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张春  赵小远 《大观周刊》2011,(33):151-151,194
本文分析了开封主题酒店发展现状并对其发展SWOT进行探讨,根据开封地域文化及宋文化特色提出了以宋文化为主题的酒店建设实践。  相似文献   

2.
近十余年,中央电视台播出的文化类节目掀起了一股文化热潮,各大卫视相继跟进,视频网站积极布局,内容、题材、形态不断创新和多维拓展,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对大众进行优秀传统文化的宣传普及。文化类电视节目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展现形式进行了创新性发展与创造性转化,其颇具意义的探索为公共图书馆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带来新的思路。文章对近年来央视热播的文化类电视节目的成功之处进行了分析,探究了其在阅读推广内容、阅读推广形式、传播方式、阅读环境空间、价值效益延伸等方面带给公共图书馆的启示。  相似文献   

3.
陈惠 《视听》2024,(4):100-103
在文化传承语境下,非遗题材电视剧创作较以往更注重挖掘人文底蕴。《芝麻胡同》《鬓边不是海棠红》《正好遇见你》《后浪》等一批在内容和形式方面有所创新的代表性剧作,展现了文化视域下新时代非遗题材电视剧在内容创作、人物塑造、精神表达和审美体验等方面的艺术特色,有助于非遗题材电视剧创作在探索实践中更好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建构起对民族和文化的认同。  相似文献   

4.
许宝健 《新闻战线》2023,(22):18-21
习近平文化思想为做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学习时报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在新时代文化建设方面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发挥理论优势,立足自身实际,创新方式路径,开设了一批各具特色的文化类栏目,全方位弘扬和阐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国革命文化及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相似文献   

5.
习近平文化思想是自党的十八大以来引领我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进步的旗帜,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习近平文化思想的重要内容。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制作了一系列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品节目,其艺术呈现手段具有广择传统文化瑰宝、现代化转译、促进文化内容向文化记忆升格、采用融媒体传播逻辑等特征。总结其成功经验,对于思考主流媒体如何在习近平文化思想指导下进行传统文化的艺术呈现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蕴含深厚,她所反映的人的思想和意识、品格和人文精神,以及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等,都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党的十八大以来,围绕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论述,特别强调"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提高人民思想觉悟、道德水平、文明素养,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影视产业作为文化传播的重地,理应承担起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重任。近些年随着IP剧盛行,把优秀的传统文化融入IP剧的制作当中,既能赋予IP剧深刻的文化内涵,激发受众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热忱,同时也可以引领我国电视剧发展走向创新的道路。  相似文献   

7.
张涛 《新闻战线》2023,(1):73-75
河源晚报坚持做优秀文化的挖掘者、记录者、宣传者;加强跨界合作,呈现种类丰富、具有特色的文化“大餐”;积极践行“四力”要求,从优秀传统中汲取文化营养,通过多种传播手段,讲好文化故事,提升文化软实力,助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8.
王欢 《出版参考》2023,(5):28-30+3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将继承和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2014年启动的“中华思想文化术语传播工程”在创新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上进行了多方尝试。本文以《漫画中国文化关键词》一书的创作和推广过程为例,通过对其创作过程和传播方式的分析,探究其在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及创新中的独特价值。  相似文献   

9.
山西新闻综合广播(原山西人民广播电台)的《文化强省大家谈》是个以大家谈为主要形式,以介绍宣传三晋文化、纵横讨论地域文化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以及文化产业发展为主要内容的栏目。开办7年来,栏目的收听率和满意度都很理想,已成为深受广大受众喜爱的品牌栏目,在弘扬优秀地域文化、宣传文化对经济社会的推动作用等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那么,一个以谈论文化为主的广播栏目?  相似文献   

