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交响乐队长号演奏员要想演奏好长号,就必须要全面加强长号训练,传达出交响乐曲的生活与灵魂,充分展示出作品的情感体验。这就对长号演奏员演奏时的音准、节奏、音色及演奏方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2.
情感表现艺术,在音乐表演中占有重要位置.影响情感表现的因素有节奏、旋律线起伏等.因此,在进行音乐教学时,要注意学生情感表现的启发和培养,使音乐演唱、演奏达到打动人、感染人和教育人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节奏是音乐中最重要的因素之一,是钢琴弹奏时必须要解决的问题,而复节奏是其中较为难掌握的一类。复节奏在中高难度的钢琴作品中,出现的频率非常高,会给许多学习者的演奏造成一定困难。通过对复节奏加以分类,采取针对性的练习方法,可以解决演奏复节奏时的问题,达到流畅、自然表现音乐的目标。  相似文献   

4.
独特的音色特征和多种多样的装饰润腔手法,是传达中国音乐神韵的重要手段,也是钢琴改编曲演奏中的关键问题。从钢琴改编曲演奏的联想、演奏中"韵"的体现两个层面分析入手,分析了指法、触键、节奏、踏板等技术手段,总结演奏中的乐感、联想、共鸣等意识情感手段,并结合演奏实例分析指出技艺相卿、情景交融是演奏的理想境界。  相似文献   

5.
汪岩 《教师》2010,(12):123-123
节奏是指一种有规律的、连续进行的完整运动形式。用反复、对应等形式把各种变化因素加以组织,构成前后连贯的有序整体,节奏不仅限于声音层面,景物的运动和情感的运动也会形成节奏。构成节奏有两个重要因素,即时间因素和力的因素。教师和儿童的行动演奏是富有情韵美的和谐乐章。  相似文献   

6.
视唱练耳是学习乐器演奏中必不可少的一门课程。对于学习者来说,进行视唱练耳的学习与训练,可以帮助学习者提高对音准、节奏的把握能力,以及对于乐曲表达情感的领悟。本文首先对二胡的特点进行了分析,然后论证了视唱练耳在二胡演奏教学中的应用,最后强调了视唱练耳对于二胡演奏教学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郭亮 《中国教师》2014,(Z1):128
<正>民族管弦乐队在训练时最重要的是要把握节奏和音准。而音色和演奏方法、舞台表演则是在把握节奏和音准的基础上根据不同作品进行有机调节之后的表演元素。尤其对于以大学生为主体的演奏员来说,这些需要有机调节的内容就需要全员更多的付出和努力。下面笔者就主要尝试从节奏、音准和演奏方法三方面来浅谈指挥在大学管弦乐队的训练时所应掌握的技巧。一、节奏对于民族管弦乐队来说,节奏起着极  相似文献   

8.
音乐是表现情感的,从作品的演唱(演奏)出音乐的音色、节奏、调性、歌词的变化中,人们可以体察到演唱(演奏)者的内心情感和思想的变化。在音乐的刺激下产生想象和联想,把作者与听者、作品与听者、演唱(演奏)者与听者、听者与生活联系起来。使音乐作品真正能起到净化人的心灵,培养人的美德,陶冶人的性情,增强人的素养的作用。要使作品、演唱(演奏)者与听者得到和谐统一,实现心灵交流。这就要求演唱(演奏)者要把作品的内在情感准确地表达出来,达到传神的境界,歌唱者更应如此。所谓唱歌要传神,就是要把歌曲的精气神抓住,充分表  相似文献   

9.
在器乐演奏中不能以音乐感人,是许多学习器乐的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在教学实践中发现,学生在音高、节奏、力度、速度等方面都比较到位,但演奏出来的作品总缺乏音乐感、音乐性。究其原因,是学生未能领会乐曲所要表达的情感意境乃至更高层次的内涵。在器乐教学中如果注意和调控意境与情感对器乐教学的积极作用,便有可能使学生增强对意境的情感体验。调动学习兴趣并使内在的潜能得以发挥。  相似文献   

10.
节奏是指一种有规律的、连续进行的完整运动形式.用反复、对应等形式把各种变化因素加以组织,构成前后连贯的有序整体,节奏不仅限于声音层面,景物的运动和情感的运动也会形成节奏.构成节奏有两个重要因素,即时间因素和力的因素.教师和儿童的行动演奏是富有情韵美的和谐乐章.  相似文献   

11.
在管弦乐队的训练中,需注意五大关键元素,即音准、节奏、音色、演奏方法、舞台表演。其中,音准和节奏是基础元素,可以通过反复训练达到理想效果。音色、演奏方法、舞台表演三大元素则更为灵活,根据作品的分类不同可以机动调节为不同的表现形式。在高校,乐队演奏人员主要为大学生,尤其需要在平时的训练中多花时间和精力钻研这些关键元素。本文主要分析了高校管弦乐队训练时,把握音准、节奏、演奏方法这三个元素的指挥与组织技巧。  相似文献   

