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体操运动技术水平的提高,动作的难度和质量也在不断发展,目前的发展趋势对难度要求很高,除了原有的A、B、C、D组难度外,又有了E组难度动作,并给以0.2的加分。E组难度动作的多少象征着一套动作的价值,并且决定一套动作的起评分,因此新规则提出的E组动作加分以及高难动作特殊连接加分,成为是否能夺取金牌的关键因素。当然 E组难度的含义不仅是难,还包含了“玩命”、“惊险”,令人“望而生畏”。  相似文献   

2.
通过录像观察、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本文对第51届世界体操锦标赛女子平衡木单项决赛中优秀运动员的上木动作、木中动作及下木动作技术的编排、完成度和难度进行了探索和研究。结果表明:上木动作中,各国运动员选择D组难度组别的最多,动作选择则多以跳上为主,选取难度动作还是以稳为主。木中动作难度整体上升,出现了F组难度级别的动作;木中连接串以及难度系数较低的空翻类动作较多,混合动作连接占据主导;下木动作中,各国运动员更加趋向于高难的二连接动作,因为新规则规定,任意顺序的B+B+C难度以及以上难度组成的技巧串、混合串和舞蹈串用在下法中,可获得0.1的连接加分,所以各国运动员在选择下法时更加趋向于此。在动作的难度和稳定性方面,各国运动员的动作难度都呈现上升的趋势,但稳定性有待提高,部分选手出现一些大晃甚至掉木的失误,对奖牌的争夺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通过录像统计和文献资料法,对第38届世界体操锦标赛吊环比赛前8名运动员的起评分、比赛成绩、成套动作难度和编排及完成情况进行统计,分析了世界优秀男子吊环运动员成套动作的编排特点和发展趋势。结果表明:在动作难度的使用上主要以D组以上高难度的摆动到静止力量动作与4个以上由静止到静止用力性动作的直接连接来获得加分;成套动作的连接编排趋于加长;成套动作的难度和完成质量尚有提高的空间。  相似文献   

4.
世界女子自由体操发展趋势及我国女队存在的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参加第36届世界体操锦标赛女子自由体探决赛前8名运动员完成的技巧串难度、连接加分进行了统计,分析了当今世界女子自由体操的发展趋势。研究结果表明:继续加难和创新仍然是女子自由体操发展方向之一;难度发展及连接均以向后空翻类动作为主;高难度动作的空翻与空翻的连接应是今后的一个发展方向,我国运动员在动作质量与稳定性,艺术表现力、力量与耐力等方面还有待努力提高。  相似文献   

5.
运用文献资料、录像观察和数理统计等方法,分别对影响运动员最终成绩排名的D分与E分两者之间的关系、成绩结构、难度动作选择以及编排特征等指标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上法动作单一,大多采用安全系数大、符合规则要求的A组上法,趋于简单化,充分体现出运动员求稳的心态;(2)选用舞蹈动作难度较大的运动员逐渐增多,都想以此来提高自己的竞争实力;(3)技巧动作以向前、向侧单个动作为主,向后类动作多以连接形式出现,且连接串呈现多样性的特点;(4)下法的主要特点均为后空翻一种类型,大多数运动员都采取提高后空翻类型的下法;(5)木上动作呈现出单个动作难度价值高,且动作连接以两个或三个动作连接为主;(6)合理处理难度与完成的关系、难度动作连接直接化、增加连接串、加强心理素质训练,则成为运动员夺冠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从第37届世界锦标赛看女子自由体操技术发展新动向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通过对第37届世锦赛10名自由体操优秀选手完成的成套加分动作难度、编排连接方式及完成等情况的统计、对比与研究,发现以具有个性化特点的高难动作及连接充分发挥优势和特长,用难度稍低的动作及连接弥补、充实成套动作编排的更多完成类型,是当今世界女子自由体操发展的新趋向,而提高跳步、转体等动作及连接的完成质量,完成10分起评的动作编排,是目前众多优秀选手急切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第40 届世界体操锦标赛女子高低杠技术特征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采用文献资料法、录像观察与数理统计等方法,系统分析当今世界女子高低杠技术发展的新特征.发现:使用D组以上难度的两个或两个以上更多动作构成"两串以上"具有高连接价值的"直接"来获取连接加分,并促使高、低两杠动作完成更加紧凑、流畅和具有观赏性将是女子高低杠技术发展的主要趋向.其中,由低杠换握高杠的动作将加难,"扭掏"系列的高难度也将增多,而增加高难度的单动作和完成高连接价值的"四连接"还将是女子高低杠A分动作编排的新动态.  相似文献   

