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徐志摩曾经叫喊着:“飞出这圈子。飞出这圈子!到云端里去,到云端里去!”哪个心里不成天千百遍地这么想?飞上太空去浮着,看地球这弹丸在太空里浮着,从陆地看到海,从海再看回陆地。凌空去看个明白———这才叫做人的趣味,做人的权威,做人的交代。这皮囊要是太重挪不动,就掷了它,可能的话,“飞出这圈子。飞出这圈子!”终于,他实现了自己的梦想,他在空中飞着结束了自己诗意的生命。我相信志摩的话,人原来都是会飞的,而且人就没有不想飞的。因为自由是人的天性。我总是不尽地回味《射雕英雄传》里黄蓉与郭靖被捆缚在巨型风筝之下在空中翱翔的情景…  相似文献   

2.
作为一名班主任,同时也是一名语文教师,笔者发挥学科优势,利用一切可利用零散时间,精选大量经典文章,印发或读给学生听,收到预料不及的好效果.正如徐志摩的诗中所言:"是人没有不想飞的,飞出这圈子,飞出这圈子,到云端里去."通过课外美术活动,教师引领学生们飞出自我封闭、迷茫无助的圈子,提升他们的人生境界.  相似文献   

3.
徐志摩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志摩论王伟徐志摩是我国二十年代诗坛上十分活跃的一位诗人,同时又是一个颇有争议的诗人,文学史家对他评价历来不一,毁誉参半,其实他是一个思想敏锐而又才华横溢的诗人,正如著名作家朱自清先生指出的那样:“现代中国诗人,须首推徐志摩”。①徐志摩一生发表了二百...  相似文献   

4.
徐志摩和他的《再别康桥》淮南联大濮思明徐志摩,浙江海宁人,我国20年代中期诗坛上一位颇负盛名的诗人,也是现代文学史上新月诗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他出生于一个世代书香的封建工商业家庭,父亲是地方上的商会会长,很有财势,又喜交名流,所以幼小的志摩很早便受到了...  相似文献   

5.
徐志摩是中国现代诗坛上少数几个引人瞩目的诗人之一,是新月派的主要代表,他的诗在上个世纪二十年代的中国诗坛上曾经风靡一时。朱自清先生曾经说过:“现代中国诗人须首推徐志摩和郭沫若。”徐志摩的一生极其短暂,他的创作生涯不到十年,写过散文、小说、  相似文献   

6.
刘笑天 《山东教育》2012,(Z5):96-97
一、导入师:在中国现代诗坛,徐志摩是不幸的,他只活了35岁就英年早逝;在中国现代诗坛,徐志摩又是幸福的,虽然他的生命像流星一样短暂,但他的才情和作品却永远留在了中国诗坛,直到今天,无数的文学爱好者依旧深深地怀念着他,怀念着他诗作中的明珠《再别康桥》。今天我们共同赏读《再别康桥》。  相似文献   

7.
说志摩     
绵密的云在空际中飘浮,氤氲中,我似乎看见了徐志摩偃卧在草林之中,笑着。我喜欢他的诗。像一阵凄风,一阵惨雨,一阵落花,他的诗中有种魅力独自临照着,在空旷的小壑间重复,回荡。知道徐志摩的人也都会念上那么一句:“轻轻地我走了,正如我轻轻地来,我轻轻地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这似乎是一种潜在的人物标志,听到这些,人们便条件反射似的恍然大悟起那是徐志摩的诗。诗人并不都是招人喜欢的,徐志摩就是。曾有人说他是个多情的男人成天就抒着无聊的情,说他的诗完全可以收藏到情书装订册中,说他是“新月派”诗人。或许这些都是…  相似文献   

