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发展黑龙江森工林区生态旅游经济,是林区经济社会及产业转型的必然选择,是实现生态文明建设,保护森林资源和发展森工林区经济的必由之路。森工林区需要从旅游经济角度和森林生态保护高度统筹规划,制定相应政策策略。调查规划生态旅游资源,设计生态旅游项目,打造生态旅游线路,组建生态旅游企业,开发生态旅游商品,建设生态旅游小城镇,培育生态旅游人才,宣传推介生态旅游。促进以森林旅游为主的生态旅游经济形成规模,以带动森工林区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2.
从生态学的角度,结合林区生产经营实际,提出林区在发展经济的同时要因地制宜,突出生态经济建设。  相似文献   

3.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的国家战略之实现,关键在于人才。为应对新的战略,江西省地方高校要根据鄱阳湖生态区的自然环境、产业特点和人文生态等地方特色,并结合自身的特色,充分利用校内校外两种资源,实现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双轮驱动"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从而,建立起江西高校人才培养与环鄱阳湖经济区建设的区域经济战略发展良性互动关系的人才培养机制。  相似文献   

4.
都市圈作为中国城镇化进程中的战略支点,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起着重要作用。西宁海东都市圈作为兰西城市群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支撑,探讨其高质量建设的理论逻辑与实践路径具有重要意义。生态治理下西宁海东都市圈建设的理论逻辑在于蕴含的时代价值、生态思想和城乡融合,其建设应基于自身地理区位及资源禀赋优势明显、生态产业发展和更新迭代水平有限、兰州西宁城市群发展战略机遇、西宁海东都市圈建设核心竞争力面临挑战的实际,着重构建绿色生态型产业经济链,整合资源,实现城乡融合发展,建设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和谐文化氛围,健全区域部门间协同联动治理的良性生态机制,全面推进都市圈建设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5.
文章认为池州生态经济示范区建设已进入实质性的建设阶段,需要以全面的可持续发展观来指导全市生态经济建设的实践.文章从四个方面作了进一步的阐述.即:以全新的可持续发展观,指导生态经济示范区建设的全面实践;确立环境资源观,协调生态保护中的环境保护和经济建设的关系;建立全面的生态创新观,实现区域生态与经济一体化;更新领导干部考核观,增强决策者生态保护的责任意识.  相似文献   

6.
林业工作的核心内涵是森林资源的合理经营与科学管理。科学合理地保护和利用森林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发展生态经济已经成当今林区发展的一项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7.
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建设的顺利推进,有力地促进了圈域内旅游资源统筹、体育旅游资源整合和鄂西圈8市州(林区)旅游产业的协同发展。通过对鄂西圈体育旅游开发进行R性分析和M性分析,以此为基础进行P性分析,并最终提出鄂西圈体育旅游产品为中心的规划框架,旨在为鄂西圈乃至湖北省体育旅游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安徽省池州市是"国家生态经济示范区"、安徽省生态农业示范基地和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自然生态条件良好,农业类型多样,具有良好的绿色食品产业和观光农业发展基础.绿色食品产业和观光农业开发必须依托区域优势条件、与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相结合、打好生态牌、围绕大旅游进行科学统一规划,建立具有皖南山区特色和生态经济特色关联融合的农业产业体系和地域类型结构.加大制度性投入、转变经营理念、培植龙头企业、强化品牌意识是池州市绿色食品产业和观光农业融合发展的重要战略对策.  相似文献   

9.
文化生态和区域发展是相互依赖、相互促进的关系,文化生态可以通过旅游开发带来区域的发展,区域经济的发展可以为大规模的文化生态保护提供物质基础,实现居民的文化自觉。生态博物馆理念下原生民族文化的开发实现了一个良性循环的模式:保护原生文化→实现区域经济发展→更好的保护原生文化。  相似文献   

10.
论资源生态经济系统的功能马传栋资源生态经济系统是典型的耗散结构,是巨大的开放系统。它通过物质、能量、信息、人和价值的流动及转化关系把自然生态资源系统和社会经济资源系统的各成分、各因子联结成一个生态经济有机整体。因此,物质循环、能量流动、信息传递、人口...  相似文献   

