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往往把一些品德行为不良、学习成绩欠佳的学生称为后进生。如今,出于对学生人格的尊重,“差生”一词被列为教师忌语,而代之以后进生、暂时后进生、潜能生或待优生等。虽然我们可以尽可能地回避一些消极的字眼,但是却不能回避在教学过程中客观存在的后进生问题。因此,要教育这些后进生使他们走向正轨,就必须认真分析他们的特点及造成他们后进的原因,找出他们的问题所在,把握他们的心理动向,制定一套对症下药的矫治措施,而对他们采取什么样的方法和技巧去做好教育工作,是教育工作者长期探索和研究的课题。一、后进生的界…  相似文献   

2.
转化差生“十要”李世勋(云南省丽江地区中学674100)任何班集体或多或少都存在差生。在中学体育教学中的差生是指那些体育差,或表现差,或“双差”的后进生;教育和转化这些差生是体育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体育教师在教育转化差生的工作中应做到“十要”。一要尊...  相似文献   

3.
深化教育改期,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是我国教育发展的根本任务和目标,因而面向少数优生的应试教育到面向全体学生的素质是教育发展的必须之路。要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就必须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后进生的转化工作是21世纪教育教学工作中的一大任务,谁能在这方面有大的突破,谁就将在教育教学中取得辉煌成绩,特别是中学生教育中,后进生的转化工作的重要性更显得日益突出。一、后进生的分类1、暂时困难型这类学生一般占差生的三分之一左右,他们各方面的能力均属中等水平,物理学习困难一般是非智力因素造成的。2、智力不足型这类…  相似文献   

4.
在学校教育中,特别是边远地区的学校,转化后进生的教育,是一项十分复杂艰巨又耐心细致的工作。笔者根据二十多年班主任工作的实践,有所感悟:要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必须要有“知”“爱”“树”“严”“导”这几把钥匙。“知”,就是要了解学生的诸多情况,以获得教育学生的第一手材料。如:在接到初一年级的新生时,应用一个月的时间,通过走访学生的母校、家庭及邻居,了解每个学生的家庭、性格、品质、爱好、学习习惯等情况。对学生的诸多情况有一个全面了解,在班主任老师自己的头脑中或班主任工作日记中有一个详细的学生档案,以作为教育学生的…  相似文献   

5.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是蜡烛,燃烧了自己,照亮了别人”这些耳熟能详的佳句,不得不让人对教师产生敬意,可是,“工程师”要塑造“灵魂”不是一件易事。在当今以班级授课制为主的学校教育中,如果说班主任是班级的顶梁柱的话,那么科任老师则是他身边必不可少的支架。怎样作好科任老师这一角色呢?这就是要谈到的科任老师的“三心二力”。一、“三心”即信任心、爱心、责任心(一)信任心信任:指相信而敢于托付。充分相信学生能做好,本身就是对学生的一种教育和激励。在这点上要求教育工作者要有较高的教育管理艺术,使教育者的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6.
“学差生”历来是我们学校教育的软肋,是家长心中永远的痛。学差生的存在,一直是教师教育教学工作中一个头疼的问题。作为教师的我们不可能放弃每一个学生,不可能使他们今后成为社会的负担。我们所能做的,就是尽量去转化他们,感化他们。  相似文献   

7.
无论是大学,还是中学,一说到差生,教师便愁上眉头,特别是小学更为突出。差生多的班会所有老师如谈虎色变,浑身起肉疙瘩。的确,差生的转化要倾注我们的多少心血。那么,是否能够任其自然,撒手不管呢?回答是坚定的“不能”。《中国教育改革发展纲要》中指出:“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根本目的是:提高民族素质,多出人才,出好人才。”而要提高民族素质,作为抓基础教育的小学教师就必须从点滴做起,在培养尖子生、面向大多数的同时,必须辅导好差生,那么怎样才能使差生有所转变呢?我个人认为:  相似文献   

