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9 毫秒
1.
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古典诗词不仅深含着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的底蕴,还有多种潜移默化的教育功能。培根说:"读诗使人灵秀。"古典诗词立意高远,构思新颖,语言清新,趣味浓郁。在教学中,我们要善于引导学生学习古典诗词,品味古典诗词,剖析其语言,探析其趣味,以便更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吸取古典诗词营养,探索古典诗词真谛,使学生充实起来,"灵秀"起来。因此,古典诗词的教学应重视它的美学价值,进行审美教学,使学生在思想情操上受到美的陶冶与升华。  相似文献   

2.
戴望舒的诗歌在向中国古典诗词借鉴时,只是采用现代诗歌的一些技巧,对中国古典诗词的意境进行"稀释",把古典诗词意境一咏三叹的意境外化成较具象的叙事成分,用现代语言使之浅白,使之符合现代人的阅读趣味,却未能使古典诗词的意境得到升华和拓展。戴望舒的诗歌对古典诗词意境的借鉴只得形象,未见神韵。  相似文献   

3.
<正>古典诗词阅读教学与鉴赏活动中的"点化"技巧,是指学生在探究古典诗词文本时苦苦思索但又没有得到确切的答案,而非常希望得到教师指点迷津的"愤悱之境"时,教师及时的给予恰到好处的方法指导或思路点拨等,使学生顿生豁然开朗之感,并进入一个阅读、理解、品鉴古典诗词的崭新境界。换言之,古典诗词阅读教学中的"点化"技巧,就是学生在阅读、理解、品鉴古典诗词的过程中,引导学生不断的领会、顿悟和内化  相似文献   

4.
惠联芳 《文教资料》2012,(14):17-18
以往在传播中国古典诗词时所凭借的媒介在时空方面有一定局限性,传播的速度和范围有所限制。网络媒介的出现,给中国古典诗词的传播带来了一缕春风,网络使中国古典诗词的传播更为迅速,使古典诗词的教学更加直观,有利于古典诗词的接受与理解。  相似文献   

5.
<正>"以诗解诗",就是让学生学习用诗词的语言和思维去解读诗词,以便更好地领会诗人、词人的情感,感受古典诗词的独特艺术形式和韵味。"以诗解诗"的过程就是为古诗词教学营造出一个诗词的氛围,使学生受到更多古典诗词文化熏陶的过程。  相似文献   

6.
张瑜 《成才之路》2012,(26):35-35
正古典诗词是我国优秀文化的遗产,历史悠久、博大精深、浩若烟海。传统教育一直非常重视诗词知识的传授,这也使中华民族文化的精髓得以传承和发展。古典诗词教学作为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的成长以及传统文化的传承意义重大。进入新时代,"国学热"等现象给小学语文古典诗词的教学创造了新的发展契机。  相似文献   

7.
让古典诗词回归"诗性"是古典诗词教学的理想追求。本文从高中古典诗词诗性教学的意义阐释和高中古典诗词诗性教学的策略探微两个方面进行了简要阐述。认为古典诗词教学只有回归诗性,才能使古典诗词教学的课堂成为富有诗意和美的清溪,浸润到每一个学生纯洁的生命深处。  相似文献   

8.
<正>中国,素有"诗国"之称。在悠悠的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创造了博大精深的灿烂文化,古典诗词便是其中的瑰宝,她美轮美奂,似璀璨夺目的明珠,熠熠生辉,显示出永恒不朽的生命力,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和很强的艺术感染力。开展小学生背诵古典诗词的研究与实践,对于推动和加强小学生背诵古典诗词,引导他们"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使他们成为  相似文献   

9.
古典诗词在中学语文课文中所占的比例很高,中学语文的古典诗词教学是传播古典诗词的重要途径,也是整个中学语文教材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通过古典诗词教学,培养学生热爱古典诗词的兴趣,提高古典诗词的鉴赏能力,使千百代的炎黄子孙一直沐浴在中华文明的温馨里.  相似文献   

10.
<正>诗词鉴赏作为中学语文学习的重要内容之一,其旨在于培养学生对于古典诗词的鉴赏能力,让学生在诗词鉴赏中感受中国古典文化的灿烂辉煌,领略古典诗词之美,汲取古典诗词精髓,陶冶自我情操,热爱中国古典文化。另外古典诗词的鉴赏也是高考的重点考查内容之一,因此,学习诗词鉴赏方法,提高诗词鉴赏能力,是高中学习的一项最基本的能力。中国古代诗歌创作有一种重要的表现手法就是虚实结合的表现表现手法。"虚"和"实"是中国传统绘画  相似文献   

