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唐代名的政治家、学家、思想家柳宗元永贞革新失败后贬官永州,居住十年。他游历永州的山水名胜,写下大量有关永州和自然风情的游记诗,增进了人们对永州奇山异水的了解。柳子在永州期间留下大量的遗迹,成为后人追寻柳子行踪的重要景观。这些都对丰富和提升永州旅游化资源起了很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柳宗元在永贞元年(805),因参加王叔文改革集团而获罪,被贬为永州司马,遂与永州山水结缘长达十年。这十年,是他对自然、社会和人生深沉思考的十年,也是他在思想文化和文学创作上作出巨大贡献的十年。他身居楚地,浸染其气,头著南冠,因袭楚风。当永州的奇崛山水,与胸怀"辅时及物"大志,却被世弃不用而远离京华的柳子的心身相融会的时候,永州山水  相似文献   

3.
零陵古城是湖南四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柳子景区建设是永州申报全国历史文化名城的重头戏。应统筹规划,分步实施,对文物古迹、历史性自然山水本着"修旧如旧"的原则进行,同时,根据现代旅游发展需要,适当开辟与之相关的新景点。  相似文献   

4.
柳宗元谪居永州期间,创作了大量的文学作品.这些作品大都以永州山水和社会生活为素材.从这些作品中,我们可以发现:当时的永州处于蛮荒瘴疠之乡,自然环境非常恶劣,气候酷热,但其山水秀美,民风淳朴,百姓迷信鬼神,赋税沉重,生活困苦.可以说,柳宗元的作品多方面、多角度地反映了当时永州的自然和社会.  相似文献   

5.
柳宗元周敦颐都是在永州成熟、成长起来的哲学家,柳宗元对秦汉儒学进行了总结,周敦颐是宋代儒学的开山祖.柳子的思想学说为周子的性理学说扫清了理论障碍,永州的社会环境、文化氛围,对他们有深刻影响,永州是秦汉儒学和宋新儒学的终始地.柳、周两子的哲学都是以<周易>作为思想基础,阴阳二气的"交错"与"交感"命题源自<周易>.宇宙生成论是相近的,宇宙的一切事物都是对立统一的;周子还提出阴阳互为依存并互为转化.他们的宇宙观对思想诠释的进路和对象不同,取"道"不同;柳子诠释的是政治哲学,取的是为政之道、济世救民之道;周子诠释的是伦理哲学,取的是成圣之道.  相似文献   

6.
自古以来永州山水神奇美丽,历代民间传说故事给永州山水注入了灵魂,民间诗词又使永州神奇美丽的山水进入了文学殿堂.  相似文献   

7.
柳宗元在被贬永州期间,写下了大量的山水游记文,这些游记集中反映了他文学的最高成就。在九篇永州山水游记中,有六篇是写小溪潭的,黄溪、石渠、石涧、  相似文献   

8.
柳宗元谪居永州期间,创作了大量的文学作品。这些作品大都以永州山水和社会生活为素材。从这些作品中,我们可以发现:当时的永州处于蛮荒瘴疠之乡,自然环境非常恶劣,气候酷热,但其山水秀美,民风淳朴,百姓迷信鬼神,赋税沉重,生活困苦。可以说,柳宗元的作品多方面、多角度地反映了当时永州的自然和社会。  相似文献   

9.
《永州八记》是柳宗元被贬为永州司马时,借写山水游玩抒写胸中郁愤的游记散文。这些文章反映了柳宗元被贬永州十年“千万孤独”的心情,他将自我的心态情绪、人生体悟、生活见解与山水融为一体,借山水自喻,托物言志,寄情感怀。从独特的心情、独特的山水、独特的文章、独特的贡献四个角度去分析柳宗元的《永州八记》,呈现其寄情于山水,绘山水以奇异;融情于山水,赋山水以灵魂的特色。作为山水游记里程碑式的发展标志,《永州八记》彰显了柳宗元作为一代文豪对山水游记的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0.
柳宗元是唐代思想文学的一代宗师.他运用诗歌、辞赋、寓言、杂文、传记和山水游记等多种写作形式,创造性地全方位描写永州,从记述永州的风俗习尚,反映百姓民众的生活,到描述奇丽的山水,寄寓自强不息的人格精神,表达忧国抚民的深邃思想,抒发"甘终为永州民"的丰富情感.柳宗元前无古人的这番作为,形成了彪炳千古的柳文化,奠定了其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独特地位,并一直为后来者所享用,是永州的重要品牌.  相似文献   

