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6 毫秒
1.
陈曦 《留学生》2009,(1):61-63
1872年9月的美国西海岸,柔曼的海风轻拂着海面,细碎的海浪轻拍着礁石。一群锦缎长袍、留着长辫的黄皮肤幼童迎着朝阳登上旧金山码头,引发人们好奇地打量。他们是清政府派出的首批官费赴美留学生。其中有一个后来毕业于耶鲁大学、归国后主持修建了著名的京张铁路,他就是詹天佑。  相似文献   

2.
邻居的礼物     
上个世纪初,一个由日本移居到旧金山附近的家庭开创了一项种植玫瑰的产业。他们在一周内的3天早晨把玫瑰送到旧金山。  相似文献   

3.
两个家庭     
在上世纪初,一个由日本移民到旧金山郊区的家庭在那里开创了一项种植玫瑰的产业。另一个家庭是从苏格兰迁移来的,他们家也出售玫瑰花,两个家庭都是依靠诚信获得成功的。他们的玫瑰在旧金山市场上很受欢迎。  相似文献   

4.
百年留学潮     
1872年8月11日,上海黄埔码头,30名拖着长辫的幼童,在一种复杂茫然的心情下,登上一艘东去日本的轮船,开始了他们途经日本到美国留学的生活。他们之中谁也未曾想到,他们不仅是中国近代第一批官派留学生,而且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渗透,开启着向西方学习的新风...  相似文献   

5.
同治十年(1872年),清政府推行“新政”,派出首批留学生。根据《挑选幼童赴美肄业章程》的规定,十五年后这些人学成归国,可以给予顶戴和官职。为了鼓励游学及吸引归国任事,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谕令由督抚学政及外务部对归国留学生进行考试,按照成绩给予进士、举人等各种出身。  相似文献   

6.
陶模抚新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陶模抚新刍议管守新陶模(1835──1902),字方之,号子方,浙江秀水人。1868年(同治七年)中进士,改授翰林院庶吉士。从1871年(同治十年)开始,他先后担任过甘肃文县知县,秦州直隶州知州,甘州府知府,迪化州知州,宁夏府知府,兰州道台,甘肃按察...  相似文献   

7.
宋景诗是何时潜入归化地区的?一、回顾民间、个人以及新编《土默特右旗志》说法,对诸说作考查和评述;二、运用官方记载,考查宋在同治二年至四年的活动,说明至同治四年四月宋仍活动在内地;三、进一步分析各种史料、说法,并以“赵老同”(宋的化名)师徒的活动佐证,说明宋是在同治中叶到萨厅的。论文还就“同治中叶”说作了进一步的深究  相似文献   

8.
1872年8月11日,大清国第一批留美学生漂洋过海到美国留学。这批平均年龄尚不足15岁的幼童,到达美国东部的新英格兰后,分散居住在了40多户美国人家中。中国留美幼童以惊人的速度克服了语言障碍,成为他们就读的各个  相似文献   

9.
(一) 1990年第一次坐飞机就飞到大洋彼岸的旧金山.在机场等姐姐来接我足足等了四个小时。后来才知道姐姐没车要请亲戚帮忙,亲戚没空就只能等了,其实旧金山到圣荷西才一个多小时的路程。期间我想到打电话,是不是姐姐忘记我的航班时间了?  相似文献   

10.
丁宝帧(1820-1886),字稚璜,清贵州平远(现织金县)人。咸丰3年(1852年)中进士,授翰林院庶吉上。咸丰10年(186年)任岳州知府;同治元年(1862年)调任长沙知府;同治2年(186年)升授山东按察使,次年(1864年)改任布政使。同治6年(1867年)升任山东巡抚,赏头品顶戴。同治7年(1868年)赏太子少保。光绪元年(1876年)摆任四川.总督,赏紫禁城骑马。光绪11年(1886年)病故,清廷厚赠太子太保,溢文城公。并命山东、四川、贵州三省修词以祖之。马克思指出:“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  相似文献   

