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论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社会经济的不断进步,科技创新在社会发展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高校作为高层次人才培养的摇篮,在全面贯彻落实“科教兴国”战略、推进我国创新体系建设中应起到积极的作用,各级高校都要把培养大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章结合国际国内形势及大学生自身特点等方面,分析培养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必要性,阐述了培养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几个原则,提出培养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几项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2.
人类即将迈入21世纪,以高科技、网络化、低能耗、可持续发展为标志的知识经济已见端倪,我们将迎来一个竞争更加激烈、变化更加迅速、创新更加广泛的社会。这样的社会必然对人的能力与素质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而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被看成是未来社会人才必备的基本素质之一。因此,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培养21世纪的创新人才是当今社会发展及教育发展的大趋势,是未来社会和素质教育的共同的本质要求。各科教学,都要把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作为一项重要的战略任务来抓,要结合教学实际进行大胆的探索和研究。一、清…  相似文献   

3.
培养具有科研创新能力的优秀人才是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的重要任务。大学生作为国家精英人才的储备库,他们的科研创新能力将会对个人、高等学校以及国家产生重要的影响。现今我国高等学校对于大学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的欠缺导致大学生能力构成不健全,既成为大学生走向社会的一个短板,也制约了高级科研人才的梯队建设。所以要通过落实本科生导师负责制等措施在大学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的方法路径上实现突破,并通过完善科研平台建设等方式来实现大学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的制度建设。  相似文献   

4.
创新型人才创新型社会目前已经成为我国的一大热门话题,如何才能让大学生早日具备较强的创新能力,从而创造更高的社会价值?培养学生创新能力要求学校要尽快形成创新的机制,教学要着重创新意识的培养,课余要尽量搞有益于创新的活动,全校上下要有一种浓厚的创新社会文化氛围。  相似文献   

5.
高等学校作为整个社会体系的一个重要子系统,在和谐社会的构建中承担着特有的职能。这就要求高校首先要把自己的事情办好,把构建和谐校园作为一项十分重要和紧迫的任务。而要达到和谐校园所要实现的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学校良性协调发展的和谐状态,首先应使大学生中普遍存在的利益矛盾得到有效协调,这样才能使大学生实现由普通校园主体到和谐校园构建主力军的角色转变,才能推动和谐校园构建的最终实现。  相似文献   

6.
高等学校作为整个社会体系的一个重要子系统,在和谐社会的构建中承担着特有的职能.这就要求高校首先要把自己的事情办好,把构建和谐校园作为一项十分重要和紧迫的任务.而要达到和谐校园所要实现的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学校良性协调发展的和谐状态,首先应使大学生中普遍存在的利益矛盾得到有效协调,这样才能使大学生实现由普通校园主体到和谐校园构建主力军的角色转变,才能推动和谐校园构建的最终实现.  相似文献   

7.
创新的关键是人才,大学生无疑是创新人才的中坚力量,也必将是创新人才的希望所在,其创新能力的高低,关系到国家事业的成败兴衰.因此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大学生是高等学校一项重要的战略任务.  相似文献   

8.
严成  严夏  李晓妮 《高教研究》2006,22(3):12-14
在高校本科教育改革进程中,夯实院系教学基础,组织师生改革实践不容忽视。同时,随着知识经济与科学技术的发展,高等学校把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作为高校创新教育的基本价值取向,成为当代高校的重要任务,创新能力的培养对现行的高校教学管理提出了新的挑战和更高的要求。此外,加强教学研究与改革建设,拓宽培育研究创新型人才的优质资源也成为社会发展的需求。  相似文献   

9.
创新是人类文明的源泉。人类社会在不断的创新中取得发展进步,人类本身也通过创新获得不断的完善与提升。在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今天,创新对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推动作用,又远远超过了以往任何时代。一个国家的创新能力已经关乎国运的兴衰,于是,大力提高民族的创新素质,就成了一项重大而紧迫的任务。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地要担负起培养创新精神、发展创新能力的责任。创新教育是教育改革的总抓手。只有搞好创新教育,才能培养出创造性的人才。  相似文献   

