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宋史·儒林传·杨万里传》载杨万里曾向丞相王淮推荐朱熹,袁枢等60人才,“淮次第擢用之”。周汝昌先生《杨万里选集·前言》将此事系于孝宗淳熙十三年(1186)。《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文学卷》“杨万里”条又云:“(淳熙)十三年,迁枢密院检详官兼太子侍读,向宰相王淮推荐朱熹、袁枢等16位人才。”今案:杨万里向丞相荐人才之事本在淳熙十二年(1185),不在十三年;所荐乃60人,而非16人,迁枢密院职乃在荐人才之后(次年),而非其前。检《四部丛刊·初编》影印宋钞本《诚斋集》卷113《淳熙荐士录》,  相似文献   

2.
正屏上鉴语《屏风帖》,草书,唐太宗李世民撰文并书于贞观十四年(公元640年)四月二十二日。宋淳熙九年(公元1182年)祝宽天借观于从兄季平处,言于绍兴初得之于北人南渡者。姜尧章曾分别于宋淳熙十四年(公元1137年)、庆元元年(公元1195年)获观题识,称其高古,不乏风致。宋嘉泰四年(公元1204年)王允初刻石于临安余杭县(今杭州市余杭区)。元延三年(公元1316年),县令尹王  相似文献   

3.
张勇 《现代语文》2007,(5):11-12
本文主要分析杨万里对江西派的态度,从杨万里绍兴壬午年焚毁早年学江西派的诗作,及其对“活法”二字的回避,以及谈论诗歌的有关诗丈作品三个方面分析杨万里自己对江西派的态度。得出在绍兴壬午年焚毁学江西派的“少作”之后,杨万里就不再把自己视为江西派一员的结论。  相似文献   

4.
北宋名贤蔡襄,字君谟,福建兴化军仙游人。“年十八举进士,为开封第一。(仁宗)天圣八年(1030),登进士甲科,为西京留守推官。”(明陈效修、周瑛等《重刊兴化府志》卷三九)他累官直史馆、知谏院、馆阁校勘兼起居注,历知开封府、福州、泉州和杭州,终至端明殿学士。英宗治平四年(1067)病卒于家。南宋孝宗淳熙四年(1177)谥忠惠。纵观其五十六年短暂的生涯,堪称是位才学广博的名儒贤臣。  相似文献   

5.
△《黄梨洲集外诗》实光绪三十二年 (13期)△《黄梨洲<行朝录>自序》实《国粹学 报》第二年第七册(19期),光绪三十二 年。△黄梨洲<孟子师说>题辞》实_光绪三十 二年《国粹学报》(19期)△《黄梨洲(行朝录>后序》实《国粹学 报》第二年第七册(20期),光绪三十二 年△《明儒王船山、黄梨洲、顾亭林从祀孔庙 论》《国粹学报》34期,光绪三十二年△《黄梨洲象(附象赞)》《国粹学报》1 卷1期, 1905年△《明末四先生学说》邓实《国粹学报》 2卷3,13期,1906年△《黄梨洲集外诗》秉衡居士《文艺杂 志(扫叶山房)》8期,1915年8月△《…  相似文献   

6.
辛弃疾自高宗(赵构)绍兴三十二年(壬午,1162)二十三岁南归任江阴签判起,到宁宗(赵扩)开禧三年(丁卯,1207)六十八岁逝世,这四十多年生活中,前后有二十年时间分别在江西上饶的带湖和铅山的瓢泉闲居,两次退隐以一段插曲作间隔,那便是他在福建为官的三年(实际上是两年多些)。隐退在上饶带湖十年(从孝宗赵淳熙八年,辛丑,1181冬,到光宗赵惇绍熙二年,辛亥,1191冬)之后,怎么忽然又被起用去福建,史传上没有记载。从对辛弃疾的关系人物的  相似文献   

7.
杨简,字敬仲,自号慈湖,浙江慈溪县人(即今慈城)。生于宋高宗绍兴十一年,卒于理宗宝庆二年(公元1141——1226年)。与同时镇海舒广平(璘),奉化沈定川(焕),鄞县袁絜斋(燮)皆宗陆九渊(象山)之学,而且同在南宋孝宗淳熙时代(公元1127——1279年),故号称四明淳熙四先生。杨简,孝宗乾道年间进士及第,初官浙江富阳主簿,遭母丧去官,后历任浙江嵊县、江西乐平知县,以兴学训士闻于朝,乃召为国子博士。旋被贬于广西全川,复起用为兵部郎。宁  相似文献   

8.
南宋四大家之后晚唐诗风的流行,是宋诗演变的重要转折。对于这一转折的发生时间,大都认为在嘉定元年前后。这是受方回观点的影响。实际上淳熙十六年前后更值得重视。它既是乾淳诗坛的总结时期,也是诗人群体和诗歌风貌发生嬗变的时期。杨万里和刘克庄都将乾淳时期视作一个独立的诗史单元,而视淳熙十六年前后为诗坛转折发生期。  相似文献   

9.
南宋利州路分合频繁,经考证认为达九次之多,即绍兴十四年分,乾道三年四月合;乾道三年六月分,乾道四年合;淳熙二年分,淳熙三年合;淳熙五年分,绍熙五年合;庆元二年又分,嘉定二年复合;嘉定十一年短暂分、合又于次年五月再分,同年八月又合;嘉定十六年再合;战乱中实又分矣。  相似文献   

10.
南宋杰出诗人杨万里,是江西吉水县人。他廉介清正,文思敏捷,谦虚好学,待人真诚,教子有方,至今仍然有口皆碑。 杨万里和陆游、范成大、尤袤,被称为南宋“中兴四大诗人”。万里与尤袤的关系特别亲密。淳熙年间,杨万里做秘书监,尤袤住太常  相似文献   

