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本文以阮刻本《周礼注疏》为底本,以文渊阁本《周礼注疏》为对校本,对《周礼注疏·夏官》部分逐字校勘,发现文渊阁本有许多可订补阮刻本之讹误者。现摘出八条,列举如下,以见文渊阁本之校勘价值。  相似文献   

2.
程一凡 《文教资料》2010,(18):211-213
阮刻本《仪礼注疏》为众所公认的善本,但因篇帙浩大、匆忙付梓等原因,其中仍存在一些脱衍倒误和校勘不精之处。本文以阮刻本为底本,以文渊阁本为对校本,又参校其他相关版本写成,旨在考订阮刻本之谬误,并对阮元、孙诒让校记中未尽当之处进行商榷。  相似文献   

3.
郎文行 《文教资料》2013,(29):51-53
阮刻本《十三经注疏》附《校勘记》,是当前《十三经注疏》的通行版本,通常以为阮刻本保留十行本原貌,不对底本进行校改。但就《礼记注疏》而言,阮刻本实际情况却并非如此,其中存在大量依据校勘记校改底本的现象,而且这种校改还与校勘记的行文方式有内在的联系。  相似文献   

4.
郎文行 《文教资料》2013,(32):40-42
1980年中华书局据原世界书局本影印的阮刻本《十三经注疏》附《校勘记》,凡有关校勘处正文.沿世界书局本之旧,均以“A”标识以示区别。然就《札记注疏》而言,“A”的标识与阮刻本“。”符号标识的原貌已大不相同。阮刻本原貌只在底本讹误类校勘记和底本存疑类校勘记对应的正文处标“。”符号;而在底本正确类校勘记对应的正文处、底本讹误但经过校改的正文处,一般不标“。”符号。  相似文献   

5.
本文利用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五礼通考>,就<五礼通考·宾礼>征引<仪礼注疏>者,与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本<仪礼注疏>一一参校,发现<五礼通考>或可订补阮刻本<仪礼注疏>之讹漏,或为其<校勘记>提供旁证,具有重要的校勘价值.现摘出九条,条举如下,以窥一斑.  相似文献   

6.
作为清代著名经学家的阮元,著述繁多,但其最有功于后学的莫过于他所主持校勘的《十三经注疏》。迄今为止,阮刻本《十三经注疏》仍为读经者首选的读本,其所附之《校勘记》,仍为研经者不可不看之作。然而该书虽为善本,也仍有一些不足之处,读者不可不明。  相似文献   

7.
郎文行 《文教资料》2014,(31):35-37
阮刻本《十三經注疏》附《校勘記》是公認的善本,但《禮記注疏》的經文、注文、疏文也存在不同程度上的疑誤。  相似文献   

8.
蔡玉英 《文教资料》2012,(34):34-37
历来学界对四库全书版本价值褒贬不一,今笔者以阮刻《论语注疏》为底本,与四库本对校,发现阮元《校勘记》中许多已列出诸本异同或标明诸本误、脱、衍、阙之类,在四库本中却不误,又四库本有不少异文与宋椠本、刘氏玉海堂影元贞本相合,此又可补正阮刻之讹脱,并借此重新认识四库本之校勘价值。今笔者就校勘问题稍作举隅,以就教于方家。  相似文献   

9.
《四库全书》本《艺文类聚》问世以来,由于种种原因,一直未能进入研究者视野。现以文渊阁《四库》本《艺文类聚》为底本,以南宋绍兴刻本为主要校本,同时参校现存诸明刻本,发现《四库》本内容完整、校勘精审,实属现存诸本中之上佳者。从《四库》本《艺文类聚》与南宋本及诸明本的比勘结果,可以看出其版本特征与文献价值,其所据底本也值得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10.
本文在南宋蜀大字本《论语注疏》与阮刻本《论语注疏》对校的基础上,对《论语注疏》邢疏讹误筛选分析,现刺取十余例,辨异同而考得失,试恢复文献原貌。  相似文献   

11.
邓遂夫在《走出象牙之塔》一书中说,畸笏两次修改并增补了甲戌本,他还誊录过丙子本,对此我有不同的观点,我认为甲戌本自成系统,或与靖藏本为一系,其余版本是另一系,其祖本是丙子本,而其近亲皆为已卯、庚辰本。  相似文献   

12.
《四库全书简明目录》是重要的古典目录学著作,文史工作者案头必备之书。其上海古籍标点版则是流传最为广泛、使用最多的版本。但其标点存在许多讹误,影响读者使用。为正视听,就其集部标点的问题,举正34则。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中央电大开放专科“开放英语(2)”《形成性考核及学习档案》修订后的使用情况以及个人感受出发,通过对相关数据的统计调查,反映学生对修订后的形成性考核及学习档案使用情况,评述开放英语(2)课程形考册在修订后的设计及实施中的优缺点和相应的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14.
富春堂是万历年间金陵著名书坊,今知其所刻传奇42种,其中有21种与《风月锦囊》《大明天下春》《群音类选·诸腔类》和《尧天乐》等戏曲散出选本同剧目传奇同源。今考其版本得出结论:富春堂刊本传奇《跃鲤记》等19种传奇为万历初、中期传奇。  相似文献   

15.
汉徐幹作《中论》,世有传本。本文作者撰《中论校注》,以清钱培名校补本为底本,又据俞樾《中论札记》等再加以校勘,并加详注,作此《校注》的补记考释一文,以就正于方家。  相似文献   

16.
自拙编《袁枚全集》问世后,学界不断有袁枚集外诗文发现。笔者除了发现袁枚《乾隆庚午、辛未、壬申手稿》、手抄稿《记游册》外,亦发现了一些袁枚零散集外诗文,并陆续公布过。兹再公布一组袁枚集外诗,以弥补《袁枚全集》的不足,并作为笔者正在编校的《袁枚全集新编》的部分增添内容征求读者意见,以推动袁枚的研究。  相似文献   

17.
现今通行的中华书局本《史记》以清金陵书局本为底本,金陵本的不少讹误也为中华本所承继。考证其他版本的异文,可以进一步提高今本《史记》的版本质量。本文以版本对校为基础,参考前人校勘记,考证清武英殿本《史记.封禅书》可订补今本之处凡7条。  相似文献   

18.
从《红楼梦》春草堂藏本的抄写款式等外部特征出发,发现春草堂藏抄本特征契合于嘉庆十六年东观阁本,并通过考辨两者之间存在三十几例"异文"完全重合的事实,论证春草堂藏抄本当系东观阁本刻本一系;廓清春草堂藏本并非源于某一种脂本,也不属于程甲、乙本。同时,通过异文比勘发现庚辰等脂本并非近于程高本,而是更近于东观阁本。即东观阁本系列与脂本有着更亲缘的嬗递关系。否证了所谓春草堂藏本"这个本子的底本也有可能是程甲、乙本和脂本系统之外的本子,很有可能是一个在程甲本、程乙本之前就出现的一百二十回抄本"之观点。  相似文献   

19.
This edition of the journal explores some of the ideas about policy‐making in early childhood services. In this introductory article I review ideas about policy‐making processes and policy agendas and what processes shape them, with particular reference to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research and policies on early childhood services. I write as a researcher working within a child development framework, and as someone who has been a participant in such policy making processes at a European and at a UK level. In this introduction I also set a context for the other articles which follow.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