8.
转化后进生的工作,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由于后进生的学习成绩上不去故而被少数同学瞧不起,老师和家长也感到棘手;后进生本身也很苦恼,自卑感日益上升,自尊心受到挫伤,天长日久渐渐形成落后状况.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要提高教育教学的整体水平,就必须增强对后进生的信心,加强责任感,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为此,我结合教学实践谈几点做法.(一)人格上尊重后进生人格是一个人尊严的表现.尊重别人的人格,就是尊重别人的尊严.俗话说;“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伸直的手指也有长短.何况是天真幼稚、单纯活泼的孩子.我们不能因为后进生存在一些缺点和不足,就不愿意接近他们、疏远他们,使他们幼小的心灵受到创伤.为使后进生不感到有失落感.首先,我注意利用课余时间、活动课以及节假日等机会,有意识地接近他们,与他们谈思想、谈学习、谈生活、做游戏、一起参观游览等,使他们感受到老师是理解、关心、尊重、亲近他们的,师生之间的距离就自然而然缩短了,感情也就深了.  相似文献   

9.
教师都知道,在一个班级里,总会有那么一些孩子,他们既不象尖子生那样思维敏捷,回答准确,颇受教师的赞赏,也不象差生那样注意力不集中反映迟钝特别引人注目,他们在班里默默无闻,安份守己,甚至老师对他们也说不出个所以然来,天长日久这部分学生就成了老师所忽视的部分。 因为这部分学生无论是品德、还是智力在班级中都处于中间位置,所以我们称它们为“中等生”。今天,我们的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因此如何帮助这些中等学生,挖掘他们的潜能,提高他们的能力,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 任何一个班级里,尖子生和差生都占少数,中等生却占去了绝大部分。而在教师的心目中所关注的  相似文献   

10.
班主任与差生转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个班集体,所包含的学生的素质是有差别的,通常我们会根据他们的学习能力的强弱分成三种层次:优等生、中等生和差生。然而,作为学生,谁都不愿意成为差生;而作为老师,谁也都不愿意自己的班级存在差生。因此,转变差生是我们老师、差生本人乃至家长的共同心愿!如何转变差生呢?为此,我在多年的班主任工作中专门进行了关于转差生的研究。首先,尊重差生,做好其思想工作,帮助其建立起自信是转化工作的首要任务。因此,班训:第一条:自信,自律,自学。让学生每周一集体朗读,以提高全体学生的自信心,自我管理能力。根据调查了解,作为差生,他们的内心深…  相似文献   

11.
一个好的教师必须具备良好的修养和基本的教学能力。其修养包括:对学生的友善、宽容、慈爱、公正;良好的仪表、风趣的语言、广泛的兴趣以及对差生的关注、耐性等等。 待人和善公正,对所有学生都富于宽容仁爱之心,是做老师的准则之一,教育家孔子说“仁者爱人”,这是起码的道德。孔子不分门第高低招收学生的“有教无类”的教学原则,绝没有  相似文献   

12.
在以往的教育工作中,我们习惯把一些学习成绩一时不佳或道德品质、行为习惯有些不良的学生称为“差生”,或“后进生”。 作为由人组成的社会群体和作为社会现象,我们不否认先进和落后的差异是客观现实。然而,在教育(尤其是中小学教育)中,以“差生”、“后进生”来给一些学生定格,似乎既缺乏辩证的全面的评估,有悖于建立科学的品德评价体系,也影响到对这部  相似文献   

13.
《英语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英语课程要面向全体学生,注重素质教育。新课程特别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激发他们的学习英语的兴趣,帮助他们建立学习的成就感和自信心。但是,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我发现学生在学习中呈现明显的两极分化现象,后进生的转化已是不容忽视的问题。作为英语教师,积极主动思考转化后进生的方法策略是一项不可推卸的责任。要转化后进生,首先就要了解后进生产生的原因,从而针对其原因思考探索相应的改进方式。现在我从这两方面来谈一些转化后进生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体育学科与其它学科如语文、数学等一样也有后进生。我对我校“体育差生”进行问卷调查。经总结发现,所谓的“体育差生”包括两种类型的学生:一种是体育行为差生;另一种是体育成绩差生。要对这些差生进行转化,首先要对这些差生进行分析。体育行为差生的主要表现有:1)、学生生活中的原因以及家庭方面的影响,造成失去对体育运动学习、参与的热情,拒绝积极地进行体育运动;2)、自认为身体素质较好,对教师安排的练习和组织教学不耐烦,行为涣散;3)、因身体素质较差,对自己的能力信心不足,课是练习不积极,经常故意逃避练习,对体育课失去信心。体育…  相似文献   

