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0 毫秒
1.
卡夫卡(1883-1924)是犹太人。他的家原先住在捷克的一个农村里,父亲在布拉格与人合伙开了一家百货店,后来和当地一位富裕的啤酒工人的女儿结婚。卡夫卡在捷克文里意为“寒鸦”,这只小鸟也就成了他家商号和家族的标志。  相似文献   

2.
1968年春,捷克斯洛伐克社会主义共和国(以下简称捷克──作者)涌起了以建设社会市场经济为目标的改革,被称作“布拉格之春”。它给处于斯大林计划经济困境中的东欧各国带来希望和生机。就在人们期待这朵报春花烂漫开放之际,苏联纠集华沙条约组织另外四个国家,出动50万大军,以坦克将之碾为尘泥。“布拉格之春”距今已届30年,社会主义在苏联、东欧都成了历史,这种结局虽然有诸多方面因素,但无论如何和苏联扼杀“布拉格之春”有密切的关系。前尘隔海,往事如烟,本文仅对当年苏联的这一行径作历史的思考。迈向市场的“布拉格之春”第…  相似文献   

3.
亚历山大.杜布切克和他领导的"布拉格之春"改革运动是20世纪60年代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上值得大书一笔的内容。杜布切克的改革源于捷克斯洛伐克独特的历史传统和现实特点,其基本主张是从捷克的具体国情出发走一条特殊的"捷克斯洛伐克通向社会主义的道路"。杜布切克的改革思想在他的祖国捷克斯洛伐克并没有结出硕果。然而,杜布切克作为社会主义国家中改革苏联模式的先驱者,其改革思想的影响却远远超出了自己的时代。  相似文献   

4.
20世纪的最后一天,捷克首都布拉格充满着节日的喜庆气氛,城区五光十色的彩灯流光异彩,到处呈现出一派欢庆新年,迎接新世纪、新千年的热烈场面。 驻捷使馆教育组为了让留捷、留斯(斯洛伐克)的神州学子们以及在捷仟教的教师共度这一跨世纪的美好时光,把大家从四面八方召集到首都布拉格6区柏拉欧瓦街22号──我们在捷克的家。虽为他乡异客,但我们仍深深地感到一种回家的感觉。按照中国人传统的习俗──吃团圆饺子,大家一起动手,各显其能,很快一桌丰盛的饭菜就做好了。大家共同举杯,为祖国、为人民、为我们肩负的使命、为远隔…  相似文献   

5.
1982年9月13—16日,正值夸美纽斯逝世三百周年之际,在捷克的布拉格和乌格尔斯基·勃罗德举行了纪念这位捷克教育家和哲学家的第四次国际学术讨论会。  相似文献   

6.
实证论对中国文学史研究的影响雪临文学是一种历史的现象,甚至研究文学的人就处在历史中。他的观念、思想.无论他是持历史主义还是反历史主义的观点,都是历史的产物。思考文学这一行为使我们不断超越既有文学史的地位。从俄国形式主义到英美的新批评,从捷克布拉格学派...  相似文献   

7.
《二六七号牢房》选自《绞刑架下的报告》第三章。 作者尤利乌斯·伏契克(1903—1943),捷克斯洛伐克优秀的共产党员,著名的反法西斯战士和作家。他生于布拉格的一个旋工家庭。一九二一年,捷克斯洛伐克共产党成立,十八岁的伏契克就加入了党。一九二八年,捷克资产阶级反动政府向共产党发动了全面进攻,在这严峻的时期,伏契克受党的指派,担任文艺与政治评论刊物《创造》的总编辑和党中央机关报《红色权利报》的编辑。一九三八年,  相似文献   

8.
美国人如何看管孩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中国,我们管教孩子,信奉“棍棒下面出孝子”,到了美国这一套就行不通了,他们教育孩子是引导为主,尊重孩子,把孩子看成一个独立的人,而不是自己的私有财产。在幼儿园里,小朋友之间发生争执,如果谁错了,老师会让他一个人到角落或他自己放衣服、书包的小格子间去,单独呆上几分钟。因为孩子喜欢在一起玩,这对孩子可是不小的惩罚,前几十秒钟还可,时间一长孩子就呆不住了,眼巴巴地看着老师,希望开恩。这时老师会抓住时机,讲点孩子能懂的道理,这比其他处罚方式管用得多。我大儿子上幼儿园时,一个学期大概就有4至5次这样的经…  相似文献   

