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亲情,是人与人之间最亲密、最真挚、最深厚的情感。父母与子女心连着心、情连着情,子女对父母也怀着深切的依恋、爱戴之情。因此,如何发挥这种亲情在儿童教育工作中的作用,是摆在每个家长面前的一项崭新课题。一、如何培养和加深父母与子女之间的亲情要充分发挥亲情在儿童教育中的感染作用。家长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逐步培养和加深与子  相似文献   

2.
【单元要旨】品味亲情 亲情洋溢在我们周围:兄弟姐妹的手足之情,父母与子女的舐犊之情,子女对父母的反哺之情都是人间最珍贵的情感。亲情弥漫在平凡的生活中,亲情渗透在搀扶慰藉的瞬间,亲情还包孕在家庭成员的磕磕绊绊之中。本单元的章有写兄弟情的,有写子女与父母之情的,有写祖孙三代情感的。从家庭矛盾冲突到和美温馨,  相似文献   

3.
一、大学生亲情教育的内涵 亲情,从古至今都是各种艺术载体下灵感的源泉.也是世代相传的至善至美的情感。亲情是家庭成员间感情的总称,既指父母与子女之情,也指兄弟与姊妹之情,还包含长辈与晚辈之情。在心理学上,亲情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对双亲、亲属和家庭最原始、最无私的自然感情,是个体善心、爱心和良心的综合表现。是情感和伦理道德的源泉和基础。  相似文献   

4.
吴趼人的写情小说对情与道德的关系进行了新的阐释,认为情是道德的源泉,道德是情的升华.在其写情小说中构筑了以血缘亲情为基础的家庭道德园地,体现出父母与子女之间的亲情;同时编织了以婚姻契约为基础的两性道德梦想,主要通过婚姻的基础、男女的道德操守两方面表现出来.作品中也表现出传统伦理道德约束下的悲剧人生.  相似文献   

5.
在人的情感世界里,亲情也占有很重要的位置。亲情是亲人之间的感情,包括父母子女、兄弟姐妹等。亲情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不管发生什么事情都不会改变。人们常说‘打仗亲兄弟,上阵父子兵”,意思是说在紧要关头,亲情是最可靠的。  相似文献   

6.
一、借助亲情,以情育情 心理学家的研究表明,情感表达=7%的语言 38%声音 55%面部表情。父母对子女刻骨铭心的爱会使子女在耳渲目染的温暖亲情背景下,模仿父母的情感表达。父母的一言一行无不在子女的心灵留下深刻的烙印。父母要善于运用手势,表情,姿态,语气,具体形象,明确直观地表达自己的感情,为子女提供一条循迹跟进,具体可感的路径。 如一位父亲获得了一笔奖励费,兴冲冲地回到家里,要儿子陪爸爸到税务所去一下。一路上儿子不解地问父亲,是不是税务所也知道你得奖啦?不  相似文献   

7.
[活动目标] 1.使学生懂得父母与子女之间的矛盾是客观存在的,正确处理好亲子关系是每个人生活的重要内容,增进对亲情的感受和体验,促进亲子关系.  相似文献   

8.
亲情是人世间最真切最朴素最珍贵的感情,亲情是维系家庭的纽带,又是社会人际交往的基础。对父母的关爱是做人的基本素质,因为"即使全世界的人都遗弃你,你的父母都会支持你"。我们要学会体谅父母,感谢父母。在当代这个"啃老"、傍老"之风普遍存在的社会中,亲情往往是家长对孩子的单向行为,作为父母却得不到反馈和回报。时代呼唤亲情教育",归来吧,对父母的感恩之心"已经成为时代的呼声。作为指挥棒的新材料作文,理应把方向指向此话题。  相似文献   

9.
【活动背景】感恩是每个人最基本的良心,现在的学生其实都有一颗感恩之心,只是似乎早已习惯了父母的关爱,并认为这是理所当然的,渐渐忘记了感动,忘记了说谢谢。学生们明白"受人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但却忘了对这世界上最爱我们的人说声"谢谢",因此,希望通过这次主题班会,让学生在创设的情景中体悟亲情的伟大和无私,感受父母在我们生命成长过程中付出的心血,懂得要感激和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活动目标】让学生了解父母之爱,感受父母之情,体验亲情的无私和  相似文献   

10.
亲情之爱,本是由自天然.子女对父母的爱更是与生俱来,来自父母给予的血肉之躯和附于躯体上的那颗心.如果我们说,还要学会爱孩子和教会孩子爱父母,人们不免不以为然.但实现生活中不少场面又明明确确地告诉我们,这缘于天然的爱也需要学习.  相似文献   