10.
朱烨 《视听》2016,(12):26-27
近年来,习近平总书记对优秀传统文化有一系列重要论述,并对文化自信、文化传播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结合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针对《芈月传》的创作特色,深入挖掘其传统文化元素,并对如何做好有传播价值、有社会效益的古装电视剧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1.
刘波 《采.写.编》2023,(7):102-104
近年来,中华传统文化和现代传媒相融合,产生了一批主打中华传统文化牌的优秀文化类节目,原创文化类节目也受到观众和广大网友的好评甚至追捧。在媒体融合的背景下,原创文化类节目如何根植于本地的文化土壤,立足本地听众,最大程度地发挥主流媒体的作用?新疆广播电视台929文化旅游广播在近年的节目实践中以实践“文化润疆”为主基调做了一些有益的尝试。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广告与开封传统文化元素的联系入手,通过广告在名画<清明上河图>、著名咏汴古诗词、元宵灯节灯会以及菊花和菊花花会中的表现、运用,阐释了广告与开封传统文化贯通古今的有机结合及互动传播.  相似文献   

13.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和精华所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关乎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是一项长期且重大的课题,少儿出版单位任重而道远。中国少年儿童新闻出版总社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出版实践为业界提供了有益启示:少儿出版单位应在出版的广度与高度上双向发力,提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类少儿图书的引领力;丰富儿童视角的表达,提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类少儿图书的吸引力;立体开发和打造品牌,提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类少儿图书的传播力;用好两种资源两个市场,提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类少儿图书的国际影响力。  相似文献   

14.
对大学生传统文化现状调查得知,当前大学生的中国传统文化素质状况不容乐观。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能培养大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能培养大学生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能培养大学生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高校图书馆应充分利用传统节日,宣传、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15.
刘蓉 《出版广角》2019,(4):47-49
优秀传统文化读物能够弘扬时代精神,体现时代价值。文章以优秀传统文化读物的出版和文化传播为研究核心,对优秀传统文化读物的出版和文化传播情况进行分析,并提出优秀传统文化读物的出版传播建议。在出版层面,我们应将重点放在解决思想意识、从业人员、管理制度以及创新发展的问题上。在文化传播层面,我们则需要挖掘优秀传统文化读物的内在价值和其中深意,做到上下贯通。  相似文献   

16.
自我国电视剧事业进入创作繁荣期以来,涌现大量优秀的电视剧,题材涉及社会的方方面面.在新时期(2000年以来),农村题材电视剧迎来了发展高峰,但是从诸多学者的研究可以看出,东北农村题材的电视剧因其独特的影像风格受到了更大的关注,对于山东农村题材电视剧的研究少之又少.本文以《老农民》为例从与山东区域乡土文化密切相关的地域空间、人物形象、礼俗情节来对山东农村题材电视剧的乡土文化进行解构分析.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就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作出了全面部署。也对加强改进新闻舆论工作、加强传播能力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我军新闻战线,不仅承载着新闻信息传递的功能,更肩负着传承优秀文化传统和建设军队先进文化的重要职责。军队新闻工作者应当自觉成为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的排头兵,努力在宣传先进文化中发挥更大作用。  相似文献   

18.
郭林红 《视听》2018,(11):54-55
随着科学技术的空前发展以及新媒体的崛起,古装电视剧日益火爆,迄今已经成为观众最喜爱的电视剧类型之一。古装电视剧表现的年代虽然是古代,但反映的却是现代文化语境中受众的多样化的精神需求,因此,古装电视剧要创新互动路径,加强与现代文化的互动,展现民族精神,弘扬优秀文化,从而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9.
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为我国传统文化节目创新发展指明了方向,为打造优秀电视节目提供了科学行动指南。传统文化电视节目不仅兼具严谨历史考究与专业知识支撑,还将历史故事、非遗文化与新型影视技术手段紧密结合,丰富了节目的传播内容与表达样式,通过仪式化节目构建,实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创新与传承。本文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纲要,结合中央电视台推出的优秀传统文化节目,探索我国传统文化电视节目的创新路径。  相似文献   

20.
传承与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现代化转型的必由之路,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阅读推广是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基于话语权视角,本文探讨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阅读推广与构建图书馆话语权的关联,并以乡贤文化为例,分析了乡贤文化对促进阅读推广的作用与意义,以期提升图书馆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中的价值与影响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