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2 毫秒
1.
施光南是20世纪中国具有代表性的音乐家、作曲家,他的一生创作了大量优秀的声乐作品及器乐作品,其中对于歌剧创作的追求贯穿了他的创作生涯。施光南创作的歌剧《伤逝》和《屈原》开创了新的时代背景下严肃歌剧创作的先河,为中国歌剧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研究施光南歌剧音乐创作的艺术特点及其所蕴含的民族性是值得我们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在声乐教学过程中,学生对声乐作品从作词、作曲、创作背景、创作特征的认识和了解是成功演唱的关键,这也是声乐演唱者必须要做的“前规”工作。本文欲通过对作曲家施光南的声乐作品创作特征的分析和了解,提升声乐演唱者对施光南声乐作品的审美和鉴赏能力,为正确地演唱施光南的声乐作品提供更为充分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施光南创作的三首民族声乐作品为例,分别分析和探究了这三首歌曲的音乐特征,以及演唱这些作品较为成功的演唱家的演唱风格,以此来论证当代民族声乐歌曲风格多样性特征.  相似文献   

4.
施光南是我国当代的著名的作曲家,谱写了许多脍炙人口的优秀作品,其创作领域以声乐为主。本文通过对《在希望的田野上》这首声乐作品的音乐风格和音乐美学特征分析,总结出这首作品的艺术价值。  相似文献   

5.
施光南,我国著名作曲家,被誉为“时代的歌手,人民音乐家”为后人留下作品无数,题材广泛,形式多样,其创作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时代气息。本文通过对《打起手鼓唱起歌》歌曲创作背号、音乐特点、风格内涵、美学创造等方面进行分析,以便于了解施光南音乐风格及其丰富情感在作品中的体现。  相似文献   

6.
我国著名的曲作家、音乐理论和音乐教育家黄自先生,在其短暂的一生中为我国音乐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他留下的音乐作品,极大的推动了当时我国音乐发展进程。其中艺术歌曲的创作也是最能代表他创作水平的题材,《思乡》作为其中一首经典之作很好的体现了黄自先生的创作风格和创作特点。笔者结合自身演唱实践,从歌曲创作背景、创作特征、伴奏艺术性、作品美学特征等角度出发,重点阐述《思乡》演唱把握,以此作一粗略探讨和分析。  相似文献   

7.
王志信先生经过长期努力探索创作了大量的声乐作品,其中大多数都属于民族声乐作品.他的作品题材类型风格多样,旋律特点优美流畅,富有亲切的地方特色和浓郁的民族风格,有着强烈的时代感和很大的艺术魅力.曲式创作借鉴外来的作曲技巧,将传统与现代相结合,被广泛传唱,并且受到声乐艺术理论工作者的推崇,他的作品演唱起来具有一定的难度,成为本科院校教学及音乐会演唱常用曲目,他的创作对我国现代教学实践和声乐演唱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为中国现代民族声乐的创作与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相似文献   

8.
林菲菲 《考试周刊》2010,(35):42-43
"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我国的一些进步音乐家创作了大量优秀的艺术歌曲,反映了那时代追求进步思想的要求。赵元任先生的《教我如何不想他》正是这些作品中的代表作。这首歌曲留传至今,仍然保持着鲜活的艺术生命力,仍旧是声乐表演舞台上的保留佳作。本文从声乐表演的角度对作品创作的时代特征和对艺术歌曲分析,以求对该作品的声乐表演歌唱时起到一定的辅助作用。  相似文献   

9.
杨亮 《文教资料》2006,(11):198-200
本文主要介绍我国著名的作曲家、理论家、教育家和活动家贺绿汀先生所创作的声乐作品在结构与终止式运用方面的写作特点。贺绿汀的音乐创作一直同我国的民族、民间音乐有着密切的联系。同时,他又善于根据作品的内容要求,加以不同程度的现代专业创作的技术处理,使得他的音乐作品有着十分鲜明的个人风格。通过分析他在处理作品结构与终止方面的风格特点,希望能为同行提供有益的经验。  相似文献   

10.
声乐演唱的形式多种多样,演唱优秀的多声部声乐作品,不仅考验演唱者之间的配合,还可以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段平泰先生的二声部歌曲,将西方复调音乐的创作手法与中国民族音乐风格相结合,巧妙的构思展现了每部作品独特的魅力。本文选取《江雪》与《夜雨寄北》两首无伴奏二声部作品进行分析与演唱探究,以期对学者提供帮助,在演唱中更好的理解与处理作品。  相似文献   

11.
在钢琴艺术史上,贝多芬创作的《月光奏鸣曲》和德彪西创作的《月光》都是具有代表性的优秀作品。贝多芬,德国有名的钢琴家,作曲家,古典乐派的代表人物,他最擅长音乐领域中的器乐领域,其中交响曲和奏鸣曲形式影响最深。法国有名作曲家,德彪西,印象主义的代表,印象绘画对他的作品有影响。两人虽然不在同时期,但都著有《月光》。本文浅析两部作品创作背景风格和演奏技巧的不同,希望能对演奏者演奏不同风格作品技法上有一定帮助。  相似文献   

