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上海文化年鉴》2012,(1):276-277
9月28日,宋庆龄陵园管理处举行“辛亥革命·武昌首义”图片展开幕式。2011年是辛亥革命爆发100周年,也是孙中山夫人宋庆龄逝世30周年。为了纪念辛亥革命对中国近代历史所产生的深远影响,缅怀孙中山与宋庆龄,  相似文献   

2.
王云五(1888—1979),原名王之瑞,号岫庐。祖居广东香山(今中山市),本人生于上海。早年曾在上海当过学徒。辛亥革命后,担任北洋政府教育部教育司科长、主任秘书、司长等职。1921任上海商务印书馆编译所所长,1930年任总经理。1946年后,任国民政府经济部部长、行政院副院长等职。1930年,  相似文献   

3.
《上海文化年鉴》2012,(1):177-178
2011年上海电影(集团)有限公司创作生产了大量优秀作品,如被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定为建党90周年献礼剧目的电视连续剧《开天辟地》、动画电影《西柏坡》、故事影片《先驱者》等,此外还承制了史诗电影《辛亥革命》并在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之际推出。  相似文献   

4.
《上海文化年鉴》2012,(1):78-78
在辛亥革命百年纪念之际,上海人民出版社推出了《辛亥革命在上海史料选辑》(增订本),由上海社科院历史研究所编撰,并附有辛亥革命大事记。与此同时,该出版社于同年还出版了华东师范大学廖大伟教授著述的《海上风云一辛亥革命在上海》、复旦大学沈渭滨教授著述的《孙中山与辛亥革命》(增订本)等书。  相似文献   

5.
作不同意辛亥革命阻断了清王朝领导的中国早期现代化的进程,如果没有这场革命,晚清新政改革将取得成功的观点。认为由于晚清社会存在着诸多不利于现代化发展的因素,传统的封建政治体制决定了清王朝改革的目的、措施与现代性改革的要求有着深刻的矛盾和对立,加上统治集团自身素质的局限,即使不发生辛亥革命,这种改革也不可能成功。  相似文献   

6.
《上海文化年鉴》2012,(1):18-19
9月20日,民革上海市委和上海音像资料馆联合发布一批辛亥革命时期的珍贵影像资料以及辛亥革命先贤先烈后裔“口述历史”成果,让人们首次看到了辛亥革命时期上海真实的市容市貌。  相似文献   

7.
在清和景明、祭祀轩辕黄帝的清明时节,在民族振兴、纪念辛亥革命一百周年的重要历史时刻,由陕西省人民政府主办,西北大学和陕西轩辕黄帝研究会承办的“黄帝旗帜·辛亥革命与民族复兴学术研讨会”2011年4月3日至4月4日在古城西安隆重举行。  相似文献   

8.
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是中国早期现代化进程中制度创新的尝试。清末新政既是戊戌变法的扩大和深化,又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辛亥革命的兴起和结局。辛亥革命确立共和制度,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五四新化运动则是制度创新在化层面的深化。从戊戌到辛亥的现代化历程凸现出改革孕育革命,革命深化改革的趋向,而制度创新的历史任务并未完成。  相似文献   

9.
辛亥革命时期新文化活动述评●陈国庆新文化运动始于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该刊从第二期即改名《新青年》并将社址移到北京),这是众所周知的事实。然而,新文化运动绝非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它的发生有其深刻的历史原因和时代背景。中国近代新文化萌...  相似文献   

10.
《上海文化年鉴》2012,(1):281-281
由土山湾博物馆主办的“辛亥百年——民间收藏展”于10月8~23日在土山湾博物馆举行。本次民间收藏展览主要分为:标识,认识辛亥革命;史料,印证辛亥革命;币章,彰显辛亥革命等3部分。  相似文献   

11.
从叶德辉之死谈到黄兴的流血革命和胡元■的磨血革命龚育之程千帆先生《叶德辉〈光复坡子街地名记〉补注》一文,提供了一九一三年叶德辉沿街散发的骂攻*辛亥革命元勋黄兴的传单,这确实是"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史料之一种",值得人们一读的。叶德辉於一九二七年四月十日...  相似文献   