12.
演奏者在通过钢琴进行演奏时,能够抒发自身丰富的情感,在深入理解音乐内容的基础上,运用自己的情感来表达作品。确保情感表达准确到位。所以在演奏钢琴音乐之前,演奏者必须了解作品的主题、创作的具体背景。在进行演奏时,要注意结合自己的经验及素养,运用属于自己的方式去表达作品的情感,确保始终以最好的状态完成演奏。  相似文献   

13.
一个合格的小提琴演奏家不仅仅局限于对作品音准和节奏的诠释,更在于对作品背后故事和情感的叙述。大部分的小提琴演奏者都只关注作品本身的演奏技巧部分,而忽略对作品所处时代和作者的个性等的诠释,这样会显得音乐作品千篇一律,毫无特点,自身的演奏水平也会受到局限,难有上升地空间。  相似文献   

14.
二胡曲《蒙风》具有鲜明的内蒙音乐风格,节奏豪放,乐思简练,演奏时的难度系数较高。本文以《蒙风》为研究对象,从创作背景入手,把握音乐的创作风格特征,探讨其演奏技巧与音乐情感,并较为系统的整理并总结,为其他对于此曲的二胡演奏者和学习者提出一些感同身受的意见。与此同时,作为一首新创新性强的现代二胡作品,《蒙风》将民族特征与现代演奏技巧进行了有机结合,而理清两者之间的关系也是文章研究的目标。  相似文献   

15.
阳芳  林芸 《山东教育》2013,(17):36-37
设计意图孩子们非常喜欢玩节奏游戏,但在游戏中他们往往对乐器更感兴趣,一拿乐器就不停地敲,不关注其中的节奏和规则,随意性比较大,于是我设计了集体活动"小鼓响咚咚"。活动中,我选择孩子喜欢的腰鼓,通过"看指挥演奏"变换纸杯位置创编节奏演奏"看节奏图谱综合性演奏"三个层次的游戏,循序渐进地引导孩子关注节奏活动的指挥,探索节奏里的秘密,体验节奏活动的乐趣。活动目标1,看指挥用腰鼓演奏,表现开始、停止、渐强和渐弱。  相似文献   

16.
在日常的音乐教学中,教师要对打击节奏乐的演奏和伴奏有所思考、有所实践.在音乐课堂上进行节奏乐器的演奏,其实不是一个孤立的事情.学生对节奏的感觉、对节奏的掌握,都直接影响着节奏乐器演奏的成败.教师只有通盘考虑和统筹安排,才有可能把节奏乐器的演奏教学得更精彩,发挥更多的作用,更受学生们的喜爱.  相似文献   

17.
双簧管是交响乐演奏中经常使用的演奏方式,能够抒发演奏者的情感,其主要具有音色清晰、音质比较纯净,所以受到广大的音乐演奏者的喜爱。但是要想演奏好双簧管,首先必须掌握正确的呼吸方法,才能控制声音的音色和音质。呼吸作为双簧管演奏中的发声动力,能够控制双簧管演奏的节奏。在双簧管的音域中主要分为低音区、中音区和高音区三个发音区域,只有合理运用生理呼吸和音乐表现呼吸,才能掌握各个音区的特点,提升双簧管演奏的音乐表现力,从而演奏出一首成功的作品。本文针对双簧管演奏中的呼吸原理和音乐表现方式进行了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18.
小提琴独奏曲《查尔达什》分为"拉绍"(Lassau)和"弗里斯"(Friss)两个部分,作曲家通过这两个部分向世人充分展现了小提琴丰富的演奏技巧。单弦高把位换把演奏和附点节奏演奏,是拉绍演奏的难点;快速音符演奏、连续切分节奏演奏、泛音演奏是弗里斯演奏的难点,针对这些难点提出了详细的演奏技巧,希望为音乐学习者进一步理解、诠释以及演奏该作品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夜莺》是由俄罗斯作曲家格林卡根据歌曲改编的一首钢琴变奏曲。整首曲子给人一种明亮欢快优美的感觉。要演奏好这部作品,要求我们具有很好的想象力,模仿能力,还有些技术重点和难点需要节奏,本文从技巧训练和音乐情感处理两方面出发,对乐曲做一个简要的演奏分析。  相似文献   

20.
在我们的演奏实践中,节奏反映对作品的演奏力度和速度。能否很好地把握作品的节奏感觉,与演奏的音乐素质、音乐修养、演奏技能,以及心理素质特征等方面均有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