12.
谢尔盖·普罗科菲耶夫(1891—1953),是20世纪俄国最优秀的作曲家和钢琴家之一。他一生写有百余首各种体裁的钢琴作品,音乐风格独特新颖,其中九首钢琴奏鸣曲是他钢琴曲中最具代表性、最优秀的作品,贯穿他整个创作生涯,体现出他创作风格变迁的轨迹。《第四钢琴奏鸣曲》创作于早期,属于作曲家对新的现代技法和风格进行探索的一个时期,体现出明显的多元风格——既融合了古典传统,又有富于个性的创造。本文通过对《第四钢琴奏鸣曲》音乐本体、音乐风格特征的分析,试图探讨与诠释普罗科菲耶夫《第四钢琴奏鸣曲》的演奏风格及演奏要点。  相似文献   

13.
谭小麟先生是中国近代艺术歌曲创作的代表人物之一,他巧妙地将西方现代作曲技法与中国传统音乐元素相结合,为中国现代音乐奠定基础.本文采用白描手法、双关手法、反复叙事修辞手法对谭小麟先生的《正气歌》、《春雨春风》和《别离》三首作品进行诗化研究,从中归纳出他艺术歌曲创作的独特风格和特点,深刻领悟作品中的"情"与"理",从而彰显出谭先生作品中"诗化的感性与理性".  相似文献   

14.
中国风格的花腔声乐作品的创作很多,但研究相对比较薄弱.著名作曲家、音乐教育家尚德义先生对这一领域进行了大胆尝试和探索,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创作出了大量具有中国风格的花腔声乐作品.本文以<千年的铁树开了花>这首花腔女高音作品为例,从风格、演唱方面对其进行分析论述.  相似文献   

15.
《前奏曲,圣咏和赋格》是塞萨尔·弗朗克最伟大的作品之一,他将最具浪漫主义色彩的和声与古典主义的作曲形式完美地融合在一起。弗兰克将复调的创作手法进行了创新,加入了管风琴元素的音响与炫技华彩,形成了弗兰克的创作特点。分析弗兰克的《前奏曲,圣咏和赋格》的曲式结构与演奏特色,能对法国浪漫主义晚期及弗兰克的创作、演奏风格带来新的认知,作品所展现的音乐特性对于后人弹奏中把握不同风格作品有非常大的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16.
黎英海先生是中国当代著名作曲家、音乐理论家、音乐教育家。在声乐、器乐创作与音乐理论研究领域里都取得了巨大成就。《春晓》是他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创作整理的艺术歌曲。在这首歌曲中,他以独特新颖的艺术构思和形象的表现手法,使作品中的文学形象和音乐形象融为一体,成为音乐创作中不可多得的精品,具有很高的艺术欣赏价值。文中主要通过这首作品的创作技法和特点分析,以充分展现作品内涵。  相似文献   

17.
歌剧《伤逝》根据鲁迅同名小说改编,刻画了涓生和子君两位上世纪20年代就敢于向封建礼教抗争的青年,也揭示了知识分子自身的弱点。《一抹夕阳》、《风萧瑟》、《不幸的人生》是施光南先生作曲的歌剧《伤逝》中女主人公子君的咏叹调,作品抒情性与戏剧性完美的结合,是声乐教学中的经典曲目。通过剧情背景和艺术特征分析,对歌曲的演唱部分的艺术处理提出了自己的一些见解,旨在演唱中进一步准确地诠释作品。  相似文献   

18.
由施光南作曲、韩伟作词的歌曲《马铃声声响》是一首女中音歌曲。通过对其创作背景分析及对作曲家施光南的介绍,综合分析了歌词所表达的情境与情感,以乐曲节奏分析和旋律音调特征分析相结合,以形象性音乐特征与歌词意义结合分析了歌曲的思想内涵与情感,并结合声乐教学中对歌曲情感的处理,分析了《马铃声声响》一曲的情感表达,运用声乐演唱技巧及方法体现歌曲情感,对歌曲体现进行了阐释。  相似文献   

19.
刘飞 《华章》2012,(14)
声乐作品的风格不仅是一部声乐作品达到较高艺术水准的标志,也是一个曲作家创作个性成熟的标志.由于声乐作品风格与它所处历史、时代、民族、地域以及曲作者的创作理念密切相关,就形成时代风格,民族风格,地域风格,流派风格以及曲作者的创作风格等,这些风格的形成也是曲作者在长期艰苦的思想艺术修养和创作实践中逐渐形成的一种艺术境界.  相似文献   

20.
京剧风格之民族声乐作品的产生不仅对京剧的传承与发展有着积极的意义,而且对民族声乐演唱的风格多样化也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本文对京剧风格之民族声乐作品的概述,从宏观上对京剧风格的民族声乐作品进行阐述,并指出该类风格的作品在民族声乐演唱中的意义;对民族声乐作品《卜算子·咏梅》从歌词内容、音乐结构、演唱处理以及风格把握等方面进行具体分析。希望能给演唱者提供一些帮助和启发,以便更好地把握和演唱好此类风格的作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