11.
用生态足迹模型计算了大兴安岭地区1996—2002年的生态足迹,表明,大兴安岭林区近几年经济发展速度平缓,对资源消费量需求稳定,但对比全国来看,居民收入水平增幅不大,且收入水平低于全国标准。由于火灾及过量采伐,大兴安岭生态承载力发展趋势为历年下降趋势。大兴安岭有着巨大的生态盈余,可持续发展能力是巨大的,但承载力结构比例尚不合理,在今后的发展中应注意调整。  相似文献   

12.
绿色经济转型发展是可持续发展观下的必然选择。是具有自然、社会经济与技术管理共同影响的,综合生态经济、知识经济与绿色技术等特征的新经济形态。在保山绿色经济的发展实践中,针对区域未来发展的机遇和发展空间,发挥区域优势条件,制定了绿色农业、生态工业、绿色消费与服务业为主的绿色经济体系及发展措施,使区域资源环境保护和绿色产业集群发展提高到了一个新的阶段。  相似文献   

13.
以"生态立区、工业兴区、多经富民"的发展模式为主要内容,用系统论的观点,详细论述了发展林业区域特色经济的主要内容、发展基础和发展模式的构建。研究了发展林业区域经济的途径,提出了发展林区经济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4.
广西红水河流域的生态体育旅游资源丰富且具有民族特色,进行科学合理的开发和管理有利于促进该区域旅游业的长远发展。本文基于生态体育旅游资源的概述,研究了红水河流域生态旅游资源开发与管理的原则、主体及内容,并提出基于民族特色开发红水河流域生态体育资源、加大政府扶持创新生态体育资源管理系统、利用宣传媒介推广红水河流域生态体育旅游来强化红水河流域生态体育旅游资源开发与管理的对策,旨在弘扬广西地区的生态文化,推动区域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5.
针对黑龙江省林区林下经济植物资源分布不均衡、培育模式匮乏、区域利用种类不明确以及资源破坏严重等问题,对林下资源综合利用应遵循的原则、规划布局、区域产业带划分、立体培育模式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6.
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需要,意义重大.针对我国生态实际,理性选择建设生态文明的主要路径是: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社会,发展循环经济、生态经济,加大投入治理污染修复生态,强化生态道德建设等方面.  相似文献   

17.
库区经济具有不同于一般区域经济的特点,包括以水域范围为界限、涉及多个管理主体、承担功能多样化等;绿色发展是库区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三峡库区既是我国乃至全世界最大的水库淹没区,也是长江上游重点生态保护区,面临着资源开发与生态环保的矛盾、生态脆弱与贫困落后的矛盾、不同管理主体之间的利益冲突以及资源的综合开发与整治、移民可持续性生计等一系列难题.三峡库区绿色发展,需要加快对水域资源产权的确权,建立有效的生态补偿和污染联防联控机制;完善和实施精准扶贫制度,实现全面脱贫致富;构建地区和部门协同发展机制;并对接国家战略,深化对内对外开放.  相似文献   

18.
以京津冀地区产业发展与生态安全不平衡的现实困扰为切入点,基于京津冀地区2000—2018年的面板数据,采用PSR框架模型构建区域产业发展和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探索京津冀地区的生态安全水平的变化特征与时空演变过程。结果表明:京津冀各城市的产业结构水平处于不断上升趋势,北京市的产业结构化水平远远高于其他地区,呈现出“京”与“津冀”产业结构化水平的不协调;京津冀区域各城市的生态安全水平普遍不高,且各城市间的生态安全水平时空差异不是很明显;京津冀三地各城市的产业与生态安全耦合协调度呈现年际波动变化,整体呈现出稳中上升的变动趋势。最后,从产业结构调整、产业规划布局、生态环境共同治理等方面提出产业与生态安全协调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湖北发展循环经济应站在较高的起点上,从小处着手,大处着眼,以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生态服务业为主要内容的产业体系为构架,以动脉产业为重点,通过全社会共同努力,从根本上解决经济发展中的资源与环境问题。  相似文献   

20.
文化创意产业与生态经济社会要素的耦合有助于文化创意产业的产业集群发展,生态文化创意产业集群具有环境功能带动、根植性的共性特征。本文以淮安为例设计了"河湖联动—外延开发"生态文化模式,各个功能分区可以因地制宜,根据支持发展型、资源型、复合型等不同融合方式产生创意民俗、原生境生态实景演艺、创意休闲农业等嫁接形态,同时创造性地提出了建设"淮河生态文化实验示范区"的构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