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商族是古代中国东方一个历史悠久的部族。传说远古时期的商民族以鸟为图腾。孔子为殷商之苗裔,祖籍栗邑(今河南省夏邑县)。上古时期,栗邑地处尚鸟的东夷部族及商民族活动的地域。本文依据文献记载结合考古资料对原始的鸟,图腾信仰与孔子祖籍文化之渊源问题,谈点粗浅的认识。 图腾崇拜是最原始的宗教信仰之一,大约与氏族同时产生。“图腾”一词源于印第安语,意为“他的亲族”。原始人认为每一个氏族都与某种动、植物或自然现象等有着特殊的血缘联系,此物就是该氏族的图腾、保护者的象征和氏族的标志。在图腾产生的同时,也形成了相应的崇拜仪式,以祈求获得嘉惠和庇佑。图腾信仰的形成,可以说是古代人类以他们的思维方式,对世界、对自然、对生命起源的一种认识和解释。正因为如此,很久以来,图腾就更多地带有神秘的色彩和具有神圣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二、巴人迁徙 古代巴人是一个民族(或称部族、氏族)的泛称,它们分支既多,姓氏亦繁,虽大略有如前文所述“廪君”、“弓鱼”、“賨人”三大部族(氏族)之别,但由于政治、军事、经济以及民间婚丧嫁娶之类的原因,亦时时有迁徙,代代有移居。其迁徙  相似文献   

3.
蛇年说蛇     
蛇,为古代图腾“蛇,龙之类也。”(郑注:《洪范》)蛇,龙原系一物,相提并论。后来,龙渐渐演化为具有多种动物特征的形象。在古代,蛇似为氏族族徽图腾。(“图腾”为印第安语,意为“他的亲属”。)美国弗利亚美术陈列馆藏有一晚商青铜人面盉(“盉”,音hé;古代温酒的铜制器具,形状象壶,有三条腿。)。盉盖雕似八面形,具二角(又一说,系由男根崇拜演变而来的头饰),盉身饰以蛇纹。依《山海经》“轩辕之国,人面蛇身,尾交首上”的记载,则此类图像可能是黄帝系统的氏族标志之一。  相似文献   

4.
民族形成的问题早已摆在马克思、列宁主义科学面前。此一问题已不止一次地被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提出。斯达林的著作“马克思主义与民族问题”(一九一三)对於此一问题已有天才的阐明。斯大林的著作“党在民族问题方面的迫切任务”(一九一二),“民族问题与列宁主义”(一九二九)最後还有“马克思主义与语言学问题”(一九五○)是研究此一问题的几个最重要的阶段。可是我们应当注意,我们的历史科学,尤其是中古史学,虽然在理论上承认此一问题的非常重要性,可是对於此一问题的研究是不够的。同时,此一问题的研究却愈来愈有必要。关於民族形成的问题,关於由氏族到部落、由部落到部族、由部族到民族的人们共同性(不仅是共同语言)中逐渐发展的问题,在苏联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所准备  相似文献   

5.
在中国古代氏族社会时代,每一氏族部落都有自己的图腾,将其奉为“祖先“而加以崇拜。文献中关于“玄鸟生商“的传说,说明商族人的图腾就是“玄鸟“。这一传说自商周至秦汉虽然有所演变,但传说的主题始终没有改变。即人们始终把玄鸟作为商族的图腾,认为殷商王朝的始祖契是由玄鸟所生。契之前无父而生,契之后子孙相承,反映了商族由母系氏族向父系社会过渡的真实史影。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熊虎之子的视角考察花山崖壁画中的熊或虎图腾,及以图腾作族名,充当自己氏族祖神门神等,并对之忌讳、禁杀和禁食所显现的标志,把图腾学术语义和它在特定历史条件下的反映放到“活化石”──今壮人的语言与习俗的广阔背景上取证分析,从而揭示骆越先民宗教生活的原初形态,还通过对周边荆楚、巴蜀部族的比较,找出了三者之间的共同点和产生根源,而这些作为一种联系纽带正是他们在文明史上所具有的典型意义。  相似文献   

