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点一把香烛,捧一脉花香,翻一页书卷,摄一袭情怀,携一份责任,走在生命路的两旁,将这一径长途,点缀得花香弥漫。——题记  相似文献   

2.
西班牙摄影师兼插画师Diego L.Rodriguez,他涉猎范围很广,包括插画、时尚图片、照片插画等。Diego L.Rodriguez的插画作品很有特色,用凌乱繁复的线条描绘着人物,棱角清晰分明,他在人物神态刻画上表现得特别到位,现在画得好的画家很多,但是能让人物活在纸上的画家却不多。  相似文献   

3.
    
一滴汗一生摊忘全因它太渴望酸得想绝望甜蜜得更好看一直望左阴右撞徙心酸燮蜜糖酸得翻巨浪才珍惜好夙光酸的愚爱才可一生都纪起酸得不金忘耙感勤的滋味酸得激素甜得一生都能起火花可以随虚形粗熟度相感密度由酸夙醋雨造彼此都护忌残酷得更衬好班烈度心酸味道撩起愚爱力度一起酸溜溜情感方可消耗甜言蜜捂怕锐得不狗酸宰颐受摄也爱心酸惫截迢畏路道怕跑酸@雷颂德 @林夕~~  相似文献   

4.
钱静儿 《教育文汇》2007,(10):51-51,48
在近几年的美术教师聚会上,我们常常听到老师们这样议论:学生在美术课上画画总离不开橡皮,有的甚至连画一根线条也得反复擦好几回,擦来擦去连自己要达到怎么样的效果也不知道,只是盲目地擦,到后来擦橡皮简直就成了一种心理需求。我一直在深思,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种现象?当孩子的一张画完成后,人们(包括很多美术专业教师)议论最多的是画得像与不像,  相似文献   

5.
线条是一种神奇的符号,在画面上,它可以随着人们的思想感情、化素质、性格、经历不同而产生变化,根据画面的需要而产生或刚强或优柔、或畅快或持重、或明朗或暗晦、或跳跃或平静的效果。线条是绘画的基础之一,也是儿童最简单和最直接地表现自己的一种绘画语言。  相似文献   

6.
<正> “翻摄”就是复制摄影,也叫近距离摄影。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翻摄越来越多地应用于教学、科研、生产及生活当中。翻摄的主要工具之一——照相机,自动化程度也愈来愈高,特别是内测光电路应用于照相机之后,使曝光量的控制实现了自动化,即机内自动测光功能使曝光速度或光圈随外界光强的  相似文献   

7.
半眼人生     
我坐在画箱上比描伏尔泰的石膏像,打着线条的手飞快抖动如鹰振翅。纸上的铅色越来越深,伏尔泰的轮廓逐渐在画板上清晰。我满意地开始着手石膏像浓密的卷发,细心抠出所有能表现的线条,陶醉在艺术的殿堂中不可自  相似文献   

8.
姜立英 《江苏教育》2004,(12B):35-35
现在,已有为数不少的学校建造了塑胶场地。白色的线条将场地清晰地分成跑道区及内场。内场设有篮球场地、足球场地、排球场地、投掷区、跳跃区等多个区域。可别小看这些白色的线条,教学中,它的用处还真不少呢。利用足球场的中圈,我们可以安排“大鱼网”“单脚追逐跳”“贴烧饼”“十字接力”等游戏;  相似文献   

9.
一、距被摄体越近,精确聚焦就变得越为重要。当被摄体距离5米远时,或许焦点偏离几米仍可以得到相当清晰的影像。但是,如果被摄体仅1米远,稍有  相似文献   

10.
解构线条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国霞 《池州师专学报》2007,21(2):79-80,91
文章论述了线条在中西绘画的经典作品中所显现的审美作用和意义。并通过线条美在中西绘画中表现的分析。认为中西绘画中所运用线条造型的方法、手段不同,但在艺术效果上都有异曲同工之妙。指出绘画艺术并不是用了线条。就会有线条的美感;只要运用的恰当、生动、富有变化,能表现出对象外部特征或内在气质即可谓美的线条。  相似文献   

