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韩愈《师说》提出的教师的作用是“传道受业解惑”。这点谁都知道了。我认为“受业”容易“解惑”难。教师若简单“受业”,就象推土机一样把知识推给学生,这是容易的。而“解惑”呢,不仅只是解决知识的疑难,而且还包括  相似文献   

2.
美文采撷嘉①谷不夏熟,大器当晚成。徐生异凡鸟,安得非时鸣。汲汲有所为,驱驱本无情。懿②哉苍梧凤,终见排云征。——欧阳詹《徐十八晦落第》岱宗③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层云,决眦④入归鸟。会当⑤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莫使蹉跎恋疏野,男儿酬志在当年。——伍乔《庐山书堂送祝秀才还乡》读书与磨剑,旦夕⑥但忘寝。倘若功名立,哪愁变化迟。——李中《勉同志》注释:①〔嘉〕美好。②〔懿〕美好。③〔岱宗〕泰山。④〔眦〕眼眶。⑤〔会当〕一定要。⑥〔旦夕〕早晨和晚上。朋友,如果你想成功,请时刻…  相似文献   

3.
美文采撷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曹操《步出夏门行·龟虽寿》泛泛绿池,中有浮萍,寄身流波,随风靡倾。———曹丕《秋胡行·泛泛绿池》白马饰金羁①,连翩西北驰。借问谁家子,幽并游侠儿②。少小去乡邑,扬声沙漠垂③。宿昔秉良弓④,矢何参差⑤。控弦破左的⑥,右发摧月支⑦。仰手接飞猱⑧,俯身散马蹄⑨。———曹植《白马篇》注释:①〔羁〕马笼头。②〔幽并〕地名,现在的河北、山西和陕西三省交界的地方。③〔垂〕同“陲”,边塞。④〔宿昔〕“夙夕”,早晨、晚上。⑤〔矢〕用木做箭杆的箭。〔参差〕不齐的样子。⑥〔控弦〕…  相似文献   

4.
《师说》是高中语文课本的经典篇目,如何安排此文的教学内容和选择合适的教学方式,是语文教师一直在探讨的话题。“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教授《师说》一文,即可从“解惑”受业“传道”三个方面逐层落实教学内容。  相似文献   

5.
一、选文李衡①于武陵龙阳②泛洲③上作宅,种柑橘千树。临死敕④儿曰:“吾州里有千头木奴。不责汝衣食,岁上一匹绢⑤,亦可足用矣。”吴末⑥,柑橘成,岁得绢数千匹,恒称⑦太史公所谓“江陵千树橘,与千户侯等⑧”者也。樊重⑨欲作器物,先种梓、漆,时人嗤⑩之。然积以岁月,皆得其用,向之笑者咸求假輥焉。此种植之不可已已輥也。谚曰:“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此之谓也。(《齐民要术》)〔注释〕①〔李衡〕人名,三国时吴国官吏。②〔武陵龙阳〕地名,武陵郡龙阳县。③〔泛洲〕湖中大片的淤积洲。④〔敕(chì…  相似文献   

6.
美文采撷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①佳,飞鸟相与还②。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③。———陶渊明《饮酒·结庐在人境》春水满四泽,夏云多奇峰。秋月扬明辉④,冬岭秀寒松⑤。———顾恺之《神情诗》昏旦⑥变气候,山水含清晖。清晖能娱人,游子憺忘归⑦。出谷日尚早,入舟阳已微。林壑敛暝色⑧,云霞收夕霏⑨。芰荷迭映蔚,蒲稗相因依⑩。——谢灵运《石壁精舍还湖中作》注释:①〔日夕〕傍晚。②〔相与还〕结伴归来。③〔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此中含有真意,可以意会,但不能也无需用语言表达出来。④〔扬〕照。⑤〔秀〕青翠。⑥〔昏旦〕早…  相似文献   