8.
本调研重点将预、决赛的技术情况进行了分析对比,用大量的数据定量地阐明了,参加决赛运动员成套动作的难度、加分、起评分、得分等方面均比预赛有了全面地提高。应该及时地总结经验,进一步分析今后技术的发展趋势,充分利用我国的优势,在达到10分起评的前提下,大力发展价值高的E组难度,不断创新,不断发展,用跨世纪的新设计、新技术武装新一代。  相似文献   

9.
第40 届世界体操锦标赛中国女子高低杠的优势与差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文献资料法、录像观察法及数理统计与比较法,系统分析中国女子高低杠的优势与不足。发现:中国顶尖选手成套A分动作的难度和完成质量与世界优秀选手相当,但多数选手整体技术实力不及外国选手,在杠间换握动作的实力连接、个性化特色动作的编排以及专项素质和能力等方面,存有一定差距;而比赛动作完成拘谨、缺乏表现欲及个别动作完成规格低等因素,是致使中国高低杠未能获得更好成绩的主要原因;强化提高专项素质和能力,进一步提高成套动作的难度和完成质量,并促使两杠换握动作的连接在完成上更加紧凑、流畅和颇具观赏性,是中国女子高低杠努力的方向。  相似文献   

10.
依据1997年~2000年男子体操新规则精神,对我国男子优秀后备体操运动员与世界级运动员在动作难度和连接加分、动作重复、特殊要求以及成套动作的起评分诸方面进行了对比,并提出相应的训练建议,以期为奥运新周期男子体操训练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1.
以参加第41、42、43届体操世锦赛及第30届奥运会高低杠决赛运动员完成的32套动作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观察记录法和数理统计法对当前高低杠连接加分、难度分及最后得分进行统计,用Excel统计分析出连接加分与难度分、最后得分高相关性,并对连接加分动作组合的趋势和特点做了全面分析,结果显示:高低杠成套动作中连接组合数量在逐年增加,难度也在不断提高;E、D组别难度动作是连接动作的主流,并将持续很长一段时间;换杠类动作与杠上动作连接及长串动作连接将会是以后提高难度分值突破口。  相似文献   

12.
新国际男子体操规则对单杠成套动作编排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查阅文献资料、录像分析和专家访谈等研究方法,分析新体操规则的变化及最近世界大赛单杠动作编排,探析新体操规则下单杠动作编排趋势和对策:增加单个飞行动作难度,重视与高难度飞行动作的直接连接,丰富飞行动作种类,适度增加飞行动作加分比例;加大杠上动作与飞行动作的连接组合仍是最为重要的单杠编排原则,合理运用杠上高难动作;力求落地站稳,挖掘C组难度动作的加分潜力。  相似文献   

13.
由两届世界体操锦标赛看世界男子单杠动作发展趋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录像分析和专家访谈等方法,以第41~42届世界体操锦标赛单项决赛成套动作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当今世界单杠项目动作类型选择倾向、连接动作以及动作难度的发展。研究表明:杠上动作中悬垂摆动和"掏腿"类中以扭臂握为结束姿势的动作逐渐减少,中穿前上类次数增多;特卡切夫类、后空翻越杠类和并腿马尔凯使用次数增多,叶格尔和京格尔类发展平缓,前空翻越杠类绝迹;连接动作使用次数明显增多,杠上动作接飞行动作成为当今世界单杠动作连接的主要形式,中穿前上类与飞行动作的连接成为主要连接方式;运动员提高成套动作D分的主要途径是单个超高难度动作和连接加分,但有进一步向连接加分发展的趋向。  相似文献   

