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教育文汇》2005,(10):47-48
51.(,J、学生心理素质培养》 作者:王希勇 出版社:开明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5年1月 薰黯鬃 52.《乌丢丢的奇遇》 作者:金波 出版社:江苏少年儿童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3年2月 53.《青铜葵花》 作者:曹文轩 出版社:江苏少年儿童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5年5月 54.(’’我在这儿”成长阅读》丛书 作者:高洪波等 出版社:江苏少年儿童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4年3月 55.《希望少儿诗丛》 作者:高洪波等 出版社:希望出版社 出版时1b]:2004年SJ] 56.《杨红樱作品珍藏版》 作者:杨红樱 出版社:明天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5年l月 57.《老师慕容》 作者:陈磊 出版…  相似文献   

2.
2004年里执著于儿童诗创作的人并没有减少,儿童诗艺术的魅力依然吸引着不少人在意象的天空里飞翔.北京少儿社出版了金波、高洪波、樊发稼、王泉根、尹世霖、谭旭东、安武林等少儿文学专家指导编选《新童谣》(幼儿版、小学版),《新童谣》,希望出版社出版了“希望少儿诗丛”,等等,这些都给儿童诗创作与发展注入了活力,但不论儿童诗创作处于何种境地,它注定是在路上的命运.  相似文献   

3.
《教育文汇》2005,(9):44-46
火物·有河崖· ,《跟毛泽东爷爷学读书》 作者:肖和华刘康奇 出版社:湖南少年儿童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3年10月 2《毛泽东的故事》 作者:马英民等 出版社:仁海教育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3年6月 3.《邓小平画传》 作者:中央文献研究室 出版社:四川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4年6月 4.《一代伟人连环画》 作者:王继杰 出版社:少年儿童出版社 出版时{司:2004年8月 5.《藏汉之子—优秀援藏干部任 国庆》 作者:张国擎 出版社:江苏文艺出版社 出版时l司:2002年12月 6.《陈嘉庚的故事)) 作者:洪永宏 出版社:鹭江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2年11月 7.《飞得最…  相似文献   

4.
四川省著名科普编辑家赵健,前不久撰文,力荐俞月林先生新作《神机妙算狐小妹》,他充满深情地写道:时下的图书市场,优秀的少儿读物为数不多,而“引人入胜”的少儿科普读物,特别是数学读物则更是凤毛麟角。惟其如此,数学科普读物《神机妙算狐小妹》就显得格外抢眼。  相似文献   

5.
<正>书籍简介:《机器女孩》是儿童文学作家、“中国好书”获得者李姗姗的一部少儿科幻力作,由天地出版社出版,2023年获中国科幻最高奖“少儿星云奖”。作品探讨了未来机器人如何与人类共生的问题,同时普及了人工智能与少年儿童学习、生活相关的科学知识。  相似文献   

6.
1977年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辞海》(修订稿)语词分册331页解释“六尺之孤”说:“古指未成年的孤儿。《后汉书·李固传》:‘今委君以六尺之孤。”1978年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的甘肃师大中文系《汉语成语词典》376页照搬此说。 其实,“六尺之孤”不是出自《后汉书》,而是出自《论语·泰伯篇》,原文是:  相似文献   

7.
读写新闻     
一本用漫画讲述并诠释中华传统典故的幽默和智慧的少儿读物———《漫画中华典故》,日前由湖北美术出版社出版。作者方志翔是湖北大学2004届硕士毕业生。他说:“早在中学时代,我就发现许多同龄人乃至年龄更幼者,都已从语言、造型、情节等方面接受了日本漫画,一大批成长中的男孩女孩由此远离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悠长韵味和连环画中众多骨肉丰满的人物,殊为可叹。出版此书是为了以漫画的形式,向少年儿童朋友介绍和传播中国优秀历史文化。”《漫画中华典故》计划出版4册,其余3册将陆续出版。用漫画讲述典故少儿《漫画中华典故》出版《新京报》最近…  相似文献   

8.
早在1997年钱梦龙先生曾撰文指出:“目前文言文教学最大的弊病是什么?一言以蔽之日:有‘言’无‘文’。”教师过分的强调“言”的教授,忽视了“文”的存在.“好端端的一篇文质兼美的作品,硬被肢解成教师讲解古汉语知识的一堆语言材料”(张雨仁语)。自《课标》明确要求培养学生“文学鉴赏能力”后,文言文教学则呈现出另外一种面貌,  相似文献   

9.
<正>书名:《大象的眼泪》作者:莎拉·格鲁恩(SaraGruen)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日期:2008.1.1定价:25.00元2004年的图书市场上曾经有一本畅销书,内容是讲企业管理的,却起了一个非常别致的名字——《谁说大象不能跳舞》。作者将其一手领导的庞大的IBM公司比做一头大象,将公司的重新焕发  相似文献   

10.
亦清在《中国出版》1993年第7期撰文指出,近些年来,纪实文学几乎成为图书市场最令读者青昧的图书品种,报纸周末版、综合文化类杂志等也多半以纪实的字眼来装点版面。但是另一方面,出现各种问题的图书几乎全集中在纪实文学中,实际上纪实文学已经形成了自己的误区,其表现特征为:一、追求新闻性,增加刺激性。为此没有新闻可以制造新闻,不够刺激可以进行再加工,甚至不惜用桃色新闻,致使本来具有严肃意义的题材,最后沦为夹杂色情内容的出版物。  相似文献   

