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2 毫秒
1.
随着香港回归祖国的历史时刻日益临近,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对我国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的宣传力度逐步加强,并将在6、7月间达到高*.在新闻节目里,《新闻和报纸摘要》《全国新闻联播》及时报近国家领导人有关香港回归的讲话、有关活动以及香港地区的有关活动和评论.《新闻和报纸摘要》从4月21日起到7月1日,开辟《香港回归之声》专栏,播发有关香港回归的新闻报遣,介绍香港的历史、回归的背景、国零时香港的政策、“一国两制”的重要意义、‘港人治港”、驻港部队肩负的任务等.新闻专题《九州巡礼》自199年7月1日到1997年7月1日,抬出专题…  相似文献   

2.
政治教育报道难写,这是记者和编辑的共识;政治教育报道写好了格外出彩,这也是记者和编辑的共识。一般说来,评价这类报道,写得好无非是指写得实写得活,写得差肯定是说写得虚写得死。长期以来,我们就这样在实与虚、活与死之间“挣扎”。去年部队开展“赞颂新成就、履行新使命、迎接十七大”主题教育活动,《解放军报》在二版开辟专栏,跟进报道,赢得一片叫好声。个中原因耐人寻味,认真总结一下,有助于我们转变观念,把这类报道搞得更好。  相似文献   

3.
《新闻界》2015,(22):2-11
<正>个人简介贾葭,腾讯《大家》专栏作者,多家媒体时事评论员。毕业于南京大学中文系。历任《暸望东方周刊》编辑、香港《凤凰周刊》资深编辑、GQ杂志中文版高级编辑、香港阳光卫视新闻部副主编、腾讯《大家》主编。曾就香港问题、台湾问题撰写了大量评论文章,长期为《南方都市报》《新京报》《看天下》等报刊撰写专栏文章。著有《新中国漂流记》等书,编有《大家》文集若干册。  相似文献   

4.
地市党报的时事报道要实现与读者思想和心理的沟通和交流,才能更有效地发挥时事报道的作用.时事编辑每天要从新华社播发的涉及国内外政治、经济、科学文化等方面的大量稿件中进行挑选,如何利用有限的版面,满足各方面读者的需求,就成为时事报道中的一个十分现实而又非常重要的问题.为了拉近时事报道与读者的心理距离,增强时事报道的吸引力和可读性,有必要在以下几个方面作一些努力.一是抓住求知心理,及时报道国内外重大新闻.地方报纸的时事报道,首要任务是报道好国内重大新闻.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发展,人们的参政议政意识日益加强,对党的方针政策和国内重大新闻的求知欲也更加强烈.如党和国家的重大决策、会议、活动等以及国内各方面的重大问题,这些新闻与他们的工作、生活息息相关,影响读者心理和行为的调整.由于一般地区当日见不到中央和省级报纸,这就需要地市党报时事编辑对重大新闻作出及时选择和编辑处理.今年4月24日,新华社播发了国务院关于转发农业部《关于我国乡镇企业情况和今后改革与发展意见的报告》一文,提出有关政策和新的措施.我们分析,孝感市的乡镇企业在改革开放中迅猛发展,形成孝感经济的半壁江山,有关乡镇企业的政策和举措,必然引起广大乡镇企业从业者的关注.为此我们及时改版,  相似文献   

5.
《湖北日报》今年迎接十六大的战役性报道,经编辑部全体同志共同努力,取得了比较圆满的成功。中宣部一月之内3次发出阅评简报给予肯定,《中华新闻报》头版头条以《高规格大规模大战役》为题进行了报道,湖北省委书记俞正声批示:“《湖北日报》迎接十六大的宣传工作做得很好,旗帜鲜明,贴近人心,有说服力。”  相似文献   

6.
报刊的专栏、专刊化操作,适应了现代读者的阅读需求并受到读者的欢迎,这作为地方党报的时事报道来说也不例外。长期以来,孝感日报的时事报道在办好专栏的实践中作了许多探索,作为时事编辑,笔者有以下一些体会。 一、办好时事专栏宣传功效明显 专栏的作用,首先在于它具有阅读的提示性;同时,通过编辑的精心处理,可以利用专栏使许多分散的报道集纳起来,更好地凸现新闻。就时事专栏而言,笔者以为,一  相似文献   

