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胡锦涛总书记强调指出,要努力使新闻报道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贴近生活.善于用群众熟悉的语言和喜闻乐见的方式宣传。贯彻“三贴近”原则,是新闻宣传工作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化,也是加强和改进新闻宣传工作的基本着力点,落实到我们基层新闻工作者身上,最根本的体现就是“贴近基层、贴近生活、贴近官兵”。这三个具体化的“贴近”,不仅要人心人脑,更要扎扎实实地付诸行动,要始终做到心里装着基层、主题紧扣生活、镜头对准官兵。  相似文献   

2.
围绕“三贴近”加强和改进新闻摄影宣传,是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宣传思想工作的根本要求。  相似文献   

3.
郭维昆 《新闻界》2004,(2):26-27
2003年以来,中央明确提出.要从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人手,加强和改进宣传思想工作,切实把“三贴近”要求贯穿到宣传思想工作的各个方面,大力倡导“三贴近”,积极鼓励“三贴近”,努力实践“三贴近”,使“三贴近”在宣传思想战线蔚然成风。在中央宣传思想文化部门负责人会议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强调指出,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是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宣传思想工作的必然要求,是宣传思想工作增强针对性、实效性、吸引力、感染力的根本实现途径,是新世纪新阶段加强和改进宣传思想工作的重要突破口,是宣传思想战线必须长期坚持的工作原则。  相似文献   

4.
“三论坛贴近”的提法并非自今日始 ,但今天予以强调具有更重要的意义。在充分肯定近年来新闻宣传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 ,我们也不能不看到一些媒体存在“三脱离”的严重不足。进入新世纪、新阶段 ,面临新形势、新任务 ,只有大力倡导“三贴近” ,积极鼓励“三贴近” ,努力实践“三贴近” ,新闻宣传才能更好地担负起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的庄严使命。改进报纸的新闻宣传 ,提高新闻报道的吸引力、感染力 ,从根本上说是要解决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问题。“三贴近” ,是新闻战线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重大课题 ,是新闻宣传创新的根本…  相似文献   

5.
新闻分布论     
郭五林 《新闻界》2004,(6):72-73
中央提出新闻报道要“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贴近生活”的要求,这是新闻舆论宣传工作的重要指导思想。“三贴近”提出以后,各地媒体相继喊出“把目光对准基层”、“把版面留给群众”、“把镜头对准普通人”、“新闻报道平民化”等口号,新闻媒体的贴近性和亲和力明显增加。但笔者通过对多个电视台新闻节目的长期观察,发现新闻媒体在落实“三贴近”时,尽管作出了努力,也取得了明显的效果.但离“三贴近”的要求还有一定的距离。  相似文献   

6.
作为一名部队新闻摄影工作,这些年我所拍摄的照片80%以上都是反映部队生活的。下面就一名军事摄影工作应当如何深入基层、怎样贴近官兵,谈谈自己的粗浅体会。  相似文献   

7.
贯彻“三贴近”、落实“三贴近”、实现“三贴近”,是新时期新阶段加强和改进新闻宣传的重要突破口,是进一步增强新闻宣传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召力的根本实现途径。而强化社区新闻报道,则是实现“三贴近”的重要有效途径。随着城市不断扩大,新兴社区不断增多,社区新闻越来越引起都市类媒体的关注。  相似文献   

8.
胡锦涛总书记强调指出:“新闻宣传要总结经验,深化改革,在‘三贴近’上取得新进展。”李长春同志去年8月在一次讲话中进一步指出:“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牢牢把握正确舆论导向,坚持‘三贴近’,深入生活,深深扎根于群众之中,真实反映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是宣传思想工作增强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的根本实现途径。”我们在学习中一致认为,这是以胡  相似文献   

9.
如果说“紧跟党中央、中央军委的战略部署,面向全国、令军及武警部队”的报纸叫军报的话,那么面向一个战区、一个兵种(武警)部队官兵的报纸就应该称作“兵报”。兵报在我国的报业大家族中占有一席之地,是我们党军事新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兵报比起军报,除了它的“家族”共性之外,还有其鲜明的个性特点。这个特点就是紧跟党委、围绕中心、贴近基层、服务部队。  相似文献   

10.
实现“三贴近”是一张报纸旺盛生命力的源泉,也是提高地市党报美誉度、公信力和舆论引导水平的关键所在。“三贴近”不是空洞的口号,也不是一般的新闻业务与技巧,它是一种原则、立场、感情和态度,是我们党始终保持与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这些年来,我们在新闻改革中一直强调“三贴近”,根本目的是为了不断提高宣传的实效,真正发挥出新闻的作用,更好地完成新闻事业的使命。对此,新闻界作了大量富有成效的探索与实践,取得许多成功的经验,这是可喜可贺的。不过,我们还必须清醒地看到,到现在为止,大多数人只注重了内容上的“三贴近”,并未对形式上的“三贴近”引起足够的重视。 “言之无文,行而不远”。如果新闻内容做到了“三贴近”,但语言死板枯燥、可读性差,写作手法单一、陈旧、老套,新闻的感染力、影  相似文献   