11.
巧用简笔画     
张志坚 《云南教育》2002,(34):47-47
简笔画是教师为了完成某一教学目的而当堂用简单的线条迅速地画在黑板上的图,它是一种直观的辅助教学手段。恰当运用简笔画能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效率。运用简笔画认字学词。刚入学的小学生对汉字的认识,还处于形象思维阶段,识记字形对他们来说有很大的困难。如果教师在教学时,能用简单的线条勾勒与字有关的图形,学生学起来就会容易得多。例如在教学“山”字时,可在黑板上先勾画山形,让学生从形象上来认识,以便加深记忆。在造字法中,有一定数量的象形字,教学这些字时,都可以采用这种方法。运用简笔画帮助学生理解词义。在小学语文教…  相似文献   

12.
对于小班的孩子来说,构图、线条的表现、颜色的搭配等大都是无意识的。如果我们在主题的选择上、目标的确定上,能给予他们一点帮助,让他们懂得“画得大”、“画得多”、“画得满”,那么他们在感觉“更漂亮了”的同时,审美能力会提高,自信心便也会自然地做立起来。  相似文献   

13.
这张画是孩子在一次向家长开放的美术活动“我爱亲人”中创作的肖像画。能看出这个孩子具有较强的观察力,奶奶额头,颈里的皱纹,戴的眼镜和项链都画得很细致。整个画面给人一种安定而不僵硬的感觉,安定感是源于孩子在颜色上选用了冷色调蓝绿色作为画面的主要颜色,线条也艰稳定:此外,在奶奶衣服上使用了大量的波纹线条。  相似文献   

14.
在课堂上可以让学生利用所学知识针对本课时的话题进行描述,以此来锻炼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这种以巩固知识为目的的话题描述不仅可以将知识串成整体,有利于学生整体记忆,还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语言组织和运用能力,大大增强口头表达效果。在语言表达时,不仅要让说者(学生)有话可说,还要说得有条理,说得清晰,关键在于教师合理的指导。  相似文献   

15.
线条动画是利用两张透明胶片上所绘制的不同密度、不同角度的等分平行线条,在相互迭加和错动过程中产生的波纹运动感而制成的教学投影片。用这种方法制成的线条动画式投影片,可以形象地演示出电流、气体流动、齿轮转动等效果。用Word97绘制线条动画式投影片的基本方法是,先用绘图工具绘出所需的基本线条或图形,再设置它的图形格式,调整它的大小、线条、角度等,经过多次复制、粘贴和组合而成。在制作线条动画式投影片时,首先要制作一张盖片,即在一张投影片上制作出相互平行、等分的直线条纹,其密度一般为24条/10mm。然后在另一张透明胶…  相似文献   

16.
鬓鬓黔黝黔黔巍黔黔︸黔 辘遏熟辉 署 人忿 篡、 扮气 璐︸蓄 舰.小贴示: 暴黯喂默 正版人 大身体 小o 2 .0版人物的眼时可以目得 更大,表摘也可以更夸张 有翻一些。 这两点是国出可爱O版的 翻块峨! 共馨豪馨︸鬓夏蒙彝 ‘叨︸﹄产︸百翻召皿挤番翻刀,苏蚕.莽毛.月谬过恤冬瓜  相似文献   

17.
<赶牲畜人的妻子>是澳大利亚著名作家亨利·劳森的一篇短篇小说.他创立了属于澳大利亚本土的文学,其清晰而又丰满的叙事线条、传统而又巧妙的叙事手法完全符合亚里士多德的<诗学>对叙事线条的理论,的确可以称得上是澳大利亚的文学瑰宝.  相似文献   

18.
原创漫画     
你喜欢明星吗?你的偶像是谁?把你的偶像最COOL的样子画下来,寄给我们,看谁画得最像,有奖品哦!高手们,还等什么?要求:手绘漫画线条清晰,自拟英文主题  相似文献   

19.
《中学生电脑》2007,(2):33-33
同学们常问为什么不能用铅笔作画,并非不能用铅笔,而是从杂志印刷角度考虑,铅笔的印刷效果不清晰。第二个理由是,钢笔的稿子很容易脏,而且线条也不够干脆,让大家用钢笔的目的,是为了让大家能够每一笔都流畅自然,不像铅笔一样涂来涂去。[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2011年福建高考语文作文一改以往的文体不限,首次限定了记叙文和议论文两种文体。就两种文体的特征看,议论文一般比较容易切入,审完题就可以直接摆观点,然后例证引证正说反说齐上阵,得基础分不难;如果文采好一些,思路清晰些,事例引用更新鲜些更丰富些,就可以在发展分上展现优势,那么作文得高分就不难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