7.
陶冶 《今传媒》2007,(8):14-15
一份报纸不可能不紧跟时代,不管它是专业报还是综合报;一份报纸不可以不参与时政,无论它是大报还是小报.正是本着这一办报原则,我们在报纸的头版开辟了"时事纵横"专栏.或许有争议,或许有非难,但我们坚持下来,而且渐渐被读者接受了.以小见大,一个专栏与一份报纸,就显现出办报人艰难的心路历程.  相似文献   

8.
江泽民同志在视察人民日报社时强调了坚持正确舆论导向的极端重要性.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是一切新闻宣传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地方党委机关报的时事报道是坚持“以正确的舆沦引导人”的一个重要方面.怎样才能让地方报的时事报道人脑、人心?让时事报道的舆论引导更加有力?硬性的灌输不能达到满意的引导效果,这就要求讲究引导艺术,即对新华社电稿的运用和编辑艺术,既要让时事内容引导有力,又要让报道形式引导有力.一、内容引导.有人说,地方报的时事版面主要采用新华社电稿,不会有内容上的失误,这话有一定的道理.但舆论引导是否有力,值得研究.地方报时事报道所承担的宣传任务告诉我们:内容引导不容忽视.我们认为,时事报道的内容引导关键在于稿件的选择上.怎样选择稿件才能让时事报道的内容更加有力地引导舆论?首先,要坚持政治标准,及时准确地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这是舆论引导的核心,是读者关心的重要内容.《宜昌日报》1996年4月作过一次读者问卷调查,对回收的答卷统计表明,88.9%的读者非常关注这类报道.其次,坚持  相似文献   

9.
1997年底,湖北日报时事版推出了题为《难忘’97》的国际漫谈。以此为开端,去年,湖北日报时事版每个月推出一期月末漫谈,受到总编辑的认可和鼓励,在社内外也引起广泛反响。 用漫谈的形式评述当月国际大事,在湖北日报报史上尚无先例,在全国省级党报中,也绝无仅有。读者之所以爱看,与这种新颖的表现形式不无关系。时事编辑们之所以乐此不疲,一方面在于编辑  相似文献   

10.
孝感市是一个农业大市,农村人口占全市总人口的80%.《孝感日报》发行量农村占70%.农业、农村、农民,无疑构成《孝感日报》时事报道中的重要的组成部分.时事报道首要的任务是报道新近发生的国内外重大事件.在不影响报道新近发生的国内外重大事件的同时,怎样对时事稿件进行再筛选,使时事报道更好地服务于地方经济建设,这就成为《孝感日报》时事报道中稿件编辑处理的新课题.为了在时事报道中唱响“农”字歌,《孝感日报》采取了四条措施:一是强化农村政策报道.农业发展,一靠政策,二靠科技.党和国家的政策和重大决策、举措,对农业生产经营产生直接的影响,广大农民最为关心.针对这种情况,地市党报的时事报道要迅速及时准确地传达党中央、国务院各个时期对农业方面的重大政策和措施,做到随发随登,注重时效性.根据稿件的重要程度,还要作好相应的编辑组版处理.今年4月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切实做好减轻农民负担工作的决定》,《孝感日报》将此稿放在一版头条,极受读者欢迎.4月24日,《孝感日报》还在报眼刊登了中共中央转发农业部《关于我国乡镇企业情况和今后改革与发展意见的报告》一文,也收到同样的效果.与此同时,我们还将国家颁发的专项法规,如《国务院通知严禁在农副产品收购中代扣代缴各种款项向农民  相似文献   

11.
香港中华书局最近出版了一本迎接香港回归的巨著:香港版《史记》。全书包括了《三年零八个月》、《六七暴动》、《九七回归》等几个数字,组成了香港的历史,这是首部由内地历史学家撰写的香港历史书。这部书以大事记形式,按香港年、月、日时序排列,记述的时间为从远古到1997年香港回归,总共6000年的历史,对具有特别意义的事件,则用特写的方式予以重点记述。书上还配有2000多幅历史照片。是一部了解香港、索引香港历史的工具书。  相似文献   

12.
时事报道离不开时事专栏.不少报社都在把精办时事专栏作为提高时事版可读性的重要手段.但是,由于大多数报纸的时事报道主要依靠新华社电讯稿,时事编辑在办专栏时,往往会遇到一个棘手的问题:无法自己为专栏组织稿件,栏目常常闹“稿荒”.于是,为了让专栏不至因临时缺粮而中断,有些时事编辑便想出个“万全之策”:给专栏定一个涵盖面宽的栏名,让选稿范围变得宽泛一些.这样,在一些报纸的时事版上便开设了诸如“时  相似文献   

