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曾碧  侯攀 《甘肃高师学报》2012,17(5):123-126
通过对陇南市成县农村学校的学生学习状况进行调查,经过对研究结果的分析,得出结论:在甘肃省陇南市成县,留守儿童在学习上存在很大的困难,,长期以往必然会对留守儿童的学习造成一定的影响.针对问题,提出以下建议:转变留守儿童家长的教育观念和外出务工方式,增强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的环境和效能;加强学校师资建设、建立学校监护系统、加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建立留守儿童的民间救助组织、加强公众的社会责任意识;加强农村留守儿童的自我教育,为解决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提供先决条件.  相似文献   

2.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大批农民工进城务工,使得"留守儿童"逐渐增加,这个比较特殊的群体,受到社会-学校-家庭的不良影响,又缺少父母及时有效的教育,会造成一些心理上的问题。因此,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便成为社会-学校-家长,尤其是教育工作者关注的重点工作。我结合农村的实际情况,在本文描述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简要设的常见的心理问题,分析造成心理问题的原因,并提出针对留守儿童的教育措施。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各行各业都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为绝大部分人解决了就业困难的问题,但是,我们在欣喜于丰硕成果的同时,还应该及时意识到其中的问题,社会上出现了越来越多的留守儿童,相应地,各办学机构、各校各党委都把留守儿童的教育工作当成重中之重,留守儿童不仅仅是学校问题、家庭问题,而是更多地体现在社会问题上,如果处理不好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不仅会影响到家庭、学校,还会对社会造成一定的不良影响。所以,针对课堂上大量的留守儿童,老师要及时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提升英语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4.
留守儿童指的是父母双方或一方流动到其他地区,孩子留在户籍所在地并因此不能和父母双方共同生活在一起的儿童。留守儿童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个特殊群体。由于长期远离父母,造成父爱和母爱缺失.加上学校教育失衡,大多数孩子就会出现任性、冷漠、内向、孤独等性格特征。如果这些心理问题不能得到及时的解决,不仅会对留守儿童造成心理伤害,  相似文献   

5.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变化,开始出现大批量的进城务工人员。因此,越来越多的孩子成了留守儿童,有留守经历的大学生幼年时缺乏父母的陪伴,家庭教育缺失、隔代抚养等因素,对他们的心理以及性格的形成会造成影响。解决留守儿童大学生的社会适应性问题要从家庭、学校、社会三方面着手积极引导和教育,培养他们适应社会的能力。  相似文献   

6.
以科学发展观研究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中存在亲情关怀缺失、心理问题骤增、学习兴趣减低、道德意识淡漠、安全问题频出等问题,这些问题是由于社会、家庭及学校多种因素造成的。解决以上问题的对策包括:完善相关法律政策,加大农村留守儿童保护力度;强化政府职能,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加强学校教育,充分发挥学校在留守儿童教育中的主体作用;强化家庭教育功能,营造温馨生活环境。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是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共同责任,需要全社会的关心关注。  相似文献   

7.
留守儿童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从家庭——学校——社会三大主体对其教育的影响入手调查,表明家庭教育缺场、学校管理缺失、社会保护缺位是造成留守儿童教育困境的关键,具体表现在依赖自我调节、深陷行动困境、伴随环境异化;从心理——行为——社会化三个层次对留守儿童进行教育矫正,使父母、老师、社会、企业等多方参与、多维支持,以为其提供良好的教育条件,培养乐观的生活态度,使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进而促进留守儿童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8.
农村留守儿童是我国社会转型期的一个特殊群体,这一特殊群体的教育问题已经成为我国一段时期内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造成农村留守儿童产生的主要原因有两点:一是家庭贫困,二是城乡二元制结构。学校实行寄宿制、建立留守儿童跟踪档案、提升教师和家长教育管理技能,以及开展学习"一帮一"活动等,可以明确社会、学校、家庭在解决留守儿童教育问题中的责任,为共同关注留守儿童贡献力量。  相似文献   

9.
留守儿童的教育以及心理健康问题已经成为我们社会十分关注和亟待解决的问题。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与心理健康问题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通过从留守儿童的成长方式、特点,以及由此对其心理健康所造成的影响方面分析,提出从家庭、社会、学校等各个方面给予更多的关怀,同时建立更为科学系统化的管理系统,从而促进农村留守儿童健康的心理发展。  相似文献   

