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传统民居建筑是地域文化的物化形象,各地域文化所映射的传统民居建筑美学特征也有所不同。根据所划分的7大中国传统民居类型,从地域文化背景剖析传统民居的建筑美学特征,从中反映出地域文化对传统民居建筑美学思想的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2.
由于全球化的影响,建筑的现代性和技术的普适性应导致众多城市地域特色消失,“地域性建筑”成为学界关注的热点。喀斯特地区由于其特殊的地质和地貌特征,城市建筑相应具有喀斯特环境的地域特性。通过对贵州青岩古镇传统与现代建筑的研究发现,喀斯特城镇传统建筑从类型和功能上满足了人们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双重需求,但现代建筑的建筑风格和功能更多的是从土地利用的经济性和建筑安全等方面来满足当代人的“工具性”需求,对于“人文性”需求则考虑不多,由此也削弱了喀斯特地区城市建筑的地域特色。这就需要在喀斯特地区的建筑设计如何利用现代建筑技术来适应特殊地形、气候等条件,同时延续地域建筑文化特色,满足当代人们对建筑“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双重需求。  相似文献   

3.
由于全球化的影响,建筑的现代性和技术的普适性应导致众多城市地域特色消失,"地域性建筑"成为学界关注的热点。喀斯特地区由于其特殊的地质和地貌特征,城市建筑相应具有喀斯特环境的地域特性。通过对贵州青岩古镇传统与现代建筑的研究发现,喀斯特城镇传统建筑从类型和功能上满足了人们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双重需求,但现代建筑的建筑风格和功能更多的是从土地利用的经济性和建筑安全等方面来满足当代人的"工具性"需求,对于"人文性"需求则考虑不多,由此也削弱了喀斯特地区城市建筑的地域特色。这就需要在喀斯特地区的建筑设计如何利用现代建筑技术来适应特殊地形、气候等条件,同时延续地域建筑文化特色,满足当代人们对建筑"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双重需求。  相似文献   

4.
建筑学的专业教育应与时俱进,符合时代特征和需求。而建筑院校应将专业教育根植于当地传统地域文化中。本文以新疆地区为例,阐述建筑院校专业教育与传统地域建筑文化传承与发展之间的关系。期望通过对建筑学专业教育课程的改革,探讨建筑院校及传统建筑文化多元化发展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5.
中国传统建筑文化地理特征、模式及地理要素关系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传统建筑文化以独特的人文表现有规律地分布于各地区,其地理特征由物质、精神、自然三个层次组合形成,是传统建筑文化模式的地区表现,与地理要素有辩证逻辑关系。地理要素复合体内涵发生变化,导致国家、地区、聚落之间或内部建筑文化地理特征产生差异,并以此为支撑形成建筑文化体系。中国传统建筑文化模式的形成、演化、扩散主要来自黄河长江流域社区经济基础的嬗变及整合所产生的内力控制与推动,部分来自外域文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门窗是建筑围护面的重要组织部分,有着自身独到的文化特色。建筑门窗的设计表达应充分融入所属的建筑环境,表现地域特色与时代文化内涵;既要根植于地域传统文化,又要实现现代意义文化价值,以此来打造符合建筑、城市、地域文化取向的建筑精品。  相似文献   

7.
闽南与台湾传统建筑匠艺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福建(闽南地区)传统建筑沿袭着中国传统建筑木构架为主体的建筑形式,又在移民入台定居后相继传入台湾。现存建筑遣构中既有宋《营造法式》、清《营造则例)的“官式”做法。又有匠师们世代相传、师徒相承的传统设计与施工的民间做法,形成独特的地域工匠技术。无论是城市、住宅与庭园、教建筑、宗教建筑、会馆建筑等类型。还是传统建筑本身的形制、设计与营建方法等。台湾传统建筑的平面类型在福建祖籍地都能找到相同或相近的例子,几乎是原乡形式的移植。同时。台湾传统建筑在吸取中国传统建筑化与移植闽南传统建筑特色中,也在寻求表现台湾地域建筑化的特性。尤其在建筑细部的处理上,两地有所不同,体现了中华民族建筑化纷呈多彩的地域建筑化特色。  相似文献   

8.
建筑活动是一个城市政治、经济和文化的直接反映,能代表其历史进程、时代沿变、文化积淀等要素。城市建筑活动的建筑形制是公共文化建筑。历史文化是建筑的源,而地域文化建筑是带有该地区典型文化特征的建筑。地域文化建筑又能体现一个城市的文化积淀。因此只有建筑与历史文化的完美结合才能创造出折射城市文明的经典建筑。  相似文献   

9.
详细了解潮汕地区宗教建筑旅游资源后,发现在中国有较大影响的佛教、道教、基督教建筑在潮汕地区都有存在,但以佛教建筑为主,存量、规模都相当可观。同时,佛教建筑不但性状多样,还因其所处地址的巨大差异而导致了完全不同的宗教文化氛围,少数寺院由于多教糅合的显著特征也显得与众不同。而基督教教堂的最大特点是涉及多种西式建筑风格,使得这一地区在传统建筑景观社会文化背景下,同时展示出较丰富的西式建筑风格特色。  相似文献   