8.
徐志摩是中国现代诗坛上少数几个引人瞩目的诗人之一,是新月派的主要代表,他的诗在上个世纪二十年代的中国诗坛上曾经风靡一时。朱自清先生曾经说过:“现代中国诗人须首推徐志摩和郭沫若。”徐志摩的一生极其短暂,他的创作生涯不到十年,写过散文、小说、剧本,但主要致力于写诗。他却用自己的一生在追求爱、追求自由、追求美,并创造出了许多感情真挚、意境优美、让人过目难忘的诗歌。徐志摩共留下四本诗集:《志摩的诗》、《翡冷翠的一夜》、《猛虎集》、《云游》。  相似文献   

9.
有一位诗人,他"云游"四方,"轻轻地",向人间招手了;有一段爱恋,他缠绵人间,"轻轻地",缱绻于云端。那位仅以三十五岁的年华就赢得新月派著名诗人称谓的便是创作《再别康桥》的徐志摩——中国现代诗坛的传奇星宿。当然,除了流芳于世的诗歌  相似文献   

10.
吕毅 《双语学习》2007,(8M):145-145
徐志摩是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诗坛上很有声望的诗人。徐诗内容斑驳陆离,思想复杂;语言浅显,感情奔放;形式多变,追求艺术技巧。徐氏早已“云游”而去,但他的诗魂永不灭,形式美、音乐美、意境美三者统一,构成了他的诗歌艺术观。  相似文献   

11.
马振宝 《文教资料》2012,(14):23-24
徐志摩是"新月派"代表诗人,有《再别康桥》等许多名篇传世。可是在二十岁之前,他却与诗歌无缘,而张幼仪、林徽因、陆小曼三位女性与他的美丽动人的爱情,给他带来了无穷的创作灵感,成就了徐志摩这一伟大的诗人。境由心造,诗为情生,像许多抒情诗人一样,女性是徐志摩灵感的源泉,也是他创作情诗的根源。本文分析三位不平凡的女性对徐志摩诗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戏蚂蚱     
放暑了,小惠跟妈妈上山放羊。妈妈把羊拢到“丫”字型的水泉边,山羊就像蜜蜂看见花朵一样“飞”了过去。惊飞了水泉边青绿的水草里的蚂蚱,蚂蚱是绿色的,翅膀是浅黄色的,突突地飞,飞出不远就像飞累了的样子,落下歇着了。淘气的山羊羔不喝水,它们吃完奶,就追蚂蚱。蚂蚱一看不好,又飞起来,山羊羔歪着头看着蚂蚱飞,一看蚂蚱落下了,又去追,蚂蚱一看山羊羔子又追上来,又得飞。这回落到小惠胳臂上,小惠一看,蚂蚱跟树叶一样颜色,透明的,很好看,眼睛绿汪汪的亮着光泽,两只后腿又长又细。小惠想逮着它,就悄悄把小手弯成凹状的拍,还没等拍,蚂蚱飞了。“…  相似文献   

13.
吐丝男孩     
有一天,一个叫乔利的男孩到郊外去玩,在小溪边的石缝里,他发现了一只模样奇特的小螃蟹。这螃蟹漂亮极了,放在手心里就像一枚红玻璃做成的纽扣。如果换另一个孩子,准会把这可爱的小家伙带回家去,养在鱼缸里。但乔利却冒出一个念头:他要尝尝生螃蟹的味道!“苹果从树上摘下来就可以吃,螃蟹为什么不能生着吃,而要煮熟才能吃呢?说不定生的更香。”乔利这么想着,就把那可怜的小家伙扔到嘴里去了。可还没尝到味道,“哎哟,肚子好痛!”乔利刚刚把螃蟹咽了下去,便叫了起来。幸亏一位在溪边钓鱼的老伯伯帮忙,才把他送进了医院。医生诊…  相似文献   

14.
徐志摩诗歌的艺术成就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徐志摩是中国现代诗坛上布尔乔亚的“开山”诗人,又是“末代”诗人,他的诗作的主要内容是热烈追求光明和“理想”,评击时政府败,暴露现实黑暗,同情弱者,歌咏大自然和自由爱情,贯穿其中的一个基本主题是对个性解放的咏叹,徐志摩的诗感情真挚,韵致含蓄,意象新颖,情景交融,比喻新奇,色彩鲜明,又讲究形式美和音乐性,语言新颖自然,平易优美。  相似文献   