7.
语文新视野     
韩愈有言:“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我认为,只知“受业”传授书本知识的教师,无论他知识如何渊博,技艺如何纯熟,也只能当一个“教书匠”;在“受业”基础上会“解惑”,将学生提出的疑难问题准确明白地阐释清楚,进而提出更深难的“惑”让学生思考,启迪智慧开阔思路,这种教师有资格被称为“教书先生”;而那些在“受业解惑”的基础上,以“传道”为目标,教人“继其志”,塑造学生崇高品性的教师,才真正达到了语文教学的最  相似文献   

8.
冬雪     
美文采撷燕山)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①。——李白《北风行》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白)歌送武判官归京》梅须逊②)三分白,)却输梅一段香。———卢梅坡《)梅》旋扑珠帘过粉墙,轻于柳絮重于霜。——李商隐《对)二首》云容皓白,破晓③云英纷似织。风力无端,欲学杨花更耐寒。——苏轼《减字木兰花》注释:①〔轩辕台〕相传为黄帝擒蚩尤之处。②〔逊〕比不上,不及。③〔破晓〕天刚亮。悄然无声中,空中飘起了)花。一片、两片、三片……初)的世界是湿润的。空气变得格外清新,飘落于颈部、脸上的)花让人体会到沁人心脾的清凉…  相似文献   

9.
〔原文〕余尝①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则眼不看子细②,心眼既不专一③,却漫浪④诵读,决⑤不能记,记亦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⑥。心既⑦到矣,眼、口岂⑧能不到乎?(选自朱熹《训古学斋规》)〔注释〕①尝:曾经。②子:子通“仔”。③专一:专心一意。④漫  相似文献   

10.
美文采撷路曼曼其修远兮①,吾将上下而求索。———《楚辞·离骚》出不入兮往不反②,平原忽兮路超远。带长剑兮挟秦弓,首身离兮心不惩③。诚既勇兮又以武,终刚强兮不可凌。身既死兮神以灵④,魂魄毅兮为鬼雄⑤。———《楚辞·国殇》余幼好此奇服兮,年既老而不衰。带长铗之陆离兮⑥,冠切云之崔嵬⑦。被⑧明月兮珮宝璐。世溷浊⑨而莫余知兮,吾方高驰而不顾。驾青虬兮骖白螭⑩,吾与重华游兮瑶之圃。登昆仑兮食玉英,与天地兮同寿,与日月兮齐光。———《楚辞·涉江》注释:①〔曼曼〕同“漫漫”。〔修〕长。②〔入〕回来。〔反〕同“返”。③〔惩…  相似文献   

11.
韩愈《师说》开头云:“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大学、中学和其他选注本均释“受”字为“通‘授’”或“同‘授’”。我认为这样注解是不妥的。这里的“受业”应是“援业”之误,应予改正。“受业”不同于“授业”。早在先秦就有“受业”的说法,即学生从师学习之意。《孟子·告子下》载,曹交对孟子说:“交得见于邹君,可以假馆,愿留而受业于门。”说的是曹交想在孟门当学生从师学习。《史记》多次用“受业”。《孟子苟卿列传》叙孟子“受业子思之门人”,孟子在  相似文献   

12.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千百年来,世人莫不如此看待教师.诚然,若以教师职责之共性而言,韩愈之说,固不失为至论,然就各类学校教师职责之个性而言,师之传道、受业、解惑之职责又当是各有侧重,绝非并驾齐驱、等量齐观的.传道、受业固然是高校教师责无旁贷的重要职责,但解惑乃是高校教师首要之职责,传道、受业之功能当通过解惑之途径得以实现,因此,在授课这一教学的主要环节中,高校教师必须高举起“解惑”之大旗,充分发挥为莘莘学子“指点迷津”之作用,切忌罗列知识,不分主次难易,无所不尽.  相似文献   