10.
建筑学是一个集技术和艺术于一身的学科,因此,当我们已进入了一个高度现代化、信息化的社会,新材料、新结构、新技术的应用,以及多元的综合观念和思维方式的更新,对传统地域性建筑形式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影响。在这种背景下,传统建筑形式的人文因素也不可避免地受到不可估量的冲击。长期以来,我们面对着一个传统地域性建筑形式与现代设计如何结合的问题。文化趋同是当今世界发展的大趋势,它有利于打破地区的隔阂,体现了现代科技的发展给人类带来的共同的利益,但同时对原有的各种传统地域性文化造成了一定的威胁和破坏。地域文化包含着地域的经…  相似文献   

11.
闽台传统建筑化是闽台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福建传统建筑沿袭着中图传统建筑木构架为主体的建筑形式,又在移民入台定居后相继传入台湾,形成闽台许多共同的建筑形式与工匠艺术。往往以地理空间上的形胜来实现人、建筑与自然环境和谐的基本条件;而建筑空间的创作,则以中轴、对称、主次、尊卑等手法,通过建筑的方位、规模、色彩、材料、形式等一系列严格的建筑等级制度与建筑形式来反映;庭院则充当了自然与人类社会的中介,充满内聚力的空间。闽台传统建筑虽然在建筑细部的处理上有所不同,却体现了中华民族建筑化纷呈多彩的地域建筑化特性。  相似文献   

12.
城市建筑是城市对外展现自我的窗口,也是地域文化展现的前沿,随着国际化和现代化的快速推进,城市建筑也与国际建筑理念接轨,本应该在先进理念影响下凸显多元化的地域特征,却日益走向一元化的建筑格局,地域文化在城市建筑中日益式微。如何在城市建筑趋同化的格局中彰显本地域独特的文化理念,重构城市地域特色文化格局,使中国传统建筑文化与现代建筑设计理念整合、交融,避免城市建筑的形式化、雷同化,体现自己独特的城市精神和文化底蕴,已成为城市建设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民居文化是地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文化所具有的内倾心态、和谐精神、群体意识及思维的直觉体悟在建筑中都有不同程度的体现.民居可以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和有机组成部分,其蕴涵的文化因子是文化心理形成的要素之一.  相似文献   

14.
通过实地调查法,对亳州山陕会馆建筑文化的发掘及其保护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其建筑文化具有浓厚的地域文化特色和时代特征,加强合理开发与保护措施,对弘扬传统建筑文化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论闽南传统建筑独特的地域色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特殊的地理和历史文化背景,引进了大量的异国风格建筑,使中西舍壁大成的闽南传统建筑具有丰富的异域色彩;而世代相承的对红色色彩的偏爱,闽南传统建筑又被誉为“红砖文化区”。两者相得益彰,千百年来逐渐形成闽南传统建筑的独特的地域色彩,并在中国传统建筑中占有一席之地。  相似文献   

16.
武淼 《华章》2011,(24)
文章以河南民居建筑的古风貌特色研究为例,分析了人居环境地域性的可持续发展与创新关系,并将传统地域建筑的特征融入到现代居住建筑中来.提出重视对建筑地域性的理解,重视地方场所的文化脉络,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7.
从中西教堂的发展看地域文化对建筑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通过对中西部分教堂建筑的分析,就文化对建筑的影响进行研究.指出中西方地域文化的差异性是中西教堂建筑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呈现不同面貌的原因.并就如何看待和处理这两者之间的差异性提出一些个人的看法.  相似文献   

18.
传统建筑承载了传统文化,反映着不同时代以及不同地域的文化思想。中国传统民居是产生时间最早且分布地域最广的传统建筑,种类繁多。传统民居建筑的布局结构和装饰细节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传统自然观,较好地实现了建筑与自然的有机结合。在重视生态文明建设的今天,中国传统民居的自然观依然是具有鲜活生命力的设计理念。  相似文献   

19.
张琳 《当代教育论坛》2008,(11):116-118
不同的建筑,承载着不同的文化,体现着不同的信念。中美建筑形式上的差别,是文化差别的表现。大学建筑担负着以教化为目的的精神与文化功能,有着建筑文化的意蕴,沉淀了文化厚土和传统渊源。对中美大学校园建筑文化作比较研究,选择性地借鉴美国大学校园建筑文化的优点,充分挖掘和发扬我国校园建筑的优良传统,将两者加以融合,从而拓展新校园空间,塑造新时期的大学校园环境正是本文的主题。  相似文献   

20.
文章通过对中西部分教学建筑的分析,就文化对建筑的影响进行研究。指出中西方地域文化的差异性是中西教学建筑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呈现不同面貌的原因。并就如何看待和处理这两者之间的差异性提出一些个人的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