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从资料分析入手,结合临床实际病例,同时参考了国内外文献,从7个方面对20例诊断困难的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容易误诊的原因以及病理生理机制进行了讨论。对不典型以及特殊原因起病的SAH病人,老年人的SAH、头颅CT扫描未见异常的SAH病人在理论和方法上进行了较详细的论述。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老年人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对48例老年人急性不典型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老年人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起病时临床症状常不典型,心绞痛症状较轻,并缺乏胸部特有的窒息闷塞感,而以气短、胃肠道及神经精神症状为突出表现.经系统治疗.87.5%(42/48例)治愈,12.5%(6/48例)死亡.结论:老年人的急性心肌梗死起病常不典型,因此,要尽快明确心肌梗死的诊断,系统治疗,从而减少并发症,降低病死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流行性出血热是一组由病毒引起的自然疫源性疾病,临床上以发热、出血休克等为特征。近年来,由于临床症状轻化和不典型趋向致使早期诊断有一定困难,我院1991年10月~1996年12月共收治出血热356例。其中误诊143例,误诊率为40.1%,误诊为上呼吸道感染的112例,占误诊病例的31.4%;误诊为急性肾  相似文献   

4.
原发性成人甲状腺机能减退症(简称甲减)固起病缓慢、早期症状不典型,而成为临床上较易误诊的病种之一。笔者收集了18例误诊病例分析讨论如下。  相似文献   

5.
蛛网膜下腔出血为常见病 ,临床上常因缺乏典型症状而误诊 ,2 0 0 0 .11~ 2 0 0 2 .10月 ,我科共收治了 6 7例蛛网膜下腔出血病人 ,其中 12例曾经误诊 ,本文就误诊原因进行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误诊的 12例中男性 5例 ,女性 7例 ;年龄 6 0~ 78岁 ,平均 6 7岁。全部为住院病人 ,误诊时间为 2~ 5d ,后均由头颅CT见蛛网膜下腔或脑池脑裂内高密度影及腰穿获得均匀一致血性脑脊液而确诊。1.2 误诊情况 误诊为血管神经性头疼 5例 ,神经症3例 ,高血压 2例 ,椎动脉供血不足 2例。痛性眼肌麻痹 1例。2 误诊类型及原因2 .1 误…  相似文献   

6.
随着人口老龄化,老年人急性心肌梗死(AMI)的发病率逐渐增高,成为导致老年人死亡的最常见疾病之一.AMI典型临床表现为胸骨后持续性压榨样疼痛,老年人AMI症状多不典型,部分心肌梗死患者以晕厥为首发表现,甚至是唯一症状,现结合临床,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由于耐药结核菌的产生与扩展 ,结核菌与HIV双重感染以及许多国家结核病控制规则不完善 ,使全球结核病疫情呈明显上升趋势[1] ,老年人肺结核临床表现复杂多样[2 ] ,缺乏典型肺结核特征 ,易漏诊、误诊 ,现将收入我科病房老年肺结核 39例进行分析。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男 2 6例 ,女性 13例 ,男女之比为 2∶1;年龄 6 0~ 92岁 ;平均 6 8岁。既往有结核病史8例 ,密切接触史 6例 ,糖尿病史 10例 ,慢支史 12例 ,脑血管病史 8例。1.2 症状和体征 咳嗽、咯痰 30例 ,痰量不多 ,畏寒、发热 6例占 15 .4 % ;午后及夜间体温升高 ,咯血或痰…  相似文献   

8.
十二指肠乳头癌为消化道恶性肿瘤,早期症状不典型,易与黄疸型肝炎混淆。本文收集1980~1987年间误诊为病毒性肝炎的壶腹周围癌76例其中17例(22.4%)为十二指肠乳头癌,现做一临床分析。  相似文献   

9.
<正> 特发性肺含铁血黄素沉着症Idiopathic pulmonary hacmosidcrosis(IPH)是一种少见病,多见于儿童,病因不明,临床表现多不典型,多以干咳、气促、贫血或血丝样痰为首发症状,容易误诊、漏诊。无有效的治疗方法。现将收治的12例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相似文献   

10.
典型的急性心肌梗塞诊断一般不难。不典型者或同时合并其它疾病者,容易造成误诊、漏诊。为提高诊断水平,减少误诊,现将我院近几年遇到的7例误诊病例分析如下:1 以上腹部疼痛为主要表现误诊为急性胃炎3例 举例:患者,男,60岁。因上腹部发作性疼痛伴恶心,呕吐1d就诊。门诊经胃镜检查拟诊“胃炎”。经治疗2d症状不见好转且伴明显的  相似文献   