7.
按照当代历史学家的说法,姓是母系币族社会的图腾和族徽演变来的。当时,实行族外同辈婚,甲氏族的同辈众男子,嫁到乙氏族,成为乙氏族同辈众女子的共同丈夫,因而人们只知有母,不知有父。每一母系氏族只知道自己的始祖母。人们探讨自身的来历,却又无法解释清楚,于是就把某一种动物、植物或无生物人格化、神化,认为自己的祖先即始祖母是被这一神化了的动物、植物或无生物所感化而生。因此,这一神物将会永远保护自己。这一神物,就成了这一氏族共同崇拜的“图腾”,成为了甲氏族区别于乙氏族的“族徽”,成为了这一氏族的姓。也许夏氏族是以薏苡为图腾,商氏族是以燕卵为图腾,周氏族是以巨人脚迹为腾图。后人不了解这一历史真象,于是把它看成神话故事。又正因为这一现象出现在母系氏族社会,所以写成文字时,“姓”大多被后人加上“女”旁。《说文》说,神农姓“姜”,黄帝姓”姬”,黄帝之后百(鱼攸)姓“姞”,少昊氏姓“嬴”,藻朦姓“姚”,祝融之后姓“(女云)”,等等,全都从“女”。  相似文献   

8.
图腾一词,源于北美印第安人奥季布瓦族阿尔兖琴语,意为“他的亲族”。远古时代的各氏族部落都有各自的图腾。当时,人们基于万物有灵,把某种动物、植物或自然界的事物、现象,认为与本民族有血缘亲属关系,于是把它看成是民族的保护者或标志、象征,一般还把它作为本民族的名称,对它禁杀、禁食或禁止触摸,并进行崇拜,这种行为即被称为“图腾崇拜”。正如恩格斯所说:“最初仅仅反映自然界的神秘力量的幻象,现在又获得了社会的属性成为历史力量的代表者。” 在人类社会发展史上,任何民族在原始社会由于对自然认识的较少,都要经历图腾崇拜阶段,所以,图腾崇拜是伴随着氏族的产生而产生。它包涵着广阔的社会内容,与原始人的生产、生活、宗教、心理、社会组织和婚姻关系等紧密联系着。由于在原始社会人类还没有把自然界区别开来,在意识形态上还不能把自己和动物、植物或自然物严格区别,这就是氏族初民以动物、植物或自然物为祖先突出表现在图腾崇拜上的根源。  相似文献   

9.
"图腾"为印第安语译音,有"亲属"和"标记"的含义。人们把某种动植物或再他事物当作与自己的氏族、部落、民族有某种血缘联系,那么,这种事物就叫做"图腾"。人们把图腾作为神祗对待,并加以神化祭祀,被称为图腾信仰或图腾崇拜。图腾崇拜是原始宗教信仰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在世界原始民族中都曾普遍盛行。  相似文献   

10.
《中国历史》第一册有不少节介绍到匈奴,但对匈奴的兴衰和去向等,不够具体,或没有涉及。对此,本文略作补充,供教学时参考。自远古时候起,匈奴就一直生活在我国北部。根据文献记载,战国以前,这里曾先后出现过被称为“荤粥”(音勋育,与夏为邻)、“鬼方”(与商长期战争)、“玁狁”(音险允,常向周侵扰)和“戎”或“狄”的氏族和部落。这些氏族或部落已经与中原华夏各族有密切的关系。到了战国后期,这些互不通属的氏族、部落逐渐形成了两个族系不同的部落联盟,其中一支称“匈奴”。“匈奴”一语乃是匈奴人对自己的称呼。匈奴和其他民族一样,都经历了漫长的原始社会阶段。公元前三世纪,匈奴已开始进入铁器时代。铁器的使用,  相似文献   

11.
“图腾”是什么?《辞海》概定为“原始社会一种最早的宗教信仰.约与氏族公社同时发生.图腾(totem)系印第安语,意为‘他的亲族’,原始人相信每个氏族都与某种动物、植物或无生物有着亲属或其他特殊关系,此物(多为动物)即成为该氏族的图腾——保护者和象征.”  相似文献   

12.
北方民族图胯神话的交融与演变和氏族、部落或民族迁徙、变化、融合具有明显的关系,图腾原生意义的延伸与变化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图胯的多元与趋同或并存则是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客观体现。  相似文献   

13.
学界提及“巴蜀文化”者,多将巴与蜀一以概之,却皆重在“蜀文化”的研究。考察史料,“巴蜀文化”应有更为明确的区分,或以古蜀文化、古巴文化、狭义巴蜀文化、广义巴蜀文化各自为题更为客观。对古蜀文化的研究应着眼于春秋及以上,瞩目于“蜀”,关心古蜀、南亚、黄河流域三者之间的交流,此或是未来古蜀文化研究重点之一。蜀地出土文物与现存文献之间的联系亟待打通,就三星堆而言,其“青铜神树”与《山海经》文献记载之“神乌扶桑”之间或有着亟待解开的隐秘联系。《古代巴蜀与南亚的文化互动和融合》就古蜀文化的诸多问题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为我们提供了旧材料研用之“新”门径。  相似文献   

