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赵英著 《出版参考》2007,(8S):I0007-I0007
进入21世纪的图书出版业越来越遭遇发展困境,民营策划企业更是艰难。图书库存积压、低水平重复出版、压款赊销,使得出版业积重难返。时至今日,图书营销仍按几十年以来的老路子走显然已经不合时宜。[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在激发我国图书出版业巨大活力的同时,也导致了我国图书出版市场的外部性现象,使得我国有限的图书出版资源的配置效率较低,影响着我国图书出版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本文拟从经济学角度对这一现象进行深刻的剖析,揭示其对我国图书出版业发展的负面效应,并提出相应的矫正思路。  相似文献   

3.
8月30日,由中国版协国际合作出版工作委员会、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出版参考杂志社联合主办的“第十届输出版、引进版优秀图书评选”活动在新闻出版总署举行了颁奖典礼.回顾一个历经十年的公益性评奖活动的发展历程,分析参评图书和获奖图书的情况,我国出版业“走出去”“引进来”的发展脉络以及最新发展趋势清晰可见.可以说,十年来,我国新闻出版业实力逐渐增强,“走出去”的愿望更加迫切,脚步更加坚实.  相似文献   

4.
深秋·激情     
化兵 《出版参考》2007,(11S):I0001-I0001
只要高考的指挥棒没有变,教材教辅图书就肯定是中国最大的图书市场。虽然很多人对做教辅的有些不屑,但教辅从业者成为图书出版业的支撑者,许多民营教辅大鳄的年销售码洋都是好几个亿。今年纸价上涨明显,物价上涨压力也很大,许多教辅生产者无力为继,当然,在这种时刻,也不乏逆市上涨的个股,譬如山东世纪金榜。本期“焦点故事”推出《盘点2007年民营教辅图书业》,细细品评各家2007年表现,值得一读。[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出版业的发展同其他事物的发展一样,处在一种曲线中运作和波动中进步。在经济发展中,可用“景气指数”作为预警系统,对曲线波幅进行观察,采用调控手段,推动其发展。出版业暂无这种预警系统,不过,观察图书营销情况、库存情况、品种结构、重版或重印率,可了解其发展的一般状态,从战略上认识问题。90年代以来,出版业的发展,一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1996年举办的中国出版成就展,充分展示了丰硕成果;另一方面,也出现了一些值得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潘文年 《编辑之友》2012,(1):19-24,52
随着国家经济实力的提升,提高文化"软实力"的历史使命,使得中国图书"走出去"成为一种历史的必然,成为当代中国出版业前进过程中的一种常态。十年来,中国图书主要通过图书商品输出、图书版权输出、海外直接出版三种方式实现"走出去"的。  相似文献   

7.
甄西 《出版参考》2006,(2X):32-33
低迷的日本杂志市场 2004年,日本出版业在连续7年下滑之后,第一次出现了增长。但是,持续了二十几年的“杂志高图书低”——杂志销售额大于图书销售额的状况也发生了变化,也就是说,2004年1.3%的增长,全是图书的功劳,而没有杂志的贡献。如何使杂志摆脱低迷状态,如何重振杂志昔日的辉煌,成为日本出版业当前和今后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8.
穆毅 《出版参考》2005,(5X):12-12
中国图书出版业作为开放较晚的行业,普遍存在的是经营管理落后,市场化运作不足。面对国际国内激烈竞争和风起云涌的市场变幻,人力资源的提升正成为出版业急待解决的难题。针对出版业的实际情况,中国人民大学将于2005年7月推出首期“出版经营管理特训班”培训。  相似文献   

9.
《出版经济》2004,(2):16-17
2003年12月,电子工业出版社针对其全部在销零售图书,进行了“2003年十大优秀零售畅销书评选活动”。经过对全国几十家零售书店的销售数据进行调查,初选了30种入围图书,再根据来自全国200余家书店近300名一线销售人员对这30种图书的投票统计,最终产生了2003年度十大优秀畅销书。“新电脑课堂系列丛书”、“富爸爸系列丛书”等十套/种图书成为了“电子工业出版  相似文献   

10.
图书营销学是在图书营销实践活动长期发展基础上,尤其是在我国出版业近几年加速产业化发展进程的基础上产生的。它经历了一个由图书发行知识的长期逐步积累,到图书发行学的产生,以及由图书进销学向图书营销学演变这样一个漫长的过程。早期图书营销学知识的积累尽管“图书营销学”这个名称在我国直到近几年才出现,与此相关的图书发行学也产生不到20年,但是,探索图书市场交易规律的图书营销学知识的产生与发展,却伴随着图书贸易活动的出现及其发展而具有了悠久的历史。公元4年出现于汉代长安太学近旁“槐市”上的图书贸易活动,是史…  相似文献   

