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专业阅读:教师专业发展的基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他的阅读史,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取决于这个民族的阅读水平,一个没有阅读的学校永远不可能有真正的教育. 新教育实验把阅读作为最重要的基础活动.在实验中我们发现,阅读的关键人物是教师.因为没有教师对于阅读的热爱,就很难点燃学生的阅读热情;没有教师与学生的共同阅读,就很难形成师生共同的精神家园.  相似文献   

2.
我一直主张教师要读一点哲学,至少是教育哲学,尤其是做校长的,多少得有一点哲学阅读和哲学思考.一个校长不懂点哲学,就不可能有自己的教育哲学;没有自己的教育哲学,就不可能在自己的管理行为中形成一所学校的学校哲学。,而一所学校没有自己的学校哲学,就只可能揣度上意,根据上面的要求去行事,不敢越雷池一步,也就难以形成本校独特的办学风格.  相似文献   

3.
<正>教育的目的不仅限于传授知识,更有育人,这也是学校教育的核心。在任何时候,教师的发展都是学校和学生发展的基础,教师应该努力成为道德楷模和学术精英,而教师的人文素养决定着其教育质量。没有人文素养的教师,不可能具有真正的科学精神,也就不会有很高的审美修养。  相似文献   

4.
构建自主、高效、优质课堂,突出学生的个性和主体地位,教师必须树立新的教学理念,改变教学方式.我们应如何更新教育观念、改变我们的教育方式呢?在熊晓珑老师的《让专业成长伴我们前行》(《河北教育》2011年第1期)一文中给出了答案,“新课改要求教师心中有书,读专业、读历史、读哲学,什么经典都找时间阅读,与崇高的人类精神对话”.是的,教师站在文化的讲台上,只有具有深厚的底蕴,才能使课堂充满生机、充满灵动、充满智慧、充满诗意,给学生以启迪.新教育创始人朱永新讲:“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他的阅读史,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取决于这个民族的阅读水平,一个没有阅读的学校永远不可能有真正的教育.因此,我认为阅读对于教师成长应该是第一的.没有教师的阅读,就不会有教师的真正意义上的成长与发展.”  相似文献   

5.
冯霞 《教育革新》2009,(10):50-50
“一个人的精神成长史就是他的阅读史,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取决于这个民族的阅读精神,一个没有阅读的学校.永远不可能有真正的教育,一个书香的城市才是美丽的城市。如果没有阅读,人类不可能有思想和财富。”这是民进中央副主席朱永新说的。重视阅读课,上好阅读课是每一个语文教师的职责。我是从以下三方面认识和阅读教学的。  相似文献   

6.
苏霍姆林斯基在论述"书与学校"的关系时指出:一所学校可能具有一切设施,但是如果没有书,没有人的全面发展及其丰富的精神生活所必不可少的书;或者,如果大家都不爱书,对书无动于衷,那么它就还不能成为学校。新教育发起人朱永新说: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阅读史,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取决于阅读的水平,一个没有阅读的学校永远不可能有真正的教育。只有阅读,才能使学生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我们认为:书香是魅力学校独有的味道,更是学  相似文献   

7.
<正>朱永新教授曾说:"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阅读史,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取决于阅读的水平,一个没有阅读的学校永远不可能有真正的教育。"阅读不仅对语文教学至关重要,而且阅读贯穿人的一生,甚至决定着一个民族的精神发展水平。《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学编者、文本之间的多重对话,是  相似文献   

8.
基础教育阶段是一个人阅读的关键时期。朱永新教授说:一个没有阅读的学校永远不可能有真正的教育。为了让师生多阅读、爱阅读,笔者所在的河南省濮阳市子路小学从提升阅读能力、提倡自主阅读、诵读经典、教师引路等方面下功夫,取得了不错的成效。  相似文献   

9.
《成才之路》2011,(10):2-F0002
"朱永新语录⊙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实质上就是一个人的阅读史;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民族的阅读水平。⊙没有阅读的学校永远不可能有真正的教育,一个书香充溢的城市必定是一个美丽的城市。⊙共读共写共同生活,是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的必由之路。⊙教师本身就是课程。其实,无论是新课程还是旧课程,只要教师是一个不断学习的人,是一个善于思考的人,他的课堂就一定精彩。"  相似文献   

10.
汤敬 《湖南教育》2014,(2):59-60
朱水新教授说,一所没有阅读的学校永远不可能有真正的教育。联合渊科教文组织指出:“实现发展的动力实际上存在于文化之中……文化是实现发展的摇篮。”书香文化建没区别于书香校吲建设,  相似文献   

