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先加碘液效果更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研究温度、pH对酶活性的影响的实验以及验证酶的专一性的实验中 ,常用淀粉酶来催化淀粉水解 ,而对实验结果的验证都采用淀粉遇碘变蓝这一颜色反应。实验中一般是将一定量可溶性淀粉溶液加入试管 ,调至实验所需的温度或pH条件下 ,加入淀粉酶 ,保温 5~ 10分钟 ,最后向试管中滴  相似文献   

2.
水合物浆液浓度对研究水合物浆液宏观流动特性具有重要意义,对水合物浆液黏度等物性参数有十分显著的影响。基于实验条件下二氧化碳水合物浆的生成过程,提出了应用比色法对水合物浆的浓度进行间接测量的方法,对比了反应前后的气相状态计算水合物浆浓度的过程,通过实验对比色法和计算方法的准确性进行了对比验证。  相似文献   

3.
樊正林 《化学教学》2002,(8):45-45,41
乳酸的生产 ,传统的方法是采用淀粉、牛乳等为原料 ,用乳酸菌发酵而制取。本文的生产方法是利用淀粉厂的废酸液制取。具体的实验方法介绍如下 :1 实验原理淀粉厂用以沉淀分离淀粉的酸浆液 ,是用淀粉质原料经戴氏乳酸杆菌在一定的条件下发酵而成的。C6H12 O6葡萄糖乳酸菌 2CH3 CHOHCOOH乳酸淀粉生产中 ,将制取的乳酸液加入淀粉乳中沉淀淀粉时 ,乳酸溶液被稀释 ,酸度降低。然而 ,在沉淀过程中 ,乳酸继续因发酵而生成 ,酸度逐渐升高 ,随之淀粉被沉淀。当本批淀粉沉淀完毕 ,少量酸液被用于下一批淀粉沉淀之用 ,而大量的乳酸液被排…  相似文献   

4.
本实验利用淀粉的性质,设计了两套方案验证种子在萌发过程中淀粉是否不断被分解而减少.结果表明,本实验效果明显,可以作为初中生物学实验时参考.  相似文献   

5.
苏教版七年级上册有一个实验“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这个实验主要是利用“淀粉遇碘变蓝色”的特性来验证“绿叶在光下能够制造淀粉”。在进行实验的过程中,一些问题引发了我们的思考。  相似文献   

6.
“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淀粉”实验,是高中生物学课程中一个基础且重要的教学实验。为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深入融合生物学核心素养,作者尝试将验证性实验改为探究性实验,引导学生开发淀粉快速检测试纸来检测不同生物组织中的淀粉。  相似文献   

7.
苏教版七年级上册有一个实验“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这个实验主要是利用“淀粉遇碘变蓝色”的特性来验证“绿叶在光下能够制造淀粉”。在进行实验的过程中,一些问题引发了我们的思考。  相似文献   

8.
1问题提出碘与淀粉的显色反应是检验碘或淀粉的验证性实验。近年来许多中学化学教材对该实验进行了介绍,但都局限于简单实验现象的说明,笔者用市售的碘水和自制的饱和碘水分别与等量淀粉反应,在实验中发现,其显色用量、显色时间明显不同,在此基础上,定量地探究了影响碘淀粉显色的其他一些因素,从而为增进碘淀粉显色实验的演示效果提供了具有一定价值的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9.
《科学课》1998,(6)
制作淀粉 将花生壳洗净晾干,粉碎后入缸加水搅拌,再将浆液过滤、沉淀,捞去杂质,排掉上层清液,用吊包吊干,即成淀粉。  相似文献   

10.
用淀粉酶催化淀粉,并用碘液的显色现象验证酶的活性受温度或pH值影响的实验,因植物淀粉酶的获取和质量的局限,在开设学生实验时总觉得不方便。为此,笔者针对这个实验作了如下设计。  相似文献   

11.
高中生物必修本第二章第一节,讲述“新陈代谢与酶”时,用到小麦淀粉酶催化淀粉水解的实验。但我认为,课本上选用这个实验作为演示实验,不如选用唾液淀粉酶催化淀粉水解的实验为好,其理由如下。在小麦淀粉酶催化淀粉水解的实验中,课本上设定其适宜温度为35℃。许多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为什么其适宜温度为35℃?的确,  相似文献   

12.
在中学《生理卫生》教材中安排了唾液淀粉酶对淀粉的消化作用的实验。笔者在做这个实验时偶尔用开水加温,发现唾液淀粉酶对淀粉的消化作用随着温度的升高,淀粉的酶促水解速度而加快。为了进一步验证唾液淀粉酶的最适温度,笔者采用了200多名学生的唾液进行了下述实验,取得了一些初步成果。  相似文献   

13.
新编高中生物《必修本》第45页,为验证酶是生物催化剂,设计了淀粉酶消化淀粉的实验。笔者认为此实验有三个弊端:1.实验前准备较困难。如小麦淀粉酶滤液的制取:选取萌发的小麦种子100粒,将芽切下,放入研钵中,加少量石英砂和10mL蒸馏水,研磨以后进行过滤,收集滤液,备用。2.淀粉遇碘可能显紫红色,这与学生已知淀粉遇碘变蓝有偏差。因淀粉由直链淀粉  相似文献   

14.
本文列举了"验证绿叶在光下合成淀粉"等三个实验,总结了仿真实验在生物学教学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15.
本文对醋酸酯淀粉浆液的粘度、粘着力及浆膜性能进行了测试,并对测试结果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6.
在无机化学实验中,常用有毒有害的四氯化碳验证碘离子与氧化剂反应后生成的单质碘。通过实验探讨,利用无毒无害的淀粉溶液作指示剂来验证单质碘生成的实验条件,当0.01 mol/L三氯化铁溶液和1%过氧化氢溶液分别与0.01 mol/L KI溶液反应时,使用5%淀粉溶液作为指示剂,就可见蓝色絮状物产生,实验现象明显,所需试剂浓度远低于教材上推荐的溶液浓度,实验药品用量少,能降低化学废物的产生。用淀粉作指示剂可避免使用对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均有害的有机溶剂四氯化碳,符合绿色化学的原则,可为无机化学实验教学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王成 《湖北教育》2000,(2):85-85
人教版生物第二册[实验七]观察唾液淀粉酶时淀粉的消化作用,学生实验成功率不到60%,1号、2号试管均呈现出蓝色。  相似文献   

18.
高中生物必修课本和选修课本中分别增做了一组有关“酶性质”的实验。本组实验重在验证酶在催化作用中所表现出来的高效性、专一性,探讨了酶的催化作用受温度、pH等理化因素影响的问题。本组实验中因多取材于淀粉作底物,故在实验设计时就应考虑如何选用指示剂来验证淀粉是否发生反应或反应后生成何种物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选择淀粉、淀粉酶反应体系来探究pH对酶活性的影响。设计模拟实验,依据问卷调查的结果进行实验预期。开展探究实验,引出争议问题。通过查询文献资料,对淀粉遇酸水解的反应条件作出推论,并进行实验验证。针对碘液失效的问题,提出简易可行的优化方案。  相似文献   

20.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米饭在口腔里与唾液作用会发生化学变化.2.淀粉与碘酒会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的新物质是蓝色的,利用这一特性可以检验食物中是否含有淀粉.能力目标:1.用细心体验、分析推理、实验验证的方法获得结论.2.通过实验检验一些食物中是否含有淀粉.情感目标:培养探索新事物的兴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