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研究型课程是以与学科课程相关的研究专题为内容,以研究性学习为主要学习方法,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主要目的的课程。我校自从2000年秋季开设了研究型课程,到现在经历了对研究型课程的认识、实践、再认识、提高的过程,获得了一些经验和体会。一、抓住研究型课程的性质,把握内容的选择研究性学习是以学生的自主性、探索性学习为基础,从学生生活和社会实践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主要以个人或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通过亲身实践获取直接经验,养成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提高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  相似文献   

2.
研究型课程是近些年来在我国中小学活动课实践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课程形态 ,它是学校课程形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革新 ,它是开放的生成性的活动课程。研究型课程设置的一个重要着眼点是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学科课程的教学中 ,教师要创设情境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要创造多种机会让学生进入研究性学习之中。那么 ,研究型课程与学科课有哪里些异同点 ?为什么开设研究型课程 ?笔者根据几年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 ,从学习内容、学习形式、学习评价及师生关系几个方面 ,阐述异同点。一、研究型课程…  相似文献   

3.
培养学生的科研创新力是美国研究型大学本科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本科生科研作为一种新型的培养方式,对研究型大学的本科教育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本科生科研作为一种成功的教育实践活动,强调学习者的主体性、知识的情境建构性、学习的文化适应性,顺应了构建实践取向的情境认知与学习理论的主旨。因此,从情境认知与学习理论的视角分析美国研究型大学本科生科研的价值诉求,便于我们深入了解美国研究型大学本科生科研的本质及其重要意义,可为我国研究型大学培养本科生科研创新力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
研究型课程是以研究性学习为主要学习方式,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主要目的的课程。在经济文化相对落后、师资条件和办学条件较差的农村地区如何开设研究型课程呢?  相似文献   

5.
为探讨开展研究型学习教学模式对学生学习方式与学习兴趣的影响。采用了以"研究型学习"教学模式贯穿于"项目引领、任务驱动"的高职教育教学活动中,并结合问卷调查的方法对教学实践的效果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研究型学习教学模式改变了学生学习方式,培养了学生学习的主体精神和主动性,提高了专业实践能力;促进了教师向以学生为主体这一现代教学理念的转变。  相似文献   

6.
化学课堂教学中的多元互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一、课堂教学中多元互动的提出 作为中学化学学科课程结构中三大功能性课程之一的研究型课程,它着眼于学生学会学习,激励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和实践体验。  相似文献   

7.
陈卫超 《科学教育》2004,10(3):47-49
二期课改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研究性学习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上起了很大的作用。本文就如何以研究型课程为载体,通过指导学生的课题研究,从而推进学生的研究性学习,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8.
研究型实验教学是将研究性学习的方法和手段应用于实验教学,通过压缩验证性实验,增加研究型实验和改革实验教学方法,以生产实际、应用研究和科研实践为主线,设置实验题目,以学生自主性、探索性学习为基础,由教师指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通过查阅文献、设计实验方案独立完成实验.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9.
研究型学习方式内涵与价值探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随着信息化社会的到来,学会学习、学会创造已经成为教育的主旋律,学习方式已由传统的接受型学习方式向研究型学习方式转变。研究型学习是新课程领域中一种独具特色的学习方式,有其丰富的内涵和实用价值,研究型学习以其有助于开发学生个性品质、有助于激活学生创新意识、有助于塑造务实精神、有助于提高学习能力、有助于锻炼交往能力而引起了学术界及实践领域的极大关注。  相似文献   

10.
一、研究型课程的涵义 研究型课程是以学生的自主性、研究性学习为基础,让学生从社会科学、自然科学以及身边的许多小事入手,选择自己感兴趣的研究专题,以个人或小组合作的方式展开研究,从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及实践能力。这一课程突破了原有学科教学的封闭状  相似文献   

11.
研究型教学模式应包括实施研究型课程体系、培养研究型教师和倡导学生的研究型学习。在构建研究型课程体系方面,要强调将实践和研究融入教学过程,推动学科按照大类培养;在研究型教师的培养方面,要通过成立研究机构、定期开展教学法和学术讨论会,使教学和科研相互促进;在研究型学习方式上,要开设学科前沿课程、师生互动的研讨课程,实施"大学生科研参与计划"等。  相似文献   

