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今日中学生》2010,(1):76-76
“留学生”这个词是由古代日本创造的。远在1300多年前的唐朝时期,日本政府为了吸取中国的先进文化,曾13次派“遣唐使”来中国。“遣唐使”因为是外交使节,驻唐时间一般不过一两年,不能在中国久留,因而无法满足日本全面深人地学习中国文化的需要。为此,日本政府从第二次派“遣唐使”开始。便加派“还学生”和“留学生”。  相似文献   

2.
《留学生》2010,(2):61-61
“留学生”这个词是日本人创造的。 唐朝时,日本政府为了吸取中国的先进文化,曾多次派遣唐使来中国。遣唐使团是外交使节,在中国停留的时间不能过长.因而难以更好地吸取中国的先进文化。所以日本政府从第二次派遣唐使起,就同时派遣“留学生”和“还学生”。所谓“留学生”就是当遣唐使等回国后仍然留在中国学习的学生,“还学生”则在遣唐使回国时一起回国。  相似文献   

3.
“留学生”一词系外来词,由日本人发明。早在我国唐代,由于国力强盛,文化、科技发展很快,东边的日本政府就多次派遣唐使来中国,由于遣唐使是外交使节,不能在中国呆很久,所以日本政府第二次派遣唐使来中国时,还派遣了“留学生”和“还学生”。所谓“留学生”,是当遣唐使回国以后,仍然留在中国学习的学生;而“还学生”则是指在遣唐使回国时随之一起回国的学生。后来,“留学生”这个词就一直沿用下来,现在凡留居外国学习的学生,都称作“留学生”。何为“留学生”?@张胜年  相似文献   

4.
“留学生”的由来“留学生”这个词是由日本创造的。唐王朝时,日本政府为了吸取中国的先进文化,曾多次派遣唐使来中国。遣唐使因为是外交使节,不能在中国久留,所以日本政府从第二次派遣唐使时,同时派遣“留学生”和“还学生”。所谓“留学生”,是当遣唐使回国后,仍...  相似文献   

5.
“留学生”一词归根溯源还是日本人的发明创造。汉唐灿烂繁盛的中华文化不但吸引了来自日本的“遣唐使”,而且还有许多“留学生”、“还学生”到中国留居学习,但中国自己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有自觉的留学运动却是近代以后的事了。令人感叹的是,中国近代留学的开端,竟是得益于当时马礼逊学堂的美国老师赛缪尔’勃朗先生的因病归国。  相似文献   

6.
《留学生》2007,(2)
五代留学生的留学比例"留学生"这个词,在中国已经很熟悉了。但实际上,"留学生"这个名词,最早还不是中国人发明的,不是指中国人到国外学习,而是指这个外国人到中国读书。发明这个词的,是中国盛唐时期日本的遣唐使。当时,有不少学生随着遣唐使来,随着遣唐使回,当时叫海学生。有的学生留下来较长时间在中国学习,这类学生日本人叫留学生。留学生这个词,实  相似文献   

7.
书摘     
“中国留学生之父” “留学生”一词归根溯源还是日本人的发明创造。汉唐灿烂繁盛的中华文化不但吸引了来自日本的“遣唐使”,而且还有许多“留学生”、“还学生”到中国留后学习,但中国自己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有自觉的留学运动却是近代以后的事了。令人感叹的是,中国近代留学的开端,竟是得益于当时马礼逊学堂的美国老师赛缪尔·勃朗先生的因病归国。 “1846年冬,勃朗先生回国。去之前四月,先生……谓对于本校,感情甚深。此次归国,极愿携三五旧徒同赴新大陆,俾受完全之教育。诸先中如有愿意同行者,可即起立……予首先起…  相似文献   

8.
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现在留学生越来越多。中国去外国读书的留学生每年增加,外国人到中国来读书的留学生也是同样如此。留学生人数将随着时代发展,形成一股潮流,推动着文化交流和经济发展。那么“留学生”这个词是怎样产生的呢?“留学生”一词在我国是唐代开始的,而创造这一名词的,其实是日本人。我们知道,唐王朝时,中国的国力强盛,经济文化特别繁荣,与我国相邻的各国又敬畏又羡慕,他们纷纷派外交使节到中国来,表示友好,其中日本政府派遣外交使节的次数最多。日本政府为什么当时对中国如此友好呢?主要原因是日本政府想通过外交活动在中国学…  相似文献   

9.
鉴真东渡     
唐朝的经济文化繁荣发达,吸引邻国日本派许多遣唐使来学习唐朝文化。荣睿和普照两位僧人就是日本派来中国学习佛法的,同时他们还有一个使命,那就是邀请精通戒律的中国高僧前往日本传授佛法。  相似文献   

10.
留学日本的生活一向被国人认为是十分辛苦的。人们对于留学日本的学生为了生活和付学费,总是要不断打工的印象十分深刻。其实日本政府为了更便于留学生在日本生活,制定了许多政策措施。日本现在许多民间团体也有多种支援留学生学习的措施,本文主要介绍日本政府采取的相关政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11.
《神州学人》2012,(9):47-49
前言目前在日中国各类留学生总数已经超过10万人。日本政府最近推出继续扩大招收海外留学生的政策,相信会有更多的留学生来日留学。日本虽然有许多针对留学生的社会福利和设施,但专门语言教育援助、法律援助、医疗援助等体系还不健全。刚到日本的留学生由于文化习俗不同,承受着学习、生活等多方面的压力,在融入当地社会等诸多问题上,也偶尔会遇到一些麻烦或纠纷。为方便广大在日中国留学生的学习、生活,全日本中国留学人员友好联谊会特编辑了  相似文献   