14.
苗汉彝姓名问题,是苗族关心的一个问题。余学疏识浅,孤陋寡闻,根据“要重视家族史的研究”精神,试就滇东北次方言苗族(简称滇东北苗族)的苗汉彝姓名问题进行一些探讨,以飨苗族,恭请方家指教。 一 苗姓名 苗姓名同氏族有致密关系。 恩格斯说:“氏族制度的前提,是一个氏族或部落的成员共同生活在纯粹由他们居住的同一地区。”“语言上发生差别时始告完  相似文献   

15.
古代,将居住在南方的人,泛称为“蛮族”。而南方各族中亦包括“黎族”人。据说有“九黎族”。所谓“九黎族”,就是当时有九个部落,都是“黎族”人。相传这九个比较大的部落,每一个部落里又有九个兄弟氏族,总共由八十一个兄弟氏族组成。蚩尤就是“九黎族”的首领。由八十一个兄弟氏族组成的“九黎族”是勇悍善战的强大部落。他们比较早地进入中原地区,由于这个地区土地肥沃,非常适于种植和发展农业。所以,成为古代强大部落族之间互相争夺之地。古代,将居住在西方的人,泛称之为“戎族”。  相似文献   

16.
社会发展有关原理和史实说明史籍中“杂种”、“杂胡”等称是对“小种”“小胡”的互释,源自游牧社会,并非出于中原农业社会“汉人的华夷之辨观念”。“杂胡”指称也不仅仅是对匈奴各种别部的专名。即是说,凡是沦为部落联盟奴隶政权的任何草原部落或部族(包括后来沦为奴隶部落的匈奴部族)都得称为“小部落”、“小种”或曰“杂种”。所以,作为奴隶部落的“杂种”、“杂胡”的社会地位之卑微是可想而知的,故其弱小的实质确实是不言而喻的。  相似文献   

17.
四.氏族组织古罗马的十进氏族组织,莫尔甘在古代社会里传述得详细,今摘要如下: ‘氏族的社会在罗马人之间,显示着关于组织上的四阶段:第一,即氏族,这一组织乃同血族之集团、而且成为社会的体制之单位。第二,即胞族……成自十氏族,结合而为一个比较高级的集团。第三,即部族,成自十胞族,具有民族在氏族制度之下所表现的若干特色。第四,即“罗马国民”。……在有史时代之初,所有意大利部族,概形成同样的组织。‘罗马胞族所包含的诸氏族,大抵都是持有亲族关系的氏族,并且他们  相似文献   

18.
吐尔贡·阿勒玛斯在其《维吾尔人》、《匈奴简史》和《维吾尔古代文学》几本书中,谈到了维吾尔族形成和发展的历史,并说明在这个问题上,是“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对待了历史”。与此同时,在历史著作中常常遇到的“人种”、“种族”、“氏族”、“部落”、“部落联盟”(部族)等观念上,也说了一系列话。这些概念早已解释明确,得到解决。吐尔贡·阿勒玛斯未能用马克思主义观点弄明白这些概念,而是混淆了这些概念,或者企图曲解这些概念。因此我们认为有必要用马克思主义原理重申这些概念。  相似文献   

19.
西晋永嘉末年(312——313),辽东慕容鲜卑的一支吐谷浑部西渡洮水,逐渐征服了当地诸羌部落,在统一政权的强力作用下,经过长期的共同生活,最终兼并融合了“秦凉亡业之人及羌戎杂夷部落”,在今甘青川边地区形成了一个新的民族共同体。从留下的资料看,这个民族共同体是以鲜卑为主体融合而成的。古代游牧民族的内容往往是通过代表氏族、部落的姓氏表达出来,所谓“姓则表其所由生,氏则记族所由出”。因此我们首先从姓氏入手,探索一下吐谷浑内部氏族部落的情况。  相似文献   

20.
我国历史上从商周历经两汉以迄隋唐,对于居住在西部边疆的各部族,一律泛称为“羌”或“西羌”。“西羌”包括150多个部落或民族。大量的考古资料证明,在五千余年前,整个青藏高原,都有藏族的祖先——发羌,生活在这片土地上。今天分布在西藏自治区和青海、甘肃、四川、云南等省境内的藏族,是我国西部边疆古代羌人诸部、族,在千百年的历史发展进程中长期交错杂居,相互自然同化,共同发展的结果。从远古开始,藏族的祖先——羌人就同华夏族(古代汉族的自称)有着密切的关系,特别是在两族的交接地带,相互交往更加频繁。在两族的经济文化发展过程中,相互影响,相互补充,“你中有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