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嫔良 《金秋科苑》2009,(3):53-53
对于机器人来说,能在松软的沙地上站立就已经很不容易了,更别说行走了。近日,科学家依据生活在沙漠中的动物设计出了一款机器人,可以在松软的沙地上行走。如果这项设计可以达到预期的效果,那么,这款新型机器人将会引起新一轮的机器人变革,并且将应用于外星球的探索工作。  相似文献   

2.
虽然机器人的研究、制作和使用已经有几十年的历史,但是双足直立行走的机器人世界上很少。主要因为稳定性控制及双足行走控制非常复杂,但为了研究出与人更加接近的机器人,这是必须克服的难关。本设计主要是解决直立行走机器人腿部平衡的问题。包括硬件设计和软件的设计,侧重于对硬件的设计,  相似文献   

3.
《科技风》2017,(3)
针对柔索行走机器人结构特点,建立柔索行走机器人三维模型,并基于ADAMS仿真软件构建机器人虚拟样机模型,模拟了仿真机器人跨越防震锤的整个过程,并得到了机器人各行走轮的位移-时间曲线,验证了模型设计和越障过程的合理性,为机构设计提供数据方面的参考,为柔索行走机器人的研发提供可靠有力的依据。  相似文献   

4.
正谷歌旗下的波士顿动力公司展示了最新升级版的Atlas人形机器人。机器人在自行打开门之后,可以在雪地中行走,虽然遇到了脚滑的现象,但自主的平衡控制力让机器人可以在雪地中爬起,继续保持行走的状态。除了可以像人类一样正常行走之外,它还可以处理多种不同情况下的物体搬运任务。即使遇到百般阻挠,它还是能够坚持把地上的物体捡起来继续搬运。  相似文献   

5.
本文针对视觉的可避障蜘蛛六足机器人设计,提出蜘蛛机器人的行走与避障方案,利用了视觉传感器,实现了蜘蛛机器人的稳定行走与避障。  相似文献   

6.
在机器人研究领域,科学家的终极梦想是设计出像人的机器人,不但有人一样能自主思维的大脑,而且要像人一样行动自如,而不是看上去动作硬梆梆的。最近,美国《科学》杂志就公布了一些学习人类行走的机器人的图片,这些机器人可惟妙惟肖地模仿人类的行走方式。可伸缩小腿人与传统的机器人的一个明显不同之处就是人的身体部位能伸缩。科学家现在已经突破了这一点,开发出了新型的蹒跚学步的类人机器人,这些机器人可以像人那样伸缩小腿走路,并能保证不会摔跤,而传统的机器人行走时小腿不能提起来,只能以左右摆动的方式来迈步。在最近召开的第191届美…  相似文献   

7.
荷兰科学家成功研制了一种新型高自动化高仿真机器人。这个新型机器人名叫“火焰”,它的独特之处就是可以模仿人类的直立行走,并且从各个方面来看没有任何差异。最令科学家兴奋的是,这种机器人在研究人类行走领域具有重要的科研作用,同时它还可以帮助人类诊断行走障碍,是残障人士康复的辅助设备。  相似文献   

8.
蜘蛛机器人     
日本三菱电器公司实验室制造出一种外形及行走方式都与蜘蛛极为相似的机器人,它由四排直径4厘米的金属球连接而成。每个球内藏有一个电动机,这些电动机则通过导线由一台电脑控制(下一步设计电脑将由“蜘蛛”自己携带),整机大小为85×35厘米,重量6.3公斤。不仅能在平滑的地板上而且能在楼梯上敏捷地行走,其姿势就像一只大型红蜘蛛,蜘蛛机器人还能倾斜地行走,它将在检查原子能发电站那些人所无法到达的角落一展身手。  相似文献   

9.
据报道,欧洲科学家研制出一种可以独自行走在城市街头并回收垃圾的机器人。有了它,居民不必每天将垃圾带到指定回收地点,只需要打个电话就可以享受便捷的上门服务。这种跟人一般大小的机器人叫作Dustcart。身上装配的摄像头和传感  相似文献   

10.
针对城市管道清淤危险性高、劳动强度大、效率低等问题,设计了一款管道清淤机器人,包括可以在管道行走的遥控车主体、清淤装置以及远程控制等功能模块,完成了样机制作并在模拟淤泥管道中进行了清淤工作,通过测试表明,这一机器人性能稳定可靠,清淤能力强,可以降低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和难度。  相似文献   

