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历史教学活动中需要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这是提升学生历史素养的关键举措,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更是从不同角度四次提出了"人文素养"。学生通过历史知识的学习,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为今后的人生路奠定良好的基础。本文主要介绍历史学科中人文素养的养成要依靠挖掘教材内容、提升人文品位、深化人文内容等方法,给学生创设富有营养的人文历史课堂,使学生的人文理念得到不断的丰富,进而对人文思想有着深刻的理解和认知。  相似文献   

2.
历史教学本身具有高度的人文精神,学生可以通过在历史课堂上的人文感悟提高自己的人文素质,可以通过对历史的理性思考提升自己的人文精神。初中历史教学应该担当起提高学生人文素质的重任,不断创新,丰富人文素质的教育内容。  相似文献   

3.
大学课堂除了专业技术知识的传输,对学生进行人文素质培养也非常重要。大学英语作为大学广泛性的基础课程,在学生人文素质培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以《新视野大学英语1》(第三版)为例,探讨以课堂为中心,以语篇材料为载体的人文素质的培养。  相似文献   

4.
历史与社会新课程整合了历史、地理以及其他人文社会学科的相关知识与技能,以现实社会生活和人类作为历史学习和探究的领域,培养现代公民的人文素质和社会责任感。本文主要探究如何提高历史与社会课堂的教学效果,让学生在课堂学习中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该课程的基础知识。  相似文献   

5.
当前,教育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具备科学素养和人文素质的高素质人才。而高中历史教学,对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人文素质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从《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来看,历史学科在三维目标设计方面,侧重于对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历史教育的本质是人文素质教育,通过历史知识的学习对学生进行人文素质的培养,是历史教育所应承担的最基本的功能。  相似文献   

6.
长期以来,在历史教学中,陈旧的教学观禁锢着教师的思想,教师一味地把学生当做知识的容器,使得学生对历史的学习缺乏兴趣,普遍认为历史学习“背背而已”,这不利于学生人文素质的提高和历史本身功能的充分发挥。那么,如何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历史课堂活起来呢?  相似文献   

7.
当前.教育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具备科学素养和人文素质的高素质人才.而高中历史教学.对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人文素质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从《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来看.历史学科在三维目标设计方面.侧重于对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历史教育的本质是人文素质教育.通过历史知识的学习对学生进行人文素质的培养.是历史教育所应承担的最基本的功能。  相似文献   

8.
在应试教育的背景下,学生和教师都面临中高考升学压力,历史教育教学更多的是学生被动的接受和记忆相关知识来应付考试,从而学生缺乏学习历史的兴趣,没有充分发挥自身学习的主体性,没有让自己的历史意识、文化素质、人文素养得以培养和提高,没有充分理解人类历史发展进程和规律,也因此历史教学有效性极其欠佳。为了打破传统教学理念和模式,本文进行了高中历史教育教学的理论和实践探索,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  相似文献   

9.
张红梅 《现代语文》2014,(10):11-13
目前,通过职业教育培养出来的学生往往具备一定的专业技能,而缺少必要的人文涵养。相当一部分高职大学生,对人文社会知识孤陋寡闻,对文学、历史、哲学、美术、音乐等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表现出相当的幼稚和浅薄,人文精神缺乏。高职学生缺乏人文素质造成的最大后果是缺乏对大是大非的判断能力和社会责任感。这种情况将严重影响人才的培养质量。因此,加强高职语文课程的人文素质建设是时代的要求、社会的要求和教育的要求。  相似文献   

10.
一、实施道德文化教育的紧迫性学生人文素质的滑坡已在学术届乃至社会各界引起了广泛关注。当今学生不但人文知识缺乏、思辨能力差,而且学生本身在生活中表现的诸多思想道德素质问题和不良行为也令人堪忧。有些学生不仅随便旷课、考试作弊、打架斗殴、甚至抢劫凶杀。社会大环  相似文献   

