.  相似文献   

6.
[题目]已知甲数的1/3和乙数的1/4相等,求甲、乙两数的比是多少? [分析与解] 解法一:比例法同学们知道,在比例里,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反过来,如果有两个数的积等于另外两个数的积,那么这四个数可以组成比例。对于这道题,我们就可以逆用比例的基本性  相似文献   

7.
试题6年级1.在一张纸上写出20个数1.1与20个数11.1.请你删去一些数,使得剩余的诸数的和等于19.93.2.试用形如图1所示的图形拼成一个正方形.3.学校在元旦给每个学生买一块巧克力糖.已知,如果买每盒20块的巧克力糖,那么需要比每盒24块糖的多买5盒,试问这个学校的学生有多少?4.试确定,23时45分的时针与分针之间的角是多少?5.在某个月中星期一的个数大于星期二的个数,而星期日的个数大于星期六的个数.这个月的5日是星期几?这个月能不能是12月?7年级1.试在式子2:3:4:5:6=5的左边插入一些括号,使式子成为正确的等式.2…  相似文献   

8.
奇妙的“9” “9”这个数,特别奇妙,它与任何数相乘所得积的各位数字之和,必定等于9。 例:9×2=18 1+8=9 9×5=45 4+5=9 9×3=27 2+7=9 9×6=54 5+4=9 9×4=36 3+6=9 9×7=63 6+3=9 它并非仅限于1——9的数相乘。它与任何数相乘,所得积的各位数字之和都等于9。(如果积的各位数字相加之和不等于9,而是两位烽或多位数,可  相似文献   

9.
<正>一、把1,2,3,4,5,6,7,8,9个数填在九宫格中,使每行、列和对角线的和都相等:1.确定这个相等的和:(1+2+3+4+5+6+7+8+9)/3=15也就是1+5+9=152.确定中间格的数:(1+2+3+4+5+6+7+8+9)/9=5也是9个数字中间那个数3.确定其它格的方法:因为只有1,3,7,9与另两个数相加等于15的是两组,而2,4,6,8与另两个数相加等于15的是三组。  相似文献   

10.
浙江温州市李方钥(邮编:325000) 左图是一个等腰直角三角形和它的一个内接正方形,请将2、3、4、5、6、7六个数分别填入各个顶点的圆圈内,使得三角形三顶点上三个数之积与正方形四顶点上四数之和的比等于三角形而积与正方形面积之比。右图是一个被分成三个菱形的正六边形,其中一个顶点的圆圈内己填上数10,请将2、3、4、5、6、7六个数填在其余各圈内,使每个菱形的顶点的四个数的乘积都相等。  相似文献   

11.
《中学教研》2014,(7):43-46
一.填空题1.完全数是一个数的所有因数之和(除该数本身外)等于该数本身的整数,它显示了整数的完满性。第1个完全数是6,它可以被1,2,3整除并且是1,2,3之和,那么第2个完全数是( )。2.2个整数相加时,所得的和是2个数字相同的两位数;它们相乘时,所得的积是3个数字相同的三位数,则这2个整数是( )。3.若S=1+1/4+1/9+1/16+…,则P=1+1/9+1/25+1/49+…=( )用S表示。4.将2名教师、4名学生分成2个小组,分别安排到甲地、乙地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每个小组由1名教师和2名学生组成,不同的安排方案共有( )种。5.若从1,2,3,…,8这8个整数中同时取4个不同的数,其和为佴数,则不同的取法共有( )种。6.如图1,在棱长为1的正方体中,点E,F分别为棱BB1,CC1的中点,那么把线段AE和D1F平移后,它们相交所得锐角的正弦值是( )。  相似文献   

12.
你会做吗?     
1、你能将自然数1—9排列在下面6个正方形的四角,使每个正方形四角的4个数之和等于20吗? 2、你能把自然数1—13排列在下面11个正方形的四角,使每个正方形四角的4个数之和等于28吗? 据美国 Teaching K—8 1992年第11、12期。  相似文献   

