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新课程的实施,教师开始积极地实践着数学课堂生活化、数学教材生活化,遵循并落实了数学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的特性。数学课堂,教材的选择和使用真正实践着以学生需要为核心的理念,应学会用生活事例启动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相似文献   

2.
黄德才 《学子》2013,(1):71
一、充分挖掘实践的资源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也离不开生活,数学知识源于生活而最终服务于生活。如果把数学纳入到实际生活中来,不仅可以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并不是高深莫测的,而且学起来也亲切、自然。生活中的数学资源随处可见。1.教材是循序渐进的资源数学教材呈现的是循序渐进、系统化、系列化的知识结构。教师要在对教材融会贯通的基础上,精心选择实践活动的内容,去激发学生探索、研究的热情。教师还要科学、周密  相似文献   

3.
小学数学教材伪回归生活现象就是教材内容在安排上和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不符合,尽管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我们提倡小学数学教学回归生活,但是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可以发现,小学数学教材在内容安排上其实存在伪回归生活的问题,尽管安排了生活实践内容,但是其实和小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兴趣不相符合,这样的回归生活缺乏实效性。因此笔者将在文章中分析小学数学教材伪回归生活的原因和具体现象。  相似文献   

4.
在生活中发现数学,在数学中感悟生活,这是亟待我们努力研究探索的一个新课题。那么,怎样恰到好处地把数学知识融于生活中,让学生感悟数学呢?笔者认为,小学数学教师应从以下三个方面努力:一、渗透教材,在亲切的生活背景素材中唤醒学生的生活经验。二、吃透教材,在教学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发现数学问题的能力。三、延伸教材,开展生活实践,解决生活实际问题。  相似文献   

5.
数学与生活     
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广泛应用于生活。数学知识与生活相联系,可以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从而更积极主动去学习数学。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又让学生体验到数学的价值。如何运用教材创造性地发  相似文献   

6.
新课程提倡为学生提供做数学、玩数学的机会,引导其体验、经历数学学习的过程。苏教版小数教材充分注重教学内容与生活相结合的原则,增加实践活动,帮助学生探索、解决实际问题,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不难看出,教材提倡让学生自主探索,主动参与建构知识的形成过程。下面,谈谈对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编排的一些感悟。  相似文献   

7.
北师版教材是新课程标准的实验教材,今天已走过十几个年头。中间也有过几次调整,我们现在使用的教材是第四版的教材。这套教材淋漓尽致地展现出生活是数学的源泉,数学为生活服务的理念。它真正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真正体会到生活离不开数学、生活与数学密不可分的事实;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要求创设宽松和谐的课堂学习环境,教师和学生平等对话,倡导多样化的学习方式,注意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对新理念体现得比较充分,有很多的优点。  相似文献   

8.
数学知识来源于实践,又服务于实践,它与实际生活联系密切.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也离不开实际生活,数学知识源于生活而最终又服务于生活.在中学数学的教学过程中,应该注重“生活化”教学,把教材的内容与生活实际相联系,使学生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领悟到数学的魅力,感受到数学学习的快乐.  相似文献   

9.
《九年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对数学课堂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下面笔者结合自己实施数学新课程标准的实践谈谈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实效的。1.生活数学,强化学生数学实践数学的教学不能脱离生活,数学教材中的问题选  相似文献   

10.
国标教材中的许多例题、实践活动,都取材于学生的生活实际。教师在使用新教材时应充分把握教材,选取密切联系学生生活、生动有趣的素材,让学生积极参加到这些活动中来,真切体会到数学来自于生活,同时也应用于生活,使他们真正体验到数学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老师要善于用"活"教材,让数学走进生活;善于捕捉生活中的数学现象,挖掘数学知识的生活内涵。教学中,如果能结合具体生活实际问题进行练习或实践,就可以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学好数学。  相似文献   

12.
注重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是数学教育改革的发展之一。《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要重视从学生的生活实践和已有的知识中学习数学,理解数学”。这其中就涉及学生已有的经验和能力,学生的经验、能力主要来源于数学学习活动和平时生活中的积累,而数学学习活动源于实践,实践离不开生活实际,只有切合生活实际的实践活动,才能让学生获得属于自己的真知。现行小学数学教材中许多知识的编排都以学生现有的数学能力为基础,结合已有经验,通过切合生活实际的实践活动帮助学生不断发现新知,获取新知。  相似文献   

13.
数学源于生活,用于生活。针对中职数学教学存在的学生学习目标不明确、学习习惯不良以及教学内容抽象等问题,提出数学教学生活化的教学策略。具体从三方面来实施:结合生活处理教材;从生活情境引入新知;开展生活化的实践活动。  相似文献   

14.
在实践课程改革的过程中,读懂小学数学新课程教材所蕴涵的新理念及教材的编排特点,感悟、理解这些课程理念和特点,可以从中受到启示感悟,有助于灵活地开展课堂教学活动。一、数学源于生活启示:紧密联系生活实际进行教学。数学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充满着数学。《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学时,在充分了解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创设与学生生活环境、知识背景密切相  相似文献   

15.
小学数学实践活动是教师结合小学生的有关数学方面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引导学生以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方式,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学习活动.实践活动包括学生在理解数学知识,建立数学概念过程中自己动手、动脑、动口等操作活动,它贯穿于数学教学的始终.数学实践活动的过程,就是教师指导下学生自主活动的过程,是教师的指导和学生自主活动紧密结合的过程.教师要从挖掘教材文本资源,延伸拓展教材,挖掘生活资源,关注社会资源等多方面去优化小学数学实践活动,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小学数学要“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初步获得一些数学活动经验,了解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简单应用,初步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获得积极的数学学习情感”。根据这一要求,我们在认真开展好教材中安排的数学实践活动外,还应结合教学内容,善于捕捉“生活素材”,采撷“生活数学”实例,为学生构建数学学习的实践“平台”,  相似文献   

17.
1人教A版必修1教材的特点 1)注重知识的实际应用,以问题引导数学活动教材重视发展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力求通过数学与生活实际、数学与其他学科的联系,使学生体验数学在解决实际问题与其他学科问题中的作用,促进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提高实践能力.数学新课程在编写时力求提倡向身边的数学问题回归,强调课程教学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培养社会需要的人才需要教师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教师要充分利用教材、组织数学实践活动、联系生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来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能力。  相似文献   

19.
《考试周刊》2019,(83):16-17
数学教学要注重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让学生知道数学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本文从数学教学的新课导入、知识理解、难点分解、解决问题、综合实践这五个方面,对联系生活,合理利用生活中的资源,嫁接教材与生活的联系,提高教学的效益并对其策略进行探究。  相似文献   

20.
王有文 《广西教育》2014,(21):25-25
华罗庚曾说:"宇宙之大,轻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功之巧;地球之变,日用之繁,无处不用数学。"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是非常紧密的,数学来源于生活同时又服务于生活。在数学教学中把数学问题生活化,让抽象的数学概念变为生动形象的生活知识是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重要途径。基于此,笔者在此谈谈自己的一些实践和体会。一、立足生活实际,整合教材中科院研究员张梅玲老师说:"教师要尽量还原教材的生活本色,能从生活引入的,尽量从生活引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