11.
<正> 散发性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又称散发性克汀病(Sporadic cretinism)。其中部分患儿是由异位甲状腺所致。由于异位甲状腺的临床症状出现较迟且不典型,易于误诊而严重影响患儿的智能和体格发育。我院近6年共收治8例先天性甲低,其中异位甲状腺2例,为提高对本病的认识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目的:提高老年人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抢救成功率.方法:回顾分析180例老年人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临床资料,总结其临床特点,提出相应的护理策略.结果:老年人蛛网膜下腔出血的症状体征不典型,很容易忽视,预后差,并发症多,死亡率高.结论:更好地认识老年人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临床特点,在护理上及时发现并处理各种并发症,是提高抢救成功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我院自 1997年 10月~ 2 0 0 1年 10月共收治硬膜下血肿 5 6例 ,其中 7例为慢性硬膜下血肿 ,因其症状出现时间晚 ,临床表现不典型 ,在进行头颅CT检查确诊前曾出现误诊 ,现就经验教训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本组 7例 ,男 5例、女 2例 ,年龄 4 6~6 0岁 ,平均 5 1岁。 7例均有轻微头部外伤史 ,其中 5例于伤后 6小时内行头颅CT检查未见异常。1 2 临床表现 症状出现时间为外伤后第 2 3~ 38天 ,其中以间断头痛为表现者 4例 ,间断恶心、呕吐者 2例 ,1例表现为精神萎靡 ,健忘及嗜睡。1 3 误诊疾病 误诊为外伤性头痛者 3例 ,偏…  相似文献   

14.
桥本氏病又称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典型的桥本氏病临房诊断并不困难,但本病的早期或非典型病例可因某项症状、体征比较突出而致误诊。我院自1983年1月至1993年5月共收治桥本氏病82例,误诊38例,误诊率46.34%。为了提高对桥本氏病的诊断水平,减少误诊,现将诊治过程中误诊的几种情况报告并分析如下。 临床资料 38例桥本氏病中,男1例,女37例,年龄在43~56岁之间,平均发病年龄45.3岁。误诊时间最长1年,最短7d,误诊的38例全部经病理检查证实。  相似文献   

15.
原发性中耳脑膜瘤是发生于中耳的一种异位脑膜瘤,本病发病率低,在临床上比较罕见,多数表现为良性过程。由于临床表现极不典型,临床诊断困难,手术后复发率较高,确诊需依靠病理检查。本病常以耳部症状为主要临床表现,往往易被误诊为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并且在中耳周围产生骨质破坏并穿破骨膜向颅内侵入。本文分析我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经过病理确诊的1例原发性中耳脑膜瘤患者的临床和影像学结果,结合国内相关文献报道的误诊病例总结原发性中耳脑膜瘤的临床表现以及影像学改变特点,分析误诊原因,以提高我们对本病的临床诊疗水平。1病例介绍我们…  相似文献   

16.
小儿结核性脑膜炎由于起病症状常不典型,在早期易误诊或漏诊,现将我院几例误诊情况分析如下: 1 临床资料 误诊疾病有:误诊为病毒性脑炎,化脓性脑膜炎,流行性乙型脑炎,急性胃肠炎,上呼吸道感染,低钙抽搐。 例1,女,1岁。因不规则发热10d,伴间断抽搐4d入院,否认有结核病接触史,无BCG接种史。查体:T 38℃,嗜睡,颈稍抵抗,心脏、腹未见异常,克氏征( ),布氏征( ),胸片x线未见异常。脑脊液稍混,压力正常,WBC0.  相似文献   

17.
<正> 老年人急性胆囊炎病死率可达11.7%,有并存病者高达21.7%。而急症手术者更甚。近年来其发病呈增加趋势,且症状不典型,易发生坏疽,穿孔;而术后并发症多,治疗较困难。我院近五年来手术治疗此类病人31例,对手术中所遇到的问题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相似文献   

18.
输卵管妊娠在妇科中较为多见,如能及时确诊及适当处理,愈合良好。但由于病史及临床症状不典型,引起误诊者也屡见不鲜。现将我们所见到的1例做以报道,以引起广大妇产科工作者的重视。  相似文献   

19.
传统观念认为,老年人甲状腺功能亢进(简称甲亢)的患病率与青少年相比较低.因此,甲亢的防治重点往往放在青少年身上,而对老年人甲亢缺乏足够的重视,老年人甲亢患者的症状和体征往往不明显,得不到正确的诊断和治疗,本文分析 23例老年人甲亢误诊的原因,以提高对该病的诊治水平.  相似文献   

20.
喉结核病比较少见,且其临床表现不够典型,常与喉癌相混淆,故诊断困难,易被忽略而误诊。现将我科1983-1997年经病理检验确诊为喉结核病的24例患者的临床及病理资料进行分析,以了解喉结核病的临床及病理特征,为本病的诊断、治疗提供依据。 1 临床资料 喉结核病患者24例,男女各12例,年龄最小21岁,最大65岁,均因咽喉部不适而就诊。24例患者临床表现不尽相同,最常见症状为声音嘶哑(10例)和咽喉部肿痛(10例),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