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在高中新课程的美术鉴赏教学中,如果能灵活利用比较鉴赏法,引导学生对作品文化背景、形式、技巧乃至画种、风格流派等方面进行共性及差异性的比较,则比空洞的分析讲解和说教更为生动,学生更容易得到启发,从而提高美术鉴赏课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2.
美术鉴赏课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艺术审美,是培养学生健康、高尚审美鉴赏能力,陶冶学生美好情操,健全其人格的主要途径.但是我们现今的高中美术鉴赏教学存在一些亟需解决的问题,例如鉴赏课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参与鉴赏审美的时间不多,进行探究实践的行为更少.其实,一节有效的美术鉴赏课.仅仅让学生通过教师的讲授了解一些艺术家的生平事迹,某些作品的流派、特征等是远远不够的.每一件优秀艺术作品的产生都有其特定的背景,与作者的才能、性格、所处时代背景有很大关联.这些都需要学生有较深的理解,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思索,自主研究,从而达到培养学生能力的目的.笔者在这里,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对高中美术鉴赏教学的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3.
正高中阶段美术学科中十分重要的一部分就是鉴赏课。美术鉴赏课在整个美术教学过程中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顾名思义,美术鉴赏课就是以欣赏作品为主。本来美术鉴赏课应该给学生美的享受,使学生看上美术,但是现在我国高中美术鉴赏课存在众多问题,比如说枯燥无味、按部就班,等等。本文针对美术鉴赏课上出现的问题来探讨高中美术鉴赏课的教学方法与实践,主要是从激趣、创新、拓展三方面出发来分析,以期对高中美术教师有所指导。  相似文献   

4.
吕晶晶 《学周刊C版》2019,(19):157-157
在初中美术教材中油画占有一定比重。本文以油画鉴赏教学为题展开概述,谈一谈如何在美术课堂中让学生静下心来好好地欣赏一幅油画作品,让学生能够真正理解油画作品中的艺术精髓,陶冶学生情操,增强学生素养,打开学生思维,让学生更加灵活地学习美术。  相似文献   

5.
《考试周刊》2019,(93):160-161
学习美术,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鉴赏能力。在高中美术教学中,创设情境,能够有效提高学生鉴赏作品的能力。因此,本文基于目前高中美术鉴赏课教学中存在的不足,结合高中美术鉴赏教学中有效情境创设的重大意义,浅谈高中美术鉴赏教学中有效情境创设的策略,以提高高中生学习美术的能力。主要立足于情感情境的创设、直观情境的创设、参与情境的创设、多维互动情境的创设这四个方面开展高中美术教学活动。  相似文献   

6.
情感教学策略在高中美术鉴赏课中应用,并不是轻视对作品的理解、鉴定、欣赏,而重视情感对作品的作用。而是以情感为主线的一种鉴赏方法。既符合高中生身心发展特点,又为全方位理解、鉴赏作品作铺垫。以学生已感知的情感和作品找到交融点,开展教学。  相似文献   

7.
情感教学策略在高中美术鉴赏课中应用,并不是轻视对作品的理解、鉴定、欣赏,而重视情感对作品的作用。而是以情感为主线的一种鉴赏方法。既符合高中生身心发展特点,又为全方位理解、鉴赏作品作铺垫。以学生已感知的情感和作品找到交融点,开展教学。  相似文献   

8.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对文学作品的阅读鉴赏,带有更大的个人色彩,作品的文学价值,是由读者在阅读鉴赏过程中得以实现的,学生阅读的过程,其实就是发现和建构作品意义的过程,教师应该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情感、经验、眼光、角度去体验作品,对作品作出有个性的反应,对作品中自己特别喜爱的部分作出反应,作出富有想象力的反应,在阅读鉴赏中,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对文学作品的解读,不宜强求同一的标准答案。”高中语文课本中选取了大量古今中外的文学作品,诗歌、散文、小说、戏剧无所不包,那么在高中阶段如何围绕文学作品的特点进行文学…  相似文献   

9.
古诗鉴赏教学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教学大纲对古诗词的要求是诵读古典诗词,理解词句的含义和作品的思想内容,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但是具体需要学习哪些鉴赏知识点,具体如何进行鉴赏教学,在现行的语文课本中却没有给出系统的、明确的说明。因而古诗鉴赏教学多半处在无序状态。由于缺乏鉴赏知识的系统学习和培养鉴赏能力的训练序列,古诗鉴赏教学的效果一直很差。所以,作为语文老师,必须要进行诗歌教学实践与探索。一、高中课本中古诗鉴赏教学的现状与问题长期以来,高中古诗鉴赏教学无序化情况严重。  相似文献   

