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0 毫秒
1.
从集合角度求概率问题,既有集合表示的直观性(韦恩图),又可使学生加深对一些概率问题的理解,使一些复杂的应用问题变得清晰,下面举例说明从集合角度解概率问题。  相似文献   

2.
在概率应用题中,有一类物品抽取的问题,如抽签、次品抽取等等,对学生来说不易解决.但如果能建立某种特殊的模型,并将要解决的问题通过适当的转化,让它适用于这种模型,这对于问题的解决往往起着事半功倍的效果. 为了方便起见,我们将要建立的模型叫做“钥匙模型”. 钥匙模型1 有5把钥匙,其中有2把可以打开房门,逐把试插,第三次打开房门的概率是多少? 分析(Ⅰ)两把可以打开房门的钥匙可在这5个位置中的任何2个,故抽取5把钥匙中任何一把打开房门是等可能的,因此所要研究的是“等可能事件”的问题. (Ⅱ)所有基本事件n:这5把钥匙可任意占取5个位置,故n=A55.  相似文献   

3.
<正>等可能事件的概率和独立重复试验的概率是概率论中的两个基本概型,即古典概型和贝努里概型,这两个基本概型有着广泛的应用。同学们在学习中,由于对概念理解不透、模糊不清,在解题过程中易产生混淆,出现错误。一、误将等可能事件当成独立重复试验例1某人有五把钥匙,其中有两把房门钥匙,但忘记了开门的是哪两把,只好逐把试开,则此人三次内能打开房门的概率是()。  相似文献   

4.
在概率学习过程中,总有很多学生在遇到“开门”问题一筹莫展.笔者对这一问题作了探究、思考,供大家探讨. 问题假如某人有5把钥匙,但忘了开门的是哪一把钥匙,只好逐把试开,问此人恰好在第3次打开房门的概率有多大?  相似文献   

5.
文[1]对于文[2]的错解给出了正确的解答,但没有说清楚错解的根本原因所在,也没有说明正确解答的理论依据.本文从等可能性事件概率的求法入手,把试验结果和所求事件的概率区别对待,在不改变所求事件概率的情况下,通过虚拟地改变试验把问题转化为等可能性事件概率来求,使问题得以合理地解决.下面通过两  相似文献   

6.
概率初步     
一、选择题1.把2棵枫树、3棵橡树、4棵桦树随机地栽成一行,各种不同的安排顺序都是等可能的.那么,任何2棵桦树都不相邻的概率是().A.5/(21) B.5/(42) C.7/(99) D.9/(100)2.某人有5把钥匙,其中有2把是房门钥匙.但他忘记了开房门的是哪2把,只好逐一试开.那么,他在3次内打开房门的概率是().A.3/5 B.1/5 C.9/(10) D.7/(10)3.三个猎人同时向一只兔子射击,他们射中的概率分别是0.6,0.5,0.4.则三人同时向兔子射击一次,这只兔子被击中的概率是().A.0.88 B.0.12 C.0.85 D.0.15  相似文献   

7.
利用矩阵的Kronecker乘积,给出了如下两类问题的解的一般形式,同时给出了矩阵方程ATXB-BTXTA=D有解的充分必要条件及有解时其解的一般表达式.问题1给定,,mpmnRBRApnmmRXRD,求使得min||||=--=FDAXBXBATTT.问题2给定XmnSXRX,~求使得XXXXXSX~min~-=-.其中SX是问题1的解集合.  相似文献   

8.
复合场问题是高中物理的高频考点,尤以从电场到磁场的轨迹拼接类问题为最.带电粒子从电场到磁场的轨迹要抓住连接处的角度,这是一把钥匙.从文中前两个例题我们先挖掘出一些耐人寻味的结论,然后再就此展开讨论,并对这一结论进行刻意练习.  相似文献   

9.
【原文】密码孙道荣为了防范儿子擅自使用电脑,我们可谓动足了脑筋:将房门锁起来,他总是能想办法找到钥匙;将房门钥匙带走,他竟然冒险从阳台爬进我们的卧室。即使我们都在家,他也会趁你洗澡或者上厕所时钻个空子,溜进卧室过把电脑瘾。  相似文献   

10.
解斜三角形知识在生产实践中有着广泛的应用,解斜三角形有关的实际问题过程,贯穿了数学建模的思想.这种思想就是从实际出发,经过抽象概括,把它转化为具体问题中的数学建模,然后通过推理演算,得出数学模型的解,再还原成实际问题的解.举例说明如下.1.求山坡的倾斜角度【例1】如图  相似文献   

