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正>机械波的图像问题分类方式繁多,学生学到的题型方法也就多而乱.无论是题型还是方法,都缺乏系统性,难以记忆、掌握和应用.本文拟就机械波的图像问题的归类分析作简要的探讨,力求分类科学、全面、简明扼要,并结合最近几年高考中出现的考题说明对应类型问题的解题策略.不少老师把机械波的图像问题分为:1波的基本概念类问题;2波传播过程中多解问题;3波的图像判断质点振动问题;4波的图像和振动图像结合题等.类似分类方法还有很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近几年高考中机械波典型题的分析,说明深刻理解机械波的形成过程、抓住振动和波之间的联系是分析解决机械波问题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一、方向不确定。导致多解 波总是由波源发出并由近及远地向前传播,波在介质中传播时,介质中各质点的振动情况是依据波的传播方向可以确定的,反之亦然,因此,根据题中的已知条件不能确定波的传播方式或者不能确定质点的振动方向,就会出现多解,同学们解题时往往人为地选定某一方向为波的传播方向或是质点的振动方向,造成漏掉一个相反方向的可能解.  相似文献   

4.
解决两种图象的综合问题的思路: (1)首先识别哪一个图象是波的图象,哪一个图象是振动图象,两者间的联系是周期与振幅; (2)由题中所给条件确定是哪个时刻的波的图象,再确定是哪个质点的振动图象,然后在波的图象中寻找符合振动图象规律的质点.  相似文献   

5.
波的传播和各质点的振动之间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 .如果质点振动或波的传播方向不确定 ,波的传播时间或距离不确定等 ,就容易出现多解的现象 .如果在解题时不能全面透彻地分析题意 ,正确地使用已知条件 ,极易出现解答不完整 ,或用特解代替通解 .下面结合例题作分类例析 .一、时间、距离不确定形成多解沿着波的传播方向 ,间距等于数倍波长的两相邻质点振动情况完全相同 ;在振动时间上 ,间隔等于整数倍周期的两相邻质点振动情况也完全相同 ,所以 ,题中已知条件若没有给定波传播的时间或没有给定波传播距离 ,就会出现多解现象 .许多学生只分析传…  相似文献   

6.
振动和波是物理研究的基本运动形式,是力学知识的延续和应用,是高考必考内容,其中命 题频率最高的知识有:单摆周期公式的应用;横波图像分析;波的图像中的质点运动方向;波长、 频率和波速的关系;理解多普勒效应以及在测速、测距等方面的应用;理解波的干涉、波的衍射 现象.本章内容在高考中多以选择题形式出现,试题信息容量大、综合强,一连题往往考查多个 概念和规律,特别是通过波的图像及与振动图像的综合来考查对波的理解能力、推理能力和空 间想象能力.高考中涉及本章内容的命题方向不会有大的变化,会在应用能力上、在和其他物理 知识的综合运用上加大力度.  相似文献   

7.
综观近几年全国高考题 ,可以看出高考对《振动和波》这一部分的考查侧重以下几个方面 :( 1 )单摆周期公式的应用 ;( 2 )横波图像的分析 ;( 3 )在波的图像中质点的运动方向 ;( 4)波长、频率和波速的关系 .在题型上有选择题、填空题、作图题、计算题 .从命题的发展趋势上看 ,从考查识记到考查应用能力 ;从考查单一的《振动和波》的知识到考查《振动和波》的知识和其他物理知识的综合运用 .估计 2 0 0 3年有关《振动和波》内容的高考题将在应用能力上、在和其他物理知识的综合运用上做文章 .针对考查的重点和命题的热点 ,下面我们将分别对《振…  相似文献   

8.
柯岩 《高中数理化》2009,(11):36-37
1传播方向不确定出现多解 波总是由波源出发,并由近及远地向前传播.波在介质中传播时,介质中的各个质点的振动情况可以根据波的传播方向确定.反之亦然,但是,如果题中的已知条件不能确定波的传播方向或者不能确定质点的振动方向,则需要分情况进行讨论,此时就会出现多解现象.  相似文献   

9.
王佐峰 《物理教师》2002,23(7):56-56
在讲波的干涉时有这么一道题 (以下加强点和减弱点均指振动最强点和最弱点 ) :在x轴上x =2m和x =-2m处有两个振动完全相同的相干波源 ,它们激发的波的波长λ =1m ,那么在 y =3m的直线上有多少个振动加强点 ?在x =3m的直线上有多少个加强点 ?分析这类题目时 ,应从两波源连线的中垂线入手 ,当两波源同步时 ,中垂线上的点一定为振动加强点 ,当两波源振动总是相反时 (相位差为π) ,中垂线上的点一定为振动减弱点 .在波源连线上相邻振动加强点的距离为λ/2 ,相邻振动减弱点的距离也是λ/2 .并且加强点和减弱点相间等距出现 .实际上若两…  相似文献   

10.
正现行的多数资料书及参考答案中对波动图像类题目解析或参考答案都以平移法为标准.作者发现质点振动法解题更全面,应用范围更广,只要理解具体机理后解题其实更快.本文解决波动图像类题目全部用质点振动法,以此展示振动法解题的独特之处.一、对机械波的描述机械波的特性总结为三个特点:①波不停地在扭动,同时向外传播;②波源启振后,远离波源的点总是在紧跟其靠近波源的临近点的振动趋势;③波是由大量质点构成,且构成波的所有质点只上下做简谐振动.  相似文献   

