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阅读教学中,“以读代讲”,使学生读思结合,才能促进小学生阅读能力的发展.“读”是提高语文阅读教学质量的根本途径,也是提高小学生阅读能力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2.
“以读代讲”已经成为语文教师实践课堂教学改革的必由之路。实践证明,在课堂上把握好朗读内容和朗读方式,可以省却老师繁复冗长的讲解,促使学生自主学习,恰到好处的朗读引导有助于学生突破学习重难点,有助于学习方法的掌握,有助于语文能力的提高。因此,“以读代讲”应该被广泛运用于语文教学之中。  相似文献   

3.
“以读代讲”是新课改背景下兴起的阅读教学理念。它蕴含了学生主动建构知识的主体意识,并强调了“以学生的亲历实践为训练途径”的教学实施原则,这很大程度上是符合新课改精神的。同时也是对“通过语言知识传授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说话写作训练”这一影响语教学多年的教学方式的一种反叛。但是。“以读代讲”也并不意味着是一种简单的替代,它的运用,又必须是以教师的有效组织和适度的指导作为前提条件的。如果忽略了这些因素。而一味地过度依赖或扩大其功效,就必将导致它的实施走上新的歧途。  相似文献   

4.
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去品味文本的精髓,在读中充分感知,在读中整合感悟,在读中主动发现,在读中积极体验,从而以读代问、以读代讲,发挥个性化阅读在促进学生语文能力提升过程中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去品味文本的精髓,在读中充分感知,在读中整合感悟,在读中主动发现,在读中积极体验,从而以读代问、以读代讲,发挥个性化阅读在促进学生语文能力提升过程中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语文阅读教学针对阅读目标指向不明、朗读缺乏层次、读讲尺度欠当、指导评价脱节等实际问题,实施以读代讲,创新方法策略,有效遏制了无效问题和繁琐分析,提高了朗读水平,发展了学生的能力,提升了学生的语文素养,达到了语文教学低耗高效目标。  相似文献   

7.
新课程改革形势下,"以读代讲""以读代学""读"霸课堂蔚然成风。学生在激情的朗读中培养语感、陶冶情操,获得思想启迪,然而深入解读"以读代讲",就会感到"读"并非是开启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的万能钥匙。在经受课程改革的阵痛后,有教师坦言:"语文教学最好的办法是读,最没办法的办法也是读。"该文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读"霸课堂的利与弊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8.
黄红梅 《广西教育》2013,(21):65-65,80
以读代讲,顾名思义,就是用读来代替讲。以读代讲的语文阅读教学理念倡导多年,但在课堂教学中,理念与教学行为还是难以实现对接,原因在于教师对以读代讲的定位不够明确。下面笔者结合实际教学对以读代讲进行详细阐述。一、把读作为教学目标和教学过程下面是两位老师同时执教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三个儿子》一课,对朗读教  相似文献   

9.
张清  胡彬 《四川教育》2023,(10):47-48
诵读是诗歌教学的关键。教师可以通过以读代讲、少讲多品等方式,指导学生“读出生趣,感知音韵美;沉浸想象,体会情境美;运用联想,体会人情美;读画结合,品味语言美”。这样,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就能在朗读中大大提高。  相似文献   

10.
就阅读教学来说,是要从这一阶段学生的特点入手,运用好以读代讲方法,创新教学手段,采取有效的教学措施,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11.
传统教学方式中,学生被动倾听接受,缺乏主动理解思考,学习习惯较差,能力提升缓慢。而"以写启思,以读代讲"是变传统被动学习为主动的过程,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积极主动地思考和探索,有助于激发学习热情、提高学习成绩和学习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本文将从"以写启思,让学生在写作中创造思考"和"以读代讲、以写代读,让学生在朗读、书写中体验积累"两大方面展开讨论,包含以写启思、以写代读的方法介绍与运用,以写代读的层次和形式,教材之外的迁移等。运用具体案例,对小学阅读教学"以写启思,以读代讲"的创新方法进行分析和探索。  相似文献   

12.
国内阅读教学改革中,以读代讲理念早已深入人心。而以读代讲中指导学生朗读,尤其是朗读层次的设计与应用是语文教学研究中一个历久而弥新的课题。以读代讲课堂中朗读层次的"四读"模式,即初读——读准读顺,感知大意;精读——点拨引导,理解感悟;品读——传递情感,内化语言;诵读——升华感悟,积累语言。  相似文献   

13.
宋正婷 《现代语文》2006,(11):65-65
新课程强调阅读是学生的个人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也就是说,课堂上教师要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充分自主的学习,但教师也没必要“谈讲色变”,连必需的“讲”都不敢了。相反,要在教学中进行“相机诱导”,适时点拨,促使学生在阅读中张扬个性,产生独特的审美视角。该不该讲,讲得好不好,要看时机把握得如何,讲得到位与否。在教学《示儿》一诗时,笔者对新课程教学中的“讲”感悟颇深。《示儿》是南宋爱国诗人…  相似文献   

14.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要体现"以读代讲"的思想。在教学中,教师要通过多种教学方式,正确、合理地运用"以读代讲",充分发挥在教学中的主导引领作用,充分激发学生的读书热情,进而充分发挥学生读书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在读中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在读中学字学词学句,在读中感悟语言魅力,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陶冶情志。  相似文献   

15.
总评:阅读教学以读为本。以读为本的基本特征就是以读代讲,以读代讲又特别地强调要读出感情。本课教学,摆脱以教师为中心进行繁琐的内容分析和串讲的模式.以读代讲,以读悟情占据课堂的主流地位。“理清思路”,“综观全局”,“质疑问难”.“体味情感”这四个教学环节把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珍视学生的阅读体验,鼓励学生的阅读创意等阅读教学目标有机地融合在一起,遵循学生递进式的认知规律,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智慧阅读。  相似文献   

16.
新课改提出了"限时讲授"的观点。这要求教师改变教学中牵引过度、提问琐碎繁杂的现状,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语文课堂中应做到以读代讲,及时评价促朗读;以读代讲,创设情境促想象;以读代讲,激发兴趣促感悟。  相似文献   

17.
语文是一门重要的交际工具,语文古文教学也是有难度的课程。进行古文教学时教师通过以读代讲的方式接近生活应用广泛,并且丰富内容,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语文课堂的活跃是古文教学精彩表象,其主要内涵是学生理解古文教学的独特性、灵活地使用教材、创新教学方法应用于语文古文教学,下面就这几个方面进行简单研究"以读代讲,古文新读"的课堂模式的作用和意义。  相似文献   

18.
“以读代讲”是当前语文教学中教师和专家学者共同关注 的热点问题和实践方法之一。用师生的朗读代替语文学科知 识的分析,用学生的生活体悟代替刻板的情感灌输,在文本和 学生之间形成“敞亮”的对话交流,是教育者目前在实践的课堂 中需要关注和平衡之处。新课标指出:“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 中充分感知,在读中有所感1吾,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 感的熏陶。  相似文献   

19.
“以读带讲”,功在“带”字。“带”就是带动教师的讲,促进教师的讲,深化教师的讲。便于克服教师干讲、学生呆听的问题,便于使讲读教学达到“从读知写、读写结合”,便于使学生“听、说、读、写”能力整体和谐地发展。  相似文献   

20.
目前,各高校厅局级领导干部的“三讲”集中教育正在进行,且初见成效。但有些地方、少数高校在“三讲”中出现了“走过场”,以点代面,影响正常工作和教学秩序,因此应防止、纠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