12.
正日本有一个30万国际学生计划,于2008年由日本政府宣布,目标是提高国际学生来日本留学的数量,从14万人增加到30万人。日本政府希望吸引到优秀国际学生,来提高国际竞争力和日本教育竞争力,促进更好的教学和研究。到目前为止,中国是日本最大的留学生来源国。对于日本留学生来说,最热门的国家是美国,其次是中国。日本学生来华留学的比例目前已接近前往美国留学的比例。2012年,大约有2.1万名日本学生在中国留学,比2011年上涨了17.6%。留学中国的日本学生数量在中国国际学生中占第三位。主要原因是,越来越多的日本学生获得中国政府的奖学金,到新疆、甘肃等地院校留学。越来越多的日本大学生选择到中国进行短期学习,时间从8天到一年不等。  相似文献   

13.
陈小牧 《海外求学》2004,(23):40-42
1872年曾国藩提出“留学西洋”开辟了中国近代留学之先河。1978年小平同志提出“向国外大量派留学生”的思想,拉开了中国当代留学波澜壮阔的序幕。经历了百余年沧桑,留学对于普通百姓,从当初的盲目崇洋到现在的理性选择。“留学”一词时下早成为一个极其普通的词。对留学的评判亦可谓褒贬不一,一言难尽。  相似文献   

14.
留学的天平在日本与欧美之间摆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鲁迅的从文, 并非完全是个人抉择,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历史上有 名的“文理之争”。●留学生在推翻大清的进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而这些留学生虽身在异 国他乡,但绝非膏粱锦衣的闲云野鹤,他们……时刻怀着焦灼的挂念。●冷静地回顾历史, 也许若顺着当年留学欧美的轨迹走下去,中国文明 开化的速度会更快些。●严复的留学生以学习法典为“最要”的呼吁,只有等待21世纪的有为 青年来实践了。  一千二三百年前,中国一度是外国“遣唐使”(那时尚无留学生一词)朝拜的圣地。丝路繁荣,胡风弥漫,西域人大量涌入长安,不管是三坟五典…  相似文献   

15.
日本与中国都是东方国家,同属汉字文化圈和孔教文化圈。早在隋朝,日本统治者采取主动积极态度,先后四次派使团人隋(遣隋使),直接吸取中国的先进文化。唐代隋以后,日本沿袭遣使入隋之传统,遣使入唐,吸取唐朝文化。遣唐使受中国传统文化影响很深,对推动日本社会的发展和促进中日友好交流做出了巨大贡献。例如,遣唐使大量输入中国经史子集各类典籍,借用中国的汉字创制了日本文字,在哲学、宗教以及文化生活的多个方面都模仿中国,为日本民族学习其他的文明奠定了基础。近代日本“脱亚入欧”,接受“西洋”文化、  相似文献   

16.
曹靓 《历史学习》2004,(10):5-5
《历史学习》2003年第10期刊登了雷老师《浅析20世纪初中国留学生东渡日本的原因》一文,文章对广大中国学生负笈东渡留学日本的原因进行了较全面分析。但留学日本和日本接收中国留学生本应是问题的主、客观两个方面,而文章对后者没有提及。为使广大读者对20世纪初负笈东渡留学日本这一历史现象有更全面的认识和了解,笔者愿就后一原因做一简要补充说明。从表面上看,20世纪初日本政府广泛吸收中国留学生,公开宣扬是为了中日睦邻,倍敦友谊。而实际上,却有着更深层次的历史原因。日本明治维新成功后,一方面资本主义有了较大发展,另一方面推行军…  相似文献   

17.
正日本有一个30万国际学生计划,于2008年由日本政府宣布,目标是提高国际学生来日本留学的数量,从14万人增加到30万人。日本政府希望吸引到优秀国际学生,来提高国际竞争力和日本教育竞争力,更好地促进教学和研究。到目前为止,中国是日本最大的留学生来源国。对于日本留学生来说,最热门的国家是美国,其次是中国。日本学生来华留学的比例目前已接近前往美  相似文献   

18.
孙倩 《华章》2014,(28)
公元七至九世纪,日本派遣大批“遣隋使”、“遣唐使”以及僧人和留学生到中国求法和留学。他们回国后,也把中国人的一些风俗、饮食带回了东瀛。从十世纪开始,随着大批中国商人、僧侣以及移民东渡扶桑,同时日本也不断有僧侣到中国学习佛教。因此,不少中国作物、食品以及烹饪方法也相继传入日本,且传入日本的饮食文化有的至今仍为日本人民所喜爱和保留。而本文将着重介绍中国米、面及豆腐在日本的传入。  相似文献   

19.
《留学生》2006,(12)
2006年是留学回暖的一年。各国在欢迎越来越多中国留学生的同时,也对留学生的质量进行着更加严格的把关。近日各国驻上海领事馆领事与海外教育机构代表汇聚一堂,介绍了各国2006年的国际学生政策以及2007年的留学趋势。日2006年只有半数获签日领馆教育领事锅冈崇表示,1983年,日本还只有1万名外国留学生。此后,日本政府一直致力于采取积极措施,吸引留学生赴日。2003年,这一数字达到了10万人。2006年,有近12万名留学  相似文献   

20.
硬币的尊严     
大学的校园里,并肩走着两个人:一个中国大学生,一个外国留学生。中国学生已经大四了,学国际经贸的,他很想走出国门看一看;外国留学生热爱中国悠久的文化,他到中国来学习汉语。两人经常一起聊天,一个为了练习口语,一个为了多打听国外留学的消息。一天,两人又在校园的大道上边走边谈,中国学生又问了许多关于出国留学的事,外国留学生也仍旧细心地回答,最后,外国留学生问道:“你出国之后还想回来吗?”“你觉得呢?”中国学生反问道。“多数留学生出去以后,只要有机会,他们都是不愿意回来的。除非他们实在是混不下去了。”外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