11.
孙国中 《新高考》2006,(10):8-12
"机械振动与机械波"是历年高考的必考内容,其中命题频率最高的知识点是波的图像和振动图像,以及波长、波速和频率关系,其次是单摆周期.题型多以选择题等形式出现.试题信息容量大,综合性强,一道题往往考查多个概念和规律,特别是通过波的图像综合考查对波的理解能力、推理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相似文献   

12.
在干涉现象中有一类确定振动强点与弱点个数的题型,此类题主要解法有以下两种: 方法一 先确定要研究区域各点与两波源距离之差的范围,再联系振动强点与弱点的条件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13.
机械波是力学部分的重要内容,综观“机械波”一章,结合考试常考察的知识点以及学生难以掌握的地方,机械波问题中有下面的七类难点:波长的判断,波的多解问题,知波的传播方向判断某质点振动方向,画Δt后的波形图,波的干涉,振动和波动的综合,多普勒效应问题·一、“波长”的确定①  相似文献   

14.
振动和波是物理研究的基本运动形式,是力学知识的延续和应用,是高考必考内容,其中命题频率最高的知识有:单摆周期公式的应用;横波图像分析;波的图像中的质点运动方向;波长、频率和波速的关系;理解多普勒效应以及在测速、测距等方面的应用;理解波的干涉、波的衍射现象,本章内容在高考中多以选择题形式出现,试题信息容量大、综合强,一道题往往考查多个概念和规律,特别是通过波的图像及与振动图像的综合来考查对波的理解能力、推理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高考中涉及本章内容的命题方向不会有大的变化,会在应用能力上、在和其他物理如识的综合运用上加大力度.  相似文献   

15.
“波的图象”作为一个重要知识点,涉及的问题复杂多变,能综合考查学生对波的理解能力、推理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因而成为机械波中高考命题频率最高的知识点。而振动图象和波动图象之间的变换,更成为学习的难点。本文以2007年高考波动题为例,谈一谈图象变换的技巧、方法以及如何通过图象变换解波动图象题。  相似文献   

16.
机械振动和机械波是历年高考的必考内容,其中命题热点是简谐运动及其振动图象,波的图象,及其波长、频率、波速的关系,以及单摆的周期(含实验)等.题型多以选择题、实验填空题的形式出现.试题信息容量大,综合性强,一道试题往往考查多个概念和规律.特别是通过波的图象综合考查对波的理解能力、推理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值得注意的是,2006年高考试题与新课程理念接轨,出现了联系生活实际的试题,如北京理综卷17题鸟落树枝上,由树枝振动估算鸟的质量;广东物理卷6题列车在铁轨上高速运行时共振现象的防止等.这些探究开放性的新颖试题对2007年的高考备考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下面对此进行分类评析,以帮助同学们更好地复习备考.  相似文献   

17.
姜启时 《新高考》2004,(11):56-58
振动和波是物质的基本运动形式,是力学知识的延续和应用,是高考必考内容,在高考中出现频率最高的知识点有:单摆周期公式的应用;横波图像分析;波的图像中质点的运动方向;波长、频率和波速的关系;多普勒效应以及在测速、测距等方面的应用;波的干涉、波的衍射现象.本章内容在高考中多以选择题形式出现,试题信息容量大、综合性强,一道题往往考查多个概念和规律,特别是通过波的图像  相似文献   

18.
在《高中物理重点知识》(王溢然、朱从礼编,百家出版社出版)一书中有这样一题:在宽阔的静水面上同时扔两粒石子,激起了水波.已知两落点A、B相距4λ(λ为波长),则水面产生的不连续的振动加强线共计有____根;在A、B外垂直于A、B连线的直线MN上,振动的加强点有____个(图1).大部分学生面对这一道题不知如何下手.分析原因有:学生对波的干涉这一部分内容的学习仅着眼于记住几个结论,对波的干涉图样认识肤浅,特别是对波干涉问题的定量研究尤为缺乏.针对这种情况,笔者在教学中抓住上述典型问题作比较详细的讨论,力求达到以点带面、举一反三的效果.下面就是对这个问题的分析和解.  相似文献   

19.
点波源的机械波 (如球面波、水面波 )在介质中传播时 ,即使不计介质对能量的吸收 ,波的振幅也随位置的变化而发生改变 .本文以 2 0 0 2年高考上海物理卷第4题为例 ,对波的振幅作一些讨论 ,原题如下 :原题 如图 1所示 ,S1、S2 是振动完全相同的两图 1个机械波的波源 ,振幅为 A,a、b、c三点分别位于 S1、S2 连线的中垂线上 ,且 ab=bc.某时刻 a是两列波的波峰相遇点 ,c是两列波的波谷相遇点 .则A.点 a处质点的位移始终为 2 AB.点 c处质点的位移始终为 2 AC.点 b处质点的振幅为 2 AD.点 c处质点的振幅为 2 A原参考答案  CD.分析 这个题…  相似文献   

20.
判断波的传播方向和质点的振动方向,一直是高考的热点,也是大纲和考纲的重点,而且是同学们学习的难点.笔者现介绍六种方法,供大家参考.题如图1所示为一列简谐横波在某一时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