15.
司有雪 《山东教育》2002,(26):28-28
现代著名诗人兼学者朱自清先生说:“现代中国诗人,须首推徐志摩和郭沫若。”他是在徐志摩还没有逝世前就这么说的。之所以这样说,就是因为徐志摩对新诗的发展,确实做出过比较突出的贡献。从徐的全部诗歌创作看,他的诗是以浪漫主义为特点的。而真正构成徐志摩诗歌艺术特色和独到贡献的,是他的一部分抒情诗,用诗人自己的话说,就是“从性灵暖处来的诗句”,这类诗可以说代表了徐诗的主体。徐志摩是个主张以作品表现自己“性灵”的诗人。最能表现诗人性灵的诗,大概要算《再别康桥》了。这首诗也充分体现了诗人的“三美”主张———新诗…  相似文献   

16.
采果乐     
“悄悄地,悄悄地,把秘密装进甜甜的桔子里;悄悄地,悄悄地,把桔子装进老师的抽屉里……”歌声飞出车窗外,它载着我们的欢欣,飞向向往已久的金果园。“到了!到了!”同学们刚一下车就迫不及待地涌进了金果园茂密的桔林里。大家三五成群地聚集在树下,望着果实累累的桔树,嘴馋了,手痒了,心动了。我们小组的同学看准了一棵最漂亮的桔树,它枝繁叶茂,挂在树上的那一个个沉甸甸、金灿灿的桔子正在晨光中微笑着。“上!”不知是谁激动地喊了一声,同学们一涌而上,围住这棵一人多高的树,七嘴八舌地说着该怎样为它减轻负担。“我抓住树…  相似文献   

17.
一个浪,一个浪无休止地扑过来每个浪都在它脚下被打成碎沫、散开……它的脸上和身上像刀砍过的一样但它依然站在那里含着微笑,看着海洋……诗人艾青,原名蒋海澄,是中华民族的诗坛大师,我国现实主义诗人的杰出代表,又是具有广泛影响的世界诗坛巨将。他为我国诗歌的繁荣发展倾尽了毕生精力,做出了卓越贡献,影响到老、中、青几代诗人,是继郭沫若之后中国新诗的又一面旗帜,被聂鲁达称为“中国诗坛泰斗”;而且,他与聂鲁达、希克梅克一起被誉为现代世界三位最伟大的“人民诗人”。他的诗作被译成30多种文字,在世界各地出版,并获得法国艺术最高勋章…  相似文献   

18.
礁石     
一个浪,一个浪无休止地扑过来,每一个浪都在它脚下被打成碎沫,散开……它的脸上和身上像刀砍过一样但它依然站在那里含着微笑,看着海洋……[赏读]诗人艾青,原名蒋海澄,是中华民族的诗坛大师,我国现实主义诗人的杰出代表,在世界诗坛上也具有广泛影响。他为我国诗歌的繁荣发展倾尽了毕生精力,做出了卓越贡献,影响到老、中、青几代诗人,是继郭沫若之后中国新诗的又一面旗帜。他被智利著名诗人聂鲁达称为“中国诗坛泰斗”;美国学者弗兰德将他与聂鲁达、土耳其作家希克梅特一起誉为现代世界三位最伟大的诗人。他的诗作被译成三十多种文字在世界各…  相似文献   

19.
徐志摩是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诗坛上很有声望的诗人。徐诗内容斑驳陆离,思想复杂;语言浅显,感情奔放;形式多变,追求艺术技巧。徐氏早已"云游"而去,但他的诗魂永不灭,形式美、音乐芙、意境美三者统一,构成了他的诗歌艺术观。  相似文献   

20.
徐志摩在中国诗坛的历史地位,主要取决于他给中国诗坛带来了最重要的两点:一是对新诗自由精神的呼唤,一是对新诗美学境界的拓展。而谈徐志摩诗歌经典化的曲折、反复的过程,则是对徐志摩在中国诗坛位置的再确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