13.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32分):1.的倒数是2.4和是互为倒数.2.n个不等于0的数相乘,积的符号由负因数的个数确定,当负因数有个时,积为负;当负国数有个时,积为正.3除以一个数,等于.4.用字母表示:乘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乘法分配律:5.6.用科学记数法表示:24500=7用四舍五入法,按括号内要求取近似值:69.95(精确到十分位),63490(保留两个有效数字).8已知24.682=609.1,0.5193=0.1398,则0.24682=,51.93二、判断题(正确的在括号内画“√”,不正确的在括号内画“×”.每小题3分,共12分):4.若则a…  相似文献   

14.
杨燕 《中学理科》2007,(3):6-7,38
1.现有四个有理数3,4,-6,10,将这四个数(每个数用且只用一次)进行加减乘除四则运算,使其结果等于24.请你写出一个符合条件的算式__.(山西,2005)  相似文献   

15.
新编教材初中数学第一册的例题、习题的配备,对一般水平的学生是相适应的。但在综合使用概念及渗透推理论证的要求等方面,对成绩较好的学生来说,还可增加一些含有推理及判断因素的例题和习题,以使学生适应简单的推理形式,培养和发展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为进一步学好数学打下基础。下面向大家推荐几个练习题。例题:已知两个数的积等于1,而这两个数的和等于-4 1/4,求这两个数。解:∵已知两个数的积等于1 ∴这两个数互为倒数(互为倒数的定义)……(1) ∵这两个数的和为负,且互为倒数的两个数必为同号∴这两个数都为负……(2) 又∵这两个数的和等于-4 1/4 ∴综合(1)和(2)考虑这两个数为-4及-1/4。  相似文献   

16.
细心观察,我们发现:两个十位数字相同,个位数字的和是10的两位数相乘,就等于用十位数字乘以比十位数字大1的数,再在所得的积后写上两个数的个位数字相乘的积.  相似文献   

17.
分数除法一、填空题。1.根据152×2=56写出两道除法算式是()和()。2.83÷2的意义是()。3.两个因数的积是43,其中一个因数是9,另一个因数是()。4.把32吨煤平均分成4堆,每堆煤重()吨,每堆煤是32吨的(())。5.一个数的2倍是1154,这个数是(),()的6倍是1252,10的(())是95。二、判断题。1.74÷6与18÷5的意义相同。()2.分数除以整数等于分数乘以整数的倒数。()3.74÷3=74÷31=157()4.98÷2=8÷92=94()5.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可以写成S=21#h。()三、列式计算。1.一个数扩大12倍是54,这个数是多少?2.把125平均分成6份,每份是多少?3.什么数乘6等于32?四、…  相似文献   

18.
《中学数学杂志》2010年第6期刊登的《奇妙的1+2+3与1×2×3》一文(以下简称文[1])给出了如下两条结论:(1)任何三个连续的正整数,如果它们的和等于它们的积,则必为1、2、3.(2)任何三个不同的正整数,如果其和等于其积,则必为1、2、3.如果将数的允许范围从"三个不同的正整数"扩展  相似文献   

19.
一把6cm长的直尺,只要在1、4cm处设置二个刻度,就能用它一次量出1至6cm的任何一个整厘米长度.可证刻度个数不能少于2.事实上,首端0,末端6及两个刻度共4个数,所有的两个数的差(大数减小数)应表示出1至6的6个整数.4个数中取2个不同的数的差的个数为6.这就证明了刻度数至少为2.还可以证明;一把13cm的直尺,至少要刻上4个刻度(刻度少于4不行!),就可以用它一次量出1至13cm的任何一个整厘米长度.刻度可具体设置在1、2,6、10厘米处.这种“有刻度尺子问题”的一般情形是:在一把长为t(t∈N)cm的直尺上,最少要设多少个刻度,…  相似文献   

20.
《红领巾》2007,(11):54-55
【例题精析】 例1将八个数从左到右排列成一行,从第三个数开始,每个数都恰好等于它前面两个数之和。如果第七个数和第八个数分别是81、131,那么第一个数是多少?[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