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水环境责任审计在治理水污染、监督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和治理效果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是水资源环境保护走的是"先污染,后治理"的传统路线,是以事后处理的末端治理方法为中心的,在实践中缺乏监测这一系列过程的网络系统.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为保护生态环境建立污染预警机制提供了发展契机.互联网与生态文明建设深度融合,建立水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动态监测网络成为水环境保护的重要措施之一.因此本文通过互联网融入水环境责任审计的必要性、审计模式、作用机制等方面对互联网+水环境责任审计进行研究,引入环境重置成本法对环境治理的总成本进行计量,并与当前实际发生的治理成本进行比较,审核治理效果,并提出审计建议,以期为环境审计方法和路径的研究做出一点贡献,为绿水青山贡献自己的力量.  相似文献   

2.
水环境安全评价方法研究及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环境安全研究是随着环境安全研究的兴起而发展起来的。本文首先介绍了水环境安全的主要表现,指出当今社会正在进入水资源紧缺的时代,水环境安全问题是关系社会安定、国家安全、人类健康的重要问题。其次提出构建水环境安全指标体系的相关理论、原则及方法,着重介绍了水环境评价的两种常用方法,即层次分析法和灰色关联度法,为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提供技术依据,为政府部门制定政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我国经济迅速发展的同时,资源破坏、环境污染、生态失衡等问题随之产生,在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建立良性的互动循环关系,建立生态型国家,是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为此,有必要将环境资本化、资源化,纳入会计和审计的资本核算范围,逐步建立专门的审计指标评价体系。文章根据我国的现状,重点分析了实施环境会计的必要性,提出加强环境会计的理论研究,进行环境会计试点工作,采取借鉴与创新相结合原则等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正近年来,黄河流域水资源保护局以提高水环境监测质量管理水平为抓手,积极探索创新工作模式,通过共建共管实验室、流域直属各区域水环境监测中心建设,共建共管实验室监测任务年度考核等方式,基本形成了流域与省(区)统一管理、分级负责的黄河流域水环境监测质量管理新模式。水环境监测是水资源与水生态保护工作的  相似文献   

5.
我国水环境的生态问题表现为天然水资源系统、水环境开发利用系统和水环境管理系统,三个系统之间紧密联系、互相制约。必须理顺三者之间的关系,在保持水环境系统尤其是天然水资源系统完整性的基础上,澄清功能,采取政治的、经济的、技术的措施,尤其是高效的行政、法律管理,才能保证我国水环境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现。  相似文献   

6.
当前经济责任审计评价中存在审计评价内容不明确,审计评价目的不明确以及审计评价要求不明确等问题;应该从建立经济责任审计质量全过程控制系统,加强审计项目质量控制,有效防范审计风险,准确界定经济责任,合理防范审计风险和改善和优化审计环境,为开展经济责任审计提供良好的氛围等方面加强经济责任审计工作。  相似文献   

7.
针对关中地区水环境存在的几个问题,即:地表水中渭河水质污染逐年加重,河道径流量逐年减少,下游泥沙淤积日趋加重;潜水层污染严重及地下水过量开采导致一系列环境地质问题;区域内城市缺水问题严重,农村用水供需矛盾加剧及渭河主干道生态缺水等。结合区域水环境承载能力的定量分析,测算出流域内各行政区的水环境承载能力,提出西安属于无开发余地的超载区,其它地区皆为可开发地区。开发余地大小依次为宝鸡、渭南、咸阳、铜川,同提出了区域调水、节约用水、加强管理和重视研究等治理对策。  相似文献   

8.
《中国科技奖励》2008,(6):35-35
主要项目简介 本项研究主要针对滨江复杂河网地区水安全、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水景观、水文化、水市场等涉水问题,对水资源保护理论和方法进行了总结和提升,提出了符合区域实际的、具有创新性的理论方法体系,在新农村建设、节水型社会建设、节能减排、水安全保障体系的建立等方面,获得了具有前瞻性的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9.
水体生态修复是环境学领域研究的热点问题,也是城市生态环境营造与修复的重要方面。西安市历史时期水资源充沛,但目前的城市水环境修复中存在重人文轻自然、重个体轻整体等问题。西安市水环境的生态修复应当进行整体生态规划与设计,以水体生态服务功能的修复为最终目标,通过景观格局的恢复、功能分区的优化、自然生态的良性循环等途径,达到自然生态、经济与社会三者和谐统一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环境美学与生态文明建设理论为指导思想,通过对郑州市公共绿地景观内容的探索与资源评价,分析郑州市绿地系统规划中所存在的问题,努力探索一种强调生态文明、促进交流、回归生活、文化体现、市民参与的新的设计美学范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