11.
杨万里于淳熙十四年(1187)作《荆溪集序》自叙其学诗过程说:“予之诗,始学江西诸君子;既又学后山五字律;既又学半山老人七字绝句;晚乃学绝句于唐人:学之愈力,作之愈寡。”本文拟就其学半山、学晚唐问题作些粗浅探索: 第一章 一、浅谈杨万里学习王安石的问题 杨万里喜爱王安石诗。他在《读诗》一诗中说:“船中活计只诗编,读了唐诗读半山。不是老夫朝不食,半山绝句当朝餐。”  相似文献   

12.
《续资治通鉴长编》(以下简称《长编》)是南宋孝宗年间修成的一部编年体的著名历史著作,它的作者是李焘。李焘(公元一一一五年至一一八四年),字仁甫,一字子真,自号巽岩,学者称巽岩先生。眉州丹稜(今四川省洪雅县境)人。中南宋高宗绍兴八年(一一三八年)黄公度榜进士。历官内外,悉心任事,不畏豪强,颇有政声。累官礼部侍郎,进敷文阁学士兼侍讲,同修国史。《长编》于孝宗淳熙九年(一一八二年)最后写成进呈。淳熙十一年(一一八四年)病死。他的著作除《长编》外,还有文集五十卷、奏议三十卷、易学五卷、春秋学十  相似文献   

13.
(四) 许多评论家、注释家认为辛弃疾的《怀古》写于开禧元年(1205)。我们认为写于嘉泰四年(1204)知镇江府不久。词中有“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句,这句可以帮助我们考察这首词的写作年代:辛弃疾是绍兴三十二年(1162)南归的,从这一年到嘉泰四年,按中国记年习惯头尾恰好四十三年。把《怀古》的写作年代确定下来,有助我们对这首词真实思想的理解。辛弃疾就是这一年建议北伐的,韩侂胄就是这一年拜相的。  相似文献   

14.
宋诗三首     
宋诗三首郁芳小池杨万里泉眼无声惜细流①,树阴照水爱晴柔②。小荷才露尖尖角③,早有蜻蜓立上头。〔作者〕杨万里(1127年~1206),字廷秀,号诚斋,南宋江西吉水(今江西吉安市)人。宋高宗绍兴二十四年(1154)进士。官至太常丞、广东提点刑狱、秘书监。...  相似文献   

15.
南宋淳熙年间,蔡季通和儿子蔡沉坚持在湖南道县办学,培育人才,时称西山先生和九峰先生。江西吉水杨万里和江苏无锡尤袤等著名文学家看到蔡氏父于在湖南道县编写的教材后高度赞扬,杨万里、尤袤两人直向宋高宗赵构推荐蔡季通是“一代贤师”,极力荐  相似文献   

16.
延笃是东汉官员,官至京兆尹,生年不详,卒于永康元年(167年),延笃博通经传及百家学说,为政仁爱,重视教化。《战国策论》是延笃对《战国策》所作注解之书,此书今亡佚,仅余片言只字。《战国策论》一卷,成书时间为永康元年(公元167年)之前,散佚时间为南宋绍兴十七年(1147年)至宋孝宗淳熙十四年(1187年)。  相似文献   

17.
<正> 关于南宋爱国词人张孝祥知抚州的时间,由于收入宋嘉泰刊本《张于湖集》附录的《宣城张氏信谱传》(陆世良撰于绍熙五年)谓“年未三十”(张氏生于绍兴二年,公元1132年),其后《宋史》便采此说入《张孝祥传》,今人宛敏灏先生撰著《张孝祥年谱》(初稿载1959年4、5期《安徽史学通讯》,修订稿载《词学》第2、3辑。以下简称《年谱》)承陆说定张氏知抚州在“绍兴三十年,公元1160年,二十九岁”,并谓“绍兴三十年除知抚州,夏日取道南陵、鄱阳、余干赴任”,“绍兴三十一年六月去临川”,绍兴三十一年秋冬、三十二年整年至隆兴元年春均“在宣城”,“往来宣城、芜湖间”。我们知道,张孝祥于绍兴二十  相似文献   

18.
本文在分析绍兴旅游业竞争力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加快发展绍兴旅游业和打造绍兴旅游竞争优势的对策:一是要切实转变观念树立竞争导向的市场观;二是整合绍兴旅游资源,形成发展的强大合力;三是运用资本经营,做强做大绍兴旅游业;四是正确运用文化遗产,用文化运作来唱响绍兴旅游品牌。  相似文献   

19.
传世名画     
李迪,河阳(今河南孟县)人,生卒不详,由北宋宣和画院而入南宋绍兴画院。他的画风接近徐熙、崔白一路。作于淳熙丁末(1187年)的这件《雪树寒禽图》,特别值得我们注意的是它的树干和竹叶画法,都是由落墨为格而来。树干用勾、皴、染并施,这在山  相似文献   

20.
泉州的梁氏家族,自古以来对潮州的感情特别深厚。之所以如此,乃源于南宋丞相梁克家之游学揭阳,留下了一个广为梁氏家族世代传颂的千古佳话。 梁克家字叔子,号毅斋,生于北宋靖康二年(1127)。自“幼聪明绝人,书过目成涌”。南宋绍兴三十年(1160)状元及第,乾道三年(1167)迁给事中,乾道五年(1169)拜端明殿学士,进枢密院参知政事,八年(1172)拜右丞相兼枢密使,淳熙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