11.
世界上有一种情与生俱来——父母对女子的舐犊之情,世界上有一颗心天经地义——子女对父母的感恩之心。  相似文献   

12.
人有"三情",即;亲情、友情、爱情.三情俱备,才能充分满足一个人生理和心理的需要.青春期的青少年随着生理和心理的发展变化,父母兄弟姐妹的亲情已不能完全满足他们的精神需求,便开始寻求友情--同性和异性的友情.  相似文献   

13.
学生作文写不好,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重要的原因是情感残缺,这种现象的普遍存在是令人担忧的,这不能不引起教育工作者的重视。什么是情感残缺呢我们知道,人类的三大情感是亲情、友情、爱情。这些情感与每一个人都有密切关系,同时又是立足于社会的最基本的情感。如果对亲情、友情、爱情没有正确的认识,没有最起码的体验,那么,我们就可以确定:其情感是残缺的。另外,对正常的人情世故或人际关系一点都不懂,也属于情感残缺。亲情依血缘而定,由于当代独生子女家庭越来越多,父母对子女宠爱有加,而子女对父母的理解却出现了问题。父…  相似文献   

14.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父母辛勤养育子女,子女长大后回报父母。这是父母与子女之间爱的承诺、亲情的责任。我曾经在《找准人生的北斗星》这本书中看到一个映衬这句话的故事——  相似文献   

15.
亲情教育是当前摆在教师面前的新课题。学生和家长之间的亲情逐渐淡化,父母异地求职,造成亲情疏远;娇纵子女,造成子女对亲情的淡忘。结合教学内容,让学生理解亲情;开展主题班队活动,让学生感悟亲情;让家长与孩子不拘形式地多沟通,让学生珍惜亲情。  相似文献   

16.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父爱与母爱的特点,知道抚养子女是父母的法律义务,能感受家庭中的亲情与温暖。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情境体验、回忆交流等活动,感受家庭的亲情与温暖,  相似文献   

17.
寓教于情     
古人云:“人之相知,贵在知心。”交友如此,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关系也是如此。不知心则不能相知;不相知,彼此隔膜,怎能谈得上教育效果呢? 我们常常发现这样的情形:一些父母对其子女动辄呵斥、打骂,训子不可谓不严,但只能使子女产生反感,有的与父母貌合神离,有的甚至铤而走险。在学校里,也有一些教师对待后进学生,采取这种做法。其结果学生也往往是口服心不服,腹诽不已。可见,不能平等地对待子女、学生,不是寓教于情,而是违情悖理,这样的教育没有不失败的。  相似文献   

18.
爱的针法     
作者在文章结尾中写道:“生活,总是由许多零散的细节拼凑而成。爱,带着人生长线,穿起生命中每个细微的点。”这是作者对人生的切身感悟和理性的思索,不无启迪意义。本文作者以简练的笔法,记述了从小到大的成长历程,点点滴滴,铭刻在心。父母之爱是人类最伟大、最真诚的爱,也是最无私的爱。而对于子女来说,爱的回报也是理所当然的。乌鸦反哺,低级动物尚能如此,何况人乎?本文的抓人之处是,作者没有编造情节,没有故弄玄虚,而是将自己成长中的几个片断,点滴感受,记述下来,敷衍成篇,变成一篇完整的爱的颂歌——父母对子女的爱,子女对父母的爱。这种爱是那么平淡,那么不经意,但在作者笔下却显得那么充实,那么富于人情味。全篇情中显爱,爱中见情,读来真切感人。文章的真实在于来自生活的真实,而人生处处有生活,处处有真情,只要有心,只要留心,你就能写出好文章来。  相似文献   

19.
情感之维     
当社会越来越重视金钱、权力等物质观念时,知识世界与人类情感世界的距离似乎也越来越遥远了!当今的教育制度往往集中于提高学生的知识水平,而很少顾及学生情感世界的塑造与培养.其实,中国传统文化一向是十分重视"情"的.公元前200多年,就已有"道始于情,情生于性"的记载(郭店竹简),后来孔子提出"亲亲""爱人",孟子提出"人皆有不忍人之心""恻隐之心,仁也",他们强调的都是出自内心的至情.这样的至情从爱父母的亲情、爱兄弟朋友的友情到爱一切受难者的"泛爱众"的同情,从小到大构筑了一个人的情感世界.  相似文献   

20.
乳名     
乳名,比比皆是,差不多每个人都有,叫着醉心,听着舒心,都出自父母的良苦用心。乳名,是父母对子女的无限关爱;乳名,充满了难以言表的亲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