12.
冯余冬 《新闻界》2004,(1):55-55
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是新一代重要领导对新闻宣传工作提出的新要求。是遵循新闻规律的具体体现,更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增强新闻报道感染力、吸引力、提高报道效果的根本途径。毫无疑问,作为党和人民的喉舌,党报必须走“三贴近”之路。同样,作为“旗帜和灵魂”,党报尤其是市级党报的新闻言论,也应该紧扣“三贴近”,努力实践“三贴近”。  相似文献   

13.
参加“三项学习教育”活动。为军事新闻工作者提供了审视自己、校正方向的契机。在实践中,大家应从端正对基层官兵的根本态度出发,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在深入基层、了解基层、服务基层中,提高自身思想水平和业务素质,提高新闻宣传的吸引力、感召力、战斗力。  相似文献   

14.
《军事记者》2005,(5):8-8
《军事记》杂志作为目前全军惟一对外公开发行的新闻业务刊物,始终坚持雅俗共赏的原则,与时俱进,不断提高刊物的质量。特别是近年来,《军事记》在解放军报社党委的领导下,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认真落实“三贴近”的要求,积极学习和借鉴兄弟新闻业务刊物办刊的经验,努力为新闻媒体提高舆论引导水平服务,为新闻媒体改革创新服务,为加强新闻队伍建设服务,多次受到总政领导和军报领导的表扬,也受到军队媒体采编人员和部队通讯员的普遍欢迎,  相似文献   

15.
后勤 《新闻前哨》2004,(9):16-16
新闻摄影工作者如何“三贴近”?笔者认为,李长春同志“把镜头对准基层”的概括极为准确。 以平民视角取景 只有把镜头对准基层,捕捉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的火热实际,避虚就实取景,才是最佳取向,新闻图片才会有冲击力、感染力,报纸才会产生实效性、权威性。  相似文献   

16.
贴近群众、贴近生活、贴近实际,报纸新闻工作“三贴近”,就是始终坚持正确的导向,把体现党的意志同反映人民心声结合起来,深入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第一线,把目光对准基层,把版面留给群众,多用群众的语言,多联系群众身边的事例,多采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多报道有实在内容、有新闻价值的事情。但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发现要让编辑记者真正做到“三贴近”,光靠热情和一般号召不行,没有制度约束,随意性太强,工作就会缺乏稳定性。因此,建立和完善相关制度,让“三贴近”制度化,形成长效机制,是保证“三贴近”落到实处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7.
郑健 《军事记者》2004,(9):17-18
提倡新闻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贴近生活,毫无疑义包括了新闻言论。新闻言论作为新闻的一个重要品种和组成部分,应该像消息,通讯等新闻体裁一样“三贴近”,这是题中应有之意。问题在于怎样才能“三贴近”。  相似文献   

18.
关于“三贴近”,中共历代领导人都有很多重要的相关论述。今年以来,中央领导同志多次强调,要从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人手,加强和改进宣传思想工作,切实把“三贴近”要求贯穿到宣传思想工作的各个方面,大力倡导“三贴近”,积极鼓励“三贴近”,努力实践“三贴近”,使“三贴近”在宣传思想战线蔚然成风。当前,传媒竞争日益剧烈,各种社会思潮的激烈碰撞,  相似文献   

19.
自从二十世纪人类进入“读图时代” 起,军事新闻图片已越来越成为军区军兵种报纸上一个主要的新闻品种,围绕部队军事训练这个经常性的中心工作,丰富多彩的军营生活中,无论是政治教育、后勤保障还是装备管理,都可以用新闻图片的形式加以宣传。作为军区报社的一名编辑,笔者经常接触到部队新闻干事的图片来稿,从来稿情况看:一是数量少;二是主题表现“平”、“浅”、“死”。“平” 是指平面化,“浅”是指深度不够,“死” 是指缺乏动感表现。无论是报道典型人物,还是反映工作专题,内容雷同、主题轻微模糊的稿件多达80%以上,图片难以走上版面,主题表现力不够是主要症结。下面结合笔者对提高军事新闻图片主题表现力的几点思考,和部队新闻干事谈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20.
军报版面调整后,二版定位为“部队新闻”版,是一个新版面。新版面的“新”不仅表现为版式上的新,更重要的是要有新观念,以及新观念下的新内容、新形式和新视角,如此,才能更好地体现版面的新定位,贴近部队实际,为基层官兵喜闻乐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