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2 毫秒
1.
本文主要从地方高职院校旅游专业单招学生酒店实习心理困惑的表现入手,剖析产生心理困惑的原因并提出解决对策,以期使高职院校旅游专业单招学生的心理向健康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心理测量来研究高职院校学生的职业倾向,研究结果表明高职大一学生的职业倾向与高中所学的知识、所受的训练有关;高职院校毕业生的职业倾向基本符合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但学生缺乏自知力;高职院校毕业生在就业中显示出偏高的期望值、盲目性及理想化的倾向。  相似文献   

3.
陈亮波 《文教资料》2010,(22):238-239
目前,高职院校的学生心理问题日益突出,高职院校应当切实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认真分析高职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和存在问题。采取有效措施,帮助学生消除心理困惑,促进身心协调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4.
在借鉴、吸收前人已有的关于大学生心理异常矫治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突出高职院校特点,构建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异常的预防与矫治体系,以期能够更好地帮助高职院校大学生排除心理困惑和心理障碍,战胜心理疾病,促使心理异常的学生能够朝着积极健康向上的心理方向转化。  相似文献   

5.
高职学生处于青年期,一些学生会出现青春期性心理困惑。由于学生本身对于自己的心理和行为并不十分了解,不能自行排解因青春期性心理困惑而产生的心理压力,影响了他们的心理健康。对学生实施个别辅导以解决他们的心理困惑,是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6.
低学历层次引发的自卑感、心理失调引发的人际交往障碍以及就业压力过大引发的心理抑郁是高职院校学生常见的三种心理困惑。课堂教学、校园网络建设和社会实践是消除学生心理困惑的主要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7.
通过实验研究探讨心理训练营对高职学生人格特质发展的影响.筛选大一新生40人,开展为期6周的心理训练活动,同时设置实验组和对照组,进行实验性心理训练营活动,并在训练前后对高职学生人格测试结果进行对比.测试结果表明,心理训练活动对改善高职学生人格特质短期内具有促进作用.探讨心理训练营对高职学生人格特质发展的影响,对于高职院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顶岗实习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方案的重要内容,高职学生在顶岗实习期会出现种种心理困惑,因此,高职院校应通过大学生、学校及企业三方面的通力合作,加强职业素质教育,帮助学生尽快完成角色转化,进一步提高高职学生的职业竞争力。  相似文献   

9.
当前,高职院校学生存在着各种不同的心理压力,以致于一些学生陷入心理困惑而不能自我解脱,这严重地影响了他们学习和身心健康。高职院校应采取积极有莓措施,做好学生心理疏导工作,减轻心理压力,使他们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0.
要解决大一新生的心理困惑,就必须搞清楚影响大一新心理困惑的因素.影响心理困惑的因素是十分复杂的,它是心理、生理、社会诸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从个人、家庭、社会三方面进行阐述,并提出解决大一新生心理困惑的一些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高等教育的普及,大学生就业变革不断深化,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竞争日趋激烈,其所面临的各种心理困扰与心理问题的挑战也日益突出.文章简述高职大学生职业性格测评与访谈结果,探讨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心理困惑问题及原因,并从提升学生职业核心能力、打造具备就业心理指导能力的师资队伍、提升学生就业压力管理能力、增强学生创...  相似文献   

12.
高职实习学生突然面对全新的学习、生活、工作、人际环境等,难免产生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而目前高职院校对学生心理健的咨询、教育大多仅限于在校生,校外实习学生的心理指导则相对欠缺。因此,帮助缓解和解除实习学生的心理困惑,是当前高职教育的重要内容,越来越受到学校、社会的普遍关注。  相似文献   

13.
“大一”学生的心理困惑及德育教学的几点思考沈阳工业大学王韶春关键词:心理困惑调整“大一”即大学一年级。对刚刚跨进大学校门的大学生来讲,他们的学习和生活环境,以及个人和社会对他们的期望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大一”学生在思想和心理上正处于由不稳定走向稳定...  相似文献   

14.
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188名高职院校大一学生进行卡特尔十六种人格因素测验并进行研究。结果发现高职院校大一新生在不同程度上存在着一些心理问题,对此,高职院校应加强对新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营造有利于学生身心发展和心理健康的教育环境。  相似文献   

15.
2020年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引发了个体产生恐惧、焦虑等负性情绪。利用问卷调查的方式调研了广西某高职院校大一、大二、大三学生的心理情况以及心理服务需求,关注学生的心理动态,了解疫情对学生产生的心理影响,以便开展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教育,做好学生自主与心理疏导工作。  相似文献   

16.
孟金龙 《亚太教育》2021,(2):138-139
高职院校学生频繁转专业的问题由来已久,在大一学生中间表现得尤为明显,这是高等教育管理中的重要问题,需要针对这种现象进行分析与思考。通过借助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结合长期的教学实践,探究高职院校学生频繁转专业现象的原因、高职院校学生频繁转专业现象的危害、高职院校学生频繁转专业现象的应对策略,主要有普及专业学科知识、更加关心学习生活、创设良好校园环境、加强心理教育教学、优化学科专业设置等方面。有效落实以上科学的应对策略,能够让高职生全面认识本专业,有效减少频繁转专业的现象。  相似文献   

17.
高职院校学生人际关系现状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职院校学生的人际关系对其学习生活有着重要影响.调查显示,高职生人际关系构成有其自身特点,高职生对如何处理与同龄人、教师、父母之间的关系还普遍存有困惑.针对这些困惑.有必要运用心理调适的手段予以消解,构建起高职生健康和谐的人际关系.  相似文献   

18.
应用SCL-90临床诊断问卷,对山西大学(本科院校)45名大一学生和太原大学(高职高专院校)128名大一学生进行测试。测试结果显示,山西大学大一学生群体心理状况属于正常,而太原大学大一学生存在群体心理健康问题。该结果反映,需要注意大专院校新生存在的群体心理问题,并需要在教学中对学生的心理进行良性影响。  相似文献   

19.
一、高职院校学生的心理素质现状 2012年,笔者采用大学生心理健康测评量表以及卡特尔16种个性因素测验量表(16PF)对重庆市高职院校全国各地生源的大一新生进行了心理健康测评和人格测评。测评结果表明,有明显心理问题的学生有365人,占检测总人数的21.1%;可能有心理问题、应该引起关注的学生有528人,占检测总人数的30.5%;心理健康的学生有834人,  相似文献   

20.
高职院校新生入学教育是大一新生的第一课,其入学教育开展的质量、成效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学生整个大学阶段的学习、生活,关系到其综合素质的拓展,甚至直接影响其成长成才。本文从高职院校大一新生的转变入手,结合高职教育的特征重新梳理了高职院校新生入学教育所承载的任务及引导方式,以期对促进高职院校新生入学教育工作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