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媒体平台高效便捷的沟通特征,使其成为提高高校党群工作效率的重要方式,新媒体加入高校党群建设是大势所趋,也是现代化高校党群建设适应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的创新举措。新媒体即时性、互动性和资源海量性的特征,为高校党群建设提供了重要的价值。创新新媒体在高校党群建设中的应用,需要从搭建新媒体平台做起,营造虚拟交流环境,从而简化交流过程,提升党群建设的沟通效率。  相似文献   

2.
全过程人民民主是中国式民主的最新探索成果。论文从基层协商民主视角研究了数字媒介如何促进全过程人民民主。研究发现,数字媒介赋权公众,促使公众以媒介协商方式参与社区公共事务,具有弥补基层治理主体“协商不对等”的潜力,从而形成一种新的合作治理格局,即“媒介化协商共治”。这种民主实践中,数字媒介建构了社区公共领域,整合多元主体,强化公共交流,建构社区共识,推动集体行动,从而有利于实现基层“善治”。这种治理模式中“媒介逻辑”介入“政治逻辑”,创造了一种“全时段”、“全链条”、“全方位”、“全覆盖”的参与途径,数字媒介以其“可供性”和“可见性”逻辑促进了主体扩大化、参与直接性、过程透明化、民主真实性。因此,媒介化协商共治是一种典型的全过程人民民主形式,对于增加社会主义民主稳定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县区级公共图书馆承担着近70%基层广大群众的扫盲和社会教育的重任,在我国全面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树立科学发展现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大背景下,探索县区级公共图书馆的民主治理机制显得尤为迫切和需要。本文从分析县区级公共图书馆现状和政府主导治理下的问题出发。阐明了县区级公共图书馆实行民主治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通过两个实例举证提出:建立县级公共图书馆管理委员会的构想,符合自下而上的社会民主发展规律。  相似文献   

4.
当代网络民主的发展增进了政党、政府与公众的沟通,激发了公众政治参与的热情,降低了政治监督的成本,促进权力结构扁平化,拓展了公共空间,有助于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体系的建设.但网络民主在最终意义上只是现实民主的补充,需要紧贴现实建设民主政治所需要的社会治理基础.  相似文献   

5.
当前,地市党报在群众中的信誉越来越高,特别是随着一些热线电话、焦点栏目的出现,在人民群众中逐渐形成了“有困难,找党报”的现象,在其他部门久拖不决或难于解决的问题,人们往往通过来信来访的形式找到报社,请求予以呼吁。因此,做好来信来访工作,是报纸贴近群众、贴近生活的重要手段,也是当地党委、政府沟通和密切党群、下群关系  相似文献   

6.
<正>通过主动设置议题,邀请群众为家乡及国家发展、社会治理建言献策,将群众诉求和意见建议直接传达到各级领导案头,建立起干部群众沟通的便捷桥梁,人民网“领导留言板”成为全过程人民民主的一个创新环节。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通过互联网开展群众工作,要求各级党政机关和领导干部学会通过网络走群众路线。人民网“领导留言板”,  相似文献   

7.
张艳  徐颖 《当代传播》2023,(2):82-85
数据作为新的生产要素,不断促进智能广告运行过程更加一体化、智能化,但对数据的深度依赖也导致广告市场的数据垄断现象频发,而其因为具有高度隐蔽性与排他性,使得传统规制模式存在一定适用困境。敏捷治理作为一种灵活高效的治理路径,强调“制度性”敏捷、“工具性”敏捷以及“价值性”敏捷之间的相互融通和层层递进,通过构建“互动沟通-分解监管-容错求变”的敏捷治理系统可以为智能广告数据垄断问题治理提供新的思路与框架,实现各行业主体间的均衡协作,有效缓解治理压力,降低规制风险,促进智能广告的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8.
高源 《大观周刊》2012,(22):24-25
民主作为一种治理形式,有直接民主和间接民主两种形式。间接民主义称为代议制民主。它经过洛克、潘恩、密尔三位思想家逐渐成熟起来,在密尔那里得到较为完整的阐述。代议制不仅在西方是一种重要的治理形式,在我国也得到了充分的应用。  相似文献   

9.
面对重大突发公共危机事件,特定主体的“媒介化治理”,不单是媒介化社会应对危机的必然选择,更是深入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应有之义。重大突发公共危机事件“媒介化治理”的介入逻辑,主要包括通过设置议程型塑人民群众的社会认知、扩大人民群众参与社会治理的机会和渠道、为多元主体提供可以协调沟通的平台、发挥媒介调节社会情绪和情感的功能等。与其他治理方式相比,“媒介化治理”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但它并非“万能药”。面对重大突发公共危机事件,特定主体所进行的“媒介化治理”,应强化以人民为中心的“媒介化治理”共同体立场,谨防“舆论偏好”引发治理风险,避免对“媒介化治理”产生依赖,在最大程度上杜绝媒介系统的功能错位,找准应急治理的发力规律,以此全面提升面对重大突发公共危机事件的“媒介化治理”能力。  相似文献   

10.
民主是人类向往的完美社会形态,是“人民的政治”和“人民的权利”;媒介是信息交流的手段或工具,对民主建设有着积极的影响作用。在信息社会的今天,传播新闻的新闻媒介成为政府与公众之间主要的沟通手段。它通过提供信息、反映舆论、实行监督等社会功能提高民意在政治中的参与水平,既体现多元化的利益,又使各种利益和舆论在社会范围内得以整合,以稳定的社会环境巩固民主体制。人类社会的发展,国家机器的运转,离不开传播活动的正常运行。所谓传播,是指社会信息的传递或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它至少由三个要素构成,即信源、信息、信…  相似文献   