12.
研究性学习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通过亲身实践活动获取直接经验的过程。研究性学习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主要目的。文章主要对开展研究性学习和研究型教学的目的意义、基本思路等方面进行探讨,反映了珠海三中的教学理念以及为此进行的初步探索与实践。  相似文献   

13.
研究型教学是用探究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渗透于所有学科、所有活动之中的一种教学模式。研究型教学模式含有两个基本内容:一是以研究为本的学习模式为基础的教学过程;二是学习过程与研究实践相结合的课程体系。研究型教学模式具有开放性、探究性和实践性三大特征。它改变了以往的学生学习方式和教师教学方式,为全面深入地推进素质教育开辟了新的空间。  相似文献   

14.
研究性学习注重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追求卓越的态度。将研究型学习引入中学数学教育中,教师将中学数学的内容设计成研究型的课题与学生互动性的研究,必然会极大的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热情,从而提高学生学习中学数学的成绩,提升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进而优化学生的综合素质。本文对中学数学的研究型学习进行设计,提出构建中学数学教育中的研究型学习所一般遵循的步骤和原则。  相似文献   

15.
针对高师学生在学习方式方面主要存在着自主意识强而理性分析不足、研究探讨专业问题意识较弱、一般的研究问题的程序和方法掌握不够牢固及应对基础教育对中小学生学习素质新要求不敏感等问题,高师教学应增强学生对专业课程自主而理性的学习方式的认识和把握;引导学生探寻适合自己认知方式及个性特征的学习方式,取长补短,增进专业学习和自主发展;加强学生探究、研究型学习方式的训练掌握和对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发展的理论学习与学科课堂教学实践训练。抓好教育实习。提高就业学习素质,培育高师学生自主理性发展、适应社会发展、应对就业要求、敢于创新、勇于实践的综合学习素质。  相似文献   

16.
鲍丹 《考试周刊》2010,(25):107-108
研究型教学模式是一种开放式教学。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选择确定的专题.用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自主设计、安排、学习最终得出结论,本文在基于研究型模式的含义、特点、类型的实践基础上详细地介绍了此种教学模式在网络环境下自主学习课堂中的应用,包括教学实践流程,具体的实施步骤和实施的注意事项,并得出了教学实践结果。  相似文献   

17.
对我国研究型大学本科生学习时间与学业任务的调查发现:课堂授课时间过多,学生课下自主学习时间较少,尤其低年级本科生的课外学习时间显著少于美国I类研究型大学的同级学生;学业负担的"大小年"情况突出;指定书籍和材料的阅读量均少于美国研究型大学学生,课程的课外学习要求与指导不足;长篇论文、报告的写作量大于美国研究型高校学生,短篇论文写作量则远小于美国学生;大学课程重结果性评估、轻形成性评价,缺乏学习过程质量保障机制。我国研究型大学应为本科生创设挑战性与支持性并存的学习体验,以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等支撑合理增负,同时为学生发展提供制度保障和资源支持。  相似文献   

18.
电类课程的理论与实践教学模式在国内高校中尚未形成可借鉴的标准化方案,该文以研究型教学为导向,对电类基础课从建构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法、全方位多层次的实践教学体系、多元科学有效的考核评价体系等方面进行探讨,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营造研究型教学氛围、推进自主学习和探究式学习方式,对于进行创新实践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而且对其他课程的研究型教学具有较大的参考和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9.
研究型实验教学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型实验教学伴随着社会对适用型人才需求的增加以及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应运而生,它将研究性学习的方法和手段应用于实验教学中,改革传统的实验教学模式,以应用研究为主线,以学生自主性、探索性学习为基础,指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通过自己查阅资料、设计实验方案独立完成实验,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把运用所学知识应用于实践的研究能力。  相似文献   

20.
研究型学习模式为我国高校研究生创新人才的培养提供了重要依据,具有问题线索、探索研究、过程开放、合作实践、全面发展的特征,有助于丰富研究生的创新知识、培养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建构研究生的创新思维、塑造研究生的创新人格.在基于研究型学习模式的研究生创新人才培养的实践过程中,应以研究型学习项目的创建为主要抓手,以研究型学习团队的组建、研究型学习的实践探索为主要方式,对研究型学习成果进行多元化评价,全面提升研究生的创新能力与创新意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