13.
迎春灯谜     
①解闷散心〔打字一〕②月落乌啼〔打字一〕③十分即一寸〔打字一〕④喜上眉梢〔打字一〕⑤外来语〔打成语一〕⑥水中捞月〔打成语一〕⑦凿壁偷光〔打《三国》人名一〕⑧金玉湖中结良缘〔打台湾景点一〕⑨煎饼不在店里做〔打上海景观一〕輥社稷安定〔打国名一〕輥沪产元宵〔打五言唐句一〕(卷帘格)輥一枝红杏出墙来〔打《红楼梦》人物名一〕輥历史测验〔打学科名一〕  相似文献   

14.
《文书学》思考与练习题河北师范大学贾振华一、单项选择题1.甲骨文书产生于……………①酉周②春秋战国③商代④秦朝2.唐宋时代称“文书”为…………①典册②文卷③文牍④本章3.最早出现“文书”一词是在…①秦朝②三国③明代④汉朝4.把“文书”称作“公文”,开...  相似文献   

15.
一、单项选择肠 1.汉代传《诗经》共有四家,称为古文诗学的是 ①齐之辕固②鲁之巾培③燕之韩要 ④赵之毛袭 2.先秦诸子中文学成就最高的是 ①孟子②庄子③荀子④韩非孔 3.我国第一部纪传体的断代史是 〔D《左传》②《战国策》③《史记》 ④《汉书》 4.《报任少卿书》的作者是 ①左丘明②张衡③司马迁①班 固 5,刘褥称为“七子之冠冕”的作家是 ①曹植②王架③张琳④刘祯 6.刘义庆的《世说新语》是‘一部 ①讽刺小说②传奇小说⑧志怪小说 ①轶事小说 7.被后者喻为一七绝圣手”的诗人是 ①李白(客王维③刘禹锡①王昌 龄 8.《送李愿归盘谷序》…  相似文献   

16.
一、下面圆括号里对加点的饲的注音如果正确在错处打上“x”,然后在方括号里写上正确的。请在方括号里打上“侧”;如果有错,(4分)①给我看看(k台nk己n)〔〕②一只小鸟儿(xi石011石oer)〔〕③他不在家(boz6i)〔〕④我分了一大半(yTd应b己n)〔〕二、下列单音饲应与后面的.个字组成多音词,请在括号里打上“侧”。(4分)①欣—尝()、偿()、赏()②心—愿()、愿()、忿()⑧酝—酿()、配()、族()④聚—精()、积()、极() 三、下面“千”字的读窗及愈义是从《新华字典》中摘抄下来的,请根据查字典的知识演空并回答后面的问肠。(4分) 干(⑤一⑥吞乾) Og…  相似文献   

17.
一、敕勒①歌北朝民歌牧勒川②,阴山③下。天似穹庐④,笼盖四野⑤。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⑥牛羊。〔注解〕①敕(chì)勒:我国古代北方少数民族名,又叫铁勒、高车。《北史》载:“其人好长歌”。《敕勒歌》选自宋朝郭茂倩(piàn)编的《乐府诗集·杂歌谣辞》,它是公元五四六年北齐  相似文献   

18.
韩愈在《师说》一文中,对老师的作用作了精辟的概括——传道、授业、解惑。按照他的说法,“授业”应该与“传道”不同。  相似文献   

19.
唐代大文豪韩愈有一篇脍炙人口的文章——《师说》,我以为至今仍有充分的现实的认识价值,文中一语归纳了老师的职责,很有点唯物主义的精神:“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讲通俗一点,就是说,求学问不能没有老师,自古已然,当老师的必须能够传授学说,教授文化知识,解答学生的疑难问题,韩文中指的“道”,就是“学说”,自然是“孔孟之道”,所  相似文献   

20.
薛玉英 《考试周刊》2009,(27):63-63
新理念和标准对教师的角色提出了更多的要求,要求教师从传统的“传道、受业、解惑”者转化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教育教学的研究者、“平等中的首席”、合作者和学习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