14.
采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数理统计等方法,从动作难度、连接难度、难度动作组合以及难度动作分值等方面,对我国高水平女子长拳自选套路难度动作的编排特点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运动员参赛套路中编排的动作难度均为跳跃类;连接难度以动静连接为主,并且以B级和C级连接难度居多;编排动动连接难度组合、动静连接难度组合的次数不存在显著性差异;难度动作组合的顺序有一定的规律性。  相似文献   

15.
王丽  张霞 《体育世界》2009,(1):49-51
以参加第40届世界体操锦标赛高低杠决赛的运动员为主要研究对象;采用录像分析法、统计比较法、分析归纳法和文献资料法,对8名参赛选手的成套技术动作的难度及连接加分进行了系统分析与研究。以期对了解当今世界女子高低杠技术发展的最新动态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6.
当前世界女子高低杠项目成套动作难度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以第39届世界体操锦标赛的女选手为研究对象,对新规则实施后世界女子高低杠发展特点进行研究。结果显示:成套动作的平均难度为6.638分,位居4项之首,仍有继续提高的空间;其中飞行动作的难度变化不大,连接价值提高;从低杠换握高杠大多以B组动作为主,从高杠换握低杠则以D组为主;上法开发了挺身跳起成低杠手倒立的D组难度,且有连接动作加难的趋势;下法动作继续呈现多样化特征:今后的主要任务是提高完成动作的成功率和动作质量,重点提高动作细节和下法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7.
根据新周期竞技健美操规则的要求,通过现场观看比赛和分析比赛录像,对2006年世界健美操锦标赛的男单、女单、混双、三人、六人五个项目的前8名40套动作中的难度动作数量、组别、分值、C组难度动作空中姿态类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中等分值的难度动作是运动员目前选做的重点;在B组和C组难度动作的选择上缺乏多样性;难度动作的连接加分实现率低;三人、六人项目主要通过配合发展高分值的难度动作;现行难度动作的要求和评判标准导致了在三人、六人的项目中参赛女运动员的数量明显减少。  相似文献   

18.
通过文献、观察比赛录像和统计等方法,对37、38和39届世界体操锦标赛及28届奥运会女子自由体操决赛前八名的技巧翻腾动作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2006年前的三届比赛,D组及以上难度单个翻腾动作总数没变,SE组数量有所增加,39届世锦赛D组及以上难度增加了近三分之一,E组及以上难度占了72.4%;空翻类型仍以向后为主,但比例趋向减少,向前类型比例的增加是前空翻二周数量增多所致;具有连接加分的技巧串类型不断增多,0.2加分技巧串比例提高。  相似文献   

19.
在体操发展的历史上,体操规则总是对裁判员、教练员、运动员起着导向和制约作用。规则既是裁判员评分的依据,也是教练员创编动作的依据,并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体操运动的发展方向。每次的奥运周期以后,体操规则为了能适应国际体操运动的变化和发展,都要进行不断地变动、修改和更新,修改后的《1997~2000》年国际体操联合会女子竞技体操规则》将引导女子体操技术朝着“高难、高质、多变、优美”的方向发展,同时对各项动作及创编提出了更高要求,从第1种到第皿种比赛,从创新动作的加分,到连接技术的加分和难度组别要求以及技术动作规格…  相似文献   

20.
世界女子平衡木技术发展新动向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调查访问、录像统计和文献资料调研等方法,分析当今世界体操平衡木技术发展的新动向。结果认为,使用单个低难度动作为上法,运用“三个以上技巧动作”构成的“多连接”结合具有高加分因素的“体操/技巧”(或相反)混合的“二连接”,并采用D组以上难度的空翻或“三连接的空翻下”为下法,是当今世界女子平衡木成套动作结构编排的主要特征,而使用“腾空”的D+D技巧“二连接”和C组难度“同一个空翻”的“三连接”,开发“单臂前手翻”系列动作的新连接,以及使用E组以上的高难度空翻及其连接为下法,将是未来大赛女子平衡木技术发展的新趋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