11.
eBook会取代传统图书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房平 《出版经济》2002,(9):13-16
出版业像所有的行业一样,有当今时代发生着前所未有的巨大变化。eBook——电子图书,一种不需要纸张和油墨而需要电源、显示器、软件的“图书”,把传统的出版业搅得滞沸扬扬。有人断言:2030年出版业将成为电子图书的天下,届时电子图书的市场占有率将超过90%;美国出版协会预测:2005年电子图书的销售额将占出版业销售额的6%。国外著名的出版机构如华纳、西蒙等都已经在电子图书方面进行了积极的尝试,也引起  相似文献   

12.
一、我国大学图书出版业的发展与历史沿革略述 1.大学出版社的创建与发展规模 追溯我国大学图书出版业的发端,如果按大学建立出版社的时期推算,应是始于新中国成立后的1956年,地处我国一北一东的两家高校,中国人民大学与上海师范大学(现华东师范大学)相继被批准建立出版社.这一历史事实的出现,对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而言,有着深远的意义,它标志着我国大学图书出版业的萌芽.  相似文献   

13.
所谓图书出版业的多角化发展.即指出版物扩张型的多方面经营,目前.中国图书出版业的多角化发展主要是指电子.音像出版物的发展。中国的电子.音像出版事业是在80年代初创立起来的,90年代末.电脑、VCD消费开姑转向沮软件消费为主,电子出版物成为出版社关注的焦点,新华书店也在积极扩大光盘销售渠道。电子、音像出版作为两项新型的出版业务,其业务内容与业务模式都有别于传统出版.故有待于进一步地探讨和研究。  相似文献   

14.
新华书店的特别优势及其发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出版业的壮大、因应“入世”的形势和新华书店在国内图书发行市场上的疲软状态。“新华书店民营化”的呼声出现了。可以说,这是一声呐喊,表征着业内人士对目前新华书店作用的深层次思考和对目前图书发行形势的忧患意识。但“新华书店民营化”真的是中国图书发行业转机的关捩吗?  相似文献   

15.
一、品牌意识在图书选题策划中的重要性 中国出版业经历20世纪80年代的品种竞争阶段和90年代的市场竞争阶段之后,进入了21世纪的品牌竞争阶段.  相似文献   

16.
中国图书发行业在这十年中的变化,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中国出版业的面貌,而此变化至少在十个层面有所反映。  相似文献   

17.
我们可以考虑通过政府现有图书管理部门来给民营图书工作室统一管理选题,并发放所需书号,这一方面降低了民营图书工作室的出版成本,另一方面也可以杜绝社会上的买卖书号现象。改革开放之后,我国出版业中的民营成分兴起,民营图书工作室也应运而生。据相关资料显示,民营图书工作室真正进入出版业的核心领域始于20世纪90年代,而最早参与的出版业务仅是图书销售工作。可以说,正是那些早年投身于图书销售、并对图书市场有敏锐洞察力的个体书商,了解市场真正需要的图书选题,为了更大的利益而转向图书出版,从而出现了民营图书工作室。  相似文献   

18.
在改革开放以后,新中国的出版业才开始面向外部世界。1986年,中国举办了第一届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这为出版业打开了了解世界的窗口;1992年,中国加入《伯尔尼公约》,正式步入世界出版业这个大家庭之中;如今,中国作为主宾国参列2009年度的法兰克福书展,具体实施出版业“走出去”的战略。  相似文献   

19.
一提到科普图书,十有八九的读者会想到《十万个为什么》。这套书1959年首次出版,此后屡创佳绩,并带动了20世纪60—80年代中国科普图书的出版大观。20世纪90年代,中国的科普图书出版开始呈现下滑之势,而且“科普”的概念也发生了进化,除了科学知识,科学思维、科学精神及其背后蕴藏的历史、人文因素,都被纳入大科普的概念之下,“科学文化”这一称谓被越来越多的科学传播人士所认可。  相似文献   

20.
2006年,重庆出版业以实施重大图书出版工程为切入点,以继续实施“图书出版精品发展战略”为着力点,更新出版观念,调整出版思路,多层面、多角度、多形式地挖掘地方资源,基本形式土文化特色和时代特征突出的出版格局。三家图书出版单位其申报年度选题658种,整体上呈现七大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