11.
针对现有机器人能量消耗大和仿生特性不强的特点,研制开发一种基于被动动力式的双足机器人,并把四连杆多轴仿生膝关节引入机器人腿中.在SOLIDWORKS(三维绘图软件)中建立了在斜面上行走的被动动力式双足机器人的三维模型,采用ADAMS(机械系统动力学仿真软件)进行动力学仿真得到较好的仿真效果。验证了具有四连杆多轴膝关节的被动动力式双足机器人可以在斜面上平稳步行。  相似文献   

12.
本设计拟进行WIFI可视双足步行变形机器人的基本设计与研究,所设计的机器人以32路舵机控制器及单片机微控制器为核心技术芯片,完成行走、成小车等简单动作,同时通过一些必要的传感器组件完成其对前方道路情况的探测和判断,通过WIFI摄像头模块,能够在手机上全程监控机器人的周围坏境的动态变化,能及时了解和控制机器人。  相似文献   

13.
超高压输电线路巡检机器人主要用于对超高压输电线路进行检测和维护,是输电工程技术发展的重要内容。本文研究设计的巡检机器人系统能够控制和引导巡检机器人本体在超高压输电线路上自主地行走,跨越障碍,将检测到的图像信号传回地而工作站,接受地而工作站的遥控操作。采用机器人对超高压输电线路进行巡检将减轻输电维护人员的劳动强度与难度,提高巡检效率与质量,保证线路质量,对输电工程的安全可靠运行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13):I0006-I0007
欧洲科学家日前研制出一种可以独自“行走”在城市街头并回收垃圾的机器人。有了它,居民不必每天将垃圾带到指定回收地点,只需要打个电话就可以享受便捷的上门服务。  相似文献   

15.
针对高压输电线路上防震锤、间隔棒等典型的障碍,提出了一种基于平行四边形结构的巡检机器人行走越障机构,利用连杆与行走臂构成的平行四边形结构实现机器人的越障功能。分析行走越障机构的工作原理和越障过程,表明该行走越障机构驱动元件少、结构紧凑,能实现线上越障功能,可用于巡检机器人完成高压输电线路的巡检任务。  相似文献   

16.
我国独立研制的第一台具有人类外观特征、可以模拟人类行走与基本操作功能的类人型机器人,在长沙国防科技大学首次亮相。类人型机器人问世,标志着我国机器人技术已跻身国际先进行列。 这台定名为“先行者”的类人型机器人,高1.4米,重20公斤,不但具有人类一样的头部、眼睛、脖颈、身躯、双臂与两足,而且具备了一定的语言功能。与国防科技大学1 990年研制的我国首台两足机器人相比,这台类人型机器人实现了多项关键性技术的突破:从只能平地静态步行,到快速自动的动态行走;从只能在已知环境中行走,到可在小偏差、不确定的环境中行走;行走频率也由每6秒1步,提高到每秒2步。  相似文献   

17.
彭文 《百科知识》2005,(2S):39-39
日本科学家最近根据狗和猫的行走方式开发出一种四条腿的机器人,可根据行走速度、上下坡倾斜度等改变其迈腿的方法,它还可以严格计算重力和摩擦力。与那些事先控制动作的机器人相比,这种机器人在行走环境千变万化的室外更不容易跌倒。这种机器人体长30厘米,腿长40厘米,  相似文献   

18.
据报道.欧洲科学家研制出一种可以独自“行走”在城市街头并回收垃圾的机器人。有了它。居民不必每天将垃圾带到指定回收地点.只需要打个电话就可以享受便捷的上门服务。  相似文献   

19.
《今日科苑》2017,(7):7-7
科学家们创建了一种轻巧、低调的柔性机器人护踝,它们能减少中风患者的行走困难,令其迈步更为正常。美国的中风幸存者超过700万,他们中的绝大多数永远无法完全恢复行走能力。近年来,机器人技术方面取得的进展给患者恢复行走带来了希望,但大多数的辅助性外部装束为刚性、笨重的设计产物,  相似文献   

20.
《发明与创新》2008,(9):17-17
荷兰的科学家日前称,他们成功地研制出一款新型机器人。与众不同的是,这款机器人可以像人类一样直立行走,无论是行走的姿态还是每一步伐间的距离,几乎都与人类完全一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