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未成年人犯罪原因探析及对策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未成年人犯罪呈逐年递增趋势,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更牵动着亿万父母的心.关注未成年人犯罪,首先应当认识未成年人犯罪.本文试图通过未成年人犯罪常见的类型特点,透视未成年人犯罪的原因,与之提出有针对性的治理方略.  相似文献   

2.
一、未成年人犯罪的特点(一)团伙犯罪突出。近年来,未成年人拉帮结伙进行团伙犯罪的情况明显加剧,帮会色彩日趋浓厚。据某省高级人民法院统计,去年在审理未成年人犯罪的案件中,共同犯罪的案件占犯罪总数的一半以上。而且现在的少年犯罪大多数是以侵害财产、人身伤害为主要犯罪动机和目的,以结伙抢劫、盗窃、绑架、敲诈为作案手段。有的团伙有自己的帮规、有会徽、有纪律有分工,已具有黑社会的性质。  相似文献   

3.
未成年人犯罪已经成为社会焦点问题之一,未成年人犯罪需要多方一同努力,为未成年人创造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降低未成年人犯罪出现率。文中将重点分析未成年人犯罪的原因,同时提出了有效的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对策,希望未来的未成年犯罪现象越来越少。  相似文献   

4.
本文针对当前未成年人犯罪迅速增加、犯罪率日益攀升的严重现状,分析了当前未成年人犯罪的特点,探讨了未成年人犯罪的成因及对未成年人犯罪的防范。  相似文献   

5.
未成年人是祖国的未来 ,民族的希望 ,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颁布和实施为有效地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提供了法律保障。社会各界必须依法对未成年人进行预防犯罪的教育 ,重视对未成年人不良行为的预防和矫治 ,帮助未成年人增强对犯罪的自我防范意识 ,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6.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我国未成年人犯罪现象日益严重,未成年人犯罪的预防已经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本文首先分析了未成年人犯罪的特点,其次论述了未成年人犯罪的原因,最后对未成年人犯罪的预防等问题进行了初步研究。  相似文献   

7.
社会键理论视域下未成年人犯罪的道德预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未成年人犯罪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未成年人自身的道德素质低下是最根本的原因。未成年人犯罪的道德成因主要表现为道德认知低下、道德情感缺失和道德行为偏离三个方面,从道德的层面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应该提高未成年人的道德认知水平,培养未成年人的道德情感和规范未成年人的道德行为。  相似文献   

8.
未成年人犯罪与亲子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亲子关系是未成年人人格形成,特别是社会化过程中极其重要的构成因素。几种主要的偏差亲子关系,是导致未成年人犯罪的不可忽视的基本因素。建设民主、平等、良好的亲子关系,是预防与减少未成年人犯罪的极其重要的任务。  相似文献   

9.
蔡英谦 《考试周刊》2010,(7):237-239
未成年人犯罪现象一直是全社会广泛关注的对象。进入新世纪,未成年人犯罪也出现了许多新的特点、新的趋向。在我省加快建设“和谐广东”的今天,为了使未成年人更加健康地成长.担当起“四化”建设接班人的重任.本文结合近年我省未成年人犯罪状况.归纳分析其主要特点,以便做好新时期未成年人犯罪的预防工作,确实做好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和预防犯罪工作。  相似文献   

10.
未成年人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但目前未成年人犯罪却已成为一个世界性问题。预防和减少未成年人犯罪的主要对策有:在社会上大力弘扬积极向上的时代精神,创造良好的文化环境,构筑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坚实基础;提高家庭教育质量,强化家庭预防、矫治未成年人犯罪心理的功能;加强学校教育,尤其要抓好对中小学生的素质教育。  相似文献   