11.
<正>"教育实验"发起人、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朱永新在成都举行的"阅读的力量——2013年新教育国际高峰论坛"上指出,"忽视阅读的教育越来越容易走进死胡同。缺少必要的阅读,使我们的学校异化为分数竞争的训练场,也使得我们的教师和学生在他们的教育生活中缺少生命的光彩和幸福。"的确,阅读对个体的精神成长至关重要,没有阅读就不可能有个体心灵的成长,不可能有个体精神的完整发育。教师如果不再有阅读的能力,他传授的知识也会成为无源之水,流之不  相似文献   

12.
学校要真正把素质教育推向深入,落实新课标的要求,就必须把工作重心转移到提高教师常态课的质量上来,没有教师常态课质量的提高,就不可能有学校整体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素质教育的落实将无从谈起。  相似文献   

13.
阅读在语文教学中居于重要地位.还直接影响着写作教学.没有阅读上的积累就难有写作上的发挥。阅读乃源头活水,可以增长智慧、丰富生活、深化认识,激活思想.有益作文。很难想象一个不重视阅读的人能学好语文和写好作文。纵观现今的语文教学.在许多学校尤其是农村中学,阅读并没有受到真正的、应有的重视.日渐成为教学中的隐忧和教师心中的隐痛,亟待引起教学双方的思考和重视。  相似文献   

14.
朱永新教授说过: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他的阅读史,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取决于国民的阅读水平,一个没有阅读的学校永远不可能有真正的教育,一个书香充盈的城市一定是美丽的城市。如果幼儿在生活中常常有图书相伴,阅读就会成为他们生活、学习的一种方式,这对幼儿的健康发展将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我园通过创建园级图书馆,  相似文献   

15.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力军,学校没有高质量的教师队伍,就不可能有真正的素质教育,也就谈不上提高教育质量。因此,建立一支品德高尚、业务精湛、治学有方、为人师表的教师队伍是办好学校的基础。教师队伍的引领在于校长,校长是一所学校的灵魂,是能够提出学校发展目标的设计师,是一个追求卓越办学成就的领跑人。校长只有具备超前的办学理念,才能  相似文献   

16.
正阅读是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没有阅读就没有一个人心灵的成长、精神的发育。一个没有阅读的学校不可能有真正的教育。人生因读书而芳香四溢,写作也因阅读而内容丰富!一、情趣高雅有品位通过读书,提升心灵的境界,使文章具备一定的品位。当代作家王安忆曾谈到写作的意义即建筑一个"心灵世界","它的意义在于,在世界上设立一  相似文献   

17.
实施素质教育,教师是主导,校长是关键。校长在学校工作中处于中心地位。一所学校的办学特色,实际上是极长办学思想个性化的体现。没有有特长的极长,就没均有特色的学校;没有素质过硬的校长,就不可能带出素质优良的教师队伍,也就不可能培着一批又一批高素质的学生。在这种意文上可以说,有一应好校长就会有一批好教师、好学生,就会有一所好学校;一位名校长就可能带出一所名学校。为了实施素质教育,我们必须把培养一支政治上可靠、品质上优良、业务上精干、管理上精明的校长队历作为我们的重要目标。校长素质总体上应具备三个方面的…  相似文献   

18.
朱永新先生曾提出关于阅读价值的重要论断: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阅读史;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取决于阅读的水平;一个没有阅读的学校永远不可能有真正的教育。阅读对于人的精神成长、对于民族的整体素质都有着重大的影响。那么,作为引领和培养儿童健康成长的教师来说,读书更显得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9.
进入新世纪以后.教育从社会经济发展的边缘走向中心,“人才兴国”的发展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再次把教师队伍建设推向教育改革的风口浪尖。教育改革的根本目的是为了育人。没有教师的发展。没有教师专业上的成长。素质教育就不可能可持续发展.教书育人的和谐统一就不可能真正体现。教师也不可能为现今社会和未来社会培养能起推动作用的新人。因此。必须重视教师作为一个人的发展需要。以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推进教师职业素质的提升。从另外一个角度讲。社会职业有一条铁的规律,即只有专业化才有社会地位,才能受到社会的尊重。如果一种职业是人人都可以担任的。则在社会上是没有地位的。教师如果没有社会地位,教师的职业就不会被社会尊重,那么这个社会的教育大厦就会坍塌。因此。要使教师这个职业得到社会的认可。使教师不断激发光荣感,  相似文献   

20.
李玲 《中国教师》2010,(24):40-41
<正>阅读在教师的专业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不仅是教师的文化标志,而且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基石。如果没有教师的专业阅读,就没有教师真正意义上的成长与发展。古人说"开卷有益",但不假选择和思考的阅读,不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