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认为:任何知识都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下借助与他人的协助与商讨,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主动的意义建构方式获得的.因而,"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是建构主义理论的四大要素.因为小组合作学习的进行是以问题为中心的,所以做好问题情境的设置工作非常重要.一个  相似文献   

2.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学生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情境""协作""会话""意义建构"四个要素在学习中的作用。同时,加侬和柯蕾在建构主义学习设计中也强调"情境"的重要作用。由此,文章提出了情境协作式大学英语教学模式,并指出该模式具有八个主要特征,同时必须遵循四条原则。教学实践证明,该模式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促进学生知识的建构和语言综合能力的提高,同时能够开发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和创新性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3.
张烨 《江苏教育》2014,(6):37-39
基于知识网络生成的“学习共同体”是在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下,通过“情境”“协作”“会话”“意义建构”等要素的综合运作,依托必要的学习资料和学习手段,交流和分享各种学习资源而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基层学习集体。知识共享是新型学习共同体形成的重要基础,共同体成员只有在相互介入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断发生协商、妥协、认同,最终才能确保知识在真实情境中的语义达成、意义贯通和间隙流动,从而真正实现人的社会化存在。  相似文献   

4.
学习共同体理论提出了学习者在共同的愿景下平等参与的学习模式,与外语课堂教学有着内在的契合。从外语教学实践出发,分析在外语课堂中建构学习共同体的必要性,并在知识建构主义和认知分布理论基础上建构课堂学习共同体同心圆模型,探讨其四要素"学习者""助学要素""共同愿景""交互"的内涵和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5.
<正>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下,借助教师和同学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获得。该学习理论认为"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是学习环境中的四大要素。本文以地理必修1《热力环流》内容为教学案例,以建构主义学习环境四大要素为基础,浅析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在地理教学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6.
关于情境学习理论与PBL的关系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叶海智  丁楠 《教育探索》2007,18(11):118-119
情境学习理论认为,知识是学习者与情境互动的产物,强调学习者在参与共同体的活动中建构知识的意义.情境学习理论可以为基于问题的学习提供多方面的指导,对它的掌握有利于培养和发展学习者的高级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7.
韩宏飚 《学苑教育》2019,(11):89-89
"小组学习共同体"是一种集"放""导""创""主""收"为一体的学习组织。在美术教学中,秉持"牧式理念",建设小组学习共同体,要合理分工、加强建设、科学评价。通过"小组学习共同体"建设,不断优化美术课堂教学。  相似文献   

8.
名师工作室是以主持人姓名命名,集教学、科研、培训等职能于一体的教师合作学习共同体。它是学习共同体、研究共同体、实践共同体、发展共同体。作为引领教师专业发展的名师工作室,可在"引领"上做文章,以"教师专业发展"为核心,以"学习""研究""发展"为关键词,开展相应的研修活动。本文就基于专业学习共同体的名师工作室建设,从九个方面做了一些探索和实践。  相似文献   

9.
冯晓霞教授指出:"深度学习是以高级思维和问题解决为目标,以整合的知识为内容,积极主动地、批判地学习新的知识和思想,并将它们融入原有的认知结构中,且能将已有的知识迁移到新的情境中的一种学习。"分析可见,"问题解决""高阶思维""经验迁移""内部动机"是深度学习的基本要素。  相似文献   

10.
桂怡国 《考试周刊》2013,(66):132-133
<正>基于学生自主建构的互动式教学是适应新课程提出的,它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强调师生间、学生间的动态信息交流,实现师生、生生互动,形成师生间互教互学的"学习共同体"。在这一"学习共同体"中,教师起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的作用,利用情境、协作、会话等学习环境要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首创精神,最终达到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对所学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情境学习理论对于"人类如何学习,学习如何发生"的疑问有了新的回应:学习发生在情境之中,是一个合法参与实践共同体的过程。通过分析"认知学徒制"、"实践共同体"、"合法的边缘性参与"这三个核心概念,剖析情境学习理论的内在机理,继而诠释情境学习理论对学习的认识——学习是一个参与情境的过程,并指出有利于学习发生的情境是一种真实的社会情境、实践情境和文化情境。  相似文献   

12.
为了引导学生在单元复习中学会学习,以"知识的联系与运用"为核心,以"单元内容分析"和"学生学习进程分析"为基本点确定单元复习目标,以"情境主题""任务或项目""问题链或问题群"的设计为关键环节展开复习进程。以"汽水中的化学"主题式溶液单元复习为例,在问题情境中,引导学生跨越原有学习路径,在对话与协作的过程中深化概念理解、获得实践智慧,学会学习,促进意义建构。  相似文献   

13.
正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情境""协作""会话""意义建构"是学习环境中的四大要素或四大属性。其中,"意义建构"是整个学习过程的最终目标,前三个要素是为这一终极目标服务的。"意义建构"的"意义"是指事物的性质、规律以及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有效的"情境"创设是意义建构的重要前提。1基于此,教师设置的学习环境必须有利于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意义建  相似文献   

14.
从认知到情境认知:课程教学观的重要转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情境认知把学习视为人在自然与社会情境中,通过与他人或共同体进行互动活动,重构人与环境的意义,同时获得对事物和知识的理解的过程,行动认知、具身认知、分布式认知为其主要特征。与传统认知不同的是,情境认知下的教学观倡导教学内容的情境性、教学方式的互动建构、学习方式的合作分享、师生关系的实践共同体以及教学评价的全息性。  相似文献   

15.
《考试周刊》2014,(A5):70-71
学习情境中的"情境"是既有"情"又有"境","情""境"互融。"情"是情感体验、动机培养,"境"是学习环境、知识文化背景和各种活动。注重课堂教学情境的营造和运作,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充满活力,让学生由被动地接受知识转化为主动、愉快地学习成为当今教育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16.
情境拥有"真""美""情""思"等内在元素。情境不仅要有意义,更要有意思,情境是课堂教学的"催化剂"。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创设"疑境""动境""思境",有助于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激发学生的数学思维,引领学生深入操作实践,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17.
教师学习共同体是一种新的学习组织形式,学校管理者不仅要关注其产生的结果与效应,更应关注其存在的形态、过程与意义。对教师共同体的构建,要把关注点投射到教师的意义世界中去,投射到教师专业发展的过程中去。生长性教师学习共同体以"生长"的理念关注教师的专业发展,以"共融""相长""致远"为发展愿景,通过创设生长场、构建生长链、催生生长力等途径,致力构建一种以"生长"为鲜明特质的新型教师学习共同体,让教师过一种有意义的共同生活。  相似文献   

18.
教师发展是个体教师在实践共同体的境脉中通过"合法的边缘性参与"进行知识学习、意义建构和身份认同的社会学习过程。通过组织教研室活动、相互听课、研修等系列活动,外语教师追求共同的事业、进行情境学习的相互介入、共享共同的技艺库,从而实现其专业发展。  相似文献   

19.
建构主义理论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对所学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本文结合"用待定系数法求二次函数解析式"一课的教学实例,通过教学过程中的"情境""协作学习""联系与思考"几方面,探讨建构主义理论在初中教学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20.
自主学习已然成为时代的主流,课堂教学主张尊重学生,倡导学生动手实践、在做中学习,通过自己的探索实现知识的有意义建构,这种学习方式是一种"做事性学习"。"做事性学习"是积淀科学素养的必由之路。"做事性学习"教学范式包括"精选项目""精设情境"等五个环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