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教师不应以自己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所以,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我的教学体会如下。 在阅读中想像 小学语文教材中,可用于培养学生观察、想像能力的内容很多,教师要善于发掘,精心指导。我在教学  相似文献   

2.
写作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内容。传统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内容主要以分析阅读教材内容及句子和段落为主,使教学内容变得格式化,减弱了学生情感体验的培养。小学语文教学中,通过阅读和写作的结合,侧面丰富学生自己的写作能力和阅读情感,并延伸自己的精神世界。进一步丰富小学语文教学的发展方向,从多个层面对阅读和写作有效契合的途径进行研究,为现阶段小学语文教学提供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3.
阅读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奠定学生语文基础、培养和提高学生阅读欣赏能力的关键性要素。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内容和学生心理特征上看,阅读教学应该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小学语文教师要把握好阅读教学的切入方式,用灵动的教学策略引导学生体验作者情感、感悟文章内涵,在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动态之美的追寻中调动学生阅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爱阅读、爱思考的良好习惯。  相似文献   

4.
《语文课程标准》的教学建议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能从文本中读出自己的体验和感悟,这是培养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能力的基础,也是进行阅读反思、阅读批判的前提。本文想和同仁共同探讨以下三个问题。  相似文献   

5.
阅读是小学阶段语文教学的重点内容,是丰富学生情感体验,提升学生读写、思考能力的有效途径,然而现阶段小学阅读教学过于强调语文的工具性学科性质,忽视人文内涵,教师发挥过强的主导作用,包办代替学生的阅读过程,使学生难以产生独特的阅读感受。有鉴于此,文章从阅读主动性、情感体悟、兴趣培养等角度切入,针对上述问题展开分析探讨,给出相应的优化对策,为小学语文教学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应使学生"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因此,摆在语文教师面前的主要任务就是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通过引导学生自己去阅读,使他们逐步学会阅读。那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我们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呢?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应该做到以下几点。一、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相似文献   

7.
卢风华 《成才之路》2012,(20):16-16
阅读是一项最重要的基本功。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中心环节,担负着培养学生闼读能力和良好阅读习惯的重要任务。《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实施建议部分指出,阅读时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考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而读讲法就能教给学生这种阅读方法,让学生爱上语文课,会上语文课。  相似文献   

8.
新课标明确指出:在语文教学中,应培养学生独立阅读能力,注重情感体验。叶圣陶先生说过:“小学语文教学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可见,情感体验一直是阅读教学的灵魂与主线。在阅读中有了“情感”的激发,才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才能使阅读教学区的最佳效果。  相似文献   

9.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思考,要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个性化阅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主要表现为:鼓励"创"读,尊重独特体验;引导"研"读,培养探究学习;强化阅读的个性化反思;指导课内阅读向课外阅读延伸。  相似文献   

10.
阅读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期待,珍视学生独特的阅读体验,给学生情感熏陶和思想启迪,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是小学阅读教学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1.
梁建兵 《天津教育》2020,(1):153-154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是教学的根本任务,实现这一根本任务离不开阅读能力的培养。学生只有具备较强的阅读能力,才能在阅读中挖掘课文的深意,掌握课文表达的情感和内涵。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加强阅读方面的教学,从学生的兴趣和阅读需求出发设计教学内容,有效提高他们的阅读兴趣,使他们在阅读中思考,在阅读中感悟,实现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2.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三至五年级阅读技能的教学目的是"乐于阅读,基本养成阅读兴趣和良好的阅读习惯,掌握概括大意、理解词义、预测故事情节等基本阅读方法,基本掌握常用阅读策略,初步形成语感。"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习惯于在阅读中思考的能力,关注他们在阅读中的内在情感体验与人格的全面培养,培养学习的意志力,阅读的意志力,这种习惯和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小学生到初中、高中、大学乃至终身学习。  相似文献   

13.
小学语文是一门重要的语言教学课程,能够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语言阅读能力,而对学生语感的培养是实现这些教育教学目标的重要方式。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有关学生的阅读能力、阅读方法的运用和语言知识的积累,以及在阅读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情感体验、语感等,均被设为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目标。文章主要探讨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语感的培养。  相似文献   

14.
正语文新课程标准强调:"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这就要求教师引导学生能够读出自己的理解,读出自己的体验。通过学生阅读,才能对课文的内容做到基本了解,从整体上感知;通过阅读,才能让学生加深对课文立意和作者情感的理解,从读中真正体会到祖国语言文字的优美。为了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效率,切实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并使其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教学中必须依据教材的具体内容、教师的教学能力和学生的学习水平,选择适  相似文献   

15.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应逐步培养学生探究阅读的能力。阅读能力是学生运用自己的知识经验顺利、有效地完成阅读活动的能力,又是学生学习新知识、培养学生想象力、创造力、体验情感、拓展思维的一种手段。  相似文献   

16.
思辨性阅读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还能培养他们的表达能力,使其能够用精准的语言和逻辑来进行写作,表达自己的情感。从小学中年级开始,教师在教学中要重视对文本进行思辨性阅读,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思考能力和表达能力。  相似文献   

17.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提到:要培养学生"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和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可见阅读教学的重要性。良好的阅读习惯要在实践中培养,那么应该如何培养小学高年段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呢?下面,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谈几点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8.
虞乐娜 《成长》2020,(4):76-76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对小学语文教学提出的要求越来越高,尤其是对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的培养。阅读是语文的基础,能够引导学生体验更加丰富的情感,进而对自己的所看所感进行深入思考,进而提升自身的综合素养。本文将结合自身的一些教学经验,对整合阅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使其能够更好地服务于小学语文课堂教学。  相似文献   

19.
正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核心和灵魂是"读"。"读"是培养学生综合性语文能力的客观要求和最重要的途径。教学中,阅读是学生亲身参与阅读实践的过程,要靠自己的体验和语文基础去思考、领悟、理解的过程。随着科学的不断发  相似文献   

20.
小学语文的教学主要是培养学生听懂、能说、能读、会写的能力,这些都离不开懂得思考问题的前提。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要想提高小学生的智力,就必须不停地推动学生思维的运转,否则学生达到的阅读层面就是浅显的,不能深刻体会到作者的写作意图和内心丰富的情感。所以语文老师在阅读教学中应该多引导学生循序渐进地展开深层次的思考,运用有效的方式让学生学会自己阅读自己思考自我解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