13.
王威 《新闻前哨》2000,(9):43-44
新闻摄影报道是有标题好,还是没有标题好?我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然而,想写篇文章来谈谈自己的认识,那是同家人一次对话中萌发的。 我父亲在大学里从事新闻理论教学工作,但他对这新闻摄影报道也很有兴趣,特别是在我干上摄影记者这个工作以后,《湖北日报》他天天看,我发表在报纸上的图片报道成了他日常话题和评论对象,少不了要与我谈些想法与意见。一次他边翻阅《湖北日报》边问我:“你们报上的图片有的有标题,有的没有标题,你说那个好?”我肯定地回答:“当然有标题好!”“那为什么有些摄影报道没有标上标题呢?”我说:“这…  相似文献   

14.
吴咏林 《新闻前哨》2007,(11):99-101
《湖北日报》初创时期,基层人民政权刚刚建立,当时由《湖北日报》改办的《湖北农民》报就辟有“批评与建议”专栏,经常刊发群众性批评稿件,揭露、抨击基层干部队伍中作风粗暴、脱离群众、违法乱纪、贪赃枉法等错误行为,初步体现出报纸的群众性、战斗性。  相似文献   

15.
见证历史见证回归──新华社有关香港回归祖国对内报道的回顾新华社国内部港台编辑室范丽青,王炽翻开有关香港报道的资料集子,一件件有关香港回归祖国伟大历程中的大事。小事一一映入眼帘;一篇篇有关香港在回归历程中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教育、社团活动、民心民...  相似文献   

16.
经济媒体如何报道非经济事件———《经济日报》与《亚洲华尔街日报》香港回归报道比较□南子本文所要考察的核心问题是:中美两国经济大报如何报道非经济事件。香港政权交接首先是一个政治事件,但香港回归也牵动国际经济格局,因为香港在全球经济体中的地位举足轻重。香...  相似文献   

17.
1996年,全国上下掀起了学习邯钢经验的热潮。而湖北省学习邯钢经验自有独到之处,显得尤为真切。形成这一格局的“爆发点”,是《湖北日报》记者熊家余采写的报道《由邯钢经验引出的话题》(载8月23日《湖北日报》头版头条)。这篇报道一发表,立即引起省委领导的高度重视和省内新闻界的普遍关注。之后,《湖北日报》开辟专栏,就《话题》展开讨论。在20多天时间里,发表讨论文章10期,报社编辑部组织了一次高层次的讨论会,省委书记贾志杰为此发表了6000多字的书面发言。报道和讨论的影响,在湖北新闻界是多年来少见的。 为什么一篇报道能有这么大的引发力?因为它切中了湖北问题的要害。这是省委想解决湖北问题而寻求一个突破口的需要,是记者开拓深层次报道的一种探求,也是读者喜欢报纸说真话、讲直话的需求。总之,符合江泽民总书记视察人民日报社时所讲的“新闻舆论工作要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服从、服务于全党全国工作的大局”的要求。  相似文献   

18.
从2006年2月13日起,《泰州日报》在显位置开辟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专栏,报道泰州各地各部门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的新思路、新成果、新经验,栏目开设以来,我们在确定选题、指导采访、编辑打磨过程中,始终注意处理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关系。[第一段]  相似文献   

19.
为迎接党的十六大的召开,北京青年报继6月25日推出的特别专栏《我们亲历的一百个历史瞬间》之后,又于7月1日推出了一个新栏目《中国百姓蓝皮书》,把迎接党的十六大的报道推向一个新阶段。 一、报道内容的分量加重了。《我们亲历的一百  相似文献   

20.
历时一年的“时事报道纵横谈”到本期告一段落.全年共编发征文稿件20多篇,其中不乏上乘之作.由《新闻前哨》和湖北省记协时事报道专业委员会联合举办的“时事报道纵横谈”能够顺利进行,得益于方方面面的大力支持;《新闻前哨》编辑部鼎力相助,各地、市、州报不吝赐稿,时事报道专业委员会精心组织等等,征文活动或许还有一些不尽人意之处,但对湖北省时事报道来说,毕竟是第一次成功的尝试,是一次如何搞好时事报道的有益探索.征文阐明了时事报道在党报新闻宣传中的重要作用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