11.
从永州的实际出发,论述了柳宗元与永州山水的亲密关系,阐述了柳宗元对永州山水美的发现具有独创之功。分析了作为审美主体的柳宗元与审美客体的永州山水之间的关系,以及揭示美的种种表现手法。肯定了柳宗元在永州历史文化中的崇高地位和巨大影响。  相似文献   

12.
自古以来永州山水神奇美丽,历代民间传说故事给永州山水注入了灵魂,民间诗词又使永州神奇美丽的山水进入了文学殿堂。  相似文献   

13.
永州的旅游资源丰富多样,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如何对永州旅游形象进行定位成为有待深入研究的课题.文章基于多年对永州历史文化底蕴和自然生态景观的探究,认为永州旅游形象可用“潇湘胜地,山水永州”来概括定位.  相似文献   

14.
柳宗元被贬永州,长达十年,足迹遍及永州的青山碧水。游之所至,或寄情于青山,或托意于碧水,于是永州的山水便成为他的情感载体。因此,如果要梳理柳宗元情感变化的脉络,就必须走进他笔下的永州山水。通过对山水的欣赏,我们就可以走进其内心世界。一.被贬永州,惴惴战栗永贞革新失败,柳宗元被贬  相似文献   

15.
永州历史悠久,文化底蕴丰富,以舜文化、理学文化、碑刻文化、玉蟾岩远古文化、柳子文化、瑶族文化等为代表的多类型文化组建了永州历史文化体系,释放独具特色的文化魅力。多元文化的融合,其他优秀文化的影响推动了永州地方历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在大学校园文化建设中的红色文化占据核心地位,充分挖掘红色文化的内涵,弘扬红色文化,有利于红色文化的德育功能的发扬和大学生良好理想信念的树立。  相似文献   

16.
唐朝永州佛禅的发展状况;柳宗元在永州与禅僧的交往;游山水与禅宗丛林;山水游记体与禅宗丛林改革;山水游记中的禅机.  相似文献   

17.
柳宗元是唐代思想文学的一代宗师。他运用诗歌辞赋、寓言、杂文、传记和山水游记等多种写作形式,创造性地全方位描写永州,从记述永州的风俗习尚,反映百姓民众的生活,到描述奇丽的山水,寄寓自强不息的人格精神,表达忧国抚民的深邃思想,抒发“甘终为永州民”的丰富情感。柳宗元前无古人的这番作为,形成了彪炳千古的柳文化奠定了其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独特地位,并一直为后来者所享用,是永州的重要品牌。  相似文献   

18.
永州的旅游资源丰富多样,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如何对永州旅游形象进行定位成为有待深入研究的课题。文章基于多年对永州历史文化底蕴和自然生态景观的探究,认为永州旅游形象可用“潇湘胜地,山水永州”采概括定位。  相似文献   

19.
元和四年(809),37岁的柳司马在永州正当盛年却明显早衰;元和十四年(819),年仅47岁的柳刺史在任所柳州英年早逝.沿着柳子的人生轨迹,从心理、生理、生活、环境、社会等方面分析悲剧发生的主要原因,从而提出善待知识分子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柳宗元在被贬永州期间,写下了大量的山水游记文,这些游记集中反映了他文学的最高成就.在九篇永州山水游记中,有六篇是写小溪潭的,黄溪、石渠、石涧、袁家渴、小石潭、钴鉧潭.这些不被世人所知、甚至无名的小溪潭,在柳宗元的笔下,却是那样奇特"温丽".清深的溪潭有鱼数尾;水底明白见石,或是"亘石""达于两涯",或是"小石平布";溪潭的两岸是草碧兰香、异卉怪木.浓密的草木,把小溪潭遮掩住了,人们只听见水声,却不能看见它,要循声去寻才能找着它.人们评论柳宗元所写的山水文,是以山水自喻,在山水文中寄托的是他的境况、他的情,因为作者的聪明才智不被为当局所用,反而被贬为"楚越之交"的南夷之地,"终泯没蛮夷"的深山幽林(<贞符>).最近重读柳文的山水游记,我觉得文中不仅仅是反映作者的心境和浓浓的自喻之情,更重要的是文中表达出来的人生哲理,使文学成为了写人生的文学,这些人生哲理仍对我们的生活仍有许多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