10.
当今时代,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社会对人才的评价标准已发生了深刻变化,它不仅要求要有渊博的知识,而且还必须具备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所以,加强对当代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具有重要意义。创新能力是指在现实条件下或物质基础上通过内部的革新的创造出满足时代要求的新事物或产生精神上创意的能力。加强对当代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不仅要更新观念,狠抓教改,加强思想政治教育,而且要尊重大学生的个性发展,重视大学生的科研和实践活动。  相似文献   

11.
试论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 :“高等教育要重视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 ,普遍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质”。如何有效地培养青年学生的创新能力 ,全面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是摆在我们广大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项十分重要的任务。一、重视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必要性“创新”一词简言之就是抛开旧的 ,创造新的。人们为了不断地寻求进步 ,就得不断地去创新。要创新 ,就要有新思路、新方法 ,才能取得新成果。也就是说要抛开旧思想、旧方式 ,更新观念 ,创造新事物。要积极探索、大胆…  相似文献   

12.
史承军 《职教论坛》2012,(17):98-100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创新人格是当下高校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而高质量的情商在大学生的创新素质教育中起着内在的决定性作用。高校教师应注重大学生高质量情商的培养,通过提升大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来提高其创新素质,为大学生毕业后能更好地适应社会、改造社会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3.
梁军 《高教论坛》2004,(5):65-67,82
面对新世纪日益激烈的竞争和挑战.高校着力培养和提高大学生创新能力和创新素质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通过深入探讨大学生创新能力和素质的理论与实践基础。以大学生科技活动为载体,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高层次人才,是当代高等学校面临的重要任务之一。  相似文献   

14.
正加强大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是当前高校教学改革的中心任务。"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和"北京市科学研究和创业行动计划"(两项计划以下简称为"计划项目")作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重要内容,其宗旨在于培养大学生从事科学研究和探索未知的兴趣,激发大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提高其创新实践的能力,使大学生得到科学研究与创造发明的初步训练,提高其科学研究与创业能力,为创新人才的成长提供良好的平台和环境。  相似文献   

15.
杨汉敏 《湖北教育》2004,(24):54-54
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经济的核心特征是知识创新。大学生是知识创新的主力军,培养当代大学生的创新能力,造就一大批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队伍,是高等学校面临的一项首要任务。  相似文献   

16.
受各种因素影响,当前大学生就业困难,创业是解决就业、扩大就业的有效途径.而创新是大学生创业成功的关键因素,大学生的创业离不开创新能力的培养。高等学校要从各方面创造条件,加强创新教育,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为大学生的创业打下良好的基础条件。  相似文献   

17.
科学技术研究及体制创新是我国经济发展水平以及高等学校前途的根木所在。如何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新人,造就人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拔尖人才以及相关成果,已成为高等学校紧迫的战略任务。同济人学在不断实践、探索的过程中,通过理论创新推动制度创新和科技创新,以建立科技创新体系为最迫切的任务,来逐步推进高水平研究型人学的建设进程。一、长期形成的科研体制不顺,严重制约着人才培养和创新水平的提高近年来,高校在许多领域培养和吸引了国内甚至国际先进水平的人才,并取得了一些科学技术研究的成果,但仍然深刻…  相似文献   

18.
培养工科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探索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生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的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创新教育应贯穿于大学生在校培养的整个过程和各个环节,最终达到调动和发挥学生特长和才能的效果。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要在课堂教学计划中,从内容、方法、手段有完整的体现,在课外活动中,从内容到方法也要紧紧围绕学生创新能力与综合素  相似文献   

19.
基于网络的高校科研项目管理系统开发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今时代,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社会对人才的评价标准也随之发生变化,不但要求21世纪的人才知识渊博,而且需要具备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一个国家拥有创新人才的多少,将决定经济发展的快慢,也决定科技进步的大小。教育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基础性战略地位,决定了它必须大力倡导创新精神,大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这是摆在教育工作面前的一项紧迫任务。  相似文献   

20.
目前,我们正处在一个知识经济已见端倪,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的时代,客观现实对劳动者的素质有了新的要求,对技工学校的教育也提出了新的挑战。要适应社会发展,技工学校必须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尤其要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为重点,变学生适应性发展为创造性发展,造就一批在知识经济时代能够独领风骚的新型技术工人。   培养创新能力的前提首先是要树立新的教育观。创新并不神秘,人人都有创新的潜能。一个人在现有的知识储备和智力水平下,对未知东西的探究、掌握都可视为一种创新活动,而创新能力是在学习前人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