11.
翟永宝 《考试周刊》2009,(11):172-172
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道德修养是历史学科的一项重要的功能和任务。历史教师应通过课堂构建,培养学生的行为素质,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道德的魅力。  相似文献   

12.
高瑾 《考试周刊》2011,(69):161-162
中学历史蕴含着丰富的人文资源,历史课堂具有培育人文素质的独特功能,在历史教学中,应通过寻求历史与现实的契合点,实施探究式教学,增强学生学习历史的意识,挖掘教材中的人文内涵,实现历史课堂中人文素质的培养。  相似文献   

13.
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是高职高专培养高素质应用性人才的必须,是确保大学生成人成才的关键。本文从目前高职高专重专业轻人文,学生人文知识欠缺的现状思考,探讨了人文素质的内涵以及历史文化在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中作用,认为中国历史文化课丰富的知识内涵和强大的科学性、思想性、教育性,决定了其在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对高职大学生完美人格和道德品质的形成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和作用。文章还对高职高专强化人文素质教育途径,进行探索性思考,鲜明地认为:在市场为导向的办学前提下,注重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也是当务之急;中国历史文化知识是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的核心,人文历史知识不仅是社科知识的重要组成,而且是进行人文精神教育的重要载体。  相似文献   

14.
新的化学课程强调要注重知识的基础性、社会性、人文性和发展性.注重知识能力的全面性和学生素质发展的差异性.为能很好适应这些要求.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教师应及时更新教学方法.切实提高课堂效率.全面培养学生素质。下面我就结合平时教学实际对初中化学教学如何遵循新课改理念谈谈自己的几点认识。  相似文献   

15.
韩敏陶 《教育》2015,(4):36-37
爱因斯坦在评价居里夫人时说:"第一流人物对时代和历史进程的意义,在其道德品质方面,也许比单纯的才智成就影响更大。"中学思想政治教师的责任是加强学生知识和技能素质的培养,但政治教师更应重视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对思想政治教师而言,培养学生人文素质,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是义不容辞的责任;提倡人文教育,打造具有人文价值的课堂,是必须深入探索的课题。思想政治课如何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结合教学实践,笔者在此提出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16.
教育的目的不只是让学生学会知识.更重要地是在教学过程中,通过一定的手段与方法,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人文教育的主战场是课堂,教师要注重教学与人文相结合,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  相似文献   

17.
我国的教育在培养学生方面比较注重知识、技术和艺术,但缺乏对人文素质的培养。从人文是什么、什么是以人为本、以人为本与人类中心主义的关系三个主要方面来解读以人为本,以期在引起大家对人文素质重视的同时,更好地理解当前“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  相似文献   

18.
谢森 《现代语文》2004,(8):17-18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也是重要的文化载体.语文课的教学任务是训练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培养良好的语文素质.而当前语文教学中,由于受升学率的牵引,教师注重对学生知识的传授,缺乏对学生应用语文知识能力的培养.语文课堂上学的知识多是为了应付考试,而忽视了它的工具性(实用性)和人文性培养.要改变这种状况,做到语文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能力,必须从优化课堂教学入手.  相似文献   

19.
从人文思想解读"以人为本"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我国的教育在培养学生方面比较注重知识、技术和艺术,但缺乏对人文素质的培养。从人文是什么、什么是以人为本、以人为本与人类中心主义的关系三个主要方面来解读以人为本,以期在引起大家对人文素质重视的同时,更好地理解当前“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  相似文献   

20.
大学生的人文素质一直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实证研究发现:在人文知识和人文精神上,大学生都比较缺乏;不同学科、年级、层次的学生之间的人文素质差异不是很明显,不同性别学生在人际交往和道德行为方面却存在一定的差异。家庭文化资本对大学生人文素质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人文知识方面,其对人文精神方面的影响总体来说并不显著;大学教育对大学生人生观、世界观的积极影响较大。要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质,高校应该充分发挥自己的影响,作出更大的努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