10.
所谓意象,便是寓"意"之"象",主要是指客观的物象经过创作主体独特的情感活动,而创造出来的一种艺术形象。诗人在创作中,其诗词作品需要借助一定的形象,所以在高中诗词教学中一直强调意象教学。意象作为诗人情感的凝聚,通过客观物象经诗人情感升华并创造成独特之象。在高中诗词教学中,以意象模式引导学生对诗词进行鉴赏,通过对诗词内涵的充分理解,能有效地提高学生对古诗词的鉴赏能力。一、意象教学法在高中诗词鉴赏中的重要性意象教学法作为重要的诗词鉴赏教学模式,合理应用它可有效地提高学生对诗词鉴赏的能力。由于诗词  相似文献   

11.
徐俊杰 《广西教育》2013,(26):93-93
高中美术鉴赏教学侧重于欣赏,学生主要从教师的讲解中了解作品、认识艺术家,很难与艺术家产生共鸣。体验式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为了达到既定的教学目的,从教学需要出发,引入、创造或创设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具体场景或氛围,以引起学生的情感体验,帮助学生迅速而正确地理解教学内容,促进他们的心理机能全面和谐发展的一种教学方法。在高中美术鉴赏课中应用体验式教学法,可以让学生亲身体验美术,从情感上理解作品,对美术作品产生深入的认知。  相似文献   

12.
传统的高中音乐鉴赏教学,以教材、与教材配套的音带为主要课程资源,以教师的语言、板书、音响为主要教学媒介,以教师讲解作品的相关知识、设备播放音乐、学生聆听音乐为主要教学方式,导致教学情境单一枯燥,学生参与积极性不高,音乐鉴赏感受不深,体验浅薄,理解不全,课程目标难实现.创设适宜的教学情境是有效实现课程目标的教学策略.高中音乐鉴赏教学中如何创设适宜的教学情境呢?笔者认为可以从六个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13.
美术鉴赏是运用感知、经验对美术作品进行感受、体验、联想、分析和判断,获得审美享受并理解美术作品与美术现象的活动。提升学生鉴赏能力是高中美术教学的主要目标之一,也是教学评价的主要项目。根据新课改的精神,高中阶段学生美术鉴赏能力主要是渗透在艺术学科教学中。如何设计鉴赏作业,以期提升学生的美术鉴赏能力成为了艺术教师的必修项目。一、高中美术鉴赏能力的评价方式要设计合理且有效的美术鉴赏作业,首先应确立  相似文献   

14.
吕峰 《文科爱好者》2022,(4):109-111
高中音乐鉴赏是学科教学的主要组成部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表现能力、创造素质等关键能力和核心素养。文章主要以体验式教学为研究对象,指出高中音乐教师要善于借助这一教学方式开展深度鉴赏教学,要为学生创设合适的欣赏情境,带领学生与音乐作品进行深度融合,从而引导学生学习、感悟、体会作品元素,实现知行合一的鉴赏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15.
鉴赏是运用感知、经验和知识对美术作品进行感受、体验、联想、分析和判断,获得审美享受,并理解美术作品与美术现象的活动。高中美术鉴赏教学中,可以依托共性规律,启发学生感知作品传递的情感;关注时代背景,帮助学生客观看待艺术品的影响;借助临摹原作,引导学生体会艺术家创作时的情感。  相似文献   

16.
在高中音乐教学过程中,音乐鉴赏课属于较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但传统的音乐教学过程中教师对于音乐鉴赏教学的重视程度不高,教学方式过于单一及枯燥,学生们失去了对音乐鉴赏课的学习兴趣,导致高中音乐鉴赏课的教学效率低下。因此,有效地提高高中音乐鉴赏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措施显得尤为重要,提高学生们的综合音乐素养,促进学生主动融入其中并开展相应的学习与探究。本文主要针对提高高中音乐鉴赏课有效性的教学策略进行了分析及探究。  相似文献   

17.
在高中美术鉴赏课中,历史画鉴赏是图像审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培养图像识读能力的基础之一。文章从历史题材绘画视角、真实性、艺术性特征等方面对毕加索的作品《格尔尼卡》进行了分析。此外,尝试建立由浅入深的方法引导学生独立观察,丰富对历史画多维度的赏析。  相似文献   

18.
<正>音乐鉴赏是以具体的音乐作品为对象,通过视听的方式充分发挥艺术联想来领略音乐真谛,感受音乐美感的一种审美活动。在高中音乐鉴赏教学中,教师不仅仅是放放音乐让学生听而已,而是要带领学生逐渐由低层次的感官鉴赏向高层次的情感鉴赏、理智鉴赏发展。下面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高中音乐鉴赏教学的策略,和同行进行交流。一、准确解读音乐作品在高中音乐鉴赏教学中教师"吃透"教材,准确解读音乐作品是鉴赏教学的前提。在备课时,教师要对音乐  相似文献   

19.
新课标指出,鉴赏文学作品,“能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作品的丰富内涵,体会其艺术表现力,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和思考。”本文依照新课标的要求,把握高中诗歌的特点,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对高中诗歌鉴赏教学的策略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20.
长期以来,高中美术鉴赏课都没有受到重视,但在新课改下,高中美术鉴赏课逐渐受到重视。作为一名高中美术鉴赏课的老师,有责任教好美术鉴赏这门课程,主要就美术鉴赏教学谈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