9.
《留学生》2006,(5)
一座有故事的城市肯定离不开一条河的渊源。而有河就会有桥,有桥才会有故事。断桥相遇也好,鹊桥相会也好,故事又似乎总与爱情有关。于是,桥便总是带着朦胧的美丽,让人看不真切,更增添了几分向往。布拉格就有这样一座桥——查理大桥(CHARLES BRIDGE)。桥下流淌着的就是伏尔塔瓦河(V LTAVA)。桥1357年开始建,15世纪才建成,足足建了200年,有半公里长。建桥时期,正值捷克历史上的黄金时代。那时,捷克国王查理四世还兼任神圣罗马帝国的皇帝,他把帝国的都城就定在了布拉格。  相似文献   

10.
英国,有一座威廉皇家学院,在那里读书的大多是一些有钱人家的子弟。他们一个个衣冠楚楚,神气十足,总是一副不可一世的样子。在他们之中,有一个穿着很普通的孩子,他在一群贵族子弟中间十分显眼。他就是威廉·亨利·布拉格。布拉格出身于英国坎伯利的一个贫苦家庭,父母都没有上过什么学,但他们都深知知识的重要性,他们不愿意让孩子也像自己一样没文  相似文献   

11.
杨·阿姆司·夸美纽斯是17世纪捷克著名的资产阶级民主教育家。捷克人民为了纪念这位伟大的教育家,于1959年在首都布拉格建立了夸美纽斯教育博物馆。馆中仅展出反映夸美纽斯的生平和教育活动的陈列品的面积就达450平方米,其中250多件是珍品。这个博物馆与捷克教育部的各机关、捷克科学院所属夸美纽斯科学研究所以及其他有关博物馆均有密切联系。此外,它还同社会主义各国合作开展宣传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12.
捷克斯洛伐克是东欧的社会主义国家,教育事业比较发达,且有悠久的历史和民主进步的传统。早在公元九世纪,在今天的捷克斯洛伐克领土上就出现了第一所学校。十四世纪,查理四世皇帝在布拉格建立了中欧第一所大学——查理大学。高等学校是学校教育的最高阶段,捷克的高等学府由综合大学、工学院、农学院,建筑学院、医学院、师范、体育、美术、音乐、戏剧等院校组成,全国现有高等院校36所。其中最著名的有查理大学、卡罗利努姆大学、利息斯大学和布拉格音乐学院等。高等院校的院系  相似文献   

13.
《神州学人》2001,(9):50-50
7月下旬的布拉格,气候宜人。26日下午,中国 驻捷克大使馆教育组的留学生活动室里坐满了人,在 符华兴一秘的主持下。布拉格备大学的中国留学生和 在捷克住教的汉语教师,与《神州学人》总编张双鼓 就《神州学人》两刊进行了热烈而坦诚的座谈。 参加座谈会的除了公派的留学人员外,还有自费 的博士生和硕士生,共十余人。在布拉格,可以看到 的中文杂志很有限,因此《神州学人》成了布拉格的 中国留学生和汉语教师最受欢迎的杂志。《神州学人》 反映了广大海外留学人员的心声,为他们提供了有关 信息,介绍留学生回国服务的国家有关政…  相似文献   

14.
编读往来     
南京读者许建华先生给我们编辑部来信说:我在培养教育自己的孩子时,虽然也懂得要讲究方式方法,但自己对于究竟如何培养教育好孩子也是一知半解的,只是凭着自己的感觉去做而已,因此,在家庭教育过程中,效果不是那么明显,有时还会造成与孩子的一些冲突,使孩子一见到作为父亲的我,心里就疙疙瘩瘩的,于是我就将教育孩子的任务交给他的妈妈。后来发现这也不是办法,毕竟父母要共同担负起教育孩子培养孩子的责任。后来,有在市家长学校任教的朋友向我推荐了贵社编辑出版的《家庭教育》这本杂志,说他在家长学校教课时,就是从这本杂志中…  相似文献   