11.
由新闻出版署、国家教委、全国妇联、团中央、文化部、全国少工委、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广播电影电视部联合主办的第三届全国少儿读物评奖活动已经揭晓,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的《中华英杰》荣获一等奖。这次活动,是对1977年至1995年全国少儿出版社出版的少儿读物的一次大检阅。这次评选从我国在这期间出版的4000多种、1.5亿册少儿读物中选拔出412种少儿图书参加角逐。经评委会无记名投票,评出105种获奖图书,其中获一等奖的作品10种,而浙江少儿社出版社《中华英杰》在所有获奖图书中荣居第  相似文献   

12.
王斌华在《全球教育展望》2004年第12期撰文指出,“末位淘汰制”是一种强势管理体制,它源于美国通用电器公司总裁韦尔奇的“活力曲线理论”,在我国厂矿企业、政府部门、新闻媒体等机构获  相似文献   

13.
金华星在2004年第3期《中国特殊教育》上撰文指出:特教老师不断地学习、追求、创新等自我培养,是构建一支学习型特教队伍的好方法.  相似文献   

14.
《史记注译》(王利器主编,三秦出版社,1988年版)一书的问世,是我国古籍整理取得的又一可喜成果。但由于部头宏大,又是众人合作,其中难免有不暇推敲之处。为使这部巨著更臻完善,使该书再版时引起注意,我们曾撰文提出过一些意见(见河南《古籍整理》1991年第一期)。然意有未尽处,现再拟《古书疑义举例》条例敬献管见。一、不明通假例 (1)《鲁仲连邹阳列传》:“天子吊,主人必将倍殡棺。”注:“倍,通背。背向着。”(1906页) 按:《说文》:“倍,反也。”段玉裁注:“此‘倍’之本义。中庸:‘为下不倍’。缁  相似文献   

15.
意见和建议     
<正>《素质教育博览》编辑部的哥哥姐姐们: 大家好! 我叫沈玥,是南靖县第二实验小学的学生。我发现《素质教育博览》2005年第12 月“尖尖苗圃”中的《妈妈变“懒”了》是抄袭的作文。这篇作文,我在新疆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年1月出版的《小学生轻松作文》第51 页读到过,题目、文句、字数几乎一模一样!原作者是北京的张佳顺,可《素质教育博  相似文献   

16.
本轮新课标小学语文实验教科书在识字写字、口语交际、阅读、习作和综合性学习各分项内容编制中,变革最大的是拼音与识字部分。根据教育部公布的2004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学用书目录,目前,全国10家出版社陆续出版了11套小学语文教材。下面仅以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以下简称“人教版”)、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以下简称“苏教版”)、语文出版社出版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S版(以下简称“语文版”)和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义务教育课本《语文》四套教科书为例,分析一年级拼音与识字部分内容的编制。  相似文献   

17.
聂琪老师在《语文知识》2004年7期《高中语文教材指瑕》一文中指出:“《胡同文化》一文最后有一短语‘怅望低徊’,‘望’当为‘惘’字之误。”笔者认为这种说法过于武断。“怅惘”意为“惆怅迷惘;心里有事,没精打采”。(《现代汉语词典》)“怅望”意为“怅然凝望、怀想”,使用频率不是太高,一般词典没有收录。但这个词在文学作品中  相似文献   

18.
《山西晚报》2004年12月9日第12版发了一则热线报道:小学二年级课文课本(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中“腊梅”变成“蜡梅”,学生家长和语文老师对此感到疑惑,并且担心学生以前学的是“腊梅”,现在改为“蜡梅”,到升学考试答题时该写哪一个才算正确呢?学校不同,使用的课本也会不同,小学生们所学的祖国语言文字也不相同,怎么办?类似情况还有很多。《现代汉语词典》(2002年增补本,以下简称《现汉》)293页:叮咛同‘丁宁’。”951页:“[旁皇]同‘彷徨’。”《现代汉语规范词典》(2004年版)310页:“[丁宁]现在规范词形写作‘叮咛’。”977页:“[彷徨]……  相似文献   

19.
《教育》2012,(2):16-16
熊丙奇在2011年12月31日《新华每日电讯》撰文指出: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前不久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报告《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下文简称《纲要》)实施情况。他总结了《纲要》颁布实施一年多来六大改革举措,称将加快改革步伐,着力破除体制机制障碍。  相似文献   

20.
《清平山堂话本》是明代洪楩编刻的短篇小说集,书中汇集了宋、元、明三代现存的29篇作品。1957年古典文学出版社出版了谭正璧校点本,1990年江苏古籍出版社又出版了石昌渝校点本。近年来,虽已有学者撰文对这两个版本校点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商榷意见,但仍存在着一些失误:或原本有误而失校,或原本不误而误校,或标点断句欠当。今不揣浅陋,分校勘和标点两部分,分别刺举数例,以就教于方家。 一、校勘 1、《快嘴李翠莲记》:“今日亲家初走到,就把话儿来诉告,不问青红与白皂,一迷将奴胡厮闹。”石校云:“迷”,当作“味”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