10.
张志红 《考试周刊》2014,(19):176-176
随着我国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村出现了大规模外出务工人员,农村学校留守儿童比例越来越大,不仅会危及这些孩子的健康成长,而且会对农村的教育和社会发展产生较大的负面影响。班主任应通过建立留守儿童档案,开展心理疏导,制定管理制度和开展专题教育活动等方式加强留守儿童的教育和管理。  相似文献   

11.
随着农村城镇化进程加快,大部分家长务工,造成学校教育难。学校可通过健全"留守儿童之家",提供优质教育服务;突出"感悟反思"教育,培养学生高尚品德;凸显"自我管理"教育,培养学生良好习惯;融入社会实践教育,培养当家作主精神等方式,提升农村小学留守儿童教育实效。  相似文献   

12.
农村留守儿童出现的问题,不仅会危及这些孩子的健康成长.而且会给农村的教育以及社会发展产生较大的负面影响,农村相当一部分”留守儿童”出现学习成绩下降、思想道德滑坡、心理障碍、违法犯罪等现象,成为目前农村基础教育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要搞好基础教育,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必须高度重视留守儿童的教育,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提高留守儿童的素质。农村留守儿童主要存在哪些问题呢?  相似文献   

13.
这里所谈话题是关于"留守儿童"的。"留守儿童"的教育早已是社会焦点问题,而贫困"留守儿童"则成为学校教育的心病。贫困留守学生的出现使学校中学生的教育变得更加复杂。他们需要社会的关心需要学校、教师、同学的理解和帮助。关心、爱护贫困留守学生,让他  相似文献   

14.
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不仅仅是一个教育问题,如果任其发展下去,还会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农村留守儿童生活的“家庭”类型主要有单亲监护型、祖辈监护型、亲朋监护型和自我监护型4种。留守儿童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思想品行问题、安全防卫问题和身心发育问题。未成年人的教育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需要国家、学校、家庭和社区合力构建社会支持体系,共同关注留守儿童的教育,以消除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解除农民工的后顾之忧,提高未来劳动者的素质,促进农村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5.
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已成为家庭、学校、社会等各方面密切关注的热点和难点问题。对他们教育的特殊性已经引起社会各方面的重视,这不单纯是教育问题,实际上是时代发展所造成的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  相似文献   

16.
《河西学院学报》2019,(4):112-116
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尤为突出。文章阐述了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现状并分析了造成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原因,据此提出了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解决策略,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发挥社会团体组织的关爱服务;重视学校教育的主导作用;强化家庭监护责任意识;加强留守儿童的自我管理。改善并解决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对实现教育强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家庭、学校、社会是影响农村留守儿童思想品德形成的三个重要因素,其中班主任的工作是留守儿童学校思想品德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也是学校思想品德教育的主要途径。对留守儿童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在很多情况下是通过班主任的工作而实现的,因此要抓好留守儿童的思想品德教育就必须搞好班主任工作。  相似文献   

18.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城镇化的加快,农村留守儿童的问题日益突出,受到社会越来越多的关注。如果对留守儿童的教育缺失,将来造成的后果就是这么一批孩子的整体素质和知识不能够很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和个人的成长,会对社会稳定造成一定的影响。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在孩子的成长期间有着重要的作用,家长和老师一定要正确做好农村孩子的教育。本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具体说明。  相似文献   

19.
由于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我国大量农村人口进入城市打工,导致农村留守儿童这一特殊群体的出现。小学生正处于成长的关键阶段,学校有义务对其展开科学的教育,帮助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留守儿童长期与亲戚或者爷爷、奶奶相处,家庭教育理念的落后会导致其在思想、行为方面出现偏差,对留守儿童的生活与学习造成了不利影响。对小学留守儿童的教育进行深入研究,以形成家庭、学校和社会合力,为留守儿童的成长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  相似文献   

20.
农村留守儿童正处于受教育的关键期。需要依靠学校这一教育主渠道加强对留守儿童的教育与管理,政府、学校、家庭、社会各负其责、协调合作,才能促进和保障农村留守儿童的身心健康得以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