11.
"空白"作为诗词意境的重要特点,在中国古典诗词中的表现极为丰富,它拓宽了诗词的审美空间,延伸了诗词的表现力,彰显了诗词的独特魅力."空白"带给古典诗词独特的美学特质:空灵、简洁、无言之美,营造出云山烟水与冥无的美学境界.深入把握"空白"论的美学特质,不仅是我们更好地鉴赏中回古典诗词的重要基础,而且也是我们深入体验中国传统美学乃至中国传统文化独特韵味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2.
"弱德之美"是中国诗词研究大家叶嘉莹先生在其多年的诗词研究过程中总结提出的。在目前的高中古典诗词教学中,2016年高中语文新课标在阅读与鉴赏方面要求要注重审美体验,陶冶性情,涵养心灵,养成高尚的审美理想和高雅的艺术趣味。但是当前的古典诗词教学缺乏对学生情感的培养。本文将用"弱德之美"这一理论来指导高中古典诗词教学,为高中语文古典诗词教学注入新的活力,让学生更能体味古典诗词的独特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13.
"中国古典诗词音乐"是指在内容上以古典诗词为歌曲内容的音乐作品,它的审美特色有:词的尽善尽美,在乐曲方面表现出结构性抒情的特点,思想上追求"天人合一"的境界。通过对"中国古典诗词音乐"审美特色研究,探讨了它的现代美学功用。  相似文献   

14.
<正>纵观我们当今的语文课堂教学,古典诗词常常成为师生倍感焦虑的教学难点。教师难以把握:因为古典诗词内涵的丰富性,文本解读时常常存在着诸多偏差和盲点;学生难以品鉴:因为学生的古典诗词知识储备非常有限,对古典诗词的解读存在着诸多的模糊与空白。更何况,频频而至的学业检测的客观形势严重消减了古典诗词鉴赏的审美愉悦。长此以往,古典诗词教学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地位逐渐被削弱,古典诗词教学的特点也得不到彰显。但是,如果我们运用"激之以欲"  相似文献   

15.
古典诗词是中国文学最富有魅力的文学表现形式,它以有限的字句表达出深远的意境和作者丰富的情感,但是其"言有尽而意无穷"的含蓄蕴藉的特点又使当代读者在接受过程中形成了较大的阅读障碍。可视化将抽象、复杂的内容以形象化的方式呈现,有利于读者对古典诗词的理解。将可视化的方法和理念应用于古典诗词教学中,对提高教学效果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过大量流行歌曲与古典诗词的对照,发现流行歌曲通过吸收古典诗词的营养从而丰富了自己的内容、情感和意境,提高了自己的整体水准和品位;同时又因为流行歌曲的广泛传唱,使人感受到其中所蕴含的古典诗词之魅力,为古典诗词增加了一种新的传播途径和方式。总之,古典诗词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隽永的情感韵味影响了一批优秀的流行歌曲,而流行歌曲在古典诗词的传承发扬上,也功不可没。  相似文献   

17.
<正>古典诗词的阅读与鉴赏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既是一个重点,也是一个难点。而"读不懂"一直以来都是困扰着教师教、学生学的一大障碍。可以说失去了"读懂"这一基石,古典诗词的教与学都必将成了空中楼阁。究其原因,不只是因为古典诗词在遣词造句章法结构等语言表达方面有特点,还在于古典诗词在表情达意方面也有其特殊性。对此,我们只有有所了解熟悉,才有可  相似文献   

18.
在古典诗词中,"蓝"、"青"、"碧"、"苍"、"绿"出现的频率很高,这几个字在表示颜色时有时是相通的,但有时又各有自己不同的特点。文中除了从常见的工具书阐述它们在表示颜色上面的差别与联系,同时也通过具体的名作中的诗句分析了它们的差别与联系以及由此带来不同的审美感受。它们在诗词中的使用,避免了同一个词的重复出现。用字的变化,使诗词的境界、韵味产生了差别,也表现了中国古典诗词中含有的无穷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19.
"审美鉴赏和提升"是语文四大核心素养其中之一。中国古典诗词是中华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教师需要在教学中关注古典诗词的特点,组织有效的教学活动,提升学生语文审美鉴赏能力和综合素养。拟结合教学实践,探讨在古典诗词阅读教学中有效关注"意象、意脉、意蕴",从而提升学生阅读古典诗词的思维品质。  相似文献   

20.
来华 《陕西教育》2003,(8):26-26
在古典诗词的学习中,学生普遍存着对诗词的语句、意境以及诗词所蕴涵的思想感情难以理解的困难。建立在计算机和数字化信息技术基础上的多媒体教学手段,使教学方式发生了质的飞跃。运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情景教学,再造古典诗词的情景,从而最大限度地体现古典诗词的魅力,让学生展开联想与想象的翅膀,领悟古典诗词的深刻内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