11.
新闻界纪事     
党报的公开报道是党和政府的“喉舌”,党报的内参报道则是党和政府的“耳目”,办好党报内参与办好党报同样重要。这是5月在北京召开的“人民日报暨省市自治区党报内参工作会议”所强调的内容。内参的“耳目”功能主要表现在: 一、是我们党相信群众,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的具体体现,是沟通、密切党和群众联系的重要渠道。它有助于党和政府掌握群众的脉搏,了解人民群众的要求和愿望,及时解决存在的问题。进一步密切党群关系。  相似文献   

12.
城市治理在国家治理体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加强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有助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全媒体时代,“河北省文明城市创建市民常态监督平台”搭建群众与职能部门沟通桥梁,畅通城市治理多方参与渠道;坚持人民至上,以群众满意度等作为评价标准;建立科学运作机制,确保文明创建“无死角”;依托大数据技术,利用开放共享的动态数据提升治理透明度与科学性,用新技术、新机制赋能城市治理现代化。  相似文献   

13.
与国内众多新闻类谈话节目相比,湖北电视台大型谈话栏目《沟通》坚持高端访谈,坚持贴近百姓,把演播室搬到生活中间,面对社会热点难点,让官员和百姓“面对面”,用沟通的语态对话交流,变新闻谈话节目为“说话节目”;用沟通方式化解矛盾,变“曝光思维”为“沟通思维”,栏目走出了创新创优的路子。专业人士认为,面对各种社会矛盾,《沟通》强调舆论的引领作用,变以往“简单曝光”“一味批评”为“沟通化解”,是舆论监督实践中的创新,是理念上一次难得的突围。  相似文献   

14.
“抗争性政治”是目前阐释乡村社会政治行为的主流范式,相比而言,“合作性政治”范式的优势为未来的乡村治理指明了发展方向.协同型传播是“合作性政治”在乡村社会治理中的传播学实践,是基层政府、乡村精英及村民等治理主体站在整体利益的立场上沟通自己的观点,尊重对方的利益诉求,平等对话,推动和谐合作的一种传播行为.传播主体的多元性...  相似文献   

15.
张李锐 《中国出版》2023,(11):13-17
随着媒体融合不断走向深入,党的理论传播面对的整体环境、平台媒介、传播方式、话语体系也发生了新的变化,这既是挑战也是机遇。一方面,理论传播面临更激烈的注意力争夺和圈层受众突破,传统媒介时代“橱窗式”的信息展示和“严肃说教”的基调日渐式微,急需一种沟通叙事来占领认知高地。另一方面,媒体融合的深入推进为提升理论传播速度、广度和热度带来了良好的机遇,使得理论传播赋能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更具想象空间。因此,本研究融合建设性理论与政治沟通理论,从3个方面阐释媒体建设性沟通策略如何赋能党的创新理论传播:以“正面宣传”与“舆论监督”的议程设置迎合主体的多元协同,以“解释性”叙事与“解决性”叙事建构信息框架,以“非理性”因素实现情绪动员。  相似文献   

16.
为“会说话的动物”,人几乎每天都要从事交流活动。在大众传播媒介充斥耳目的现代社会,交流除了作为一种行为,更主要的是成了一种观念,这种观念关涉到个人经验的沟通、社会关系的建立、民主的推行和社会的发展等等方面。我们用交流能力来给人类定义,对交流的经验信赖有加,而很难接受“交流是不可能的”这一令人懊丧的论断。  相似文献   

17.
什么叫“边缘新闻”?也许是笔者孤陋寡闻,在新闻理论教科书中未见过,这一名词只不过是生造而已,主要是由边缘学科引发的联想,即发生在“工,农,兵,学,商”行业之间,或捕捉在“党群,政法,科技,教育,卫生,文化,经济”诸领域沿边界线或交叉点上的新闻。  相似文献   

18.
民主是人类向往的完美社会形态,是“人民的政治”和“人民的权利”;媒介是信息交流的手段或工具,对民主建设有着积极的影响作用。在信息社会的今天,传播新闻的新闻媒介成为政府与公众之间主要的沟通手段。它通过提供信息、反映舆论、实行监督等社会功能提高民意在政治中的参与水平,既体现多元化的利益,又使各种利益和舆论  相似文献   

19.
突发事件的舆论引导作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了时代的新要求与新命题,它关系到公众对政府信任的基础。在政府与公众危机沟通中存在着“天然距离”“现实距离”和“理想距离”等三重距离。科学认识、正确把握政府与公众之间的距离,减少两者之间的“距离感”,需要在理念层面,倡导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导向;能力层面,建立“全周期管理”的舆论引导;制度层面,完善整体性舆情治理体系,从而为有效处置事件提供有力的舆论支持。  相似文献   

20.
现代图书馆馆长的管理意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馆长在图书馆管理工作中负有重要的责任。当今,社会竞争尖锐激烈,馆长应树立新的管理意识,除了目标意识、民主意识、服务意识、经济意识、法制意识、创新意识等,还应具备权威意识、授权意识、沟通意识、情感管理意识、“镜”意识、问题意识等,才能更有成效地管理好图书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