12.
1911年辛亥革命埋葬了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是一次完全意义上的民族民主革命。清朝君主专制制度于1644年确立,19世纪中叶以后,  相似文献   

13.
摄影者的陈述 崩裂、地震等词汇常用来比喻一种历史的巨变,尤其是革命。比如在191 1年辛亥革命中,有人将其视为"火山爆发"。此种修辞的合理性实际是在语言形象之外的。辛亥革命将皇朝统治转变为共和体制,不仅改变了中国的政治图景,同样也剧烈地改变了它的地理风貌和人们对这种风貌的感知。  相似文献   

14.
值此辛亥革命100周年之际,我们在迫念辛亥革命的不朽功绩,讴歌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百年历程,弘扬辛亥革命“振兴中华”的革命精神的同时,也应追念领导辛亥革命的伟人孙中山先生的卓著功业,给予公允的评价,并继承和弘扬他的珍贵精神遗产,实现他的遗志——特别是建设现代化中国和国家统一的遗志。  相似文献   

15.
文博综述     
《上海文化年鉴》2012,(1):261-262
201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和辛亥革命100周年,鲁迅诞辰130周年,陶行知、朱屺瞻、姚光诞辰120周年,钱学森诞辰110周年。上海地区博物馆,包括行业博物馆、民办博物馆、私人博物馆、民间收藏协会都结合建党90周年、辛亥革命100周年、名人诞辰纪念,举办专题展览及学术研讨。2011年全市共举办各类文物陈列和展览373个,其中上海三山会馆、上海中国航海博物馆等4家博物馆获“2009~2010年度上海市博物馆陈列展览评选精品奖”。  相似文献   

16.
辛亥革命十年以后,所谓民国,仍然是空有其名,实际上没有成为一个统一国家:南北分裂,军阀割据,政治腐败,内战频仍。胡适这时并不失望气馁,尤思有所作为。他在民国十一年二月七日的日记里说:“自从《每周评论》被封禁,我等了两年多,希望国内有人出来做这种事业,办一个公开的,正谊的好报。但是我始终失望了。现在政府不准我办报,我便不能办了。梁任公吃亏在他放弃了他的言论事业去做总长。  相似文献   

17.
《上海文化年鉴》2012,(1):37-37
8月25日,由上海市孙中山宋庆龄文物管理委员会和虹口区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辛亥革命100周年纪念大型图片展“辛亥革命与虹口”开幕式在虹口区图书馆举行。展览分为“宋氏老宅与辛亥革命”、  相似文献   

18.
袁世凯立宪活动的主观原因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袁世凯是清末民初政坛上举足轻重的人物,他所从事过的主要活动,对清末民初的社会产生了重大影响。他既镇压过人民斗争,又帝制自为。因而,长期以来对袁世凯的研究,多侧重于辛亥革命后,他如何玩弄权术,绞杀共和,尊孔复辟,投靠列强等。近年来,学术界已开始逐渐注意袁世凯在辛亥革命前的一些活动,特别是清末新政时期的作为。然而,有关立宪运动中袁世凯的情况,仅有极少述和论提及。有鉴于此,本拟就袁世凯在清末立宪运动中的活动和他参与立宪运动的主观原因,作一尝试性的探讨,力图较为客观地研究袁世凯在清末这一重要政治运动中所起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上海文化年鉴》2012,(1):305-305
在辛亥革命100周年之际,徐汇区图书馆满庭芳展厅举办“志在共和一一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特展”,展览由广州博物馆和徐汇区图书馆共同主办,展期为10月10日~11月9日。  相似文献   

20.
"时势造英雄,英雄造时势"。纵观尹昌衡的一生,主要经历了清末新政时期、辛亥革命时期、袁世凯及北洋军阀时期以及国民党蒋介石时期。其一生的辉煌主要集中在辛亥革命时期,尤其是西征定藏,功著时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