15.
在当前教育改革的大潮中,最提倡素质教育。但在实际教学操作中,由于学生个体间存在着差异,这就导致一部分学生各方面的发展跟不上步伐,潜能得不到发挥而成为所谓的“后进生”。他们或者因为默默无闻而成为教师在课堂上“被遗忘的角落”,或者因为扰乱课堂而成为班主任的麻烦,因此他们是教师们最不愿意面对的群体。我们不得不承认这样一个事实:许多时候,他们扮演的只是“陪读”的角色。这不能不说是一种悲哀。为了让所有的学生都得到应有的发展,实现教育的公平性原则,对于后进生我们教师要根据自己所教学科的特点进行有特色的创新教育。让所谓…  相似文献   

16.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但兴趣不是与生俱来的,它需要老师在长期的教育工作中去慢慢启发、引导。因此,老师不但要有丰富的文化知识,还要有育人的艺术才华,以培养学生的兴趣。  相似文献   

17.
每个学校、每个班级都有少数学生被称后进生。做好后进生的教育转化工作,是每个教师必须认真对待的问题。然而现实中,在一些学校,后进生或因成绩差,或因“常常惹麻烦”,往往被视为班集体甚至学校的“包袱”,不同程度受到老师和同学的冷落、歧视。结果,导致后进生自身更加自暴自弃。一些后进生还为此产生了叛逆心理,和老师的距离也越来越远。有的后进生和老师之间,甚至发生言语、动作的冲撞等情况。在一些学校中,后进生教育转化成为班主任工作中最棘手、最复杂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学校教育的任务是要从德、智、体诸方面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但在实践中还有一部分学生体育不能达标,健康状况较差。为了转化体育差生,提高他们的身体素质,对他们必须因材施教,培养兴趣,贯彻以优帮差,循序渐进,及时鼓励,以期提高差生的体育成绩和身体素质。  相似文献   

19.
传统的教育评价往往把"后进生"产生的原因归结于学生知识与能力的欠缺、学习态度与学习习惯的欠缺等表层原因.其实导致后进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它既受到性格、兴趣、信心、动机等非智力心理因素的影鞍响,也受到来自家庭、班级和学校等环境因素的影响.所以要做好转化后进生的工作,非一朝一夕所能奏效,在具体的教育过程中,我们应该以宽厚、博爱、敏锐之心去理解"后进生",关心后进生,为他们创造良好的班级环境,给他们提供锻炼和表现的机会,积极发现他们的闪光点,鼓励他们树立自信心和自尊心.  相似文献   

20.
爱,是教育事业的基础,爱是做好教育工作的源泉,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是每一位教师必不可少的基本品质,没有对教育工作和学生的真诚热爱,就不是一个合格的教师.在中华民族的教育史上,每一位有成就的教育家,无不是把自己的毕生心血和热情倾注于教育事业和培养学生上去.从古代的孔子到现代的鲁迅等教育大家,他们忠实于教育事业和热爱学生的品德,无不值得我们学习和推崇.而他自己则甘愿作培植花朵的泥土.为了培养人才,象牛一样,“吃的是草,挤出的是奶”,用它养育青年.鲁迅热爱青年的赤诚之心,献身教育事业的泥土精神,不正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吗?有一位张敏老师说过:“每当我走上讲台,一种自豪感便油然而生,眼前的这些孩子,不久将成为祖国的未来.”她给孩子们启蒙教育的第一课就是“爱”与“美”.有的孩子衣服破烂,她用自己的钱买衣服送给他们;有的孩子没有妈妈,张老师象“慈母”一样为他们钉扣子,洗补衣服,教育他们学会生活自理.真挚的爱,开启了孩子们求知的心扉,使之乐于接受教师的教诲.通过教育,张老师班上的许多差生,找自己的差距,积极要求上进,逐步转化成班上的好学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