15.
正布拉格城堡下的黄金巷,一张忧郁青年的照片,伴着扬.聂鲁达的《小城故事》,躲在橱窗的冰凌后,默默注视这世界。那是一生用笔在为自己驱逐孤独的卡夫卡。他的那句名言突然在耳畔响起:"我们就像被遗弃的孩子,迷失在森林里。当你站在我面前,看着我时,你知道我心里的悲伤吗,你知道你自己心里的悲伤吗?"那一刻,布拉格清冷的天空下,怀念起那逝去的灵魂。  相似文献   

16.
赢自己一把     
很久以前有一个很笨的孩子。功课咋样先不说,只知道每次开家长会,老师宣布班上学生的成绩,他老爸吊着一颗心只想早一些听到念他孩子的名字,结果念出他孩子的名字时,老师就做了完结式的停顿,接下去就说:完了。他老爸也不恼,只说:儿子,这世上许多人你无法比,你只跟自己比。你只要每天能赢你自己。有一次儿子考试得了60分,乐得他老爸搂着儿子啃排骨似的,因为儿子上次只得了58分。后来这孩子机灵了,知道功课比不过人家,就不想再当什么牛顿、阿基米德了。他作文做得好,于是就每天写文章给自己看,让自己一天赢自己一把。结果,这…  相似文献   

17.
镜头一一位母亲带着3岁的男孩进了商店。到了楼梯下,母亲让孩子自己爬楼梯,母亲则在后面关切地看着他。孩子一歪,倒在楼梯上,哭了。母亲:宝宝不哭,自己爬起来!周围顾客看到这情景,表情不一:一位胖妈妈,正吃力地抱着她五六岁的胖儿子往上爬。这时把孩子放在地上,一边喘气一边撇着嘴对身旁另一位顾客说:“八成是后妈!”跌倒在楼梯上的小男孩已经自己站起来,一摇一晃地继续往上爬,他妈妈欣喜地看着他……在这位胖妈妈心目中,亲妈就应该是过度保护主义者,就应该代替孩子克服困难。这势必造成孩子的软弱和自卑。结果就会出现这…  相似文献   

18.
听一年级的数学课。做练习时,我旁边的一个孩子怎么也不会做,老师显然没注意到他。我俯下身子轻声教他。旁边的孩子马上对我说:“老师,不用教他,他是弱智!”“老师,你教他他也不会,他数学只能考10分!”再看这孩子,竟是一脸的漠然。我的心,被深深刺痛了。每个孩子,都是怀着好好学习的真诚愿望进入学校的。可是,为什么几个月,甚至几个星期之后,学习,就成为某些孩子的苦恼?就因为我们已经习惯了把分数当作惩罚的武器来对待那些学习困难的孩子!“30分”、“10分”,对一年级的孩子来说,就等于宣判了他在班级中的地位,…  相似文献   

19.
赢自己一把     
很久以前,有一个很笨的孩子。功课咋样先不说,只知道每次开家长会,老师宣布班上学生的成绩,他老爸吊着一颗心只想早一些听到念他孩子的名字,结果念出他孩子的名字时,老师就做了完结式的停顿,接下去就说:完了。他老爸也不恼,只说:儿子,这世上许多人你无法比。你只跟你自己比。你只要每天能赢你自己。有一次儿子考试得了60分,乐得他老爸搂着儿子啃排骨似的,因为上次儿子只得了58分。后来这孩子机灵了,知道功课比不过人家,就不想再当什么牛顿、阿基米德了。他作文做得好,于是就每天写文章给自己看,让自己一天赢自己一把。…  相似文献   

20.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几十年前就说过:解放孩子的头脑,使他能想;解放孩子的眼睛,使他能看;解放孩子的双手,使他能干;解放孩子的嘴,使他能说;解放孩子的空间,使他能接触人类社会、大自然;解放孩子的时间,使他能学自己想学的东西。这段话,在今天看来,无疑是对创新教育的生动诠释。那么,今天的教师如何对孩子进行创新教育呢?我认为,首先要抓住课堂教学这一主阵地,即通过课堂教学中教法创新和学法创新,培养孩子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