11.
浅谈同治初年苏浙皖的疫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清朝同治元年至三年(1862-1864年),长江中下游诸省,发生了中国近代史上最严重的一次瘟疫灾害.此次疫灾,一是流行的时间长,前后延续达三年之久,二是灾区范围大,波及长江中下游数省.而江苏、浙江、安徽流行最盛,受灾最为严重,给当地人民生命财产带来了极其惨重的损失,对当时中国的社会生活乃至以后历史都有深刻的影响.对此,以往学术界很少提及,本文将略予叙述.一1862年(同治元年),六岁的载淳即位,其生母慈德太后“垂帘听政”.在政治上,小皇帝子承父业,以后又出现了所谓“同治中兴”的政治局面,在自然灾害方面,他即…  相似文献   

12.
幼童赴美留学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件“千古未有之奇事”。从留学开始到被迫终止,十年间,120名学生在异国他乡创造了许多奇迹。他们从一群稚嫩的孩童成长为一批优秀的青年,这其中付出了许多艰辛。两种不同文化和制度的碰撞,使他们幼小的心灵受到了极大的震撼。留美幼童的故事也包含于中国留学教育的历史中,直到今天,仍然值得回味和研究。  相似文献   

13.
《留学生》2011,(2):21-21
唐国安(1860-1913年)广东香山县(今珠海特区)唐家镇(又名唐家湾)鸡山村人。1873年被曾国藩选送为第二批留美幼童赴美留学,初入新不列颠中学,后考入耶鲁大学法律系,1881年归国。1912-1913年出任清华学校(清华大学前身)第一任校长。  相似文献   

14.
同辈互助式校长培训(Peer-AssistedLeadership,简称PAL模式)模式是由美国旧金山远西实验室(FarWestLaboratory)的教学管理研究所(InstructionaIManagementProgram简称IMP)创设的。1980年以前,美国对校长的研究集中在校长如何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之后人们认为校长  相似文献   

15.
捻军起义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期从1851年(咸丰元年)到1863年(同治二年),其领袖是张乐行.后期从1863年到1868年(同治七年),到1866年(同治五年)以后又分为东西两路,赖文光是东捻军领袖,张宗禹是西捻军领袖.张乐行、赖文光和张宗禹,是捻军起义在两个时期和三个方面的代表人物,结合他们的历史事迹,这里将捻军起义的产生、发展和败灭的全程,作一全面的概括的叙述.  相似文献   

16.
日本的教育改革(二)课程教材研究所叶立群二、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的教育改革和战后教育(一)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的教育改革日本自1945年8月28日起被美军占领,至1952年4月28日《旧金山对日媾和条约》生效,恢复独立国地位,历时6年8个月。这6年8...  相似文献   

17.
清末同治九年(1870年),两江总督马新贻在衙署附近遇刺身亡(简称“刺马案”)。案发后,震及全国,国人纷纷猜测这宗刺杀案的始末,慈禧与同治皇帝皆对此案“实深骇异”。  相似文献   

18.
李雪 《留学生》2011,(2):23-23
蔡绍基(1859-1933年)广东中山人。1872年作为第一批留美幼童抵美,先后入读哈德富小学、哈德富高中,并考入耶鲁大学,1881年奉诏回国。他是中国第一所现代意义大学——北洋大学(今天津大学)创办人。  相似文献   

19.
黄凤岐(1851-1933),字方舟,安化龙请人。4岁发蒙。不数年遍诵经史,17岁兼习武术。同治十二年(1873)至光绪五年(1897),在岳麓书院人名师周玉麟、徐菜之门,致力于经世之学。光绪十四(1888)年乡试中举,二十年(1894)成进土。翌年湖北巡抚谭继询邀为幕宾,兼教其子  相似文献   

20.
阿卓 《学习之友》2006,(1):34-35
清代同光年间,一个奇案迭起的多事之秋。同治十二年(1873年),就在张汶祥刺杀马新贻的第三年,大清帝国又发生了一起轰动朝野的奇案:杨乃武与小白菜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