11.
在初等概率的计算中,有些问题可以归结为求一个递推关系式的解或者归结为求一个级数的和,或者归结为一个微分方程的解.  相似文献   

12.
在计算略为复杂的概率时,学生常常会感到困难且容易出错,如果在教学中引进概率树则有助于解决上述问题。 概率树能把问题清晰直观地反映出来。有了概率树,求概率就容易了。 我们用概率树解下面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13.
求概率问题时 ,常常运用概率的加法和乘法公式 ,但这两个公式的运用都是有条件的 ,许多同学由于对事件的互斥与独立概念不清 ,不善于将复杂的事件分解为互斥事件的和或独立事件的积 ,因而在解概率实际问题时常常感到困难 ;笔者结合教学中所遇一例和读者谈谈对此问题的看法 ,以供参考 .一、对互斥事件和独立事件的理解互斥事件是指两个不可能同时发生的事件 .若A、B是互斥事件 ,则当事件A发生时 ,事件B必不发生 ,反之亦然 (从集合的观念看 ,A、B互斥可理解为A ∩B = ) ;如果事件A、B互斥 ,那么事件A+B发生 (A、B有一个发生 )的…  相似文献   

14.
对称非负定阵一类逆特征值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考虑下面两个问题: 问题Ⅰ:给定求使,其中表示Frobenius范数, 问题Ⅱ:给定求使,其中S_E是问题Ⅰ的解集合, 问题Ⅰ、Ⅱ解的存在性和同题Ⅱ解的唯一性已被证明,当A≥0,给出了S_E的通式和A_(LS)的表达式。  相似文献   

15.
抛物线中的角度问题较为常见,涉及求角度关系,转化锐角三角函数值,解直线倾斜角等.角度问题突破需要结合关联知识,从向量积、解三角形、直线位置与斜率关系等视角破解.本文结合实例探究抛物线中角度问题的破题策略.  相似文献   

16.
高三复习阶段,一题多解可训练学生从不同角度用不同方法对同一问题求解,这对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能力非常有好处,但是,面对近年高考命题的变化和要求,一些以新背景、新材料设计的新问题接连出现,虽然它们涉及的物理知识和方法都是同学熟悉的,完全可以“穿新鞋,走老路”,然而,从旧知识至新问题这条“路”上,大部分同学遇到了断层,究其本质,学生缺乏的恰恰是如何把知识和能力迁移到新问题中去.我从教学中发现,多题一解对训练学生的知识和能力迁移是行之有效的手段之一.如果说一题多解是多把钥匙开一把锁,那么多题一解就是一把钥匙开多把锁.现举例说明.  相似文献   

17.
<正>一、问题简介在给定的图形中,已知一些角、一些边的关系,然后求另外一些角,而不能仅利用多边形内角和、等腰对等角等简单的性质来求解,我们把这类问题叫做"解角度问题".这类题通常思考难度较大,初看给人无从下手的感觉.当然,如果熟练塞瓦定理的角元形式,解答本类题就是纯粹的解三角方程、进行三角恒等变换.而本专题避开三角函数,只用纯几何的方法,通过构造等边三角形巧解这类问题,并给出一般化思路.  相似文献   

18.
【原文】密码 孙道荣 为了防范儿子擅自使用电脑,我们可谓动足了脑筋:将房门锁起来,他总是能想办法找到钥匙;将房门钥匙带走,他竟然冒险从阳台爬进我们的卧室。  相似文献   

19.
从图论的角度,研究粗糙集模型及决策表相对正域和决策规则.方法:将关系和集合用图表示,通过求图的子图以及两图是否相交来求解集合上、下近似;通过求带权图的子图求取决策表相对正域,以及决策规则.基于图论的粗糙集模型更形象更直观.本文提供了一个研究粗糙集模型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20.
等可能事件的概率问题是最基本的概率类型 ,它与排列组合知识有着密切的联系 ,也是学生比较容易掌握的内容 .但是在教学过程中却发现许多同学并没有真正理解等可能事件的概率定义 ,只是盲目套用公式P(A) =mn,不能准确把握n与m的意义 ,从而出现错误 .例 1 某人有 5把钥匙 ,其中有一把是办公桌的抽屉锁钥匙 ,但他忘了是哪一把 ,于是他便将 5把钥匙逐把地不重复试开 .问恰好第三次打开抽屉锁的概率是多少 ?误解  5把钥匙依次逐把试开 ,相当于 5把钥匙在 5个位置的全排列 ,即n =A55,第三次打开即是既然第三次已经打开 ,只需考虑第一、二次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