11.
本文粗浅地探析了当前社会未成年人犯罪的大致成因,概略地总结了当前社会未成年人犯罪的基本特点,简单地阐述了当前社会未成年人犯罪的预防对策与措施。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我国未成年人犯罪比例逐年上升,青少年犯罪总数已经占到了全国刑事犯罪总数的半数以上,分析未成年人犯罪的成因,及时的提出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措施迫在屑睫,对于社会末来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小恶魔"成为媒体热词,未成年人犯罪问题得到了社会各界关注,法经济学思想为解决未成年人犯罪问题提供了理论依据与解决途径。从理性选择角度出发,一个人之所以会犯罪是因为犯罪具有特殊的成本—收益结构。未成年人非经济学意义上完整的"经济人",现行制度下未成人犯罪存在成本过低,惩罚面临多重委托代理关系等问题,导致未成年人犯罪存在责权不清、反向激励等现象。因而,在对未成年人犯罪原因以及惩制问题的经济学分析基础上,提出了针对未成年人犯罪成本的特殊性,需要微观化现有惩罚机制、理清未成年人犯罪的权利义务、构建多方位未成年人犯罪补偿机制的建议。对未成年人犯罪问题的经济学分析,可以从另一个角度解释未成年人犯罪动机及特征,为探索更好的犯罪惩罚及补偿制度提供启示与参考。  相似文献   

14.
本文运用实证研究方法,对广东省未成年犯管教所的在押未成年犯进行问卷调查。描述了未成年人因网络犯罪的现状,并从个人背景、上网情况、上网态度、网瘾程度和犯罪类型等方面探讨了被访者的犯罪与上网的关联情况,进一步揭示了未成年人因网络犯罪的深层次原因,最后提出预防和控制未成年人因网络犯罪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思茅地区未成年人犯罪的发案率低于全国且有下降之势 ,但总体形势仍不容乐观 ,抢劫、强奸、奸淫幼女犯罪成为未成年人犯罪的主要隐患。预防和减少未成年人犯罪要在良好社会环境的建设、教育内容的针对性、方法上的灵活多样以及加强对《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实施情况的监督和检查等方面下功夫  相似文献   

16.
新时期未成年人犯罪出现了新的特点,成为困扰社会发展的严峻问题。探其原因,教育体制及学校教育的缺陷、不良社会文化、家庭及未成年人自身存在的不良因素等是诱发未成年人犯罪的主要隐患。通过净化社会环境、保证未成年人完整接受九年义务教育、培养未成年人健全人格、提高未成年人自我免疫能力、预防和矫治未成年人一般不良行为和严重不良行为、强化问责制等,达到标本兼治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未成年人违法犯罪仍然是当前社会治安的一个突出问题。未成年人违法犯罪主要存在八个特点。针对这些特点,应该在全社会树立未成年人犯罪也是犯罪的指导思想,筑好家庭第一道防线,建立学校和教育部门的屏障,创建未成年人成长的良好社会环境,形成齐抓共管的局面,从而避免和减少青少年犯罪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未成年人犯罪问题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为使有犯罪记录的未成年人"无痕迹"地回归社会,近年来,中国法学界和司法界一直关注和调研未成年人犯罪记录消灭制度。我国尚未建立未成年人犯罪记录消灭制度,本文从我国现行法律基础和保护未成年人权益出发,分析了我国建立未成年人前科消灭制度的现实基础,分析了我国建立未成年人犯罪记录消灭制度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并对我国建立该项制度提出了构想。  相似文献   

19.
未成年人犯罪的原因主要有个人因素、社会环境因素、学校教育因素、家庭教育因素等。预防其犯罪,需要家庭、学校、社会齐抓共管,综合治理,共同爱护、教育未成年人。  相似文献   

20.
我国现行未成年人犯罪刑事政策存在严重缺陷。从立法上看,缺少一部以预防和控制未成年人犯罪为主要内容的少年法;从政策上看,刑事执行政策和社会政策的不足已不能适应治理犯罪的需要;从司法上看,现有未成年人犯罪刑事政策从整体上执行力度不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